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公子风流- 第3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高燧忍不住唤他:“皇兄!”

朱高煦回头,却不知触动了什么,道:“既然是皇兄,那么即是皇家,皇家无父子,皇家无兄弟,这个兄字,我不敢当,也当不起。朱高燧,咱们后会有期,你莫要得意,终有一日,你的下场,不会比我好,哈……哈哈……”他走出了栈桥,已是翻身上马,手持着马鞭,朝朱高燧指来,大呼道:“朱高燧,本王已重新认识你了,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说罢,带着一干护卫,飞马而去。

………………………………………………………………………………………………………………………………………………………………………………………………………………………………………………………………………………

朱高燧站在那里,沉吟良久,默然无语。

最后摇头,道:“回船上去吧,这里风大。”

郝风楼一直沉默,这个时候,并没有去刺激朱高燧,只是点点头。

二人上了船,朱高燧突然道:“郝风楼,这个朱高煦,要小心……”

“你说什么?”郝风楼一时愕然。

他认识的朱高燧,是个颇重感情,看上去放浪形骸,实则却是有些唯唯诺诺的人。总体上来说,这是一个邻家大男孩,虽然满肚子的狡黠,可是在郝风楼心里,却纯洁的如白纸一般。

可是现在,朱高燧的眼底,分明流露出来的是冷漠,他看着郝风楼,一字一句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汉王虽然成事不足,可是要败事,却是有余。况且他在军中素有威望,不可小视。若是与他反目,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他今日情绪激动,并不是因为我才如此,而是父皇如此无情,让他生寒,只好寻我来发泄罢了,本王现在,还不能和他分道扬镳,无论如何,也得先稳住他,等回到金陵,本王便修书一封,与他共叙兄弟之情,他这个人,看上去强势,其实耳根子却是软的很,只要说一些好话,诚恳一些,他终究还会抹不开面子,况且……留着他,能让太子生出忌惮之心,唯有如此,本王才能站有一席之地,不必担心太子全力对付……”

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郝风楼几乎已是不认得这个天真烂漫的赵王殿下了,眼见这个稚嫩的家伙,身上所流露出来的冷酷和狡诈,郝风楼禁不住道:“不错,殿下说的对,稳住汉王,对我们有利。”

朱高燧冷笑,道:“他以为他成不了事,本王就成不了事么?那么就让他刮目相看吧。”他说罢,留下孤独和冷漠的身影,转身走向了自己的船舱。

郝风楼抿着嘴,目送他离开,却是扶着船栏,遥望岸上汉王远去的人马身影,不由唏嘘。

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赌局,只有最无情、最狡诈的人才能胜利么?

船下的江水滔滔,哗啦啦的啪打在船身,水花四溅,轰隆作响,郝风楼摇摇头,退回船舱里去。

………………………………………………………………………………………………………………………………………………………………………………………………………………………………………………………………………………………………

另外一边,天子自曲阜返回了河道上的大船上,这一番去拜祭‘文圣’,本就是早已准备好了的戏码,此次亲征,虽然不如朱棣的预期,可是胜了终究是胜了,武功是有了,而这文治,显然也需费一番功夫。

衍圣公一门,朱棣亦是对其多有嘉许,此次也算是在方孝孺之事后,天子的一次表态,亦算是对读书人的某种妥协。

此时朱棣高高的坐在了船舱里,沉吟不语。

杨士奇则是小心翼翼的站在一旁,听侯圣命。

朱棣突然道:“赵王的口谕,传到了么?”

“已经传到了。”

“哦。”朱棣脸色古井无波,显然并没有什么表情的波动,他像是随口一问:“汉王态度如何?”

杨士奇道:“汉王殿下,怒气冲冲的走了,说了一些……不当说的话。”

朱棣冷冷的笑了:“愚不可及。”

杨士奇心里冒出寒意,默然无语。

第五百九十二章:背后的背后

朱棣的态度,让这位素来深谙人心的杨先生,也变得有些捉摸不透了。

他悄悄打量朱棣,见朱棣那寒到了骨子里的神情,哪里可以看到有半分的温情。

朱棣则是吃了口茶,大袖摆子掖在案下,终于还是道:“有些人哪,总是不知所进退……”

说罢,朱棣露出了厌倦之色,淡淡的道:“京师之中的争端,如今闹的如何了?”

“这个……”杨士奇犹豫片刻,道:“陛下,似乎是愈演愈烈,都督府和内阁各不相让,兵部尚书刘坤来奏,弹劾都督府专权,说是国器握于武人之手,世所罕见,唐乱于节度使,是以有宋以来,武人不能见诸庙堂……”

朱棣眯起眼,道:“他的意思是,这兵,是该兵部来带么?”

