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韩信对于狄风这样的安排,先是吃惊,后是感动,再后来甚至连对狄风效死的心有了。
可狄风这般优待韩信,不但姚猛、张六、甘祖业等人不解,就是亲兵队长韩有心,也是满腹怨言,只是不敢当着狄风的面说出来罢了。他们都认为韩信原来不过就是一个兵卒,如今只靠三寸不烂之舌就取得了狄风的信任,还让他带兵,而且几乎和他们平起平坐,属于一个级别了,真是让韩信这小子捡了一个大便宜。
狄风自然知道姚猛、张六、甘祖业等人会有这样的心里,但他认为让韩信带兵,实为天经地义,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有才能的人不用,那么自己在两千多年后的遭遇,也算活该,凭什么有要求别人重视人才呢!至于姚猛、张六、甘祖业等人心里不爽,慢慢再做他们的工作就是。
韩信带兵,果然很有一套,令狄风都不得不佩服。别的不说,他率领二百人行走在队伍前面,本来这些兵士都是从姚猛、张六、甘祖业等手下抽调出来的,刚换了新的领导,肯定有些不服,因此刚开始行军有的便嘻嘻哈哈,仿佛忘记了定陶的惨败。
韩信制止了两次,这些人不但不听,反而还跟韩信说笑起来:“唉,小子,你带过兵没有?当初我在姚将军手下,他可是随便跟我们开玩笑的!”
“就是,就连狄将军有时也不是管我们很严,你小子下现在还真自己当成将军了!”
“哼,他无法就是在狄将军面前嘴巴会说罢了,我就是不识字,我要是识几个字,要比你姓韩的会说多了。”
……
一个、两个、三个人这么说了,引得其他一些兵士嘴上也没有了把门的,气得韩信直朝这些兵士瞪眼睛。
“你小子跟我们瞪眼睛也没用;别看现在我们归你统领,但我们是狄将军的兵,不是你的兵。”一个长得个子要比韩信好高半头的兵士说道。
韩信气恼非常,手按剑柄。不料这个兵士看见了,用手指点着自己的鼻子说道:“你想干什么?想把剑杀我吗?如果有种你动我一下试试!”
得知划归的二百兵士对韩信充满敌意,不服韩信的指挥,许久都没有多兵士们发火的狄风发火了。立刻命令亲兵将取笑韩信的几个兵士捆了。这几个被捆的兵士没料到狄风竟然会捆他们,一个个脸都吓绿了,恨不得自己抽自己几个嘴巴子,以求获得赦免。因为他们都清楚,自己被捆都是自己的破嘴惹的祸,这回即使不掉脑袋,也得会手皮肉之苦。
为了明军纪,正典型,狄风没有让这几个兵士受皮肉之苦,而是当着将他们押到军前,传告这几个兵士所犯过错之后,当众就给咔嚓了。
斩杀了这几个兵士之后,狄风怒气大发地对所有的兵士们说道:“什么我的兵你的兵,归谁统领就要服从谁的领导,再有敢胡言者,没有罚,只有斩,都听清楚了吗?”
“都听清楚了!”所有的人都回答。
当然也有偷着咧嘴的,心中嘀咕他们不过多说了几句犯上的话,至于说掉脑袋就掉脑袋吗?但当兵的永远不会明白做将领的难处和军纪对一支队伍的重要性。倘若允许当兵的随便胡说八道,那已不是几个兵士掉脑袋的问题,很可能整支军队都会有灭顶之灾。
“只要你们清楚就成,如果有想离开黄旗军的,现在我狄某也可以放你们走,但手中的兵器必须留下,有走的吗?”这时狄风大声问道。
没有人回答,只有一双双呆看的眼神。
“既然你们都还愿意跟着我,那我们就要生死与共,不要再起幺蛾子。”说过这句话,狄风下令队伍又开始向前行进,然而刚走出三里多路,突见后面尘土飞扬,有数百骑朝这边驰来。黄旗军兵士们见了,在把狄风激励他的话忘到脑后起了,队伍立刻恐慌起来,即使狄风心中,也禁不住颤了一下。
',!'
