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爷跟老夫人怎能不过问?
只是诸葛文才态度是从未有过的决绝,根本没法劝下,再加上两位老家主真的是已经老了,对于诸葛家的事根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诸葛文才在家族中又是很有影响力的一个人物,若他真有心争这个家主之位,怕是惊才也没那么容易当上新一代家主。
两位老人家只得叹口气,不得不任诸葛文才将事情闹得越来越大,心里只盼着诸葛家先祖显灵,保佑他们这即将遭逢大劫、飘摇欲坠的百年世家。
诸葛文才大肆扩展势力自然吸引了端木正跟赵传的所有注意力,这二人只专注对付文才,早就忘了被关在牢里待处置的金蓝跟刘全,朱佑帝顺势把这件事抛到脑后,更是致力于钻研他的木艺,管他朝廷上又将掀起怎样一番腥风血雨。
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有了诸葛文才在前头当挡箭牌,谁还会去注意金蓝的特殊呢?让金蓝待在牢里也好,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还有哪里比天牢更安全呢?
朱佑帝向来是看事情最门清的人,在此事上自然也不含糊。
帝王也不担心诸葛文才,因为不久前卧龙关传来了捷报,主帅诸葛惊才祭出奇阵,击败大舆来军,并将敌人逼退至蜀地最边落。
此次大捷,一是证明金蓝确实没看错人,这诸葛家新任少年家主确实是了不得的人物,二也是他们南周好运气,对方不知为何,居然粮草供应不济,还未战,就已经军心不振了。
不管如何,这次先机是已经落在了他们南周手上。现在,诸葛惊才已经利用地便将大舆太子元瑾所率领的先锋军围困在了蜀地一处山谷中,只等将大舆这位太子爷手到擒来,这场战争就能获胜。
这样不仅能够将大舆大军一击而溃,还能让大舆那个害死他女儿的帝王也尝尝失去儿子的滋味。
此时是战争最重要的时刻,端木正跟赵传还要倚仗诸葛惊才打仗,自然不会对诸葛家做出过火的举动,往后,诸葛惊才只要立下擒敌太子之功,在民众间树立起威信,端木正跟赵传一时半会也就不敢动诸葛家了。
朱佑帝有时候会想,金蓝丫头难道真的是心思细微而又长远,比他这个做皇帝的想的还要多?若当初她没有推荐诸葛惊才当上南周军队的主帅,是不是就不会产生现在这样的连锁效应,不仅能保住诸葛家,也能保住她自己?
但事实到底是不是如朱佑帝这般猜测,大约只有住在牢里的金蓝自己能够知道了。
。
253惊才烧谷
就这样,时间到了二十二年冬。
元瑾虽然为人心胸狭隘阴险,没有大智慧,但是他到底是一朝太子,身边能人异士还是有许多的,再加上有能征善战的将士们辅助,所以即使被困无涯谷,缺兵少粮,他还是硬挺了一个季度,没有被抓到。
他向来是心高气傲的人,就算是死,也是不肯投降的。现在,他只等被敌军用计强行分散的军队摸清这地势奇怪的蜀地规律,找到他们并进行增援,他才能脱离这处险境。
元瑾坐在山洞里,任下属帮他清理身前那道横胸而过的伤口。
他所带领的这支先锋队里没有军医,小兵们包扎的手艺自然是不精的,手下没轻没重得令元瑾不禁疼得“嘶”一声叫唤出声。
被困这么久,他本来心情就很郁结,此刻更是毫不掩饰得直接抬脚把那个帮他包扎伤口的小兵踹翻在地,瞪着眼怒吼:“滚!”
小兵吓得赶紧滚爬出了山洞。
元瑾抚摸胸口那道长伤,咬碎一口银牙:都怪老三!到底是只会吃喝拉撒其他全都不会的废物!押运个粮草那么简单的事情,他都不知道押到哪里去了。若不是老三那粮草没到位,他元瑾至于沦落到现如今这地步吗?别让他活着出去,否则定让老三皮开肉绽!
还有那个连成玉,到底是干什么吃的?这都几个月了,他居然还没找过来?!那姓连的,不会还在为那年连漪的事情记恨着吧,难道是故意不来救他?
好!等他回朝,第一个就要办这个连成玉!
元瑾气哼哼得自己拾起长布条继续包扎伤口,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来刚刚突围时遇到的那位南周少年主帅:挺拔的身姿、俊朗中却还带有几分稚气未消的面容。
叫什么来着?
诸葛惊才?
据说还是诸葛家新任家主?
元瑾想了又想,实在想不出来自己以前跟这少年见过面,不要说是这诸葛惊才了,他根本就跟诸葛家任何一个人都从没有过交集,更遑论有仇了。
可是那少年主帅看他的眼神中分明是必杀的冷冽,交手中,更是对他刀刀致命。若不是那南周副将刘云处处格挡下诸葛惊才的杀招,恐怕他元瑾早就成了一堆白骨了。
元瑾低头看看这一年来身上新增的大大小小的战伤,竟有一大部分都是拜那位诸葛惊才所赐。
元瑾恨恨心说,这一切,一定要叫那个诸葛惊才千百百倍还回来!
