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色警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 第6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顺便也练一练兵,用鬼子这块磨刀石,磨亮我们的军威。”

当天下午,先锋军在周围的已经准备好的部队就开始行动了。没有大规模的飞机、坦克的攻击,只有各类武器的分队演练。先锋军以团为最大单位,一个个的轮番调动着上阵,并不断的磨合老兵和新兵的配合。

鬼子一开始见到先锋军攻击也吃了已经,急忙把调动的人马往回调集。但经过了一天的战斗后,才现战斗并不激烈,耐心等待了三天后,终于确认了先锋军并没有大规模进攻的意图。人员又开始调往武汉。但这一耽搁,给了武汉央军以喘息之机,调集人马死死地把鬼子挡在了外围。

前方打仗,特区内照样按照往日的节奏运行着。各处的警示牌显示的也只是黄色警戒,即使临近战场的地区也不过是橙色标志而已。这个标识就连日本人都知道了。正是明白了这个标识的含义,日本人才对先锋军的进攻放下心来。

孟享这些天的日子也是轻松了许多。秋收结束后,过年的粮食算是有了着落了。特区内的旱涝之灾在全民兴建的水利工程下,得到了最大的缓解。虽然也有些损失,但并因为旱涝之灾的规模不大,损失也有限。

尤其是黄河没有决堤,两淮之地顺利丰产,不仅补给了鬼子,也减轻了特区的粮食压力。

有了粮食,尤其是低保顺利的执行了下去,特区的秩序才彻底稳定了下来。一些不稳定的苗头也被掐灭了。相对于遥远的承诺,抓在百姓手现实的东西才是最实在的。老百姓得到了切身的实惠,在事实面前,再多的风言风语也不起作用。

有了这个做基础,社会改良相对的就轻松多了。

“你得给加班费。特区有规定,八小时之外,必须给加班费。每周必须有一天假期,任何工作不得连续工作过个小时。法定节假日,我要休息。”魏大牛一口气把街头那些学生军们宣传的话语都背了下来。

“好好好”程桂生一边点头答应,一边心苦笑道:“我这是招工啊,还是招祖宗啊?”

但这些条件不保证,用工招人都不好招收。如果条件苛刻了,很多人直接撂摊子不干了。反炒老板鱿鱼的事情多了去。有了低保打底,工人们的底气更足了。大不了不在这里做,先锋军的社会建设也需要很多的劳动力,虽然薪水稍低一点,但那里的条件都是按照特区的劳动者保护法的规定严格执行的。

虽然条件要求多了,但特区的优惠条件却不少,投资环境稳定,安全有保障,也没有其他的乱七八糟的费用摊派。任何人一算计,都是觉得还是先锋军这里合算。为了保护特区内的工商业主,外来的商品需要征收税费,一番调整后,还是在特区内生产合算。

“那家伙偷税漏税,真丢人”一个粮店老板灰溜溜的跑回了空荡荡的粮店,本来想像以前那样偷税漏税,但克隆兵的纳税官没有人情可讲。羊战士或许战斗力不行,但他们的计算很少出错误。

查处一起,严查一起。但凡是现的,直接重罚,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甚至判刑,那个粮店老板就是被罚没了绝大部分财产。这个是按照新颁布的税务条例来执行的,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标准。虽然羊一和羊三把守着税务和审计这两大职能部门,但孟享也没有例外。很多事情,虽然人情必须考虑,但一旦开了口子,没有尺度的人情会泛滥成灾。

“没了税收,就没有低保。”纳税支撑低保政策的宣传也让百姓们懂得他们的低保费用是从哪里来的。虽然现在有孟享的军火外快支撑低保政策,但一旦没有了这样的条件,支撑低保的就是需要靠国家税收了。

国家本身就担负着再分配的职能,在国家金融杠杆的调控下,只能维持人最低生存的低保的负担并不算重。

“前两天的李双双离婚案怎么样了?”孟享喝了一杯茶,问赶过来的周白道。

民政一块主要是归李树春管理的,但有些理念确实需要走法律途径的,牵扯到新的社会理念,拥有法律博士凭的周白有时候也过问一二。

“最终还是没离成”周白摇摇头道,“最近社会上离婚案件还不少。还是你说的那句话,有了低保,妇女的地位自然就提高了。即使离了婚,妇女带着孩子照样可以很好的生活。真的是有了经济独立权,才有人身和思想独立权啊。”

“不仅如此,分家的,逃婚的,给类事情也成了现在民政法律的一些重点了。”

“逃婚?咱们不是提倡婚姻自由吗?逃婚好啊,总比两个人绑在一起过日子要强多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自由恋爱是新青年的自主的全力,谁也挡不了。有低保撑着,两个人也不至于饿死。”孟享感叹道,这种社会的变革比他想象的还要快。有了低保,获得了经济独立后,各类生产关系上边的上层建筑需要重新洗牌重建了。社会道德的各种理念也随着经济的独立而有了很大的变化。

