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敬铭说到一半,给他打断,呆呆的看着皇帝,“皇上?”
“自咸丰八年之后,朕命肃顺在山西巡抚任上彻查省内官署粮仓亏空一事,经过查验,山西全境,存粮不及百万石,这件事,你们还记得吗?”
“臣还记得。”阎敬铭说,“山西前后巡抚陈士枚、吴衍二员,罔顾朝廷法典,与治下不法粮商合伙盗卖官粮,以为一己盈利。经臣等彻查,并将涉案之人认真审理,定谳成文,陈士枚、吴衍被斩,其他各员也都有应有之报。消息传到晋省,百姓欢呼卞舞,皆称我皇上英明神武,洞察奸邪,还万民以晴朗天宇。”
“嗯心不在焉的听着,嘴里念念有词,“上一年江南各省,雨水之情如何?”
“门g皇上神恩,自咸丰七年之后,两江、两湖各省大熟,除了……”
“什么?”
“除上一年用兵东北,军粮需求剧增,使各省粮价略有上扬之外,其余承平年景,各省米价均不足二两一石。”阎敬铭深知皇帝最恨那些趁机发财的无良商人,不等他发怒,又说,“据臣所知,到上一年十二月的时候,为皇上领兵大胜俄人喜讯所感,各省粮米市价,纷纷回落,如今,已经又落回到战前水准。”
“这些暂时不必管,总有一天,朕要好好教训教训这些乘机发财的魂账行子。”阎敬铭的话没有半点效果,他恨声骂了几句,又说道,“军机处拟旨,廷寄张集馨、张亮基、曾望颜等人,命省内藩司、粮道彻查各省官储粮仓中的存粮情况,粮食一物,再多也不会嫌多,等到真有一个连绵数载的荒年,你们就知道了。让张亮基、张集馨以下,把省内储粮情况奏报上来,朕要逐一过目。”
说完这件事,他又问阎敬铭,“你是管户部的大臣,你给朕出出主意,如何才能让岁入款项,更多起来?”
群臣无不愕然。阎敬铭想了想,口中说道,“臣以为,盈余之道不外开源、节流两途。如今宇内平定,天下安宁,不论江南富庶之省,还是西北贫瘠之地,所献钱粮款项,俱是照大清例所载,无可增益。也只有从节流用度上,多多下一番功夫了。”
“怎么做呢?”
“不该传办的差事,一概减免;不该有的支应款项,一概蠲除。臣以为,如是者三两年之间,定可收效。”
听他说到一半,皇帝便生出悔意,什么叫不该传办的差事?难道朕要修一修园子,也是不该传办的吗?若是一概蠲除了,自己到何处去快活?一念至此,兴致索然,打了个哈欠,,慢悠悠的说道,“满口铜臭,言不及义。今儿个就到这里吧,有事回头再说。”
众人不明所以,话还没有说完呢,怎么就把大家打发出来了?怀着一肚皮疑问,碰头而出。
把众人打发出去,皇帝一夜没合眼,也觉得有点困倦了,不合外面人声响动,童稚的呼叫连成一片,弄得他烦躁已极,一把撩开身上的锦被,瞪着红通通的眸子呵斥,“这是谁在外面呼喝?还懂不懂规矩了?”
“皇上恕罪。”惊羽知道他一夜没睡,脾气正坏,赶忙跪倒,“是五爷正在哄三格格、四格格玩儿呢,不想吵到皇上,奴才这就出去……”
“朕自己去。”双足落地而起,举步出了殿门,阆苑下,奕誴半弯着腰,正在哄劝两个小不点的公主,孩子玩儿得正在开心,为人打断,努起嘴巴,又不敢失礼,微微屈膝行礼,口中用满语叫着,“阿玛,女儿给阿玛请安。”
“乖,去一边找谙达玩儿吧,不要吵闹,听到没?”
妹两个手拉手,一路去了。
皇帝看着向自己走过来的五弟,“老五,你近来可是休闲得紧啊?朕都有点羡慕你了。”
“皇上,您是知道臣弟的,平生最好的就是玩乐二字,比不上皇上圣明,也比不上老六聪颖。担着个内务府大臣的职衔,那也是皇上体恤臣弟,嘿嘿”奕誴即便是在皇帝面前,也仍旧是一副嬉皮笑脸,“怎么,皇上,我听说,您又是一夜没睡?”
“是啊,和曾国藩几个人议事来着。”
“皇上,不是臣弟大胆,劝您一句,如今之世,真正算得上我大清数百年来未有的盛世华年,您知道臣弟的为人,最好与那些贩夫走卒在一起谈天说地,说起皇上圣明如天,百姓无不真心赞佩,只和我说,但愿上天保佑,皇上万寿无疆,永享天年,我大清福泽深厚,传承万世呢”
皇帝为弟弟的一番话说得眉开眼笑,真诚的扯开了嘴角,“老五,你和四哥说这些,不会是有求于人吧?”