正想着,就听外头鸣起了战角长号,悠远急促。
紧接着刚刚被元瑾赶出去的小兵又奔了进来,一脸慌张惶恐:“不……不好了!殿下!他……他们烧山谷了!”
元瑾也是惊得一下子蹦了起来:“什么?烧谷?!”
小兵点头点得脖子都快断了,急道:“是的,原来前段时间,他们拾柴回来是为了今日烧谷做准备啊。殿下,咱们怎么办?”
元瑾握拳狠狠捶向山壁:“出去!他娘的,老子跟他们拼了!”
躲在这里,只能被活活烧死,多么窝囊!倒不如战死来得轰轰烈烈!
况且,从南周那位副将的举动来看,他们从南周老皇帝那儿得到的旨意一定是活捉他,而且不准伤了他。
虽然那少年主帅的态度是个疑问,但是元瑾相信,自己即使落在对方手里,对方一定也不会杀他。
于是,元瑾带着仅剩的人马迎着四围的大火冲将了出去。
元瑾这边兵士多少尚且不说,只说被困这般久,早就锐气不再,而南周那边占得地利人和之势,自然胜负悬殊,一目了然。
这把火逼迫得元瑾不得不正面应战,不多时,就全军覆没了。
元瑾被南周士兵一人一边儿揪住膀子,不得动弹。即使这样,也没制止得了这位太子爷嘴里不干不净得叫骂:“你们等着,老子总有一天一定要杀光了你们!”
诸葛惊才跨下马匹,几步走到元瑾前头,“啪啪”两声就给了他两个大巴掌。
惊才是练内功长大的,这力气自然不是普通武人能比的,元瑾的两颊顿时就肿得跟馒头一样了,“噗”一声,吐出一口血活着一嘴断牙。而后,痛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刘云惊悚得赶紧拉住诸葛惊才:“元帅,您不能杀他!”
惊才面无表情得转脸:“你哪只眼睛看到我要杀他了,我只是听不惯他说话而已。瞧,现在不是耳边清净多了?”心里却在想蓝姐姐实在不该把刘云推荐出来,这个人,当真是迂腐又碍手。若不是他一直挡着自己,这个大舆太子爷早就死在他的刀下了,哪还要废那么久的工夫?
不过没关系,把元瑾押解回朝还需要一段时间,他只要趁刘云不备时,杀了元瑾就好。
蓝姐姐吩咐的事情,他一定要完成!
就在这一瞬间,惊才突闻耳边风声异动,越来越响。
惊才转眼,就见一支硕大的铁箭从远处山顶横空飞来,速度是常人难及的迅猛,直直就朝元瑾脑门而去……下载本书请登录
254 蓄势篇(V83)
254元瑾之死
诸葛惊才眸子一沉:虽然他也不希望元瑾活着,只是也不该是被不明之人所杀!
于是,他大步飞身上前,拔出腰间大刀,以刀面格挡住来箭去势。。
箭头擦上刀身,顿时火花四溅。
诸葛惊才本以为以自己功力,定能打落这支箭,很是自信。
却在真实接触到铁箭的那一秒钟工夫,他愣是惊直了眼——一般再高明的射手即使有足够气力射出这把绝对超过一斤重的铁箭,也不可能在那么远的地方有那么好的准头;退一万步说,即使那是个神射手,眼力过人,不是百步穿杨,而是百里穿杨,他也不可能有这么深的功力——诸葛惊才完全感受到了射箭人加诸在铁箭上的高深内力!
诸葛惊才心内顿时惊涛骇浪起来,他所知道的这世上拥有强劲内力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红楼楼主血无衣,而另一个就是……
高手过招,向来不能一心二用,尤其是面对一个内力高深莫测的人——即使对方攻势只是一支锈箭而已。
诸葛惊才只愣神那一瞬间,手下仅仅微微松了点力,那支利箭上的力道竟就已经把自己手中那把大刀钻出一个孔来。
诸葛惊才忙忙仰头,往后折了腰去——利箭堪堪划过他的额发,银光掠过眸子,速度不减,继续往身后元瑾飞去。
只听后面传来一身惨叫,凄厉之极,声音嘶鸣到最高点时却又戛然而止,仿佛一只乌鸦被人突然砍断了脖子,再也发不出一声声响来。
天地间,突然静得可怕。
诸葛惊才转头看去,就见那把铁箭穿透过元瑾的额头,居然连人带箭还飞出去好远,钉在了后头的老树上——大舆太子元瑾就这样睁大着眼,甚至还没来得及恐惧,就这样死了——真真的死不瞑目。
整个过程也不过就几秒钟工夫,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全都怔愣在场,甚至没人想起来去抓凶手。
惊才额上不由得沁出冷汗,他只要晚低头0。001秒,大约他也就要成为这箭下冤魂了。
射出这支箭非要让元瑾死的人,到底是谁?
