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治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治三国-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罗和黄巾军相遇之际,兵士互捅一番,好不热闹。

一边是快马奔袭之后的余劲,一边是久困压抑才得发泄的愤怒!

胜利毫无悬念地偏向了张宝军。

这时一个斥候奔到小罗近前:“不好了,将军,原来有黄巾军一路跟踪着我们!”

“靠,这不明摆着的!?”小罗恼火道,但转而丧气道:“哎,真的要完蛋了吗?”

这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小罗一阵绝望,猛然间在人堆里瞅见一杆大旗:刘备持佩剑协同关羽张飞正指挥亲兵救援。

小罗抑制不住心中喜悦,高叫:“玄德兄,你来救来小弟我了!”

刘备倒是听见了,远远地瞅了他一眼,似乎不认识,没有搭理。

这毕竟不是讲话所在,小罗便不再打扰他,跟着继续突围。

第二十六章 小罗升官

第二十六章小罗升官了!

奔驰了好几十里,小罗才止住队伍,自己下了马随斥候一路小跑,奔到土坡前抱拳施礼:“末将董卓,拜谢将军。”

“不必多礼。”刘备下马相迎,“你也是钦差将军,咱俩一样,我当不起你这一拜。”

小罗低头起身:“将军果然雄才大略!要是没有您的救援,我已葬身此地,惭愧惭愧!”

“哈哈哈……”刘备捻着小胡子大笑,“你回头看看你的兵!”

小罗回头一看不禁惊诧。太阳升起,天已明亮,苍穹之下最扎眼的就是他带来的兵马。

出来时这些人还是参差不齐,但是现在尽皆一样服色——红盔红甲红坐骑,那是敌人的血染成的!这是杀了多少人啊……

李儒挥舞着大旗高声喊喝:“亲卫都在,一个都没伤!咱们一个都没伤呀!”

小罗愣在那里,只觉刘备拍了他肩膀一下:“将军,这满身血迹就是你的功劳呀!”

他这才发觉自己也是一身血红。

“累不累?”

“将军助我突围尚且不累,末将怎敢言累!”

“将军真会讲话。”刘备一笑,“昨夜若非将军牵制住大敌,我军亦不能得胜。”

正高兴间,又见南边黄巾贼逃亡之众大乱,迎面冲出一股乡勇,虽然人数不多马上步下皆有,却也一个个杀得似血人,勇不可当。

小罗一眼看见王字将旗:“是王子师,王使君杀到了!”

渐渐的,迎面王允一军的旗帜已隐约可见,汉军会合就在眼前。

刘备此刻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冀州得救啦!洛阳得救啦!我大汉终于得救啦!”军兵听到也随着欢呼。

小罗闭上眼睛听着排山倒海的欢呼声,拼杀一天一夜这才觉得劳累,淋漓的汗水淌着敌人的血自面颊上流过。

————————————————————————————

骑在马上的李儒看着毫无压力的小罗,十分无奈的说道:“会长很生气你的鲁莽,……现如今,据我所知,那卷书已经被王允拿去了,所以你必须去把它搞回来。他说弄不回那卷书就别回去”

小罗说道:“恩……那不是挺好的,又有时间在外面游荡了。而且还有官当。你看,又有这么多人巴结我,他们又送东西,又送钱。我都快应付不过来了。董卓这人平时人缘蛮不错的嘛。”

因为战功假扮董卓的小罗转任兖州陈留相,成为封疆之吏。

李儒再次无奈地白了他一眼。

但是,他从乱治家带出来的三千骑,只有不到二百人胜利回朝。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他总算是体会到了。

小罗上任陈留,一路上因为应酬的缘故耽误了不少时日,好不容易车马来至陈留城门,又见早有郡县两个衙门的人和成群的百姓鼓乐齐鸣,还有人载歌载舞欢迎新官上任。

小罗见他们都没劲了,这才下车,带着李儒走过来。所有人见这等架势,不知大人是喜是怒,都低着脑袋跪倒在地。

小罗忙道:“诸位乡亲衙役,有劳你们迎接了。但某初到此地,无功无恩于诸位,不敢担此大礼,你们都起来吧!”

可大家听到他冷冰冰的声音,谁都不敢动。

李儒知道他的性格,第一个爬起来道:“我家大人叫你们起来,大家都起来吧,我家大人最随和了。”

众人这才爬起来。小罗一眼看见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忙走到近前,问道:“老人家,您身体可好啊?”

老人哆哆嗦嗦不敢答对,小罗忙过来搀住,笑道:“您老说话呀,我最尊敬老人了。”

他又拉起老人的手,又道:“老人家不必怯官,您高寿了?”

“不敢不敢,小人今年七十九。”老人这才回话。

“七十九岁啦!不像呀,”小罗憨厚地笑了,“您老精神矍铄,我看着也就是六十多岁。”

“哈哈哈……”老头听父母官说他年轻,高兴地笑了。

这一笑小罗看见他牙已经掉了不少,又问:“您这么大的年纪还来迎接本官,累不累呀?”

