《上金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上金山-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就对了,私事私办,公事公办,不能含糊。”何大福说着,从包里掏出两万元预付款,交给端总。可是端总坚决不收,说:“合同签好了,防止上面查,这钱坚决不收。”
  “你害我啊!”何大福脸一沉,严肃地说。
  “你这个人啊,真是少有。”端总无可奈何,将钱收下了。
  两个月,小二楼拔地而起,因为样式有点像外面的小别墅,所以在当地还算醒目。工程完工后,何大福又将剩下的二万三千多元余款送给端总。双方推让了一身汗,端总还是收下了,出了工程付款收据。
  房坯建好后,需要做简单的装修,正好金箔厂搞“金字招牌”,有一个小型安装工程队。何大福找到队长戴永,叫他带人抽空去装修一下,并告知:“一根螺丝钉都自己付钱,不能揩公家的油,所有材料发票都必须收齐,不得丢失。”施工结束后,共计花费4600多元,何大福一时凑不足这笔钱,打了一个欠条:本人岳父因家中房子装修,由工程队垫资4600元,由本人负责归还,特立此据,欠款人——何大福。
  问题就出在这个装修上面。李雄关一伙人得知何大福在西山镇建了一座两房小楼,不知是何大福岳父的,以为是何大福利用职权拉关系搞的,后又得知装修的四千多元钱全部由企业出的,这下逮着了,便派人将整个装修费用从会计那儿调过来,搞了个复印件,所有购材料发票原件,都统计在内,写了一封揭发信,复印十几份,分别投寄到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纪委每位领导那儿。
  1993年4月20日晚,朱有才又一次召集了常委会议,讨论查处何大福违法乱纪的事。因为何大福还是金陵一带名人,加上“两办主任”事情,怕人再说他“泄私愤”,所以他才“小题大做”。公安局长、检察院长都被喊来列席。
  “你们都看到了吧?这封揭发何大福私盖小别墅的事,影响很坏,而且肯定有经济问题,不查能行吗?你们大家看呢?”朱有才望了望大家,特别将眼神落在万庆彪脸上。
  “我看查肯定是要查的。”万庆彪态度不含糊。
  “大家看呢?”朱有才扫了一眼大家,问。
  “应该查。”众位都说,“应该查。”
  “那好。纪委黄书记,你去查查这建房证是从哪儿来的?有没有?谁批的;检察院邵邦昌检察长,你去看看这装修费用情况;公安局邢雨局长,你们去看看这建房中有没有什么问题。”朱有才像布置重大战略任务一样,作了全方位的部署,“下星期我听汇报。”
  一个星期以后,在碰头会上,纪委黄书记向朱有才报告:“这房基地不是何大福的,是何大福的岳父周礼贤的,他也是我县老干部,是西山镇王瑞立书记的老领导。王书记主动关心他,帮他解决了地皮的,批准手续全部齐全。”
  邵邦昌检察长报告:“装修费用4600元是金箔厂一个下属单位垫付的,但何大福打了欠条,何大福表示很快就会归还,没发现大问题。”
  邢雨局长报告:“建房总造价42000元,有正规合同,分二期付款的,已全部付清,建筑方死不肯收钱,何大福坚决要付,这里有付款收据存根。”
  “那你们认为,还有什么问题呢?”朱有才不甘心地问。
  “目前看没找到什么问题。”纪委书记黄清说。
  “应该说没有什么大问题。”检察长、公安局长都附和着说。
  “那他何大福会不会打着他岳父的名义盖呢?有关手续会不会编造呢?”朱有才提醒说。
  “那就讲不清了。”几个人都互相望望。
  “你们要随时掌握情况,不能失职失责,这个家伙滑得很。”一心想把何大福打入十八层地狱的朱有才沮丧地叹了口气。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倒霉的“蜜蜂计划”(1)
1984年何大福陪钱仁德到北京拜访客户,在“全聚德”北京烤鸭店吃烤鸭的时候,就看到“全聚德”那个招牌金光灿灿,当时并不在意,只觉得漂亮精致。后来时间一长,何大福方知,金陵金箔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制作金字招牌和各种牌匾、工艺品。到了90年代初,金陵金箔厂已经发展成金陵市著名的重点企业,金东县第一利税大户。按理说,何大福大功告成,死马医成了活马,而且变成了强马壮马,何大福可以坐享其成了。
  干事!干事!一直不停地干事,这就是何大福的座右铭,也是他之所以敢冒险取得成功的原动力。特别是80年代中期,何大福为金箔厂亲自编撰了一段“金箔精神”:“敢于开拓,勇于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居安思危,永无句号!”这就表明,何大福这一生只能“在战斗中成长,在战斗中灭亡了”!
