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愤怒的少帅一回到西安,立马请西北军杨虎城来商量大事。他已经决定实施兵谏。

当夜,少帅和杨虎城秘密协商了行动具体细节。并命令白凤翔去捉拿蒋介石。

少帅问白凤翔认不认识老蒋。

白凤翔说:“只见过照片,没见过本人,到时候乱军之中怕出错误。”

少帅当即决定第二天他带着白凤翔去见老蒋,理由是参加第六次“围*剿”军事会议。

11日,老蒋也做出了最终决定,要用中央军节制西北军和东北军剿G。当天夜里,老蒋邀请张学L、杨虎城和蒋鼎文、陈诚、朱绍良等晚宴,席间,老蒋宣布了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等换将的任命书。命令中央军接替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剿共任务。

事情至此,大家都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老蒋同样也因为自身盲目的自信付出了代价。

张学良和杨虎城一回到西安,就召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会议,决定清晨实施兵谏。

12日清晨,华清池青烟薄雾,背后的骊山包裹着霭霭的白雪,好不漂亮,老蒋像往常一样推开窗子,欣喜地观看了会景色,精神满满地准备做早操。

“呯”一身枪声,从华清池的门口传来。老蒋的脸顿时漆黑,他听的出来这个中正式步枪的特有声音。门口已经响起嘈杂的声音。

老蒋一个激灵,衣服都来不及穿整齐,急忙推开后窗,爬上2米多高的围墙,翻了出去。墙外是很深的护城河,从围墙上磕碰下来之后,不仅假牙掉了,后背也疼痛不止。老蒋忍住疼痛沿着山坡一直往上爬,爬到一个山洞,藏了起来。

不过,白凤翔还快根据老蒋出*T的痕迹找到了那个山洞,当即被活捉。

同时被扣的,包括在西安的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邵元冲等人遇难。遇难的还有不少老蒋的卫队。

西安事变爆发!全国惊愕!

中国的名义首长,竟然被地方军阀给绑架了?那可怎么了得。全国各地群情激愤,张杨两人没有等来舆论的欢呼,而是各地讨伐的声音,其中还包括像闻一多这样的名人,也反对劫持国家元首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会使中国四分五裂,中国抗日将没有可能。应该说这种声音的,在学术界名人界不在少数。

闻一多问道:“国家是谁的,是你们自己的吗?真是胡闹,国家的元首也可以武力劫持,一个带兵的军人,也可以称兵P*乱,这还成何国家,我要严厉责备这些叛徒,你们这样做是害了中国,假使对首领有个好歹,那么就不必想着复兴了,国家也要回到民国二十年前的大混乱的局面,你们知道吗?”

但是在现实政治上,要说这个事最兴奋的,不是少帅,也不是老毛,最兴奋的是何应钦。

整个南京城闹欢了,亲日派立马给在意大利的汪精卫打电报,要他来南京取代蒋。何应钦作为国防部长,竭力主张派兵轰炸西安,攻打张杨。

何应钦主张的轰炸西安,不是去炸张杨的,而是去炸老蒋。老蒋挂了,他就是军队的最高长官,机会千载难逢啊。甚至这小子,还没在中央委员会开会决定,就直接给洛阳机场下令,派轰炸机去炸西安。

不过,空军并不听他的,是听宋夫人的,轰炸机就在洛阳郊外丢了几颗炸弹就回去给上面报告,已经炸了西安。而后面的大规模轰炸,又因为狂风暴雨,天气恶劣而一再被推迟。

而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宋美L;很清楚依靠中央那些人是没有用的,她决定自己亲自去西安,她相信只要她亲自去谈,事情一定会有转机。

但是与孔祥熙商量之后,大家都不同意。毕竟现在的消息是,张杨是和中共密*谋,要致总司令于死地,甚至说这个命令直接来自苏联。现在过去就是羊入虎口。

宋美L犹豫了,可不能不去西安啊,她放心不下。

孔祥熙给她出了个主意:“最好是安排国际友人去,想来中共和张杨都不至于野蛮对待,性命是没有问题的。”

宋美L第一时间想起了瑞纳。澳籍友人端纳是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斯峪的记者,他一生的事业在中国,曾赞助过中国的辛亥革命,后来又成为北京北洋政府的客卿﹔曾为张作霖父子的谋士,与张学良交往密切,也是老蒋的好友。后来,澳洲发生G*命之后;他改入了英籍。这个人作为中间人是最合适不过的。