有了最低保障,人们开始最求个人的自由幸福了。

“老三,回去吧爹已经不生气了,你和春花结婚的事情,爹也不管了。不就是当年两家争水,打了一场吗?咱爹也想开了。不反对你和春花的婚事了。你们两个人在外边也够苦的。那里比得上家里舒服啊,咱家里的今年有了个好收成,也没有人来收税。手头宽裕了,咱爹还准备给你盖个三间新房,加上了青砖红瓦的,让你结婚用呢”焦崇礼苦苦劝导。

第二卷扬帆,38到39第302章焦崇礼进城

“我不回去!”焦崇信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摇了摇头。

“为啥?咱爹不是答应你们了?春花家,到时候媒人去说和说和,也应该没问题。咱们老焦家在村子里也不是破落户,大户人家的彩礼咱们也能出得起。”焦崇礼一把夺过了他手的工具包道。

“我喜欢待在这齐都城里,这城里新鲜事情多,还能学不少东西,我已经上了夜校了,三年学下来,不比村里的吕秀才知道的少。免得他笑话咱爹只认得泥鳅,不认得字。”焦崇信也不争夺,脸色平静的说道。

“你还要不要家?”焦崇礼叱喝道。

“二哥,你不是也分家了?十亩地可都划入了你的名下。”焦崇信笑道。

“那些地你要的话,我给你!不过你得回去!”焦崇礼脸皮一红道。

“我要那个干什么,除了给咱大嫂那边留下十亩,咱爹那里不是还有十亩吗?那个我都不要,还要你的地?在城里做工多好啊!只要肯卖力气,赚的钱比种地还多。”焦崇信又笑着接过了他的工具包。

“今天我提前说一声,下午不上工了。你好不容易来一趟,我也攒了好几天的假期了,我和春花就陪你一起逛一逛这齐都城!”焦崇信放下工具包笑道。

“咱们先去找春花。”等焦崇信下了工,洗漱完毕后,换了一身干净的军装式样的单衣。这种先锋军救济的衣物,价格便宜,做工精细,很受老百姓的欢迎。灰色、绿色、土黄色、蓝色,各种式样的军服在大街上成了独特的一道风景。

焦崇礼也有一件,但没有大事情的时候,一般也不穿。地里干活的时候,自家做的粗布汗衫就够了。

若是小城镇,军服是主色调,但大城市,穿军服和军服改成的工作服的人确实少了很多。而穿着西装、山装、学生装的增多了,尤其是女生,五颜六色的服装显然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有些女孩子依旧穿着裙子,让焦崇礼看得眼晕。

“怎么样?”焦崇信在旁边笑道。

“这怎么没有穿长袍马褂的呢?”焦崇礼忙岔开问道。

“前一段时间,一般学生喊着复兴唐裳汉服,说那些长袍马褂是伪满的奴才服,围着几个穿马褂的学究吵了半天,撕了两件马褂。若不是旁边有警察在维持秩序,只怕就要动手打人了。”焦崇信笑着解释道。

“那还兴随便脱人衣服的?”焦崇礼惊骇道。

“那几个动手的学生被判决赔偿了衣服钱,为的两个还被关了三天。但他们却喊着胜利了,一有穿马褂的就围过去,指点着,虽然不动手,但也让人哭笑不得。这些天,没人再穿马褂的了。”

“他们的做法有些过了!这穿衣服还碍什么王法了?”焦崇礼不满道。

“话可不能这么说,当初满清入关的时候,不就是为了一根辫子杀落了上百万汉家儿男的脑袋吗?咱们汉家的衣服在明朝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不是也被强迫着改了嘛?”旁边一个走在他们身旁的年轻人不由插话道。

“那他们怎么还穿长袍子?”焦崇礼指了指路旁三个凑在一起的男子,斜对着那名年轻男子道。

“那是汉服,唐汉时候,咱们老祖宗就穿这个。不是马褂。”那名男子笑道。

“那是复兴社的人在做宣传。”焦崇信低声解释道。

“复兴啥?一帮子学生听风听雨的在乱忙活。现在打鬼子最要紧,听说前边打得正忙呢!”那名男子也随即笑道。

“这位?”焦崇信忙拦住了话头笑应道。

“我叫苏立仁,是个老师。”苏立仁笑道,“这些学生,只懂得复兴的皮毛,在***包容的思想下,才好谈复兴古明。咱们本来就是海纳百川,特区不是也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吗?复兴的同时还需要包容、创新。”

此时,以焦崇信学了不到一个月的化课直听得头大,旁边的焦崇礼更是听这些就像是天书,只是对这位先生有些敬畏,离得稍远了些。

“苏先生,你忙吧!我们要坐车走了!”焦崇信强笑着扯了他二哥朝着一处站台跑去。苏立仁在身后摇了摇头道:“民智未开,还怎么谈明化?”

