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086 白纸变色
张思夜揉了揉眼睛,再次确认了那张纸的颜色。
红色!没错,血色之红!
“我滴个亲娘呦!这怎么可能啊!”
提着杀猪刀,张思夜无法相信的向着灶台走去,无视了自己媳妇翠花。
看到自家男人目光呆滞的提刀走来,翠花也是心里发怵,怎么滴,这不杀猪,难不成改杀人了,不会啊!自己的男人啥成色,当媳妇的翠花怎会不了解,可是却从未见过张思夜如此这般失态,说起话来,都有些心虚气短起来。
“你。。。。你。。。。。你要干嘛!”
被翠花这么一喊,张思夜有些回过神来,挠了挠头,竟是无法确定刚才自己在茅房上揭下来的纸片到底是白色的还是红色了。
“怪了,我记得好像不是红色啊!难道是我记错了!”
翠花听了个莫名其妙,“啥东西记错了,这不就是张红纸么!”
“颜色记错了,刚才好像是白色!”
听了张思夜恢复正常的语气,翠花顿时以为这小子是想偷懒,不去杀猪,飞起一巴掌呼了上来。
“啪!”的一声,张思夜被翠花扇了个跟头。
“给老娘杀猪去,敢偷懒,晚上就不准上床!”
张思夜透着红肿了的左脸,想要辩解却是不敢,只好转身准备离开,去杀猪。
却是被翠花再次叫住。
“哎!死鬼,你快来看,这上面写的啥!”
张思夜再次来到灶台前,从翠花的手中接过那张红纸,只见刚才还空空的红纸上,此刻却是奇迹般的出现了一片字迹。
奉天承运,天子告诏,朕朱允炆为太祖之孙,顺承帝位,本欲肩负重担,兴旺国邦,然,叔发难,起兵于大沽,领不明正邪之憨将,举数十万之贼兵,入南京,夺帝位!大逆不道,违悖朝纲。朕本欲誓死相争,但念及太祖方平天下,苍夷未消,不忍百姓再受战乱之苦,故退隐让位,怎料朱棣无义,迫害忠心之百官,肆意赋税于民众,大道尽失,此劣根非天选之帝王相也!想天下苍生之苦难,朕深感心痛!此!朕以传国玉玺昭告天下,望天下正义之士,于百日后,集聚于京师,陪都二地,见号起势,共讨大逆不道之逆贼!朱允炆亲笔!
张思夜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看了红纸上的字,若有所思状点了点头,看向翠花。
翠花是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看着自己男人的表情,忍不住开口询问。
“写的啥,快念给我听听!”
“好!”张思夜点了点头,咽了口吐沫,将手中的红纸拿正了过来。
“天。。。。天。。。。大。。。。十。。。。大。。。。天。。。。大。。。。天。。。。天。。。。天。。。。天。。。。二。。。。大。。。。亲!”张思夜磕磕巴巴,断断续续,极为艰难的念出了这十四个字,然后点了点头,意思自己念完了。
翠花听得一头茫然,什么玩意么?
“完了!”
张思夜再次点了点头,怯怯的说道“完了!”
翠花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张思夜,心想这上面密密麻麻的写了那么多,你小子怎么就只念了十来个字,这不对啊!
“还有呢!”
看着翠花质疑的眼神,张思夜汗都下来了,放下了红纸,双手捂住了脸,生怕老婆再扇自己。
“认得的字都念了,其他字都不认识!”
“啪!啪!咚!”张思夜被两个大嘴巴加一飞腿,打翻在地。
“没用的东西!”翠花将红纸揉成了一团,随手扔进了火灶中,不料这红纸遇火,“嘭”的一声燃起了一尺多的火苗,才化为了灰烬。
“给老娘杀猪去!”
张思夜悻悻的提着祖传杀猪刀,出门而去。
一边走,一边还在口中默默无声的念叨着“大爷的!大爷的!打爷的!打爷的!我是爷!我是爷!哈哈哈哈!”
※※※※※※※※※※※※※※※
时间过得飞快,太阳准时的升上了天空,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随着太阳的升起,北京内外城中的主要道路,两侧墙壁上,一张张显然是才贴上去没多久的白纸,竟然在阳光的照射下,渐渐由白变粉再变红,发生了奇异的变化。
有幸看到这白纸变色一幕的人们,认为这是一种吉兆,纷纷将红纸从墙上揭下来,揣入怀中,当做护身的灵符。
今天是个大日子,皇帝要出宫,要去太庙祭天祭祖!
