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飞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打飞机-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袭部队进行袭击,但32人全部阵亡,行动失败。为此英国不得不谋求同美国的合作,这个具有S级价值的任务目标,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恶魔特别行动队”中敢死队的首选打击目标。

这三个任务目标,只要能完成其中的两个,特别行动队组建的目的便能达到。(关于描写特别行动队的章节,早在刚动笔写这本书的时候便有了构思。特种战斗的章节在书中的比例并不多,但十分重要,是承前启后的章节。不经过特种作战,主角不可能迅速在美国政治权力核心占据一席之地。这可说得上是个跳板,不如此主角根本不可能快速晋升为将军。不晋升为将军,又怎么能具有指挥“埃塞克斯”航空母舰编队的资格,继续征战太平洋便成了一句空话。更加没有以后参与诺曼底登陆,组建B…29战略轰炸机队的后话。所以还请大家耐心看下去。)

蒙特同弗朗西斯上校负责的参谋小组就掌握的情报,针对三个任务目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周密行动计划。由于这三个任务都具有紧迫性,蒙特最后接受弗朗西斯的建议,在特别行动队所有战斗成员接受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后,决定在43年2月底3月初,实施对这三个目标的连环作战。

一号计划,代号“外科手术”行动,行动时间定于2月25日夜,针对的目标是挪威南部沃斯附近的钼矿藏。由快反航空兵队员,从英国爱丁堡基地起飞30驾B…17重型轰炸机,装载新式炸弹,横跨北海前往轰炸。

二号计划,代号“清道夫”行动,行动时间定于3月1日夜。利用英国轰炸机对德占法国进行战略轰炸的掩护时机,在深夜时分利用两架运输机搭载一百名空降陆战特种兵,从伦敦起飞前往法国塞纳湾,空降在卡昂市郊区,摧毁并清除设于该处的化学武器库。行动完成后,搭乘前来接应的五艘英国潜艇返回。由于条件有限,位于法国地中海沿岸的化学武器库将不作为攻击目标。(化学武器在当时是个不容易处理的扎手问题。随便用飞机对其进行轰炸的话,极易造成大规模泄漏。)

三号计划,代号“无敌猫”行动,行动时间也定于3月1日夜。利用轰炸机把敢死队第一梯队的成员运送到挪威北部的纳尔维克地区的山林中,与早就潜伏在那里的英美特工取得联系和挪威抵抗运动战士汇合,向北前往德国建在挪威诺尔克斯城维莫克镇的重水化工厂,潜入工厂破坏瘫痪一切重水生产设施。

计划制定后,蒙特便再次返回华盛顿,到白宫晋见罗斯福总统,向罗斯福提交作战计划。罗斯福总统对“恶魔特别行动队”的三项计划都作了详细批示。每项计划都对盟军日后的战略战役部署具有重大意义,钼矿能否摧毁,直接关乎德国的虎式豹式坦克生产质量能否下降,间接关乎盟军将来在战场上的死伤数字。而德国位于英吉利海峡沿岸的化学武器库能否被清除,更是日后盟军反攻欧洲,登陆法国,开辟第二战线的前提条件,化学武器的杀伤力,各国的统帅都是心知肚明。而能否破坏摧毁德国的核设施,其重要性只要是有些核知识的人都能知道。为了确保行动能顺利完成,罗斯福总统亲自下令,让几位从事化学武器及核武器研究的重量级科学家,前往皮尔斯堡基地给参与作战行动的队员讲授相关的科学知识。

这样一来蒙特就有幸见到了一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先生和后世被誉为“核弹之父”的奥本海默先生,聆听了他们为敢死队成员亲自讲授的几堂科学知识课程,让参战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巧妙地破坏重水化工厂。在接受完科学理论的学习和地狱式的各种体能、攀爬、滑雪、潜入、爆破训练后,代号为“枪手”的敢死队第一梯队成员,率先乘飞机前往英国,到英国北部接受实战训练。在英国北部有一座由英国联合作战部,根据“燕子”潜伏小组发回的可靠情报,制作出来的一座与真实的维莫克化工厂内重要设施、厂房位置及结构都相同的目标实体模型。小组将在实体模型中训练两个星期,才实施突袭行动。

特别行动队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对蒙特亲自参与一系列的作战行动,颇有意见。作为特别行动队参谋长的弗朗西斯上校反对的声音最大,认为蒙特作为最高指挥官,只要指挥得当便可以了,无需冒巨大的风险亲上前线。但蒙特的回答却令弗朗西斯无法反驳,蒙特带着有点自嘲的语气说到“我是个喜欢书写历史,而不是被历史书写的人。要让我等待命运,还不如让我把握命运,这样来得更踏实一些。”在一连串的作战行动中,蒙特将亲自参与一号和三号作战计划,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蒙特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做好了各种准备。