  在干部职工大会上,何大福说:“我们希望全厂职工都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现在我们已经有了金箔精神,金箔精神要体现在每个职工身上。凡是金箔厂的职工,都要有一股宁折不弯的精神、拼搏向上的精神、敢于竞争不甘落后的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不能见到困难就躲避,上了战场就害怕,输了一次就泄气。一个企业一定要有企业精神,企业精神要靠每个职工共同努力。国外一些著名企业也都是非常重视企业精神的,所谓‘丰田精神’、‘松下精神’、‘福特精神’、‘奔驰精神’,莫不如此。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无往不胜。”
  就是这个“金箔精神”,就是这个“永无句号”,让何大福始终充满着“热情、激情、豪情”,创造了骄人的业绩,当然也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和危险。
  他想到了开发金字招牌。既然我们的金箔能卖给人家制作金字招牌,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制作金字招牌呢?
  这天上午,晴空万里。
  一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兴冲冲地跨上了金陵开往天津的列车。
  他,就是当年金陵金箔厂工人、现任贴金工艺车间主任戴永。
  戴永身形消瘦,中等个子,清朗和善的面孔透着年轻人的勃勃朝气。他是金箔老艺人的后代,1979年初中毕业后,本可以继续升学,可是命运却安排他继承父业,当了金箔工人。他像父亲那样,刻苦地磨炼着。转眼五六个春秋过去了,他学就了一手打箔好手艺。因为他好学肯钻,何大福一眼挑中了他,派他去天津古建筑公司学贴金工艺技术。天津古建筑工程公司是金箔厂的老客户,长期使用金陵金箔,对方听说金箔厂要开发金字招牌,满口承允,并选了一个精通技术的老艺人做指导。
  赴津之前,戴永向何大福保证:“无论有多少困难,也一定要学成归来,决不辜负厂长的期望!”
  做金字牌匾要经过做沥子、做木坯、蒙夏布、做生漆、贴金箔等多道严格的操作程序,戴永都一道一道工序虚心学,反复做。
  “头道工序是选木坯,这是金字招牌能否历久流传的前提。”老师傅从头教戴永。
  一大堆木材堆在面前,有杉木、杂木、泡桐、梧桐。木匠拿起斧头,每种木材开了一个坯子,师傅给戴永讲解:“杉木木纹细,易开裂;杂木木纹严谨,又笨重;泡桐木纹细,体积轻,但油脂重,要处理好。”
  “有了木坯,就用江西夏布平平地裹胶在木坯上,裹得紧,木坯才不会开裂变形。”老师傅一边做一边教,“然后上油漆。先用猪血与生漆搅拌,然后用生漆做沥子,再一遍一遍地漆,直漆得木坯乌光发亮,光可鉴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倒霉的“蜜蜂计划”(2)
“贴金是最后一道工序了,能不能成功,就看贴金这道关了。”老师傅对戴永说。
  “古时,贴金的方法很多,唐、宋时,用鱼鳔、胶水遍刷一层;关中则采用构树黏液遍刷底子;有的地方用豆浆液、大蒜液、山药汁、冰糖液、金胶油。”老师傅对戴永毫不保留。
  “现在,我们用熟桐油和胶水合在一起,做粘连剂。”老师傅说,这种方法更好。
  那年,江南电视台新盖了一幢电视转播大楼,何大福上门说免费送他们一块金字招牌。此后,中央电视台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也是何大福送的。这两块耀眼醒目的金字招牌,一下子使金陵金箔厂开发的金字招牌名声大振!
  金字招牌开发成功了,而且生意十分火暴,业务做不完,经济效益直线上升。“永无句号”的何大福,突然弹起了新的“畅想曲”。他想,现在的金字招牌业务虽然应接不暇,可是这些招牌都是做一家绝一家。总是在本地范围内忙,有多大前途呢?全国有700多个大中城市,如果每个城市每年搞5万元金字招牌业务,那么全年就能达到3500万元产值;如果经过努力,将每个城市5万元产值改为5万元利润,那么就会有3500万元利润,产值就会达到1个亿。而这还仅仅局限于城市,全国还有2000多个县呢!“永无句号”的畅想使何大福无限惬意、彻夜难眠!