为了让百姓们都能有幸一睹龙颜,皇帝的銮驾会走出紫禁城和皇城,来到内城和外城之中巡游一番。
因为早有官府公榜告知,早有兴奋的百姓列在了道路两旁,等待着亲眼看看自己的皇帝到底长了几个眼睛,要知道这种能看见皇帝的机会很少很少,所以京师之中几乎能喘气的人都来了,这其中不乏一些目睹了墙上白纸变色的人。
闫博穿着一身普通的百姓布衣,站在人群中,同周围人一样,脸上带着期望神色,翘首期盼着皇帝龙驾到来。
道路两侧,贴满了方方正正的红纸,在春风中渐渐发生着细小的变化。
看着迎风飘展的红纸,闫博心中暗骂沈从文那个骗子。
“整点白磷,能见光变色,显示上面书写的字就行了么!还搞得这么花里胡哨,还能变色,我就无语了!尽是些没用的!”
原来这些白纸都是沈从文那个算命先生独家秘制的,是假道士做法时使用的手段,沈从文也是因为生活所迫,学了些这方面的东西。
其实让纸变红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从地衣类植物中提取一种淡蓝色的物质,涂在纸面上,遇酸则会变成红色,而酸性物质则来源于白磷,早晨的露水会与白磷反应,极少部分形成磷酸,导致淡蓝色物质变红,等太阳升起后,这一变化结束,就变成了红纸,然后随着太阳的不断升高,纸上的白磷就会自燃,于是出现了上面用白磷写的字。
不过此时太阳还没有升到足够的高度,而气温和空气湿度还没有达到白磷自燃的临界点,所以纸上的字还不能显现,当然这一切都是沈从文那个算命先生计算好的。
“哐!哐!哐哐!”
随着巨锣声的响起,人群顿时沸腾了起来,这是皇帝龙驾就要来了!
闫博眼神中带着笑意,期待着当朱棣看到了他侄子朱允炆写在那些纸上的字后,会是怎样一个表情。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087 推诿责任
“哼!旁门左道,雕虫小技,以为朕会怕了他们么!痴心妄想!”
朱棣背着双手,慢慢的度着步子,语气中听不出一丝的情绪,似乎早晨发生在祭祖路上的事情对于他来说没有造成任何的影响。
郑和跪在勤政殿中,头低垂在地上,心中愈发的紧张,因为皇上表现的越平静,越说明了他心中的愤怒已经到了极致。
就在今天早晨,三天前才从南洋追逃回来的郑和就以东厂厂公的身份,陪同永乐皇帝参加了一年一度的皇帝祭天祭祖的大事。
却没有料到御驾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就遇到了更大的事。
围观的百姓,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人手拿着一张红纸,读完红纸上的字后,原本高呼“皇上万岁!!!”的人群,不约而同的安静了下来。
百姓这一异样并没有引起禁卫军的注意,倒是嗅觉灵敏的东厂阉人察觉出了一丝变化。
东厂人悄悄潜入人群中,获得了几张写满了小字的红纸,交到了厂公郑和的手中。
看完红纸上的内容后,郑和整个人都要疯了,一层细毛汗瞬间布满全身。
“收!”郑和紧咬的牙缝中,只挤出了这一个字。
郑和的手下也知道这件事是个大事,一旦处理不好,别说小命能不能保住,就连九族都可能受了牵连,硬着头皮说道“厂公大人,咱们的人手可能不够啊!”
“不够也得收!轮休的,病假的,只要是还能喘气的,都给洒家叫回来,一张也不能拉下,全给我收回来。”说完这些后,郑和略一沉思,从怀中小心的拿出来一个金手指形状的令牌,交给这名手下。
“请锦衣卫李大人协助,一是派人一起收这些纸张,二是只有锦衣卫的人有权利封内城的城门,让他们将内城的门先封了,估计这些朱允炆的余党还在城中,这次再也不能让他们从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喏!大人,是不是带一张红纸,也让李大人看看!”郑和的手下眼中精光一闪,按理说东厂只负责查百官听民情,顺带着抓一抓朱允炆和他的叛党,这城中的防卫可不是由东厂来负责,所以一夜之间,整个内城中出现了这么多的反动纸片,最大的责任应该是军队系统的,东厂做为一个特务机构,可没有这些个维护京城治安的责任,虽然这些红纸上的字是叛党所写。
“嗯!”郑和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心中却是喊了一声‘妙!’,这小子的这招太损了,直接将这件事的主要责任推给了禁卫军和锦衣卫,看来吴鹰死后空缺的副厂公一职是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看着这名手下快步离去,郑和心中也是算盘急打。
“不行!这种事情是瞒不住的,必须要第一时间告诉皇上!这样才能将责任更好的推给那些个武夫!”
想明白了此点,郑和拿着几张刚收回来的红纸,快步走到龙驾之旁,顾不得太多,喝退了想要阻止他靠近龙驾的锦衣卫,来到窗户旁边,用刚好能让里面人听见的声音,语速极快的说道“皇上,三宝有要事禀报!”
朱棣坐在御辇中,满脑子想着天下的大事,本就分了神,窗外有没有百姓的欢呼声,对于他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却是被郑和急促的声音唤醒。
“何事?”