她当即给瑞纳去了电话,得到了瑞纳的肯定答复,并与宋美L一起去了南京。第二天一早飞往西安,宋美l亲自电告张学良,瑞纳将抵达西安。

从13日开始,国民政府正式向张学良和杨虎城提出要求其投降的命令,但是被拒绝了。何应钦更是欢欣鼓舞地敦促中常委早日做出攻打西安的命令。

本来期待能够获得国内声援的少帅,惊诧的发现大部分地区对于这次兵变持反对态度。他的压力陡然剧增。

全世界也被这个事情惊呆了。美英发出了措辞严厉的通电,警告张学良不要肆意妄为,伤害国家统帅。

更让世界不解的是苏联也发出了通电,斯大林亲自炮制的三条。

1、苏联认为西安事变是日本人、汪精卫和张学良共同炮制的阴谋。

2、蒋J石是中国唯一有资格领导中国抗日的人选。

3、中共应尽一切努力促使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否则将断绝与中共任何关系。

塔斯社的报道说,张学良是叛徒是日本走狗。这样的断言,让张学良深受打击,接到电报的张学良甚至说道:“我救了共产党,他们尽然这样对我。”

阎锡山、宋哲元、盛世才等军阀在得知苏联的态度之后。纷纷持旁观态度,原来与张学良达成的政治同盟瞬间被撕毁。

在政治上、军事上陷入全面孤立的张学良,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最后一个盟友身上。于事变之后,他向周副主席发去了电报。

----

此时的中共北路军主力已经深入阿L善盟腾格里沙漠。接到电报的中共中央,也是激动万分。当即召开了中央会议。

对老蒋深恶痛绝的中共高级指战员,在会议上一致要求处决老蒋。给同志们报仇。如果说起私仇,在座的没有谁没有。这么多年的仗打下来,恩怨已经非常大了。

但是老蒋不同他人,中国没有他,中国的抗日怎么办?现在的中共扛得了吗?能够期待地方军阀吗?

说实话老毛的内心是矛盾的,他的内心告诉他应该除掉蒋,审蒋和除蒋是他真实的想法,但是,除蒋之后的中国会变成什么样?老毛也一样回答不了,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洛甫要老毛发表意见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老蒋比起汪精卫,还是有民族骨气的。”

反而,苏联的通电赤*裸裸的扇了中共的脸,老毛、周副主席、洛甫等高级领导人,看到通电个个暴跳如雷。这也让中共中央真正看清了斯大林和联共,这是一群为了本国利益可以随时牺牲中共的混蛋。但是,中共现在还不能有任何公开表态,公开和苏联翻脸。目前,打下蒙古才是最为重要的战略,绝对不能惊动苏联。

虽然,中共最后没有做出统一的决定,但是决定派遣周副主席和叶总去西安处理事变。

一三八、威力加强版长安事变(二)

在中共内部两种意见争执的同时,国民党内部也有两种意见交锋,以何应钦和戴季陶为首的主战派,强烈建议轰炸西安,武力讨伐张杨。而以宋美L和孔祥熙为首的则是主和,认为应该派人去西安谈判。

端纳在14日就到了长安,他在张学良的同意之下,见到了老蒋。并转交了宋美L的亲笔信。端纳的到来和宋美L的亲笔信让急躁的老蒋开始平静下来。但是,老蒋并不认为自己可以幸免。老蒋当日在高公馆写下了三份遗书,分别给妻子、儿子和国民。

其中一份给宋美L:家事并无挂念,惟经国与纬国两儿皆为兄之子,亦即吾妻之子,万望至爱视如己出,以慰吾灵。

另一份是他的Z治遗嘱:中正不能为国自重,行居轻简,以致乘间S惑所部构陷生变。今事至此,上无以对党国,下无以对人民,惟有一死以报党国者报我人民,期无愧为革命党员而已。我死之后,中华正气乃得不死,则中华民族终有继起复兴之一日。

不过这三份信和来长安的黄仁霖被张学良扣下了,只让端纳回南京汇报,转达张学良的口信,要谈判让孔祥熙来。

回到N京的端纳,把长安的情况给宋美L一说,宋美L急的不得了,此时的孔祥熙是代理行政院长,主持中枢,去长安谈判显然不太可能,到底派谁去斡旋必须要尽快决定,中常委连日秘密开会,在何应钦的引导下,会议正在向开战方向上面走。

最后经过商量,宋子文亲自提出愿意去长安斡旋。自己的哥哥原来跟老蒋有点矛盾,这宋美L知道。但是这在关键时刻,家族命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紧要关头,宋子文也不再计较过去的事情。公开登报愿意去西安斡旋。

