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锋叫道:“太好了,靳璎太漂亮了,柴宰相艳福不浅啊,讨了靳璎,他就和黄大哥成了亲戚了,哈哈哈!这顿喜酒俺一定要多喝一点!”
靳璎一听,羞得满脸通红,低下头来,用脚摩娑含元殿地面。
大齐众文武听了牛锋之言,都哈哈大笑起来。
数日后,柴存与靳璎的婚礼在花萼相辉楼隆重举行,大齐在陕地的主要文武官员均前来祝贺,但见鞭炮齐鸣,鼓乐声声,柴存、靳璎这对英雄夫妻手着挽手,向赴宴嘉宾频频点头微笑,当日二人喜结良缘,不在话下。
与大齐王朝的欢乐气氛相反,此时的李唐朝廷偏居蜀地,兵无斗志,将无战心,每日上朝之人寥寥无几,朝内大小事务,基本上是田令孜说了算。李儇自从失去了陈淑妃、高昭仪,大病了一场,幸亏温昭仪悉心照料,李儇的身体才有所复原。
一日,李儇决定到成都节度使府理政,自从郑畋年老多病主动辞职后,郑畋宰相一职就成了空缺,李儇思虑再三,决定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韦昭度为同平章事,替代郑畋一职。
李儇决定了这事,田令孜也不好反对,就这样,韦昭度当上了李唐宰相。
李儇日夜与宦官同处,共议天下之事,而对待宫外朝臣越来越疏远,礼遇也越来越薄。为此,左拾遗孟昭图上疏谏诤,奏章大意:太平治安时期,远近犹应同心协力;国家多难时期,中朝外朝更应该同为一体。去年冬季,皇上车驾西行,不告诉南司宰相朝臣,以致使宰相、仆射以下百官都被黄巢贼寇所屠杀,只有北司宦官平安无事。况且如今朝臣能到达这里,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经过崎岖之道,才得以远道来侍奉君上,所以应当休戚与共。而我看到不久前西川黄头军作乱,陛下只是与田令孜、陈敬瑄及诸宦官内臣紧闭城门登上城楼躲避,并不召宰相王铎等朝中大臣入城;第二天,又不宣慰朝臣。我位至谏臣,却至今不知道陛下圣体是否安泰。倘若群臣不顾君上,其罪固然应当遭诛,若陛下不抚恤群臣,于理义上也说不过去。大唐天下是高祖、太宗开创的天下,并不是北司宦官的天下;大唐天子是四海九州百姓的天子,也不是北司宦官的天子。北司宦官未必人人尽可信任,南司朝官也未必人人都没有用处。岂有天子与宰相毫无关系、朝臣都视如路人之理?!这样下去,恐怕收复京师之期,还要有劳于陛下操劳,而尸位素餐之士,却得以安享酒宴。我受到陛下的信任,有幸被任为谏臣,职责就是上言谏诤,以有裨益于国家,虽然我不一定尽到了随事谏诤的职责,但有后来者可以继续谏诤。”
孟昭图的疏状送入行宫禁内,被田令令孜扣留,而不上奏于唐僖宗李儇。不久,田令孜假借唐僖宗的名义矫诏贬孟昭图为嘉州司户,又派人在颐津将孟昭图投入江中淹死。朝臣闻知此事都义愤填膺,敢怒而不敢言。
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多次派遣人员到各地县、镇打听隐秘违法之事,称为“寻事人”。“寻事人”所到之处向地方官敲诈勒索,为所欲为。
有一天,有二个“寻事人”经过资阳镇时,没有索要钱物。镇将谢弘让设宴邀请这二个“寻事人”,被他俩拒绝。谢弘让大惊,认为自己犯了什么罪,当天晚上竟弃职逃亡,跑到附近盗贼的山寨里。
