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的地理位置很好,南邻印度,东邻唐朝,西与大食接壤,对这三方技艺都有涉略。尽管如此,不过是窥其皮毛而已,在大论嘴里却是自成一家了,好像吐蕃的科技很发达似的。
“嗯!”群臣重重点头,这样的好话,太好听了。
“大吐蕃从唐朝那里缴获了不少兵甲,组建了禁军,禁军之善战不在唐军之下。”大论听了群臣的赞赏,更加得意了,道:“更别说,大吐蕃还有兵力优势,五十万对二十万,还打不过?”
以五十万对二十万,这是很大的兵力优势,吐蕃群臣信心有些爆棚,自信满满,齐声赞同:“五十万打不过二十万,我们枉为大吐蕃的勇士!跳到青海湖淹死算了!”
墀德祖赞眉头散开,根根向上翻,很是欢喜。很显然,大论这话说到他心坎上了。
“李隆基增兵十万,那是最低估算,要是他多增兵,你又如何?”小论突兀的插了一句。
“哼哼!”大论一连串的冷哼,得意地扬扬下巴,道:“唐朝全国不过五十余万兵力,那么大的疆域,驻守要就耗去二十万大军,安西都护府需要数万,李隆基能调到大非川的顶多二十万。再多,他拿不出来。”
说到此处,大论略一停顿,声调转高道:“就算李隆基增兵二十万,在大非川的唐军共计三十万,又能奈何大吐蕃?大吐蕃勇士以五十万打三十万,照样能打胜!”
“一定胜!”
群臣齐声响应,异常响亮,声震屋瓦。
“大吐蕃早已非昔日的大吐蕃了!”大论猛地站起身,右臂重重挥出,很是大气,极有力道,宛若惊雷闪电。
“必胜!必胜!”群臣再度响应。
“好!好!说得好!”墀德祖赞脸上泛着笑容,站起身来,双手下压,示意群臣禁声。
群臣知道墀德祖赞有话要说,立时闭嘴。
墀德祖赞扫视群臣一眼,并没有急着说话,而是沉吟一阵,这才道:“小论所言有理,大论所言更有理!小论说的是实情,大吐蕃的勇士与唐军正面硬撼,还未有取胜之事!不过,这是数十年前的事了,以大吐蕃眼下的实力,即使硬撼不能胜过唐军,以五十万对三十万一定能胜过!”
小论暗自叹口气,却是无可奈何,谁叫吐蕃给仇恨蒙蔽了眼睛呢?
“这一仗,就依大论谋划,大吐蕃的勇士在大非川与唐军决战。”墀德祖赞说到这里,眼睛一翻,精光暴射,道:“小论所言断敌粮道亦是重中之重,这事就交给小论处置。”
断敌粮道虽然重要,却是偏师,也就是说,小论不能参与在大非川与唐军的正面大决,相当于他给放弃了。
大论明白其中诀窍,大是得意,咧着嘴笑了。
大非川,唐军营地,人欢马嘶,一派热闹景象。
三十万唐军集结在这里,操练,兵士挥汗如雨,却是没有丝毫怨言。
经过刻苦训练,初来时的不适应已经消除,个个龙精虎猛,只等着进军吐蕃了。
龙武军在李昌国的训练下,进步更加神速,到如今不仅滑雪技巧大进,就是借助雪橇作战也是精熟于胸,若是在下山途中遇到吐蕃军队,一定够吐蕃人喝一壶的。
粮草更是不缺,堆积如山,就算与吐蕃打一场消耗战,也不用为没有粮草发愁。
李林甫立了军令状,但凡饿死一个人,唯他是问。他是说到做到,尽管这是冰天雪地,粮草却是源源不绝的运到。
就是李白也是感慨了一句“此人虽是奸臣,却也有才!”
这应该是李白这辈子第一次赞扬李林甫了。
万事俱备,只等时间到来!
很快的,新年到了。新年那天,大非川沸腾了,唐军欢天喜地,欢呼声响彻天际。
他们都知道,新的一年到了,平定吐蕃一战就要爆发了。这是他们最盼望之事,谁能不欢喜?
一转眼,正月过去,到了二月。
二月春寒料峭,若是在长安的话,虽然还是冷,却也不是那般刺骨割肉般的难受。偏偏大非川的春天来得晚,按照正常季节,差不多要四月才会冰雪融化。
哥舒翰的帅帐,李昌国、哥舒翰、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王维,以及一众将领都在。
“眼下已是二月了,虽然仍是天寒地冻,冰雪未化,是该我们行动的时候了!”李昌国说出了众将心中所想。
“开始了!”众将虽然早已猜到了,听了这话,仍是兴奋不已,齐刷刷地站起,挺立如同苍松。
“呜呜!”更有将领激动难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咚咚!”战鼓声响彻天地,唐军列成阵势,一个个军阵,庞大惊人,气势惊天。
龙武军的阵势列在最前面,最为显眼,今天是龙武军出征的日子。其余的唐军,是来为他们壮行的。
李昌国一身戎装,来到龙武军阵前,扫视一眼龙武军,只见龙武军个个眼里闪着炽热的光芒,战意高炽,大是满意,大声训话道:“弟兄们:破灭吐蕃的时候到了!”
