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嘛,他们计划自东、南、北三个方面包围洛阳,逼迫皇帝,一战而定。
可如今黄巾军的四个主力中,南线的波才早完了,汝南彭脱就跟着翘辫子;东线的卜已军也可能会被灭;所以除了北面中心的两个军队,南边只有一个赵弘苦苦支撑了。这也难怪张梁会担心了。
正在这时,一个传令兵上来了。
“报!原来攻打广宗的官军撤退了!但有新的官军驻扎在广宗边上!旗号是‘董’。”
“来新家伙了。三弟,你且去试试他。”
第二十四章 董卓的手腕
董卓大营
深夜寂静,当董卓从睡梦中惊醒时,发觉帐外很亮,原来外面已经灯火通明,光芒照了进来。莫非起火了?
他披上衣服赶紧奔出门外。只见士兵们齐刷刷站立已毕,手中火把照如白昼。他还不知出了什么事,就见一个太监在士兵火把照耀下走到他身边:“董卓,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中郎将玩忽职守,攻打广宗三月不下,一月前便拜董卓为东中郎将代替其职。然今未见将军攻下,朕甚是恼火,现命你转攻曲阳,限期一月,还请将军速速平叛,钦此!”
董卓跪在地上低着头仔细聆听,心里纳闷:“朝廷搞什么呢,都来好几趟了……曲阳乃是叛军后方重地,光是行军都有危险……哎,之前是临阵换将不说,现在又是连番催促……”
过来一会,太监见他没反应,故意咳嗽了一声。
董卓猛地一个激灵,奉起双手接过圣旨,说道:“臣定不负天恩!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送走天使后,却听中军大营处传来一阵洪亮的笑声:“哈哈哈……笑话!笑话!战场瞬息万变,皇帝居然还千里调度!笑话啊!”
董卓一愣,闪目观瞧,见中门外还站着一位官员。此人三十岁上下的样子,是郎中令一般的服色,个子矮矮的,长得瘦小枯干相貌鄙陋,正背着手翘着两寸来长的小胡子。
董卓听这人故意讽刺他,又见是一个相貌鄙陋、比自己还矮的人,心里一阵不爽。
他故意对着圣旨牵三挂四道:“陛下,如今书生久不知战场之险,言语也多光怪啦……”
那人听出董卓这话是故意冲他来的,笑着捏了捏上翘的老鼠胡子道:“光怪?说什么天子诏令才是真真的光怪!兵法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不过常理也。”
“常理?”董卓是闲读兵书《孙子》的,对他的话也是赞同,“李儒,这只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那叫李儒的人却不再与他争辩,笑嘻嘻摇了摇头。
这更引起董卓的好奇,问道:“在想什么呢?”
李儒撵着胡子沉吟半晌道:“将军倒是可以学学韩信,试想当年淮阴侯是何等英姿啊!”
董卓差点儿笑出声来,这个人可真是古怪,竟说些不合众议的话。世人皆知韩信过于张扬自我,不注意收敛,高功自居,目空一切,还威胁过君主,整一个反臣。难道自己要学他当反贼不成?而且这人却道韩信有英气,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董卓抱着一肚子抬杠长能耐的心理,转脸傲慢地笑道:“李儒老弟,恕我直言,韩信乃是叛臣,大人却十分赞赏他,”
“大人这你就不懂了,我们进账慢慢叙谈吧。”
“甚合我意。”
……
第二日天明
董卓却不忙着点卯出兵,仍旧吩咐众兵卒休息养神。按兵不动的时间一长,那些兵卒就有些微词了。
他却丝毫不理会,只管在帐中闲坐,不紧不慢地擦拭宝剑。哪知没一个时辰,一个士卒就跑进来:“我的爷!您……”
“叫将军。”
“我的将军爷,您还不着急呢!外面可有人骂您呢。说您受了皇命,连关都不敢出,还说您是……”
“是什么?”
“说您是人情换来的中郎将,没有真本事。”那人斗胆道。
董卓不当回事,大吼一声道:“带我去看看。”
他起身随那士卒出了帅帐,只见不少军兵都叽叽喳喳地议论,还有人甩着马鞭在聚拢旁人。这些兵都不是寻常百姓,又都觉得自己有些本事,脸面大得很,瞅见他出帐竟无一人施礼。也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家看呀,大将军的狗出来了!”引得满营人皆放声而笑。
董卓平生最在意的就是这件事,但兀自忍耐,呼喊道:“给我静一静!”
那些亲卫也跟着喊起来:“都闭嘴!大人要训话了!”诸人这才渐渐静下来。
“本将奉天子之命,率尔等征讨反贼,助二军成就大功。你们为什么无故在这里喧哗?速速回帐休息!”
有一个满身铠甲十分鲜明的兵士嚷道:“我等不明!朝廷派我们是去平叛,而不是在这里睡大觉的!都尉大人怎么可以在这里停滞不前,贻误战机?我等乃是自愿从戎为国尽忠,若是大人不前,我等自往一战!死也不做这缩头乌龟!”