第二天早晨,二个“寻事人”离去,谢弘让实际上无罪。捕盗使杨迁诱使谢弘让出来自首,却趁机将谢弘让逮捕,解押到西川节度使府,声称经过讨伐将谢弘让擒获,以求取功赏。
陈敬瑄没有审问,就令差人用木杖打谢弘让背脊二十杖,将谢弘让钉在成都西城墙上十四天,用沸油往他身上泼,又用胶麻拉开他的伤疮,谢弘让日夜惨叫,其刑惨酷至极,看见的人认为谢弘让太冤枉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第二十三章 蜀地举义旗(1)
且说李唐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倒行逆施,蜀地百姓对其恨之入骨。
邛州牙官阡能,因公事违失期限,为了躲避杖刑,逃亡为盗。捕盗使杨迁进行诱捕,阡能正想出山自首,获悉谢弘让含冤而死,大骂杨迁无耻,发誓要起兵造反。
阡能说干就干,一个多月后,他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带了几十个结义弟兄闯入杨迁的宅院,杀了杨迁一家老小,占领了资阳,正式宣布起义,附近百姓子弟纷纷前来投军。
不久,阡能的队伍发展到了一万余人,阡能建立了战斗组织,设置各级军官,主要在邛州、雅州之间活动,攻陷了很多城镇乡邑,所过之处,得到了百姓的大力支持,百姓子弟纷纷参加义军。
先前,蜀地反唐武装很少,自从阡能起义后,蜀地民变四起,州、县官吏不能制止。陈敬瑄气急败坏,派遣牙将杨行迁领兵三万,胡洪略、莫匡时领兵二万,四出围剿义军。
蜀州人罗浑擎、句胡僧、罗夫子各聚集了几千人马,投奔阡能。陈敬瑄命令杨行迁、胡洪略、莫匡时带领唐军与罗浑擎、句胡僧、罗夫子的义军作战,被义军杀得大败。
杨行迁、胡洪略、莫匡时连败数阵,十分沮丧,要求陈敬瑄增派援兵。陈敬瑄已无兵可派,于是想了一个鬼点子,把看守仓库门庭的兵卒都搜集起来,派给杨行迁。
不久,杨行迁、胡洪略、莫匡时带着拼凑出来的数万兵马与罗浑擎、句胡僧、罗夫子的义军作战,双方在乾溪展开激战,结果唐军惨败。杨行迁、胡洪略、莫匡时等唐将恐怕没有立功而被朝廷治罪,便抓了许多村民充作俘虏送到官府,每天都有几十甚至上百人。
陈敬瑄此时昏了头,不问青红皂白,把抓来的村民都杀了。其中,也有年老体弱的人及妇女,围观的人问他们为什么被抓,村民都回答说:“我们正在耕田绩麻,官军忽然进了村子,把我们强行抓来,我们也不知道犯了什么罪。”
蜀中人韩求不满李唐官吏压榨,聚集了几千人起义,投奔阡能起义军。
峡路唐将韩秀升、屈行从支持阡能起义,起兵反唐,截断了峡江路。陈敬瑄派遣押牙将庄梦蝶带领二万人马进行讨伐,又派胡弘略带领一万兵马前去助战。
阡能起义军转战蜀地,势力越来越大,义军一路杀入蜀州境内。杨行迁大惊,急忙点了三万人马,和莫匡时前往蜀州城外,扎下大营,抵御义军。
阡能、罗浑擎、句胡僧、罗夫子、韩求率领五万人马,直抵杨行迁的唐营前立下寨栅。义军旌旗招展,绣带飘扬,士气旺盛。
第二天,阡能、罗浑擎、句胡僧带了三万人马,直向唐营杀来,杨行迁急忙命令莫匡时守寨,自己亲率一万人马出营与义军厮杀。
阡能扬鞭大叫:“杨行迁,李唐残暴不仁,气数已尽,你为何不弃暗投明,和我军合作,共图富贵?”
杨行迁大骂:“呸,你们这群反贼,本来是大唐的子民,如今却拥兵作乱,我奉大唐天子圣旨,征讨你们这群反贼。如果你们现在就投降于我,那么我可以启奏圣上,饶你们不死!如果你们执迷不悟,继续抵抗天兵,那你们就是死路一条!”