“破灭吐蕃!”
“破灭吐蕃!”
三十万大军齐声呐喊,声震长空,地上的冰雪禁受不住,发出一阵阵咔嚓咔嚓的响声,一条条裂纹延伸向远方。
“此战极为困难,有死无生,有没有孬种?”李昌国并没长篇大论的激励军心,而是很简短的喝问。
“没有!”
“龙武军只有英雄好汉!没有孬种!”
郭子仪率领军龙武军,大声怒吼,这是最好的回答。
李昌国没有再训话,手中马鞭朝积石山方向重重一劈,宛若惊雷闪电,一拍马背,率先冲了出去。
“隆隆!”
龙武军紧随其后,蹄声如雷,朝积石山驰去。
很快,龙武军就到了积石山前,毫不犹豫的进入了积石山。
第三十章 旗开得胜
积石山绵延千里,海拔极高,主峰海拔不下七千米,其中山涧、沟壑、高峰多不胜数。
此时的积石山为冰雪覆盖,一派银装素裹,绵延千里,好像一条冰霜巨龙,非常大气。
第一道扼守通道的关隘叫尼鲁隘,耸立在两座插天高峰之间,进出积石山的道路从关隘中通过,若是不能打下来的话,一切皆是虚幻。
李昌国率领龙武军沿着道路朝前疾驰,来到离尼鲁隘五里处停了下来。李昌国飞身下马,落地无声。
龙武军全体下马,除了两百龙武军外,其余的龙武军牵着战马,隐藏在山林间。
李昌国、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聚在一起,低声商议。
“此关,我们多次踏勘,很是熟悉,就照往昔拟就的谋划实行。”李昌国大声下令道:“我率领五十人去左边,郭无敌率领五十人去右侧。李翰林和李光弼各率五十人从左右两侧绕到关后,切断吐蕃退路。一等我和郭无敌攻入关内,李晟就率军从正面发起进攻。”
尼鲁隘是积石山中的第一关,务必旗开得胜,一举拿下,李昌国他们多次前来侦察,对这里的情形极为熟悉。
此关虽然是建在险要处,却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依山就势而建,左右两侧没有关墙,只是依照峭壁而建。
左右两侧的峭壁虽然陡峭,却是难不住龙武军,完全可以爬上去,然后再顺坡而下,就能攻入尼鲁隘。
更重要的是,尼鲁隘的吐蕃守军不多,不过两百人左右,一举拿下不是难事。
“遵令!”
郭子仪他们齐声领命。
两百名龙武军拿出布帛,快速把鞋子缠好,再在手上包裹布帛。
在脚上缠布帛,是为了防滑。手上缠布帛,一是防滑,二是防冻。虽然是二月天时了,依然很冷,在攀援时,防止手冻僵,尤为重要。
李昌国右手一挥,两百龙武军随着自个的主将离去,个个捷如狸猫,快捷异常,对着左而两侧冲了上去。
李昌国把长枪抛给李晟,带着五十名龙武军,直奔左侧而去。很快就来到左侧峭壁前,李昌国略一打量,左脚踏出,踩在一块结冰的石块上,象猴子般蹿了上去。
右脚再跨出,依在一个坑里,很结实,不会有垮塌的危险。
就这般,李昌国在前领路,顺着峭壁朝前爬去,倒也顺利。
龙武军紧随在李昌国身后,小心翼翼,全神贯注,一步一步的跟进,秩序井然,没有丝毫乱象。
另一边,郭子仪在前,率领龙武军朝前爬去。
尼鲁隘里,负责守卫这里的吐蕃守将叫巴桑,正与一众吐蕃兵士吃肉喝酒,酒到杯干,极是舒畅。
“尼鲁隘太小了,整天只能看着这么大一块地儿,真是没劲。”
“要是在逻些城,那该有多好。”
“都城传来消息,眼下的逻些城已经是一片兵的海洋,逻些城一下子增大一百余里了呢。若是我们在逻些,吃好的,喝好的,美得不得了!”
听着兵士的议论,巴桑脸一板,沉声道:“你们还不满足?我们这是守在第一道关隘上,出了这里,就到了大非川。容赞普大军到来时,我们会是第一个出现在大非川上,如此美事,你们还要挑三拣四,真没眼光!”
“大人,就算我们守在这里,也不会第一个出现在大非川,谁叫我们是守卫呢?守卫守卫,就是守着保卫他人。”
“赞普大军到来时,我们依然只能守在这里,眼看着别人热闹,在大非川上与唐军打生打死。以大吐蕃的实力,一定会打得唐军抱头鼠窜,成山成堆的珍物多不胜数,却与我们无缘,徒自艳慕而已。”
给兵士一通反驳,巴桑有些清醒了,想来想去,也是这理。他们是守卫,不可能第一批出现在大非川,更有可能连大战的机会都没有。
越想越是窝囊,把面前的酒肉一推,打个嗝,站起身,道:“走!这就去打唐军,先出出气再说。”
“打唐军?”兵士惊讶得差点把下巴掉下来了。
“大人,那是几十万唐军,我们这点人还不够塞唐军的牙缝呢。”
“那么多的唐军,一人一口唾沫,就足以把我们淹死。”
整个关隘不过两百来人,去与唐军大战,那是痴人说梦,活得不耐烦了,自找死路,谁个不害怕?谁敢不惊惧?
