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指着地图上一个地方。
“咝!”
李林甫和陈玄礼猛吸凉气。
“吐蕃人的鲜血把定蕃染得越红,这里的胜算就越大!”
李隆基右手重重砸在定蕃上,声调陡然转高,很是高亢刺耳,道:“让吐蕃的鲜血把定蕃染红!”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二)
定蕃,方圆数十里的平原之地,这里宜于大军冲杀,这是唐军预选的战场。
整个唐军的阻击行动,都是围绕着定蕃而进行的,正如李隆基在地图上指划所显示的那样,吐蕃大军正给唐军象赶羊那般赶向定蕃。
“这个李白,他是文士么?”铁刃悉诺罗打马飞奔,一边嘀咕,回头一瞧,只见李白骑着骏马,率领龙武军,从后掩杀过来。
李白手中剑在日光下发出耀眼的寒光,铁刃悉诺罗看在眼里,犹如坠入冰窖。想他堂堂吐蕃少有的猛将,竟然败在李白这个文士手中。虽然他败了好几天,现在回想起来,还跟做梦一样。
那一战,若不是他的亲卫见机得快,救了他一命的话,他早就被李白生擒了。
“李白,你莫要落到我手里!不然的话,我要让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铁刃悉诺罗咬牙切齿,对李白的恨意就是用光三江四海之水研墨也不能尽述。
“铁刃悉诺罗,哪里走!”一句狠还没说话,只听李白吼得山响,一个激灵,死命的打马飞奔。
“这不是定蕃么?”铁刃悉诺罗立时认出,这是西北少有的平原之地,定蕃。
“不能去定蕃!”
铁刃悉诺罗是一员良将,念头转动之际,就明白过来,若是到了定蕃的话,他肯定不是唐军的对手。
他之所以能从李白手下逃走,到眼下都没有给李白活捉,那就是他依仗着对高山密林的熟悉,依仗着跋山涉水是他看家本领,若是去了一马平川的定蕃,那里正宜于唐军冲杀,他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郭子仪在此,铁刃悉诺罗休走!”
然而,他的念头刚起,只听前方一声断喝,宛若雷霆,震得他耳鼓嗡嗡直响,只见一个铁塔似的大汉堵在他向高山密林里逃走的道路上。
铁刃悉诺罗是大行家,他一眼就瞧出,郭子仪非常了得,他不是对手,冲上去那是送死,只得一拉马缰,朝定蕃逃去。
“绝不能去定蕃!绝不能去定蕃!”
铁刃悉诺罗不住告诫自己。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李白和郭子仪合兵一处,把他逃往高山密林的道路全部封死,他万分不愿,却是不得不向定蕃逃去。
朝前奔行了数里,迎面而来一支吐蕃军队,个个一脸的惊惶,如同丧家之犬。
“快逃,不能去定蕃!”
这些吐蕃兵士冲铁刃悉诺罗吼叫起来。
只需要在战场上冲杀几回的人都知道,定蕃宜于唐军冲杀,不利于吐蕃作战。因为定蕃一马平川,无遮无拦的,没有可以利用的复杂地形,要与唐军正面硬撼,这对于装备远远不如唐军的吐蕃军队来说,那是一场灾难。
“不去定蕃,还能去哪里?”
铁刃悉诺罗郁闷之极的吼起来。
他身后的唐军穷追不舍,封住了他逃往高山密林的道路,他不去定蕃也只能去定蕃了。
这些迎面而来的吐蕃看清了形势,发一声喊,拉转马头,直朝定蕃逃去。
又逃一阵,又是一队吐蕃败兵逃来,这一次,铁刃悉诺罗大是欢喜,因为这是桑布扎的中军。
“大帅,大帅!”铁刃悉诺罗大是欢喜,吼得山响,生怕别人不知道桑布扎在这里似的。
“咕咕!”他的欢呼还未喊完,就戛然而止了,仿佛被人用剪刀剪断似的,一双眼里尽是见鬼的神情。
因为此时的桑布扎已经没有了人形,一身的血污不说,衣衫破碎,如同乞丐。更要命的是,桑布扎一脸的惊惶,如同胆小鬼遇到阎罗王。
“桑布扎,哪里走!”
一个年轻人打马疾驰而来,手中长枪前指,宛若毒蛇。
“李昌国……”桑布扎的声音带着哭腔。
堂堂吐蕃孙波茹的大帅,是吐蕃有名的勇士,竟然给李昌国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数次三番经历生死,再大的胆子也会变成鼠胆。
“休走!”李昌国暴喝一声,宛若雷霆。
“铁刃悉诺罗,快,拦住他!”一见铁刃悉诺罗,桑布扎宛若溺水的人抓住稻草,以为可以救命,大声下令。
“大帅,快去定蕃。”铁刃悉诺罗虽然没有与李昌国交过手,不过,以他行家的眼光一瞧便知,李昌国的勇猛更在李白之上,他连李白都打不过,哪是李昌国的对手,更没有那胆上前迎战。
“不!绝不能去定蕃!”