大西洋,是美洲大陆同欧洲大陆之间的一个天然屏障,也是美国在战争初期能置身事外所凭借的最大地理优势。在欧洲的老牌帝国眼中,南北美洲一向是他们可供掠夺的对象,是财富的后花园,是扩张殖民地的好地方。随着美国的崛起,新兴的帝国和旧有的老牌帝国,新兴的美洲利益集团和老牌的欧洲利益集团,相互之间的矛盾日益恶化,才最终度至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还是蒙特第一次乘飞机横跨大西洋,坐在运输机中,向着机舱外汹涌的海水看去,一望无际。蒙特沉默不语,若有所思,坐在他身后的是七个敢死队成员。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英国苏格兰北部的英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的基地,在那里蒙特和他的敢死队成员将在维莫克化工厂的实体模型中接受最后的破坏训练。

快反航空兵的成员也被部署到英国北部的爱丁堡前进基地,一批B…17轰炸机也从支援英国作战的驻英美陆军航空兵联队中抽调出来,转场到爱丁堡军用机场。一批新式的炸弹和单机雷达也被紧急运往爱丁堡基地,供改装使用。同时空降陆战特种兵也开拔前往英国伦敦,准备空降作战。(如何训练就不详细写了,不然读者又有意见,还是直接进入战斗描写。)

二月底,正是北欧一年中最严寒的季节,隆冬未去,初春未至。从北冰洋吹来的凛冽北风,让穿着军大衣站在爱丁堡基地机场跑道上的蒙特,感到了阵阵的寒意。抖了抖飘落在大衣上的点点雪花,跺了跺脚,双手从大衣口袋中伸了出来,揉了揉面额,这才感觉到温暖了一些。

“报告长官,快反航空兵‘夜鹰’中队起飞前准备完毕,请指示。”小跑过来报告的正是蒙特的老部下保罗…蒂贝茨少校,早在“恶魔特别行动队”成立之初,他便被蒙特派到爱丁堡负责前进基地的设立工作。在蒙特的刻意培养和大胆任用下,蒂贝茨少校已经是个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可说是蒙特的心腹之一。

“十五分钟后起飞出发,通知友军护航战斗机同时起飞。”抬头看了看天空,依然是灰黑色的一片,雪已经慢慢地停了下来,但能见度还比较差。这种天气,对于安装了新型单机导航雷达的‘夜鹰’轰炸机中队来说,并非太困难。‘夜鹰’轰炸机中队的机组成员都是从经受过瓜岛战役洗礼的人员中挑选出来的,夜战能力在这时的盟军中绝对数一数二。希望北海那边的挪威南部天气也不要太差才好,蒙特在心里默默祈求起来,向蒂贝茨少校下达了具体的战机出发时间,自己也向停在飞行跑道旁的B…17座机走去。十五分钟后,10架英国喷火式战斗机和30架美国B…17重型轰炸机先后从爱丁堡军事基地起飞升空,在机场上空盘旋集结后,乘着夜色向东北方向疾飞而去。

“保持高度,密集队形,以巡航速度向预定目标空域前进。”在机群爬升到4000米高空后,蒙特下达了第一道命令。英国喷火式战斗机在外围,美国B…17重型轰炸机在内围,组成纺锤式密集队形,飞行在辽阔的北海上空,在夜色的掩护下如幽灵一样,朝挪威南部杀去。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把汽车作为自己的第二生命或者第二个老婆。而蒙特则把飞机视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对于飞机蒙特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亲切感,无论他驾驶的是什么型号的战机,蒙特都会尽一切能力去了解它的性能特点和制造原理。对于一个飞行员来说,飞机就是自己的身体,对它越了解,就能驾驶得越出色,这也是成为一个优秀飞行员的必备条件。

说实在的美B…17重型轰炸机,并不算是一种十分出色的轰炸机,论速度它没有B…25等中型轰炸机快,论载弹能力和续航能力它远不及后来的B…29战略轰炸机。但是这种飞机落在蒙特手里却发挥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战斗能力,因为蒙特深刻地了解到它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便于进行改装。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战目标和作战要求,进行临时性的改装,挂载不同的弹药,通过变装从普通的轰炸机,摇身一变成为鱼雷机、反潜艇飞机、反登陆协防飞机等。而这次,蒙特便把它改装充当成战略轰炸机使用,虽然不能和日后真正的战略轰炸机相提并论。

但这次为了能成功彻底摧毁德军在挪威的钼矿,蒙特让美国的军火供应商日以继夜地生产出了一批仍处于试验使用的汽油燃烧弹,和从海军1000磅穿甲弹(即“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使用的那种重磅炸弹)改变而来的重磅炸地弹。前者主要是针对地面的有生目标,和易于燃烧的建筑物。而后者则主要针对地下掩体和矿坑,作用是震裂地表。