其实,这相当于是一个私人决定,在西安和国府都公开强硬的表达下,风险是巨大的。

宋子文一到长安,作为宋子文的部署和朋友,张学良亲自在公馆接待了他。

此时的张学良其实是很尴尬的,国内国际都得不到支持,甚至老蒋刚被捉之时,态度羞愤绝望,不吃不喝,与张学良连话都不讲,更别说谈判了。

张学良需要谈判,需要能够和平解决长安事变。但是,事情走到这一步,连张学良都没有退路了,这个事情不仅包括他,也同样包括东北军和杨虎城,不弄出个结果大家都不得安生。

宋子文的到来,为事情开启了一线转机。

当夜,宋子文单独拜会软禁在高桂兹公馆的老蒋。

老蒋见到宋子文,神情激动,握着宋子文的手久久不言。宋子文拿出宋美龄的信,老蒋看到信中提到:“若子文三日不归,则必来与君共生死。”顿时泪如雨下,失声大泣。

宋子文在一边劝道:“委员长并未蒙羞,相反,整个世界均在关心你,同情你。”

老蒋一愣,听了宋子文的解释,他没想到连苏联都支持他。不过谈到要他与张学良谈判,稍做让步,他还是强硬的说道:“我不会在胁迫之下,同意任何条件。想都别想,要我向他们投降,我宁可去死。你回去给军委会说,让他们打长安,不要管我生死。”

宋向老蒋隐晦的提出,国府军委会何应钦等人在南京戏中有戏,他们才真正要致老蒋与死地。并劝慰道:“攻打西安,军事上即使成功,即便占领长安,他们尚可退至接壤共区,惟国家将陷于分裂,内战四起……。”

宋子文在边上晓以利害,劝蒋顾全性命。宋子文和张学良的会谈中已经确实感受到了老蒋的性命危在旦夕。

此次会谈之后,老蒋已经渐渐平静,不再是原来一样见了张学良就骂,根本不谈判。当天晚上,宋子文和周副主席进行了一次长谈。第二天,老蒋就告诉宋子文,他已同意张学良将其军队开往绥远;召开大会讨论四项条件;改组陕西省政府,由杨虎城提名人选。

事情开始往好的一面发展,宋子文当即坐飞机回到了N京。

在美玲宫,宋子文跟宋美龄说:“妹夫,看过去无恙,张杨并未薄待他。只是牙齿还是有碍,饮食不便。妹夫见到你的信,痛苦失声,情绪激动。”

宋美龄听说老蒋并没有受到nue待,情绪稍微平稳了一点,问起长安张杨两人的态度。

宋子文说道::“他们已走向极端,若他们遭受失败之打击,甚有可能挟持妹夫退往山上要塞,甚或,他们可能变成一伙暴徒,并在暴徒心态下杀死他。汉卿直言不讳告诉我,其委员会已经决定,若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事,为安全起见,他们将把委员长交给中共。这决非凭空之威胁。”

局势之险恶已经超出了宋美龄的估计。

宋美L问道:“如今之际,还有其他途径吗?”

宋子文分析道:“一、此次行动不仅系由张、杨二人所发动,而且得到全体官兵上下一致之支持。张、杨至为团结,N京方面许多人计划并希望彼二人分裂,此不仅不可能,且充满严重危险。

二、张、杨与中共两方军队联合一起,将成一令人生畏之集团,以现有之兵力,加之有利之地形,在目标一致之条件下,他们完全可固守战场数月。

三、中共已毫无保留地将其命运与张、杨维系在一起。

在离开N京之前,我一直在军事解决与政治解决间摇摆,然经我实地细量,我坚信,拯救总司令唯一之途只能藉政治解决。”

宋美龄听了宋子文的分析,已经决定和平解决长安事变,并亲自去军委会找何应钦让他们停止军事行动。

军委会。何应钦和宋美龄。

“夫人,我们已经派了20个师和轰炸机开赴长安,克日就能解救委员长。”

宋美龄重重的把包一放,讥讽道:“是去炸委员长吗?”

何应钦被堵得说不出话来,过了会说道:“部队已经出发了。”

宋美龄大声说道:“出发了,也给我喊回来。我亲自去长安谈判。”

何应钦没想到宋美龄这么强硬,敢于亲自到长安去冒险。只能暂时中止军事行动,当然他巴不得张学良把他们两夫妻都干了。

阻止军委会暂时停止军事行动之后,宋美L和宋子文协商之后,向张学良提出初步建议:

1。应让蒋夫人来长安照顾委员长,并改变其听天由命之态度。

2。由戴雨农代表黄埔系前来长安,亲身观察此地之局势。

3。派一将军来长安,以处理可能产生之军事问题。

这三点获得了张杨两人的同意。张学L还特意给宋美龄和戴笠写了信。但张学良同时表示,“倘长安发生战事,蒋夫人之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这种回复让孔祥熙和宋子文等非常担心。苦思是否有两全的办法。

孔祥熙突然问道:“不知特区丁扬主任,会不会帮我们?”

宋美龄一愣:“特区?”

宋子文也是说道:“可以试试。”

特区与张学良有商务合作,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特区军事上的强悍,也是被事实证明了的。如果他们愿意为此事斡旋,起码能保证蒋夫人的安全。

孔祥熙见宋美龄没有反对,他去跑了一套特区N京办事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