“不累不累,您爱民如子,为官清正……能来迎接大人,我等皆是三生有戏啊。”

小罗听他把“三生有幸”说成了“三生有戏”很是奇怪,又问道:“‘三生有戏’?”

“对,三生有戏。”老头又重复道。

小罗这才仔细打量所来的百姓,其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书生、农民、工匠、商贾皆有,大姑娘老太太都穿着出门的好衣裳,还有身着锦绣的地主富户垂首而立甚为恭敬。

我靠,这什么阶层的人都来了几个,这分明就是衙门安排好的嘛!白感动一场。

他回头又问老人:“我看您一身农户打扮,也读过书吗?”

“咳!大人您真是拿小老儿玩笑。我给人当了一辈子佃户,莫说读书,字也不认得呀。”老人憨笑道。

“哦?既然您不认字不读书,刚才您夸我的那几句话,又是什么人教的呢?”

“那都是衙门的人教的。”老人脱口而出,“小老儿记性不好了,昨天背了半宿,还不太精熟。嗯……爱民如子,为官清正。得睹君仪,三生有戏。三生有戏啊!”

小罗“扑哧”一笑,环顾众人,有的掩口而笑,有的金鱼望天,有的面露尴尬。

县令在一边听了,慌忙跪下,脑袋都快扎到地里去了。

他又拍了拍老人家的手:“您老好记性,一点儿都不错。今天是让某看了一场好戏呀!您老辛苦啦!”

“不敢不敢。这都是衙门吩咐的。”

小罗也不气恼,把手一抬作了个罗圈揖道:“某人方到陈留,就给大家添了麻烦,实在是对不住列位。下官这一路上得各地官员馈赠不少,一会儿大家不要走,每人都有些薄礼相送。穷人多领,富人少得,但人人都要沾沾下官到此的喜气。”

“谢大人!”众百姓喜气洋洋跪倒谢赏,这次是真高兴了。

小罗又劝大家起来,吩咐李儒散发礼物,这才走到县令面前道:“县令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起,今天您最辛苦呀,真是有劳您了。”县令听他语气平缓也不知是好话坏话,只好回答:“不敢……不敢……在下陈留县令赵某,在此迎候大人乃理所当然。”

小罗将其搀起,并不提及方才之事,只是叫其速速回衙理事,不必顾及他的事;自己则带着李儒先往王府拜谒陈留王刘榭(刘协的叔叔,我编的)。

封国之王虽然没有治理之权,但毕竟是王室的代表,国相在名义上还是辅佐其为政的,所以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拜谒王爷。

刘榭虽为当今天子刘宏的弟弟,却颇为躬亲和蔼,不似陈王刘宏那般骄纵跋扈。一番有模有样的客套已毕,他还亲自将曹操送至二门。

小罗出门后长出了一口气:“山头也算是拜过了,接下来还要看我的手腕了!”

小罗离开王府,李儒早就在外面候着了,将其引至相府。

进了门,见家人仆从还在乱哄哄地安排家什,里里外外插不住脚。

曹操便将李儒叫到官府大堂上暂且问话。

“小罗,今天会长又送信,会长听说您又拜国相可高兴了,叫我给您带来几卷书。”

李儒说罢,招呼家人搬过一只箱子。

小罗很好奇会长送什么书,亲自打开箱子,拿出一卷展开来看,不解:“这书很有用吗?”

“哎呀!这是王符的《潜夫论》,岂止有用?”李儒不禁连连赞叹,“王符隐居一世,自己未曾为官,却在家中写出这部奇书,可谓为官者之经籍。”

“会长身在洞里还能考虑这样周全,真是难得呀!”

李儒见他讽刺会长,不满道:“黄巾贼作乱以来,乱治家里的人可没少组织乡民抵抗……”

小罗打断道:“不求有功,无事就好。只要别再出张宝这样的叛徒就好了。”虽然他是自己的二爹,但是掀起黄巾之乱的就是此人,小罗有时候真不知道怎么面对他。

“哪能似你说的那样?张宝也不过是走错了路罢了,其实也没你想的那么坏。”但李儒心里还是抵触张宝的。

原以为小罗听了必定宽心,哪知小罗脸上没什么变化,只是道:“算了吧,人心世道都变了了,我也不管这些了……对了,你在这儿呆几天了?”

“等你拿回书卷咯。”

“哦。今天早上,你觉得那个陈留县令怎样?”

“我看这个官还不错,虽说为了巴结您拉了这么多百姓,但是他为小的,哪儿有不怕你这个大的?办事精干也就是了。”李儒摸着下巴笑道。

曹操听完也不知怎么回答,这时华雄自前衙过来道:“启禀大人,陈留县令求见。”

“哦?说曹操曹操到,看来这个官还真关心我,我方把他打发走,这一会儿不见他又追来了。”小罗笑道。

“曹操?那是隔壁的济南相?他怎么了?你认识?”李儒接过话茬。

小罗顿时老脸一红,说漏嘴了,连忙补充道:“以前我跟他交过手,所以知道……不说那个了,依你说,我见还是不见呢?”