“对!对!”还真有不少兵士跟着他嚷。
“如此短见之人也敢讥笑本将?你们怎知我停滞不前?”董卓扫视着帐前诸人,突然咆哮起来,“竖起耳朵来给我听好了!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贼兵多咱们何止十倍?我等若此时出兵,至曲阳已是午时,军情必泄!倘于再不加休整,擅自出战,必败。”
“倘午后行军,白日之间若遇敌军,胜败还未可知。黄巾贼乃乌合之众,这样的部队打一场败仗则士气低迷不振,可真要让他们打一场,他们便越战越勇,真以为自己是神兵天将呢。所以我军这第一仗只能胜不能败!我叫你们养精蓄锐,午后正式启程,咱们片刻不停,就趁着夜色直奔曲阳,天色未明可至,到时候一鼓作气直摧贼兵营寨,曲阳立时可定!”
听到他这番有理有据的发作,所有人都不言语了。
董卓斜眼看看那个带头讥笑他的士兵:“你不知军情妄自多言,还敢藐视本将,论军法就当斩!”
那兵自知理亏,但还仗着胆子道:“某乃王司徒府的……”
“住口!我管你是哪家的人,既在军营就该服从军令。昔日孙武子斩吴王之姬以正军法,我董某人也用你的脑袋壮一壮名声。华雄!把他推出去斩了!”
随着这一声令下,那叫华雄的人带着两个亲兵架住此人就往外拖。
那兵这会儿才知道害怕,连连喊嚷告饶,满营兵士一片哗然,谁也不敢讲情。
董卓也不理睬,把脸转了过去,背对满营兵士,却朝边上的李儒一个劲儿撇嘴使眼色李儒何等机灵,赶忙抱拳道:“将军且慢动刑,我军未战贼人,先杀己兵,这不吉利呀!”
“唉……”董卓假装抬头叹了口气,转身道,“赦回此人!”
华雄并未走远,忙招呼亲兵又把他推了回来。这次他可老实了:“谢大人不斩之恩。”
“非是本将不斩你,只是杀你有碍军威。我将你遣出军营,不要你了!滚回洛阳去吧。”
那人闻此言声泪俱下:“我身怀武艺,奉主子王司徒之命前来投军,为的是杀敌报国荣耀门庭。若是被遣离军,必使主人蒙羞。只要大人让我杀敌,即便战死在下无憾。望您开恩,千万不可将我除名呀。”说罢连连叩头。
董卓觉着差不多了,点点头:“还不错,尚知廉耻。既然如此,今夜奔袭我要你冲在第一个,你给我将功折罪。”
“谢大人!”
“在场将士听真,”董卓一脚登到竖旗的夹杆石上,“我军只有三千骑,将投万险之地,人人都要使出浑身的本事来。救援王师咱们只能打一战,一战必须成功!有没有决心?”
“有!”众兵士高举枪矛齐声呐喊。
“好,华雄,速速传令,命全营将士回去休息。咱们午时用饭、饮遛马匹,未时拔营起兵。”
“诺。”华雄应声而往。
第二十五章 新的征程
第二十五章新的征程
这次再行军便与昨日不同了,三千骑飞快行进,铁蹄扬尘,汹汹士气,申时未尽已到曲阳关外,镇守曲阳关的乃是羽林左监许永。
待士兵通报已毕,董卓命自己的队伍就地休息,自己带亲兵顺马道驰到关前。
小罗去哪了?诶,话说现在的董卓就是小罗假扮的,乱治家早就设计好了:先让左丰在皇帝面前提议把董卓派出去了,然后又把真的董卓藏起来,让小罗上了场。
可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其实和上次一样,为了接近张宝,那张宝到底是何许人也?
黄巾军二当家?那只是表面的,实际上他以前也是乱治家的人,但是因为盗取《乱治通鉴》第一卷而叛逃出来,组织起张角、张梁之辈掀起这一场“黄巾起义”,他当二把手,完全是为了掩饰自己,其实他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
所以张角等辈看起来只不过是他的棋子。
小罗上一次行动失败,并不是计策失误,而是感情战胜理智,自己下不了手,选择离开,而后才会黯然消魂,之后遇到童渊的开导,就开始自我觉醒。
接到会长的飞鸽传书后,小罗决心改变自己,不作历史上的那个“宋襄公”,离开童渊、王越,独自开始了新的征程。
另外那个李儒是会长新派给小罗的谋士。至于他的来历就不得而知了。
曲阳关前,小罗满眼血丝,料是很多天没有踏踏实实睡觉了。
李儒沉吟半晌:“我只能帮衬,献计予你,不能赐兵士与你。说到底,仗还是要靠你自己打出来的呀。快坐下吧。”
李儒对小罗说着:“而且要想清楚,这仗打赢了,你和我才能通过会长的考核,若是不胜也不过是虚幻一场,不通过而已。但关键是取得那个卷轴!”