阡能大怒,顾谓诸将:“谁出阵诛杀杨行迁?”
罗浑擎举起八楞生铁锤,大叫道:“待我去砸扁了杨行迁!”说完,拍马出至阵中,直奔杨行迁而来。
杨行迁见罗浑擎一人一骑向他杀来,不禁哑然失笑:“凭你一个毛贼,想取本将性命,岂不是痴心妄想?”
这边杨行迁麻痹轻敌,他的亲兵也就放松下来了,认为罗浑擎一人杀来,绝对没戏,所以也就笑嘻嘻地看着罗浑擎的战马冲了过来。
一眨眼的工夫,罗浑擎马到锤到,杨行迁的亲兵连忙截住罗浑擎厮杀。罗浑擎怪眼圆睁,大喝一声,好似半空中打了个霹雳,只见他抡起双锤,闪电般地将杨行迁的几个亲兵砸下马来。
杨行迁吃了一惊,急挺镔铁牛头镋,迎战罗浑擎。
罗浑擎左锤向杨行迁当头砸来,杨行迁本能地用镔铁牛头镋往上一隔,量杨行迁的平常武艺,怎敌罗浑擎的神力?杨行迁觉得虎口发麻,一看虎口出血了,他疼得“哎哟”一声,左手一松,镔铁牛头镋的一头掉了下来,罗浑擎抓住机会,大吼一声,右锤直向杨行迁面门击来。
可怜杨行迁做了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闪躲不及,面门被罗浑擎一锤击中,脑桨迸裂,翻身落马而死。
唐兵大骇,阡能高举金背开岭砍山刀,大叫着杀入唐阵,句胡僧连忙招呼义兵杀向唐兵,义军气势如虹,似海面上卷起了一阵狂澜。
唐军抵敌不住,被阡能的三万义军杀得大败,莫匡时严令唐兵死守营寨,怎奈大势已去,唐兵争相逃命,莫匡时喝止不住,只得弃了寨栅,撤向蜀州。
这一仗,三万唐军折损大半,莫匡时急忙写了告急文书,向陈敬瑄求救。陈敬瑄便任命押牙将高仁厚为都招讨指挥使,率领一万人马速赴蜀州,抵御阡能起义军。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第二十四章 蜀地举义旗(2)
且说杨行迁带兵至蜀州城外,因麻痹轻敌,被罗浑擎一锤结果了性命,莫匡时困守蜀州,向陈敬瑄求救。陈敬瑄派高仁厚为都招讨指挥使,领兵一万速赴蜀州,镇压阡能起义军。
高仁厚带兵到了蜀州后,有个卖面的人,从早晨到中午,在蜀州城里出出入入好多次,巡城的唐兵对这人产生了怀疑,把他抓起来讯问,那人一口咬定是卖面的。
正好高仁厚出来巡城,从那里打马经过,唐兵就向高仁厚作了汇报。高仁厚命令唐兵把卖面人上衣扒下,发现其肌肉结实,而且有数处刀痕。
高仁厚喝道:“你身上的刀痕就说明你是从军的,作战时负伤的。你不是大唐士卒,那就肯定是贼兵了!大胆毛贼,竟敢入城打探大唐军情?左右,给我狠狠地打!看他说不说?!”
唐兵不由分说,将卖面人拽倒在地,抡起军棍,打得卖面人皮开肉绽,死去活来。高仁厚见卖面人昏死过去,就命唐兵揪住他的头发,用凉水向卖面人身上浇去。
良久,卖面人悠悠醒来,高仁厚冷笑一声:“毛贼,现在说不说?如果再不说,本官就剜了你的二只眼睛,割了你的二只耳朵,让你生不如死!”
卖面人一听,抖作一团。高仁厚使了个眼色,一个唐兵手里拿着解碗尖刀,一步步走向卖面人,解碗尖刀在阳光下寒光逼人。
卖面人见解碗尖刀在自己眼前晃动,吓得“扑通”跪了下来,哭叫道:“高将军,别这样,别剜我眼睛!”