惊才凛下神色,猛然回头,朝铁箭飞来的山顶望去。
那山顶,离此处甚远,只得隐约瞧见上头确实站着一个人,黑发和着身上的黑袍,随风飘扬,猎猎作响,虽然看不清长相,但是那脸面,似乎……有点奇怪?
半黑……半白?
衬着底下耀天的火光跟黑烟,愈发鬼魅异常。
惊才揉了揉眼睛,难道是他眼花?哪里会有人长成这副阴阳脸?
等他再抬眼看时,山顶上哪里还有人影,放佛刚刚的惊鸿一瞥也只是他的幻觉而已。
这时,刘云终于回过神来了,他眉头紧蹙,脸色略白,大声喊道:“保护元帅,有伏兵!”
众将士这才惊醒过来,也不管那元瑾的尸体,赶紧就将惊才围到中央去。
诸葛惊才朝天翻个白眼:“就你们这反应速度,若那真的是敌人来袭,你们早就不知道投胎几遍了。”——跟毒舌的人待的时间长了,这个人也不会是善茬。当年的小盆友,如今的大元帅,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刘云到底是跟诸葛惊才一起打仗了一段时间的,对这少年元帅的秉性还是略知一二的,因此对惊才这时不时的冷嘲热讽,并没有放在心上,仍旧紧张的四处侦查起来。
倒是惊才,随便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细细观察起手中那把被利箭穿凿而过的大刀来——即使中间多了那个小孔,这还是把能砍敌杀人的好刀。
这射箭人身上的功力,绝对不比血无衣跟他师父差。
可是放眼这江湖上,还有谁有这等好功夫?
惊才敛眉沉思,脑中疾闪诸葛家以前收集的各种情报——身怀绝技、面色如无常的男人,到底是谁?
无常?
无常!
诸葛惊才猛的抬头——大舆四皇子元魍!
惊才震惊不已,如果是那位皇子,那么现下发生的一切都能说得通。只是,那位皇子不是去了北边平乱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而且,那位大舆四皇子原先就是有这么高深内力的吗?怎么以前一点风声都没有?
惊才正百思不得其解,刘云已经查探好情况了,回身向他禀报:“元帅,看来敌人已经撤退了。”
惊才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无意识得点了点头。
刘云又看了看元瑾尸首,更加苦恼:“元帅,大舆太子就这么死了,咱们怎么跟陛下交代?”
惊才没回话。
刘云想了想,又建议:“属下想那凶手肯定还未走远。元帅,咱们现在去追,大约还能追得上!”
惊才终于从恍惚中恢复过来。他没好气看一眼刘云:“追什么追?反正他元瑾左右逃不过一死,咱们干嘛还替他追凶。况且,对方是敌是友,我们根本一点都不清楚,完全处于被动,你怎么知道追上去,不会掉入别人的圈套呢?”
虽然惊才平常说话损了点,但是做出的各项决策,都是很有说服力的。
刘云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个理,便叫人把钉在树上的元瑾尸体搬下来。虽然人死了,但到底是敌国太子,尸体还是要带回去的。
然后便是鸣号收兵回关。
值得一提的是,那铁箭箭头深深插入老树中央,费了二十几人人力合作才把那支箭给拔了下来。
惊才再一次感慨,这射箭之人的功力当真不是一般!
大军临走的时候,惊才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那人站过的山顶。虽然他清楚那位四皇子的面色跟他小四师父完全不一样,可是,为什么他瞧着那人的身影会是那么亲切呢?
而且,金蓝在他出征前吩咐的原话是什么来着?
“在四皇子元魍挂帅出征之前,不能让太子入关一步。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更要围剿他,并且,趁乱杀了他!”
金蓝当时也提到了四皇子元魍!
那时候惊才并未注意,只把重点放在杀元瑾上了。可是现在,他再想起金蓝当日那话,却突然觉得其中处处是深意了。
毕竟他那蓝姐姐平日那般与世无争的仙人儿,到底是怎么跟这大舆权位上的太子爷结上仇的?
而且,她又是怎么认识大舆四皇子元魍的?
惊才突然想起,原来他对金蓝跟小四师父遇到他以前的生活当真是一无所知,因为金蓝从来不提,偶尔谈起来,她也是一笑而过,只道还是现在在临州的逍遥日子好过。
金蓝不愿说,他也不敢问,只怕触及她的伤心事。
可是联系到今日情况,再仔细想想,金蓝跟小四师父的身份确实是疑点重重并且迷雾重重。
而且,金蓝最后还说过一句话!
她说:“我等着你……还有你师父归来。”
他当时没想明白这话的意思,他不知道这场战争跟他师父回来到底有什么联系。
但,如果那大舆四皇子元魍就是他师父小四的话,那么,他就能理解了。
只是,这所有一切,难道真的如他所猜么?
惊才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