小罗回道:“那是当然。不耽搁了,即刻过关,昼夜兼程,直捣张宝营地。”
这是小罗首次带兵,李儒不禁略一皱眉:“昼夜奔袭?你考虑好了吗?”
“嗯。乌合之众尽皆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好趁着夜色掩护奔袭,现士气高涨,可不能拖延。”
李儒见他言语决然不再多言,拱手道:“好吧……”
小罗跨马下道,三千人休整已毕,拿出过关文凭,即刻开门过关。
这一次行军速度更快了,如一股狂风相似,也不论官道小路,抄最近的道路连夜奔袭。
奔袭之术最要紧的就是保密行踪。
小罗总是先叫几个人打了两个火把辨认道路好了,军兵才随着火光而进,丝毫不乱。
沿途之上也遇到三两个黄巾游勇,奔驰而过一概不作理会。
六月的天气已有些转热,但天黑后便凉爽起来。阵阵风儿吹来,凉凉快快,有人饿了便在马上塞几块饼子干肉。
“第一次这样骑马,好痛苦!”不知谁嚷了一嗓子,大家的话匣子都打开了:
“是啊!我不当侍卫了,以后就从戎打仗!”
“哈哈哈!月黑风高正好杀人。他们就是有探子发现,也赶不到咱前面呀!”
“咱们他妈赢定了!”
“哈哈哈……”小罗也仰天大笑:“扬名立万就在今夜啦!”
这样的行军可谓迅速之至,方至子时已经驰过安县,逼近曲阳城,那里就是黄巾主力之地了。
所有人都不再说话,马上加鞭直冲着县城方向奔去。
待到了曲阳城,那时天色已近黎明。
突然间,正前方燃气一大片火光!曲阳城门大开!城内响起一片混乱之声!随即海量的黄巾军往城门口涌出!
“怎么了?怎么了?交战了吗?”军兵皆有些意外,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小罗不禁犹豫:难道前面交战了?要不要冒进?
但是他立刻清醒过来,如此奔袭而来倘若驻足士气必泄,况处于四战之地,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了。
他拔出赤霄剑(被肥男捡回来了),高声喊喝:“传我将令,不准犹豫怠慢,全速支援!”
说话间前方已经红光大现,呼喊声远远传来。毕竟小罗带的人没上过大战场,头一次出兵就遇上这样混乱的局面,士兵虽闻将令还是有些恐惧。
小罗正没办法,李儒却扯着公鸭嗓子嚷上了:“杀他娘的蛋,立功赚钱抢老婆,我第一个跟他们玩命呀!”
话是这么喊,他可守在曹操身边没动。
“对!对!立功赚钱抢老婆,大伙,冲啊!”大家的豪气立刻被调动起来,都擎住枪矛往前冲。
这会儿根本用不着火把了,曲阳的大火早已经映红了半边天,把大路照得清清楚楚。转眼间,远处犹如黑压压的乌云一般,黄巾军已近在眼前了!
小罗的部队由暗观明看得清楚,而黄巾之众皆是由明观暗本就难辨,加之这三千骑兵没有打火把,他们也不知道来了多少官军。
这些农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惯了的,半夜见到火起已然大惊,这会儿又有官军冲来,哪里还有心思抵挡。
人心荒乱之际,一人逃跑众人跟随,尚未交战已经大乱。
三千骑此时犹如天兵天将,直愣愣插入黄巾军中,枪矛利刃借着马力像穿蛤蟆一般逢敌便刺。有的人嫌费事,把长矛往马头边上一顺,催马就往人堆里冲,碍着死碰上亡!
小罗看得分明,这些黄巾军毫无斗志可言,军备器械也简陋得很,大多数人都是手持锄头、棍棒,更有甚者连武器都没有拾到,莫说还手就是招架之力都没有。
三千骑兵早就杀红了眼,左冲右突,也不知废了敌人多少条性命。呐喊声、刀枪声、火焰声、哭嚎声振聋发聩,整个战场仿佛是烧沸的大鼎,一片翻腾。
小罗勒马命李儒传命,不可分散追敌。
黄巾军辨不明方向,在其间胡乱奔走逃亡,小罗好不容易聚拢住人马,又闻哭嚎声大作。[WWW。WRSHU。]
突然间!更多装备劲锐武器的黄巾军从城门里如潮水般向小罗军涌来。
小罗脑中嗡的一声:中计了!
刚才那些人他们连包头的黄巾都没有,有的甚至连鞋都没有,赤手空拳披头散发,根本手无缚鸡之力了。
原来他们只是作为肉盾要将自己的军队困住!
不多时,小罗指挥兵将顶着这股败兵的洪流继续往前冲,也不知冲了多久、杀了多少人,好不容易才冲出了一层包围圈。
然而两杆摇摆的旗帜忽的映入眼帘——黄巾军张宝和张梁的大旗。居然还有第二层包围圈!
小罗和黄巾军相遇之际,兵士互捅一番,好不热闹。
一边是快马奔袭之后的余劲,一边是久困压抑才得发泄的愤怒!
胜利毫无悬念地偏向了张宝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