“谁说要与唐军硬撼?”巴桑得意的一昂头颅,道:“唐军人多势众,我们这点人莫想打败。我们只需要藏好,等待落单的唐军,再一齐杀出。能杀多少就杀多,杀了就退回关内,唐军能奈我何?”
这是打闷棍战术,兵士们恍然,大声赞同:“杀唐军!”
“唐军的装备,我早就眼馋得紧了。”
“唐军的铠甲、横刀、弓箭,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
在吐蕃兵士眼里,唐军富得流油,杀了唐军,就是发财,要他们不兴奋都不行。
巴桑穿好他那件锈迹斑斑的锁甲,挎上弯刀,背上弓箭,精神抖擞,率领吐蕃兵士,大步而出。
“那是什么?”
有吐蕃兵士眼尖,发现峭壁上有不少黑点,正在一点一点的朝前挪动。
“饿鹰!”
巴桑循声望去,看得不太清楚,揉揉眼睛,仔细一瞧,好像苍鹰,还以为是鹰饿得没办法,出来觅食了:“这些饿鹰真蠢,竟然到峭壁上去觅食,那能找到食物么?”
“这些鹰饿得发昏了吧,竟然去峭壁上觅食。”兵士也是如此认为。
按照他们的想法,除了饿鹰能到那里外,人是不可能上去的。
再说了,要他们相信唐军杀来了,不是难,是很难,比登天容易不到哪里去。
“蠢鹰,快下来,爷爷这里有牦牛肉!”
“还有青稞酒!”
吐蕃兵士不住招手,一副看西洋镜的心态。
“蠢鹰要是敢来,我们就有鹰肉吃了!”巴桑得意的一扬下巴儿。
两百吐蕃兵士看热闹看稀奇,你吼一声,我嗥一嗓子,跟打雷似的,声浪远远传了开去。
李昌国堪堪爬到尼鲁隘上方,乍听吐蕃兵士的吼叫,不由得吓了一跳,差点摔下去。
谁也没有想到,竟然给发现了,这就是战争,再好的谋划,总有意外之时。
若是给吐蕃兵士逃出几个,向后面的关隘报信,要想奇袭后面的关隘就难如登天了,尽管李昌国的心态极好,也是不得不惊。
“被发现了!”龙武军也是大惊失色,个个张大了嘴巴,震惊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谁都知道,积石山中的险关要隘很多,只要有一处打不下来,就会前功尽弃。是以,保密,不让唐军进攻的消息泄露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龙武军还没有切断其退路之际,吐蕃发现唐军的行踪,这后果非常非常严重。
“该不会就此失败吧?”龙武军一脸的沮丧。
一阵蠢鹰的吼声隐隐约约传来,李昌国不由得笑了,道:“没事!这些吐蕃狗把我们当成鹰了。你们仔细听听。”
龙武军竖起耳朵一听,果然如此,不由得放下心来,很是好笑:“吐蕃狗真是蠢狗,连我们堂堂龙武军都不识得,竟然把我们当作鹰了。”
“我们要是鹰的话,他们就是小鸡,等着给我们叼走吧!”龙武军兵七嘴八舌的骂起来。
“快,上雪橇!”李昌国手一挥,取下雪橇,站了上去,摘下弓箭,弯弓搭箭。
“监军,此处的位置不是很好,要是再朝前去些就好了。”龙武军兵士忙提醒。
“要在吐蕃狗明白过来之前杀入。若是再等下去,吐蕃狗有可能清醒过来。”李昌国解释一句,脚下一用力,宛若离弦之箭一般射了出去。
李昌国所言有理,吐蕃兵士只是暂时犯浑,终有明白过来的时候,不能给他们机会,龙武军站到雪橇上,随着李昌国滑了下去。
吐蕃兵士饶有兴致地看着急速冲来的唐军,却是兴奋不已,又叫又跳,嚷得山响:“瞧,这些蠢鹰还听得懂人话呢,爷爷叫他来就来了。”
“这鹰的速度好快!”
“咦,这蠢鹰了得呢,竟然能扇起这么大的冰雪。”
雪橇滑过,自然有冰雪飞溅,吐蕃兵士却是浮想联翩。
没过多久,李昌国他们就冲到近前了,吐蕃兵士看得清了,不由得大奇,个个睁大了眼睛:“是唐军?”
“唐军长得有翅膀,飞到峭壁上去了?”
吐蕃兵士一副打死也不相信的样儿。
“杀!”
就在吐蕃兵士惊疑不定之际,只听惊天的吼声响起,唐军箭矢如雨,对着吐蕃军队就射了过来。
“啊!啊!啊!”
惨叫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是唐军!”
“真的是唐军!”
“唐军杀来了!”
终于,吐蕃兵士清醒过来了,心惊胆跳,四处逃跑,却是逃不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