高仁厚看着卖面人,像猎人看着猎物一样:“小毛贼,说吧,是谁派你来的?”
卖面人向高仁厚连连叩头:“高将军,你真的不会剜我的眼睛、割我的耳朵了吗?”
“本官是大唐的都招讨指挥使,当着这么多将士的面,会说话不算数吗?只要你说了真话,我不但不会为难你,还会赏赐你!”高仁厚慢条斯理。
卖面人说道:“那我说,那我说,我叫恽剑,是附近的一个村民,因为阡能送给我父母妻子一些钱物,我就投奔了阡能。这次阡能派我到蜀州收集你们的情报,想不到被高将军识破了!”
高仁厚点点头,“和言悦色”地问:“恽剑,你想保全你父母妻子的性命吗?”
“高将军,我已经招了,你可不能失信于人啊!千万不要抓我的父母妻子!”恽剑哭喊着。
高仁厚诡秘一笑:“恽剑,你放心好了,本官不会为难你的父母妻子的。但你要让你的父母妻子活得好好的,必须为本官做一件事!”
“什么事?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去做!”恽剑问道。
高仁厚说道:“我让几十个唐兵扮成百姓子弟模样,跟你一同前往阡能的营寨。你就对阡能说,他们是你村庄里自愿跟你投奔阡能的。另外,我派兵将你的父母妻子‘保护’起来。如果你耍我,你是知道后果是怎样的!”
恽剑大惊:“高将军,我一定听你的,你可千万不能乱来啊,我的父母妻子啊!”
高仁厚奸笑一声:“那就开始行动吧,你先带我们到你的父母妻子那里,我将你们的村庄封锁起来,任何人不能进来!跟你到阡能营寨的唐兵,你在半夜时分就要和他们打开贼寇寨门,放大唐军队入寨,明白了吗?”
“明白了!”恽剑点头哈腰。
恽剑做了阡能起义军可耻的叛徒后,果然按高仁厚的安排做了,高仁厚在入寨唐兵的配合下,带领大军一举杀入阡能的营寨,义军猝不及防,被唐军杀得大败,阡能、罗浑擎、句胡僧、罗夫子、韩求带着残兵,趁着夜色,撤到了双流一带,在那里扎下了营寨。
高仁厚没有食言,重赏了恽剑,高仁厚继续采取分化瓦解的卑劣伎俩,他对被俘的义兵说:“你们一时受阡能等贼首蒙蔽,而参加了贼军,本官理解你们。现在你们只要老老实实地听本官的话,我保证你们也像恽剑一样,家小安全,还能得到重赏!”
被俘义兵都是目不识丁的庄稼汉,被高仁厚这样一说,思想开始动摇起来。
高仁厚继续煸动道:“你们要本官赦免了你们一家人,你们就要回去对阡能营寨的其它人悄悄传话:‘高将军可怜你们都是善良的人,被贼首控制,其情形实在是不得已。高将军要来拯救你们,为你们洗刷冤枉。高将军来的时候,你们要分别扔掉兵器前往投降,高将军叫人在你们的背上书写‘归顺’二字,让你们回去仍操旧业。高将军想要杀掉的,不过是阡能、罗浑擎、句胡僧、罗夫子和韩求这五个人,一定不会牵连到老百姓的。’”
被俘的一百多个义兵听了,竟然相信了高仁厚的话,纷纷表示愿意像恽剑那样,服从高仁厚的指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第二十五章 蜀地举义旗(3)
且说李唐都招讨指挥使高仁厚采取分化瓦解的伎俩,以被俘义兵家小为人质,胁迫被俘义兵回到双流,寻找各自信任之义兵,向唐军投降。
高仁厚打发走了一百多个被俘义兵去双流后,就率领军队出发,到达双流后,把截使白文现出来迎接。高仁厚环视堑壕栅栏,怒气冲冲地说:“阡能一伙人,都是耕种土地的百姓,你们长达一年多而不能擒获这些贼寇,现在看到你这里堑壕栅栏重重叠叠如此牢固,大概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