五军都督府在此时,还是握有大权的,毕竟眼下开国和靖难的勋贵不少,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虽然朝廷对五军都督府有明令,削弱了不少的权利,可是掌握五军都督府的,俱都是声望卓著,不是等闲之辈。

而刘坤作为兵部侍郎,终于吹起了号角,等于是要对一些人进行清算了。

而这些人,俱都是天子的老兄弟,另一边呢,则又是为朱棣治国的百官,这是手心和手背的问题,现在手心要打手背,而且瞧这样子,双方都是蓄谋已久,如今,终于是出来了个重量的人物,堂堂兵部侍郎。居然毫无顾忌的开始抨击五军都督府,实属罕见。

朱棣不由笑了,淡淡的道:“请夏元吉来。”

夏元吉作为兵部尚书。运气不太好,被调至北京,结果半途上,便听到了鞑靼和瓦剌入关的消息,他和东厂掌印二人,索性在山东地界避风头,等到天子南下。他们才登船。

所以夏元吉显得灰头土脸,这些日子,都在路上糟蹋了。金陵那儿,没有一丁点的作为,北京的功劳,和他半分关系都没有。

不过现在。夏元吉却是有些庆幸。眼看那金陵已是水火不容,到了剑拔弩张、刀兵相见的地步,自己作为兵部尚书,本应该是被推到浪头上去,结果偏偏自己不在,那自是好极了,人在庙堂,身不由己。有时候你不想给人当枪使,可是背后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将你推到风口浪尖。假若自己还在金陵,内阁和各个部堂突然和五军都督府对立,自己这兵部尚书,能无动于衷么?

所以夏元吉因祸得福,很是惬意的在附近的船舱里侯驾,一听传唤,便立即来了。

朱棣冷着脸,看了杨士奇一眼。

杨士奇点头,将兵部侍郎刘坤的奏书送上。

夏元吉皱着眉看着,脸色微变,却是假装淡定从容,良久才道:“陛下,刘坤所言,虽是激烈了一些,却也不是没有道理。臣听说过马上打天下,可是不曾听说,马上坐天下的,功臣自然是可贵,可是放纵他们恣意胡为,却未必是好事,交与他们权柄,极有可能,是误了他们。当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就是这个道理。”

正因为有了刘坤那个愣头青,大家才有躲在他背后暗箭伤人的可能,这夏元吉表面上是一副公允的姿态,可是他的态度,却也是不言自明。

朱棣淡淡一笑,道:“哦,夏卿看来,似乎也是对这刘坤多有赞同了?”

夏元吉道:“微臣并没有赞同,只是就政而论政罢了。”

朱棣心里了然,夏元吉这是拉偏架,偏偏又不肯表态,云里雾里说一通,最后双手一摊,说以上纯属虚构、如有巧合,纯属雷同。

他呵呵一笑,却是看向杨士奇,道:“杨卿以为呢?”

杨士奇对这件事,早有关注,可是天子对此事,并没有询问自己的意见,这本就是很奇怪的事,现在天子突然问起,他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自己和陛下有这么多独处的时间,可是陛下不问,偏偏在夏元吉在的时候问,这里头,必定是有什么用意。

当着夏元吉的话,杨士奇的回答当然不可能有什么建设性,否则一旦传出去,若是对刘侍郎的奏书稍有什么不满,必定导致天下读书人的反对。

这里头的厉害,杨士奇岂会不知,所以杨士奇只能道:“夏公所言极是。”

朱棣莞尔一笑,颌首点头,道:“好罢,今日就议到这里吧。”

夏元吉起身,告辞出去。

杨士奇正待要走,朱棣冷漠的声音却是响起来:“杨爱卿,方才可是言不由衷。”

杨士奇吓了一跳,连忙拜倒在地,道:“微臣万死。”

朱棣脸色冷漠,淡淡的道:“是么?朕委你重任,就是让你做别人的应声虫?若是如此,朕要你何用?”

杨士奇吓得魂不附体,道:“微臣有负圣恩……”

朱棣挥挥手,道:“罢,不要说这些,你啊……是聪明,可是……却还是不懂人臣之道,你下去吧,朕乏了。”

杨士奇浑浑噩噩的出去,他的心里,却还在咀嚼着朱棣的话。

陛下所作所为,必定是有用意,可是这个用意是什么呢?