“没有,真的没有”奕誴夸张的叫起了撞天屈,“臣弟只是想说,皇上国事繁忙之外,也要为天下保重龙体才是。”
皇帝微笑起来,“哦,老五啊,朕昨天,不,是今天凌晨的时候,和曾国藩、文祥几个人议事,还和你有关呢?”
“和……臣弟有关?”奕誴暗叫不好,怯生生的问道,“不知道是什么事?”
第116节大额订单
第116节大额订单
沈葆桢这一次从安庆北上,按照军机处廷寄所载,带上了二十几员来自安庆造船厂的匠役之士,都是中国人。这些人入行时间虽然很短,但胜在肯于用心学习——这一方面是为了报答朝廷的恩典,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每月不菲的薪酬之数,除了那胸无大志,只想在造船厂混一顿温饱之辈以外,每月俸飨差上三倍有余的数字,也使得更多的人求学若渴,为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在不懈努力着。
中国人的这种求学精神,在由沈葆桢特别上书,请求总署衙门协助,从英国本土请来的技师看来,也觉得大为感动,特别是在船体设计及制造方面,更是倾囊相授,两年多下来,中国人在船体设计方面虽然尚称稚嫩,但设计出来的船体,已经让英国老师为中国人的灵动聪慧而咂舌不已了。
其中有两个人,特别出色,一个叫徐寿,一个叫华蘅芳,都是无锡人。徐寿字雪村,生于嘉庆二十三年,幼年应过童子试,道光中页,国事丕然一变之后,感于举业不切实用,开始钻研格物之学;华蘅芳字若汀,比徐寿小15岁,从小对数学极感兴趣,认识之后,结为挚友。道光三十年,二人同拜在海内著名的数学家李善兰的门下学习,举凡数学、律例、重学、化学、矿石、汽机、医学、光学方面的书籍,都有所涉猎,潜心研所,并亲手制造设备,予以验证。
咸丰九年的时候,曾国藩履任两江,便在此时,这两个人联手制造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台蒸汽机汽锅由锌类合金制造,直径1。7英寸,引擎转速每分钟240转,虽然算不上什么很能实用的物件,但也开创了一个新兴的时代等到后来,安庆造船厂兴建,曾国藩亲自下令,把这两个人也选入了造船厂的第一批技工行列,随同英国造船技师,进行观摩学习。本年三月生产出来的第一艘排水量超过一千吨的铁船,其中就有徐、华二人的辛劳在内——这次奉旨北上,他们也跟来了。
徐、华两个精通格物之学,在造船厂呆了数载,与英国技师往来频仍,英语交流不成很大的问题,而且,安庆造船厂聘请的英国造船技师,是分别由管诺典船业公司、赫士本船业公司和华尔浦尔船业公司派出的,从这样的角度来说,这两个人对这一次同来中国的几个船业公司的设计师和代表人员,要执以弟子礼。只不过英国人不讲师道尊严的这一套,故此两下分说清楚,各自取中,以先生、阁下相称,也就是了。
和英国同行的交往比之在造船厂内更加的热烈,原因无他,彼此教学相长。在中国人看来,能够近距离和这样多的英国本土而来的船体设计师接触,特别是有格拉斯?麦迪男这样的大师级人物的相见,亲自请教,绝对算得上的身为同业者最最难得的机会,又怎么肯放过?
在英国人看来,中国人求学的热情非常高,而且很多时候,他们提出的建议,令自己人也深受启发,“……我听安庆造船厂所聘请的舍尔先生谈过,威廉?伯恩先生在1578年出版的《发明》一书中提及,可采取在船舱内注水、排水的办法,达到使船只浮沉的效果;而在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中,更曾经有布什内尔先生设计的,名为‘乌龟’的铜版壳体单座潜水艇。并在艇上布置水雷,用来攻击贵国的船舰。”
徐寿一边说,一边注视着麦迪男的表情,“先生,我想请问您,您认为,在现阶段,潜水艇之物的制造和使用,是不是已经到了曙光到来的时候呢?”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徐。但我认为,潜水艇的制造和使用,还有着很长远的道路要走。首先说,潜水艇若是行走在水下,速度必将慢于水面舰艇;第二,潜入水中过浅,容易为敌军发现,以其行船缓慢的缺点,无疑会成为敌人的靶子;潜入太深,则水压的问题如何解决?再说,潜艇之物,载员太少,而且多为有去无回的送死行为。在鄙人看来,一百年之内,潜艇都不会成为海上战斗的有利武器的。”格拉斯笑道,“不过,到科技进行到一定地步,我所说的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彻底而圆满的解决的情况下,潜水艇倒不失为一个很有意思的设想。”
徐华两个心中好生失望,潜水艇的设想还是在老师门下求学时,看过一本名叫《博物新编》的图书,内中除文字之外,还有船舶的简略构图,其中有一篇,专门提到潜水艇,说它是‘暗夜无声,水面一无所见,布雷无不如意,诚摧敌利器也’的新鲜事物,两个人又好奇又喜欢,不过碍于条件,未能一睹,后来到造船厂,请教过英国技师,也说不可行,这一次到热河来,本来是打算着能够从英国顶尖设计师的口中得到肯定的回答,不料最终的结果还是让人失望的?难道潜水艇真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吗?