  他酝酿了一套完整的“蜜蜂计划”,要在全国所有大中城市都创办“贴金招牌公司”。他的意思是,将本地放养成熟的蜜蜂,放养到全国各地去###酿蜜,然后将蜜运回总部,这就叫“蜜蜂计划”。
  何大福立即在金陵市范围内“招兵买马”。当地报纸天天见到金箔厂招聘启示:急需派到全国各城市工作的人才。那时,内地就业渠道很窄,金箔厂的招聘启示吸引了成百上千应聘者。经过考核、培训,何大福从中挑选了八十多位驻外厂长和五百多位驻外员工,同时在全国八十多个重点城市建立了分厂,每个城市给五万元开办费,剩下全靠自己想办法。
  一下子派出五百多人到全国各地建厂忙业务,困难比想象的还严重。1993年12月31日,何大福从西南边陲发回来一个传真:《 推荐一篇感人肺腑的心中的歌 》。
  这是昆明贴金工艺分厂张亮自编自唱的“招牌公司驻外员工之歌”:
  告别了亲人,远离家乡,
  我们从江南奔赴云南,
  匆匆忙忙登上了火车,
  一路上好景色来不及仔细欣赏,
  也顾及不了家中还有老婆孩子和爹娘。
  哟嘿……
  云南是块迷人的地方,
  这里就是我们新的战场,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金字招牌,走向全国,
  我们将白手起家建一个分厂,
  让金字招牌在云南生根开花,闪闪发光。
  哟嘿……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我们天天在市场闯荡,
  误过了多少青春时光,
  困难大,条件差,环境不适应,
  想想创业的艰难,真想大哭一场。
  哟嘿……
  我们都是英雄好汉,我们的意志多么坚强,
  一心为厂多作贡献,
  我们脸上洋溢着无限的春光,
  到明年企业大发展,我们再把凯歌高唱。
  张亮自编自唱的这首歌,用“辘轳·女人和井”的调子,唱得全体员工热泪盈眶,泣不能语。无论创业多么艰辛,无论对家乡多么思念,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让金字招牌走向全国!
  1993年,何大福发出通知,叫全国驻外分厂厂长集中到山东泰山开会。到了泰山,何大福什么也没说,只告诉大家,今晚休息,明早爬泰山。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倒霉的“蜜蜂计划”(3)
第二天清晨四时起身,何大福带领八十多位分厂厂长从泰安城北明代修建的岱宗坊出发,下午四时爬到山上。
  从山底登顶,要攀登一万三千多级台阶,行走十八里路,一步一重天,一阶一盛景。游玩二百多处。“一天门”是登山经过的第一道门。不远处的“天街”,意味由此攀上登天的阶梯。到了“石头”,又名“回马岭”,盘岩叠嶂,步履艰难。传说唐玄宗骑马登山至此,马再也不能上了,由此拨马而回。到了中天门,从此仰视高耸云端的南天门像一块金石,镶嵌在两峰衔接处。云梯从天而降,万仞千级,蜿蜒曲折,盘道奇险,峭壁排戟。过了慢十八,又爬紧十八,再攀不紧不慢的又十八。三个十八盘,一公里拔地升天四百公尺,攀登一千五百九十四级台阶。而后漫步天街,就到了玉泉顶。刻有“极顶”二字的巨石,是泰山最高的地方。登上山顶,顿时感到太阳近、云彩低、众山小、胸怀阔,一幅巨画铺展在齐鲁大地。这就是泰山,风景优美、雄伟挺秀、巍峨博大,以“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石”之姿而闻名于世。
  从泰山顶下来,何大福问大家:“你们有何感受?”
  何大福道出了泰山会议的主题:“发扬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誓叫金字招牌走向全国!”
  这也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是啊!我们在外办厂,人生地不熟,新砌炉灶新开锅,现打柴火现烧窑,说困难,可以讲上一天一夜,但光谈那些有什么用呢?现在,就是要发扬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挺起腰杆,冲破险关,险关过后是坦途嘛!”
  驻外分厂业务开展起来后,金箔需要量猛增。打箔车间天天加班加点也满足不了业务的需要,各地客户带钱提货也提不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黄金计划。那时,中国黄金市场还没放开。
  何大福找到金陵市人民银行行长唐新春,希望帮助解决黄金计划不够用的难题,支持企业发展。
  唐行长满脸堆笑:“我有什么办法?国家黄金计划也没放开。”
  何大福说:“那深圳不是金首饰放开了嘛,可以任意买。”
  唐行长道:“首饰是首饰,黄金又不是首饰。”
  “那我们到深圳买首饰回来化掉,然后打金箔,你看这样行吗?”何大福突然想到这个办法。
  “唉!这倒也是一条路子。不过你不能问我。问我我就说不行,因为首饰仍然流通在市场上,跑不了,你们打成金箔,一贴到哪就损耗掉了。”唐新春也是实话实说,他的思想不保守。
  有了行长的默许,何大福就带着武亮奔赴深圳,一下子从首饰店里买了三十多万元的三个九黄金首饰赶了回来,哗啦啦全部倒进化金炉中。这个大胆的举动解决了当时黄金计划严重缺口的难题,成了何大福引以为荣的一个成功事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