五军都督府按理来说,陛下是早就有意削弱它的权威了,当年那些所谓老兄弟,已从战友,成为了利益分享者,分一杯羹自然是可以的,可是……想要分权,尤其是军权,自是天子决不允许。

况且此次,北京保卫战,一举歼灭鞑靼和瓦剌大部,朝廷再无祸患,狡兔死,走狗烹,因而,以杨士奇的才猜测,陛下未尝没有继续削弱五军都督府的心思。

只不过……

杨士奇越是往深里去想,越是觉得此事的背后,更加不简单。

圣心难测,伴君如伴虎,杨士奇愈发的觉得,自己的精力,有些不足了,每日陪驾左右,看似风光,谁又知道在这背后,是何等的凶险。

………………………………………………………………………………………………………………………………………………………………………………………………………………………………………………………………………………………………………………………………………………

转眼到了二月。

金陵本是六朝之都,太祖之后,奢靡之风渐起,一到开春,满金陵的公子哥儿们,便已是按耐不住,再无心读书和在家长面前卖乖,纷纷出来,或踏青于郊野,或泛舟于湖上,亦或结伴在这勾栏酒肆,推杯把盏,一响贪欢。

倚红楼里,几位新晋的进士便聚在这里。

为首的一个,名叫乔周,这位仁兄时运不错,名列二甲,而且直接进了翰林,为庶吉士。

大好的前途就在眼前,其他人与他相比,就显得黯然失色了许多。

在座的,其实未必就没有比此人考地好的,不过有的是年龄有些偏大,或是相貌不好,这才刷下来,乖乖在各部观政,一年半载之后,多半是要外放出去。却也有人心里在嘀咕,这姓乔的今日如此风光,怕是与他是江西吉水人不无关系,谁不知道,这满金陵,都是江西人的天下。

几杯酒水下肚,不免要说到近来的时事,乔周春风得意,自是焦点,他笑吟吟的道:“诸位可知,这小小的一场冲突,为何会闹到今日这个地步?”

大家自然都知道,所谓的冲突是什么,有人看出了点端倪,却也有人不知,无论如何,大家都想听乔大人的高见,于是都怂恿着他说。

乔周苦叹道:“这是因为,汉王动手了。”

啊……

满座皆惊。

乔周冷笑:“这五军都督府,如今做主的是谁?乃是汉王殿下的泰山丘福,此番陛下下旨,让丘福在金陵总揽军务,不免让人遐想,这汉王见此,还以为陛下是要重新启用他,于是乎,就不免生出了几分心思,实话告诉你们,前些时日,金陵多有青州人出没,所为何事?诸位莫非还不明白?”

有人震惊道:“难怪几位阁老与各部堂都是争锋相对,明着是与五军都督府刁难,实则,却是与汉王勾心斗角是么?”

乔周已是有几分醉了,笑意浓起来:“这是自然,汉王又要染指……染指了……呀……我头有些发昏,想是醉了,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众人都是故作惊讶,其实已有人明白是怎么回事,哪里需要这乔周来‘故作神秘’,却也有单纯的,听到这消息,顿时骇然,不免带着几分提心吊胆。

一场酒宴,在子夜时散去。

陪酒的几个歌姬,自是散了。

其中一个,快速出现在倚红楼的顶楼,在这儿,已有一个书吏和一个鱼服地人相侯。

“大人……”这歌姬瞧着那鱼服汉子,眼中尽是妩媚,轻轻福了福身:“又有最新的消息。”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

第五百九十四章:凯旋而归

锦衣卫分为明暗两线。

一种是坐探,直接大张旗鼓的到各个部堂甚至是一些深宅府邸里坐着,看你做什么,说什么。

另一种,则较有些技术含量了。

郝风楼主持北镇府司之后,开始逐渐加强了暗探的份量。而打探消息,这酒肆青楼最是方便,偏偏锦衣卫和这些酒肆青楼的关系匪浅,说实在话,没锦衣卫护着,这京师里有多少关系,是那些个老鸨子能摆平的?

于是乎,这种士大夫喧闹和下九流的藏污纳垢之地,如今却成了密探们活动频繁的主要据点,每日从这里探听来的消息,会如雪花一般送到北镇府司,经过筛选之后,再将一些重要的消息,呈送到经历司。

在最后,这些消息在存档之后,会抄送一部分至一些锦衣卫重要人物手上。

而现在,已成为锦衣卫指挥使佥事的曾建就拿着这么一份奏报,周司吏也来了,二人在佥事房里,过目了奏报之后,曾建不禁嘿嘿一笑,道:“老周,你看这是什么意思?”

周司吏坐在佥事房里,虽然曾建是佥事,周司吏却只是个吏,不过大家是老熟人,倒是没必要客气,他自顾自的吃了口茶,慢悠悠的道:“乔周这个人,已经打探过他的底细,此人高中之后,因为是江西吉水人,立即得到了内阁的垂青,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