除了这件事之外,中国方面和英国几家造船厂的合作却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人参考过中国人提供的数据,紧急磋商计算之下,大约得出铁甲舰的造价,在55万英镑,合260万两银子;本来还要更多,但皇帝上谕文稿中提及的,高达15,000匹的强大动力,是现在的技术所不能达到的,因为这样的缘故,英国人认为,凭现有的技术力量,设计动力能够达到6000匹,就已经是最高目标了。这比皇帝要求的,减少了一半还要多。
皇帝不准,“船体设计上的优点,固然可以达到增加船速的作用,但根本问题,还是在于动力。动力不足,则船速不快,这样的原则问题,朕断不肯就此放过。文祥,你下去之后,传见英国人,告诉他们,6,000匹马力,朕不能答应。问问他们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增加动力,加快航速的?即使要多花一点银子,朕也要铁甲舰达到最高航速。”
文祥领旨下去,再度和英国人展开磋商,最后议定的结果是,船体动力方面,今日之员回国之后,会连同国内众多机械制造公司,专为中国方面设计制造适用于铁甲舰上的动力系统。若有所寸进,则通过电报方式,和中国人再行沟通。
奏报到御前,皇帝依旧不准,“这算什么?临上轿扎耳朵眼儿吗?英国人想钱想疯了?回国之后,朕如何等得及?”
“皇上所求之数与英国人所能达到的目标相去甚远,奴才想,不如折中一番,先让英国人把船体架构做出来,其中火炮、防备、装甲等物逐一到位,想来历时非一二年不能竣事,届时,若是有新进动力,再装载上船。”
“嗯,”皇帝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点强人所难,不能达到就是不能达到,让英国人放下这笔生意,他们是不会同意的,“也好。你告诉英国人,朕同意了。暂时先让他们构筑除船上动力之外的其他部件,在这期间,若是有新研发而出的动力系统的话,就以电报之法,和我大清往复磋商,若是始终没有,朕宁可继续等下去。”
文祥把御前商定的办法再度转达给英国人,这一次,轮到英国人不同意了。“什么?把船建好之后,等待安装动力系统?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阁下可知道一艘船上的动力机构是如何的庞大复杂?等到船体建成之后,让我们还如何安装?”
“那,照阁下所言,若是动力系统有所损毁,我们又如何修理?”
“修理和安装是两回事。您该不会以为,一旦需要修理,就要将船上的动力系统尽数拆下来吧?”
文祥不懂这种格物之学,给对方问得哑口无言,“那,你们说怎么办?这样的动力数据,我国皇帝陛下是怎么也不会同意的。”
双方的谈判进入到僵局,谁也想不出一个更好的办法破解这其中的困境。后来还是日思格造船厂的一名技师,提出一个办法,“不如现在发一封电报回去,请国内的专家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拿出办法来,哪怕只是存在于理论中呢,也好过在这里白白浪费时间嘛”
这个办法好众人给他一言点醒,由总署衙门派员回京,经京中电传司发电报到广东,转呈英国驻香港总督,再将电文转回国内,等到了四月底的时候,消息传来:若是船体中加装两台复合平卧式蒸汽机,可以使动力超过10,000匹马力大关。不过,正如这个提建议的人所说,这只是存在于理论中的设计,在英国国内,还从来没有这种设备用于船体构造呢。也就是说,要为中国人提出的要求,新近研发、制造出复合平卧式蒸汽机
文祥以为不妥,在御前奏答的时候他说,“奴才想,英国人连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研究得出来,便如此大言,肯定船体动力能够达到一万匹的高数,奴才想……”
“你这样想,是因为你不了解这些外国人。他们对于合约,特别是这种完全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约的重视程度,不是礼仪之邦的中国人能够想象得到的。既然他们说行,就一定行。”皇帝心情极好的微笑道,“朕这一次,相信英国人,能够按照朕的要求,把适宜我天朝所需的军舰制造出来。此事,就这样定下来吧。文祥,你下去之后,转告英国人,就按照这一次议定的办理。不过要加上一条:船体之内,所有文字标明之处,包括最终要交付到我朝接收大员手中的船体说明文字,都要以中文书写。省得日后操船的普通兵役,因为看不懂文字,彼此起纠纷。”
祥答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