“护航战斗机请返航。”从爱丁堡基地出发,预定航程已经飞了超过三分之二,这已经是达到了英国喷火式战斗机的最大作战半径。按照作战计划,蒙特下令喷火式战斗机返航。根据作战计划,蒙特率领的“夜鹰”轰炸机中队在轰炸完毕后,将由另外15架喷火式战斗机从爱丁堡机场起飞前来接应。而在这一段时间里,轰炸机中队将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实施轰炸。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横贯挪威全境,挪威境内多以山区为主,全年的气候都比较复杂,并不利用飞机的轰炸,而有价值让盟军来轰炸的地方更是屈指可数。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德军部署在挪威占领区的防空火力和飞机都比较少,这就让蒙特的“夜鹰”轰炸机中队有了可乘之机。

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袭(二)

雪刚下过,密云还未散去,北海的波涛永不疲倦地拍打着这个北欧狭长的山地之国挪威。挪威是个民风十分彪捍的国家,是北海海盗的发源地之一,这和挪威的高山严寒气候条件可谓密不可分,一切都是严峻的生活环境所至,奔向大海,是挪威人世世代代的梦想与向往。

隔着云层,蒙特向下张望,茫茫的北海边际处,出现了一抹地平线。随着距离的拉近,模糊的地平线逐渐变化成海岸高山,拿着军用望远镜,蒙特已经能分别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嵩山峻岭上的,披着雪花银装的针叶林。

蒙特看了看手腕上的飞行员专用手表,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飞行,已经是晚上11点左右了。回身看了看跟在自己座机后的“夜鹰”轰炸机中队,飞机队形还基本保持着。蒙特的面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深夜利用雷达导航,进行机群跨海长途奔袭,这应该是人类空战历史上的第一次。能保持较完整的队形,不出现迷航的现象,按预定计划到达目的地附近,这已经是成功了一半。这也为日后的大规模机群夜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宝贵经验。

这时黑夜笼罩着整个挪威南部,鉴于德军并没有在挪威设立防空雷达站,蒙特率领的“夜鹰”轰炸机中队,隐藏在4000米高空的云层中,悄悄地飞越了挪威的海岸防线,向挪威南部的沃斯地区附近的山脉飞去,有点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的感觉。

但是蒙特并没有因此而觉的高兴,相反,看着下方山地之间稀稀落落的城镇灯光,和幽深黑暗的山脉,蒙特忧虑地皱起了眉头。一个最头痛的问题摆在了蒙特的面前,如何在黑夜中寻找到正确的轰炸目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有雷达导航,但这时的雷达技术还不是太先进,只能指引飞行员驾机到达大概位置。看着连绵起伏的山头,蒙特努力地寻找着根据计划由潜伏在挪威的英国地下特工,向前来袭击的机群提供的目标识别标志。

机群已经在沃斯地区附近的山脉高空盘旋了将近10分种,依然还没有找到目标识别标志,时间越拖得久,对机群越无利。虽然是大冷天,但此时蒙特额头上也渗出了汗,难道就这样空手而回吗,蒙特心里极不甘心。飞机停留在空中,就需要消耗燃油,蒙特已做好了心理准备,要是再盘旋十分中还找不到具体目标的话,也只得下令返航了。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蒙特已经等得有点失望了,总不能让机群把炸弹向下面的山区乱扔一气吧。下面的山区有好几处有灯光,但在高空中很难断定哪一处是矿场,哪一处是居民区。正当蒙特心急如焚,举棋不定的时候,忽然在下方的一处山头上有一道红红的火光映入了蒙特的眼中,显然是有人在山上燃起了一大堆篝火。正当蒙特以为找到了目标的时候,下方的山区中又先后点燃了两堆篝火。

按约定应该是点燃一堆篝火啊,怎么现在是三堆呢?蒙特的脑中冒出了个巨大的问号,急速地思索判断着这三堆篝火的意思。这些篝火无论从点燃的时间和点燃的数量来说,都同原地计划有出入。看来是特工在行动中遇到了麻烦,临时改变了标识目标的方法。想到这蒙特再次向下观察这三堆篝火的情况,果然这三堆篝火所在的位置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虽然不太规则,但略懂几何的人都能看出来。难到目标就在这三角形的范围之内?蒙特马上再对下方的有灯光的地方仔细观察,果然在三堆篝火构成的三角形的中间位置,灯光要比其它地方的数量要多一些,这应该就是目标所在。

“恶魔呼叫夜鹰,第一、二、三小队按顺序,成一路纵队,跟随我的飞机下降至1000米高度投弹。”为了避免被德军发现,“夜鹰”轰炸机中队在长途飞行中一直保持着无线电静默,直到发出进攻命令时,蒙特才打破了沉默。(无论是在电报和电台的监听上,德军都比日军要完善得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