桑布扎虽是惊慌失措,却是并未失去理智,他深知去了定蕃,无异于踏上了鬼门关。
“大帅,我们还能有选择么?”铁刃悉诺罗万分郁闷的吼起来。
桑布扎一瞧,四面八方都是唐军,只有定蕃一个方向没有唐军。不用想也知道,这是唐军的既定方案,就是要把吐蕃赶到定蕃,然后再来收拾他们,可是,处此之情,他已经没有选择了,只能一拍马背,道:“去定蕃!”
不去定蕃,马上就要死;去了定蕃未必有生机,却是眼下不会死,桑布扎是没得选择。
“郭兄,李翰林。”李昌国大笑着迎将上来。
“监军!”
郭子仪和李白满面春风,迎上去。
“杀得痛快不?”李昌国笑看李白。
“太痛快了!比吟诗作赋痛快百倍!”李白意气风发,一拍马背道:“追!”
“快追!”李昌国狠狠点头,道:“若是去得迟了,我们连汤都喝不上!”
郭子仪更是不废话,打马直追。
桑布扎越是朝定蕃逃去,越是心惊胆跳,因为不断遇到吐蕃败军。每一支吐蕃败军后面,都有一群如狼似虎的唐军,正在追杀。
汇聚在一起的吐蕃军队越来越多,很快就有三万人。可是,聚集在一起的唐军更多,而且个个杀气腾腾,士气高昂,眼里闪着炽烈的光芒,战意高炽,与如同丧家之犬的吐蕃大军适成反比,这让桑布扎很是郁闷。
此时此刻,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数十里定蕃大地上,到处都是涌动的人潮马海,正在朝定蕃涌去。
这片人潮马海分为两种,最前面的是吐蕃败军汇成的人潮,惶惶然如同丧家之犬。
另一片人潮马海,就是士气如虹的唐军,个个士气高昂,战意高炽,唐军的旗帜在风中飘扬,一片旗帜的海洋。
在不计其数的旗帜中,有一面帅旗,上书“哥舒”二字。
这面帅旗如同磁石,以此为中心,把唐军汇聚在一起,一片波澜壮阔的海潮在定蕃大地上涌动,不可遏止!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三)
“大唐万岁!”
“大唐万岁!”
唐军爆发惊天的吼声,人人眼里射出炽烈的光芒,打量着吐蕃兵士就像猎人在打量猎物。
西北边军与吐蕃打的仗不知道有多少,对吐蕃是再熟悉不过了。他们深深的知道,在这里,在定蕃的平原上,等待吐蕃的必然是一场屠杀。
“列阵!”
哥舒翰一声令下,唐军开始列阵。
唐军训练有素,军纪严明,虽是十万大军列阵,却是秩序井然,没有丝毫混乱。
“隆隆!”
沉闷的脚步声如同雷鸣,震得地皮都在抖动,只见不计其数的陌刀手身着锃亮的盔甲,手握陌刀,站在最前面。
陌刀是唐军最为锐利的武器,以其凶狠的杀伤力著称,一把陌刀重达五十斤,每一个陌刀手都是千挑万选的大力士,个个身材高大,威猛不凡,手握陌刀站在最前面,威风凛凛,宛若天神临凡。
李昌国放眼一瞧,大为震惊。
这里的陌刀手不是数十上百,而是整整三千人。三千陌刀手握着陌刀站成一排,三千把陌刀在日光下闪闪发光,就像一面硕大的镜子,刺目的寒光让人眼睛都睁不开。
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何等的震撼。
李昌国来到唐朝有些时间了,参与了南征小勃律的大战,也曾见过陌刀手冲杀,如此之多的陌刀手集中在一起,摆出陌刀战阵,他还是头一遭见到,要不心惊都不成。
“陌刀?”
桑布扎看着唐军列阵,一阵阵头皮发麻。
他没少与唐军作战,深知陌刀战阵的厉害,可以说是无解的。在陌刀战阵面前,任凭你本领通天,也不过是白搭,无济于事。
再朝陌刀手后面一打量,桑布扎一颗心都快蹦出来了,因为还有比陌刀更可怕的武器,那就是强弩。
强弩是中国古代独步世界的利器,是游牧民族的克星。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强横的游牧民族,诸如匈奴、鲜卑、突厥,个个强横,自小生长在马背上,骑射了得,来去如风,最后都覆灭了,究其原因,和强弩脱不了干系。
可以这样说,若是没有强弩,匈奴、鲜卑、突厥这些游牧民族不一定会覆灭!
强弩与弓箭比起来,有两个巨大的优势,一是射程远,二是穿透力强。
强弩的最大射程一般是在一里左右,历史上以强劲著称的秦弩更是达到惊人的一公里之远,如此远的射程,对上游牧民族无异于一场屠杀。
至于穿透力,那就更不用说了,一枝弩矢可以射杀数人或马,甚至可以把人马串成人肉串,如此强劲的穿透力,哪是游牧民族的皮甲所能抵挡的。
“强弩!强弩!”