“请皇上看一样东西!”
“宣!”
朱棣点头同意,自是有随车的小太监三德子将御辇上绣满了龙的门帘掀开了一道缝,从郑和手中接过了红纸,好奇的看了郑和一眼,放下了手中门帘。
郑和屏气凝神,小碎步紧跟在御辇旁,等着御辇中的那位反应。
可是御辇中过了半天还是静悄悄的,郑和心中暗呼“惨了!惨了!惨了!龙颜暴怒了!”
果不其然,平静并没有持续太久,只见御辇猛然一颤,一声极为压抑的“哼!”声透过厚厚的棉布帘传了出来。
抬御辇的御用轿夫也觉察到了什么,刚才御辇猛然一颤,显然是皇帝重重拍了一下御辇中龙椅的扶手,皇帝的怒意顺着御辇上每一根木条传给了他们,可是没有得到御辇中停轿指令,他们也只能小心翼翼的尽量保持着御辇更加平稳的前进。
“皇上,三宝已经下令东厂的人全体出动,以最短的时间将所有这些红纸都收回来,并且已经通知了锦衣卫李都指挥使大人,希望他加强内城城门处的盘查力度,以奴才看来,这些红纸上的浆糊未干,显然是凌晨前才张贴完毕的,奴才料定这些叛党还在城中,哎!”说到这里,郑和轻叹了一声“要是这几日城防和锦衣卫能够听奴才的建议,加强出入京城的盘查力度,想来这些叛党就不会如此轻易的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做出这种事情来!如果。。。。”
“够了!”郑和本想继续给皇上吹点风,推卸责任的同时,加强东厂在皇上他老人家心中的地位,却被朱棣直接打断。
“你给我在三天时间内查出线索,我要知道是谁暗中主导的这件事情!传我口谕,锦衣卫和禁卫军全力配合你们东厂办事,如有怠慢,你可先斩后奏!”
郑和“喏!”了一声后,心中狂喜,此事只要办漂亮了,以后东厂将会真正凌驾在锦衣卫和禁军之上,因此,决不能怠慢!
“皇上,这祭天祭祖。。。。。”郑和的意思是,都出了这种事情,不管那红纸上所说的事情是真是假,也相当于在百姓的面前重重的扇了皇帝两记耳光,如此尴尬,皇上是不是考虑一下取消行程。
“不变!继续!这些旁门左道岂能阻止得了朕半步?”
说完这些后,御辇中再无半句话传出。
郑和是朱棣肚中的虫子,主子的意思自是能够明白,来到队伍前边,给负责前队的禁卫军将领耳语了几句。
这将领得了郑和的指令,大声下令。
“开道锣声再大一些!”
瞬间,“哐!哐!哐哐!”的锣声提高了两个声调,远远的传了出去,响彻了安静的北京城。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088 锦衣卫新头子纪纲
皇帝出巡,太庙祭祖,路遇怪事,红纸上突然出现了字,直指五年前的那一幕,对于百姓来说,只是多了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可是对于朱棣这个当朝皇帝来说,那就是一片逆鳞,揭开了全都是血。
京师关了三天的城门,全城海捕,可是偌大的京城,区区五十个人,要想找出来几乎是大海捞针,再加上有徐振强这个副千户的掩护,闫博等人自是舒舒服服的睡了三天就渡过了这次危机。
由于皇帝震怒,京城负责城防的禁军和锦衣卫高层统统被清洗了一遍,徐振强所属千户所的千户也被追责,剥夺了官位,发配边疆,徐振强这个副千户,却因祸得福,升任了千户,闫博等人就更加安全。
锦衣卫指挥使李大人,也是被打入了天牢,生死只在皇上的一念之间,新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走马上任。
纪纲此人同马三宝一样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心腹。
原来,在公元1399年,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为了自己的野心,起兵反对自己的侄子建文皇帝,历史上将这次叔夺侄子皇位的时间称之为“靖难”。
按照当时的正统观念,当时的燕王朱棣,这一举动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因而朝廷内外的大多数臣子和民间的正义之士都态度鲜明地反对“靖难”。
但朱棣仗着自己之前多年准备,储存的武备充足,训练的兵精将勇,竟然在一片反对声中越战越强。
第二年,也就是到了公元1400年,燕王朱棣亲率大军进攻山东,占领了鲁北的一些府县。
到达鲁北后,继续行军,在行军至临邑的时候,朱棣又有了一次小小的惊喜:在各地的缙绅或顽强抵抗或四散逃亡的时刻,居然有一位年轻的秀才主动来到军中,要为他效犬马之劳。
这位秀才就是纪纲。
纪纲是济南府临邑县人,自幼聪明干练,通文墨又善骑射,算得上文武双全,而且为人乖巧,特别善于揣摩他人的心意。他一度进入县学作过生员,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秀才,但由于品行不端而被革黜。
纪纲的功名被革造成的失意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