 ;。。。 ;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各自嘴脸
转眼数百骑兵已到近前,韩信一见,边派人通报狄风边列队相迎。而其他黄旗军兵士以为遇见了秦军骑兵,也不细看,更忘了与狄风同生共死的誓言,有的把手中的兵器一扔,想趁乱逃走,不想逃走的,也面露恐惧,就差没双手举起矛戈投降了。
狄风得知前面出现秦军骑兵,虽然内心也有些恐慌,但他知道有些事情想躲是躲不过的,只有硬着头皮上。何况他又身为一军主将,如果他见到危险都不敢上前,指望别人上前去为你卖命根本就不可能。
带着亲兵驰马来到军前,狄风当即看见,韩信正在指挥他所统领的兵士与这支骑兵交战。尤其韩信骑在马上,手中挥舞着长剑,瞬间便斩杀五人。
另四十多个骑马的黄旗军兵士,由于希望韩信战死在这支骑兵之中,因此初始都想看韩信的热闹,可一见狄风率领亲兵骑马到来,一个个这才加入战阵,装作去解救韩信。
但以五十人对几百人,兵力悬殊不说,即使骑术,也仅韩信一人娴熟,于是有的还没等与对方在马上交战,就被对方的骑马兵士斩下马来。
狄风本来也想驱马加入交战,可一看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尤其当他看见这支骑兵将领之时,突然大声喝道:“马五,你给住手。”同时,狄风大声命令其他骑在马上的兵士住手。
这支骑兵将领看见是狄风呼喝,突然也喊道:“都住手,都他娘的给我住手!”之后这位将领翻身从马上跳下来,跑到狄风面前抱拳说道:“狄兄弟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要不在这里,看来你小子非得把我这点儿兵杀光不可!”狄风面有温怒地说道。
“我以为你们是秦军呢!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伤了自家兄弟,我马五当真该死!”
来的这支骑兵,的确是马五所率领的楚军突骑。
狄风不知为何会在这里遇见马五所率领的突骑,等问过了才弄清楚,原来章邯在定陶偷袭楚军之时,龙且、钟离眛、英布、宋义、范增等人虽然指挥楚军进行反击,可由于手下兵士突然遭到偷袭,个个变得惊慌失措,加之天色又黑,结果还没等各路人马反击秦军,却先开始自相践踏起来。
等到后来,一个秦军将领大喊了一嗓子“项梁已被我斩杀,尔等还不快快投降”之时,这些楚军兵士便都成了惊弓之鸟,都为了自己能够活命,已不管别人是否能够活着了。龙且、钟离眛、英布、宋义、范增一见无法在号令这些兵士,只好也想着先保住自己的命要紧,急忙带着几位贴身亲兵,弃营逃往,至于项梁是死是活,似乎已他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了。
这些人逃离定陶后,得知项羽和刘季正在攻打陈留,便到陈留把项梁被杀的消息告诉了项羽。
项羽闻知叔父项梁被杀,当即哭倒在地,经过诸将再三劝说,这才收了泪水,大声说道:“章邯狗贼竟敢率秦军杀死我叔父,早晚有一日我定要活埋了他!”
说完了这话,项羽又哭,哭得于英、季布、英布都等一些将领都要跟着抹眼泪了。但也有人例外,那就是刘季、宋义还有范增。
看着项羽哭得没完没了,范增站出来说道:“项将军,为国捐躯乃是为人臣之大节,虽然项梁将军已去世,然楚国的基业已成,如你能继承项梁将军的大志消灭秦国恢复楚国疆土,你才可告慰项梁将军的在天之灵,仅这般哭泣根本没有任何用处,还望项将军三思。”
经范增这样一说,项羽这才收住泪,传令命马五率领突骑在前,他率领大队楚军随后,急赴定陶,打算寻到项梁的尸体厚葬,由此马五在路上遇见了狄风所率领的残兵败将。
听了马五的讲述,狄风心中一颤。因为项梁的无头尸体已经被他埋了,项羽想寻项梁的尸体,根本就寻不到,除非他告诉项羽埋在哪里。可他草草地将项梁给埋了,连个丧葬的仪式也没有举行,狄风感到要让项羽知道肯定会不满意。但既然事情已经那么做了,也只能爱咋咋地了!
狄风拿定主意,把韩信叫过来向马五介绍了一下。
其实马五在跟随项梁时,曾经多次在项梁的大帐门口见过韩信,只因彼此级别不同,地位悬殊,一个是兵,一个是将,不曾交往过,如今成了同一级别人物,马五并没有像姚猛、张六那样对待韩信,反倒拍着韩信的肩膀说:“好好干吧韩兄弟,狄兄弟非常仗义,我当初不过是一个车夫,若是没有狄兄弟提携,我现在还给虞一公赶车呢!”