桑布扎双手紧握成拳,太过用力,指甲深深陷入肉里。
强弩的可怕,他不会不知道,一旦强弩发威,吐蕃军队没有一点还手之力。
从战国时的秦国起,中国古代的强弩都有固定的尺寸,统一的标准,相当于现在的ISO,一个零件坏了,可以从别的强弩上拆卸相同的零件拼装。
在制造强弩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战场情况,要求所有的强弩都要能拆卸,便于运输。在不打仗的时候,把强弩拆了,放在马背上,运走便是。赶到战场,取下来,组装起来便成。
此时的弩手,正在组装强弩。他们训练有素,动作很快,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强弩组装起来了。
没多大功夫,战场上就出现好几千架强弩,乍一看,就像一头头远古凶兽,很是骇人。
“我要是有强弩,那该多好!”
桑布扎眼里全是贪婪的光芒,他深知强弩的厉害,却是不可能拥有,只能徒叹奈何。
“大帅,我们赶紧逃吧。”
有吐蕃将领见唐军正在列阵,陌刀、强弩这些大杀器都亮出来了,不用想也知道,接下来必然是一场大屠杀,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唐军进攻之前先行逃走。
“是啊,大帅!”
附和声响成一片,吐蕃将领个个胆颤心惊,有些胆小的更是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一脸的惊惧之色。
吐蕃军队之所无法与唐军进行正面硬撼,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唐军拥有陌刀和强弩这两种大杀器。
“不!”
在众将的期盼中,桑布扎果断的拒绝,道:“传令,列阵!”
“列阵?”
众将打量着桑布扎,那眼神怪怪的,跟打量疯子没差别。要不是桑布扎是位高权重的大帅,他们一定会骂桑布扎得了失心疯。
谁都知道陌刀和强弩的可怕,一旦给唐军列阵完成,唐军的进攻将是暴风骤雨般的凶猛,等待吐蕃大军的就是一场惨烈的大屠杀,在唐军还未进攻之前,先行逃走是最好的处置了。偏偏桑布扎不仅不逃走,而是要列阵,准备与唐军大战一场。
吐蕃和唐军打了数十上百年的仗,就没有一次在正面硬撼中胜过唐军。
就是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一战,吐蕃也是采取的断薛仁贵粮道,打击唐军的军心士气,然后再来进攻。
即使如此,那一战异常惨烈,吐蕃伤亡惨重,无力追击,最后不得不与唐朝议和,以唐军不能再深入为代价放薛仁贵离开。
不是吐蕃不想全歼薛仁贵的孤军,而是吐蕃做不到!
“你们是不是以为此时逃跑就能逃得性命?”桑布扎眼中精光暴射,打量着众将道:“此时逃走,只会死伤更加惨重。一是这里一马平川,没有高山密林给我们利用,在这里逃走,正宜于唐军追杀。你们都是知道的,唐军虽然可恨,其骑射非常了得,不在大吐蕃勇士之下。若是我们一逃,必然是死伤惨重。”
骑射是唐军的基本技能,不分兵种,必须要过这一关。是以,唐军的骑射非常了得,就是强横的突厥也不敢说能胜过唐军。在这里逃跑,唐军从后掩杀,吐蕃必然是死伤惨重。
“二是以堂堂之阵对堂堂之阵,我们是胜不了唐军,却是比起一窝蜂般的逃跑要强得多。”桑布扎也是一员良将,非常清楚在这里与唐军大战一场,一定打不过唐军,不过,却比四散逃跑要强。
众将都是久历战阵之人,深以为为然。
“大帅,可是,这也不是办法呀。”铁刃悉诺罗胆颤心惊的道,他眼里全是惧色。
“我们如此如此。”桑布扎手一招,众将附耳过来,桑布扎一阵嘀咕。
“妙计!妙计!”
众将的惊惧尽去,欢喜不已。
桑布扎一声令下,众将驰骋来去,大声下令,要吐蕃军队列阵。吐蕃军队也是久历战阵,在严令之下,不得不列阵,动作很快,没多久就列成阵势了。
与此同时,唐军的阵势已成。
两座巨大的军阵在定蕃的平原上出现,杀气腾腾,一场惊天大战就要发生了。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四)
哥舒翰、李昌国、郭子仪、李白、李光弼、李晟他们互视一眼,微微一笑,谁都没有说话,却是谁都明白那意思:一切尽在意料中!
在当初商议军机时,他们就选定定蕃为战场,这一点没有异议。
接下来,就有人疑惑,到了定蕃后,桑布扎是列阵与唐军厮杀,还是不顾一切的逃命?
哥舒翰、李昌国、李白、郭子仪、李光弼他们商议的结果,一致认为,桑布扎一定会与唐军在这里大战一场,因为他没得选择。
此时逃走的话,看上去是不错,实则是危险至极!
其原因有二:一是这里一马平川,无遮无拦,正利于唐军追杀,若是吐蕃要逃走,只能伤亡惨重,再也没有别的结果。
二是因为除了这里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外,其附近都是高山密林,很是险绝。为了防止吐蕃逃走,唐军早就把这里的道路封锁了,吐蕃要想夺路而逃,那是妄想。
剩下的一条生路就是不走山道,而是钻到高山密林里去,依仗吐蕃善于跋山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