焦崇信拖着焦崇礼挤上了一辆过来的公共汽车。

“这上边人太多了吧?”焦崇礼看着焦崇信朝着门边的一个细封口的木箱塞了两个小铜子,才放下心来,只是望着里边皱了皱道。

“人多车少自然就挤了!”焦崇信已经习惯了,国人那里都是人多。

“一个铜子就能绕着半个城市转一圈,已经很便宜了,还想着怎么样?要嫌挤,可以坐出租车。听说上海滩的出租车大王周祥生都跑过来了?”一个夹着一本。

“那个出租车可贵了,还不如人力车便宜。”旁边一人插话道。

“还是咱们这公交车最实惠了!”旁边售票员笑着挤了过来,胸口挂着一个售货的兜袋,“诸位看一下了,有需要喝饮料、吸烟、吃面包、烧饼的瞧一下啦。今天的报纸也都齐全。”

“拿一包胜利烟!”焦崇礼身后伸过一只手来,递过了个铜圆。

“好来!”售票员快的递过了一包红色软包的胜利香烟,上边的两根竖起的手指格外醒目。

“记住了,车上不允许吸烟!”售货员补充了一句道。

“不让吸烟还卖烟?”焦崇礼小声嘀咕道。

“一个铜子随便坐车,油钱都赚不出来,不买点东西补贴一下,如何给人开薪水。公共交通的预算可不包括这个,需要申请特别补助,那个可麻烦了,需要一道道的审核,现在还多了一个公民代表大会审核。”旁边那个鸭舌帽耳尖的很,说话也很冲,不过却是知道不少东西。

“章好古,有没有最新消息?什么时候,这个公交车可以跑遍全城?”车后边有人喊道。

鸭舌帽朝着后边看了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快了,这公共交通马上就要开遍全城了。不过,跑得越多,亏得越多。”

在特区的计划,随着道路的修建和延伸,公共交通络也建立了起来,虽然一开始只有为数不多的十几辆车,但总归是解决了一部分百姓出行的问题。汽车来源也好办,直接军车改造,有些厢板都是木制的,刚开始的时候,有几辆车还是直接挂着帆布顶子的。不过,这确实省了费用,虽说章好古盘算着亏欠,但按照基地的廉价供应,还是足够了。随着与德国人的合作,新的车厢厢体工厂已经建立了起来,博山的玻璃厂也在生产车窗玻璃,底盘和动机可以基地供应,特区自己的动机还在实验室研究着,离着实用还有一段距离。但在潍坊已经建起了一个柴油机的生产厂子,先开一些民用的小型柴油机。

现在由于军对卡车和司机的需求量大,所以基地主要的生产还是偏重于军队,所以才造成了社会上普通车辆的紧张。但随着汽车数量的越来越多,这个问题就得到缓解。即使是司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呈几何倍数的增加着。只论***作,在手把手的教导,和不计油钱的训练下,一个月出徒的比比皆是。只要供应上训练用的汽车,很多人一个大字不识的,照样孰能生巧的掌握了开车技能。

陈嘉庚带来的南洋子弟大多数留了下来,单单会开汽车的就有八百多人。一下子把后勤运输紧张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多了八百多名老师。

“我也会开车了!”焦崇信小声对焦崇礼说道,他就是那种一个月***作出来的不认字的司机。但由于他机灵,还肯钻研,他学了更多的汽车修理技术,此时正在跟着维修汽车,这样的人才更稀缺。由于很多车辆都是直接开进基地的修理厂,又很快的开出来,所以感觉不到这方面的危机,但其实这一块才是先锋军的薄弱项。

先锋军无论是6军也好,还是空军、海军也好,有了基地的修理功能少了太多的后勤服务人员了。

仅仅是空军,每次飞机飞回后,大多数都是塞入了空指心的机库,里边自带的维修功能车间,由克隆兵拉进去,检修后再拉出来,省了很大的麻烦。要知道,空军难养,不仅仅是表现在飞行员身上,每架飞机的检查,维护就要往往费很大力气。虽然不比后世的飞机精细,但有时候飞行一次,检修保养十几个小时也是很正常的。

“到了,咱们下车了!”焦崇信拉着他二哥挤下了汽车,鸭舌帽也随着挤了下来。

“我一定要再次提建议,明乘车。上下车必须都要排队,有的地方排队,有点地方不排队。这不排队的乱哄哄的成什么样子了!”鸭舌帽回头对着烟尘滚滚离开的公共汽车呸道。

“随地吐痰,罚款一角!”一个戴着***箍的老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把一张单据开到了鸭舌帽的跟前。

“我,我没吐痰啊!”鸭舌帽辩解道。

“谁说你没有?刚才你就冲着公共汽车吐了一口呢!”另一个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