李儒说道:“那得见见啊,同在一个城里办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跟他处好关系,百利而无一害。好歹人家赔着笑脸来了。俗话说张手不打笑脸的人,你无论如何也得给个面子呀。而且他给我送了钱。不收白不收嘛。”

“呵呵,倒是几句好话。”小罗连连点头,却又问:“好,文优(李儒的字),反正这会儿没事,咱就见见他,看他是找我有啥事。”

李儒摆摆手说道:“全凭大人做主。”说罢抬手亲自出去迎接县令。

陈留县的赵县令是靠贿赂阉人买来的官,原以为买得陈留首县是肥差,上任才知道自己做了小媳妇,同一座城里还有个婆婆陈留相管着。

好在他八面玲珑又舍得花钱,硬是把前任国相哄得顺顺当当。

可是,没想到小罗一下车就揭穿了他拍马屁的行为,虽未加斥责,但说话的口气不冷不热实在摸不透底细。

他赶紧给李儒塞了钱,请他在小罗面前美言,又回家写下一份丰厚的礼单揣在袖中,恭恭敬敬再来拜谒。

“赵县令,您真是客套了。”小罗拱着手走出来,“这一天之间两次拜会,某实在是受宠若惊。大人您爱民如子,为官清正。得睹君仪,三生有戏呀!”

县令明知道这是拿他教给百姓的话挖苦自己,也只有憨着脸道:“郡相大人,您这是取笑下官呀。惭愧,惭愧!”

“那件事不提了,某素爱诙谐,你也不要见怪。”小罗却笑容可掬拉着他的手道:“里面请,里面请。”

“下官不敢,还是请大人在前。”

“欸!”小罗拍拍他的手,“某初到贵宝地,万般万事务还有劳赵兄您指点,况且今日若不是您带领百姓来迎接,某焉能一下车就博得爱民的好名声?赵兄不必推辞,请请请。”

第二十七章 跟蛀虫们过过招

第二十七章跟贪官们过过招

赵县令听小罗这样说,心里那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赔笑道:“郡相大人实在是赏脸,不过下官怎敢抢大人这一个先。”

“既然赵兄如此礼让,咱们二人不如携手揽腕一同入衙吧。”小罗说罢拉着他的手就往里走。

进到大堂,二人按宾主先后落座,献茶已毕。

小罗故意屏退李儒、华雄等人,关切地问道:“我瞧赵兄有四十有余了吧,您是哪一年的孝

廉出身?”

赵县令挠了挠头道:“下官并非是孝廉出身,乃是出了四百万钱资助西园才得此任的,让您老见笑了。”

“这又什么好笑的,出资西园也是为皇上出力嘛。”小罗瞥了他一眼。

赵县令忙补充道:“我出资西园,是得中常侍赵忠、段珪两位老大人相助。”

他故意挑明了这层关系,好让小罗知道自己强硬的靠山。

果不其然,小罗越发和蔼:“赵兄何不早言呀?既然如此,若有什么想法您只管推心置腹,也不枉您对朝廷一片赤诚之心啊。”

“不敢不敢。下官本非才干杰出之人,能勉强担任此职已是侥幸,何敢多求?”

“您太谦虚了。以君才能,坐我这个位子又有何不可呢?”小罗皮笑肉不笑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赵县令乐得嘴角快咧到后脑勺去了,连忙自袖中抽出帛书的礼单,双手恭恭敬敬地捧到小罗眼前:“闻大人征讨黄巾多有劳苦,能得胜而归迁任国相,这实在是大喜,下官有份薄礼相赠,聊表心意。”(其实是被人救起,被罢了兵权,明升暗降才到了陈留)

小罗略一皱眉,接过礼单看看,冷笑道:“大人实在是破费了。”

“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这可不小啊,光锦缎就有三十匹,莫说小弟的亲人,就连我府中的仆妇丫鬟都有好衣服穿喽!这得感谢您的厚德呀。”说着小罗俯下身子,凑到他耳边轻声道:“光靠您捞的那点儿小钱,够吗?”

“啊……哈哈哈。”赵县令马上乐了,“俗话说一处不到一处迷,十处不到九不知。大人您恐怕没来得及打听,这陈留有多处铁矿,小的精心处置,已有不少收益,今闻大人到此,定将这些年的积蓄全数奉上。”

“唉……”小罗摇摇头,“君子不夺人之美,您这份礼太重了。某人不能收啊。”

“大人您这就是不给我面子了……”

“赵兄不必客套,礼虽然不收,但是求您办件事情。”

“您有吩咐下官自当尽命,何敢当一‘求’字。”

小罗叹了口气,沉吟道:“某受天子之命征讨黄巾,一路上渴饮刀头血、睡卧马鞍鞒,受了不少罪,真是九死一生呀!”

“大人真乃国之忠良。”赵县令见缝插针赶紧拍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