韩信见马五不像姚猛、张六等人那样怠慢自己,抱拳对马五说道:“信能得狄将军看重,实乃信之三生有幸,日后也望马将军多多相助。”
“没问题,我等彼此相助便是。”
多日不见马五,狄风感到马五在言语上多有进步,不似姚猛那样还是粗人一个。当即插话说道:“同为兄弟,只有彼此相携亲近,才能成就大事。三人同心,力可断金也!”狄风有意拽了一下文辞。
“上将军说得不错,心不同则难成大事,项公之所以在定陶被杀,不仅轻视秦军之故,还因楚军不能同心才落此败!”韩信有些感叹地说道。
对于韩信的这个说法,狄风虽然不是很赞同,但认为韩信此言,并不是一点儿道理没有。因为不管是谁,如果一旦离开同心协力,就像鸟没有了翅膀,你就是想飞得再高,不过是空想而已。
项梁一直想恢复楚国,他就像一只想要飞上高空的鸟,然而他缺少的就是一对翅膀。
此时狄风看了一眼马五,又看了一眼韩信,之后问说道:“如今秦未灭,项公先殇,实对我楚国不利,我等当如之奈何?”
马五说道:“狄兄弟,现项公虽死,然我楚军的兵力还在,只要我等与项将军同心,便能灭掉章邯替项公报仇。”
狄风不是不想替项梁报仇,可他对历史上的这个时期,最为了解也最为熟悉。除了项羽想要替叔父项梁报仇之外,其他人已各怀鬼胎,即使原本是傀儡的楚王熊心,这时也不再软弱,而是想趁此乱局,夺得兵权,来一个咸鱼翻身。
另外还有,宋义和刘邦也从这时候开始拍楚王熊心马屁,明里暗里都在聚集自己的力量,想要在这个乱世称雄一把。
然而当狄风让马五的突骑在前面开路,他率领黄旗军又返回定陶时,却没有见到项羽和刘季所率领的楚军。问过了当地百姓才知道,由于项羽寻不到项梁的尸首,与刘季一商量,便和吕臣的军队一起向东退往彭城,根本就没有去管楚王熊心在盱眙的死活。而章邯认为项梁已死,认为楚国的军队就剩几万人,项羽是匹夫,刘季是流氓,一个匹夫一个流氓所率领的队伍,也根本像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不值得忧虑,现在章邯已率秦军大队人马渡过黄河,北进攻赵去了。
“真是跟历史太相似了!”狄风等知章邯已率秦军北去攻赵,禁不住自语地说道。
可狄风这句话,却被一旁的韩信听见了,望着狄风问道:“上将军,什么跟历史太相似了?难道你早就知道事情会是这样的吗?”
“妈的,看来聪明人就是聪明!”狄风不觉在心中暗道。
',!'
 ;。。。 ;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接受提问
得知项羽、刘季、吕臣等人已率军前往彭城,狄风一边有些后悔自己不该返回定陶,一边暗怨身边的人给他乱出主意。如果他要按照原来的计划行事,也许要比项羽、刘季、吕臣等人还会早抵达彭城。即使他不去彭城,估计现在也已到达了盱眙,根本就不会在路上瞎折腾。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狄风重新理清思路,他决定还是离开定陶取道盱眙。
无论怎么说,这一时期楚王熊心还是老大,只要赢得老大信任,就不怕自己日后没有兵力。何况盱眙的两万人马太吸引人了,要想在兵员获得快速补充,盱眙是他的最佳选择。
为了不出现反对意见,也不希望再听别人的馊主意,狄风没有在跟任何人商量,便下令黄旗军第二次离开定陶,快速赶赴盱眙城。
秦二世二年九月十八日,狄风带着包括马五所率突骑在内的一千五百多人马抵达盱眙城外。
抵达时候天已经黑了,盱眙城守将眼见有一队人马到来,以为是秦军,便下令关闭了城门,任狄风派人在城下喊破了嗓子,可就是不将城门打开。
这一千多号人眼看着到家了,却被家人拒之门外,初始有些兵士满嘴怨言,后来怨言就变成了开骂:“老子在前方打仗,你们这些孙子在后方闲着,还讲不讲一点儿良心!”
守城的楚军兵士被骂烦了,就从城上往下放箭,若不是狄风命令兵士快速后撤,本来就不多的人马,肯定会有很多没死在抗击秦军战场上的兵士,在盱眙城下变成刺猬。
“这些狗日的竟敢射老子,等进城后非把他们脑袋拧下来不可!”姚猛首先像老虎一样地发起威来。
“现在天色已晚,命令兵士们在城外安营,明日我们再进城不迟。”狄风下达了扎营的命令。
一千五百多人的营寨很快扎完,一个时辰过后,盱眙城外的黄旗军和突骑都安歇下来。狄风把马五、姚猛、韩信、甘将军、张六等将领召集到帐中议事。经过商议,明日城外的楚军不进城,只有狄风带着马五、姚猛及五十亲兵去面见楚王熊心。
这种安排都是狄风的主意,当然这个主意之中包含着一种策略。
因为狄风清楚,他当初带走三万人马,现在带回来的却只有一千五百人,且有五百多人还属于原来的突骑,根本不属于黄旗军序列。这要让城内的人知道了事情,肯定会大发议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