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真的和沈清芳闹崩,就算真的无法回到从前,至少能和平相处才好。
“人非圣贤,岂能无过,我也是个平凡普通的人,怎么会不犯错,犯了错就是犯了错,即使是无心之过,自己也要坦然面对,努力去弥补,去纠正自己的错误带来的损失,并总结自己犯错的原因,学着下次去避免犯错就是了,吃一堑才能长一智嘛。”沈清夕放柔了声音对她说。
坦然面对?努力去弥补?纠正?自己现在还来得及吗?沈清芳只觉得嗓子有些干涩,张茹的眼睛能治好吗?自己还能回到以前的那个自己吗?回到以前的自己照棠哥哥应该就不会讨厌她了吧?
沈清夕看她沉默不语,不知道她心中的想法,但她想说的已经都说完了,剩下的就看沈清芳自己怎么想了。
“我言尽于此,怎么做就看四妹妹的决定了,我希望我能找回自己的妹妹,而不是一个整日横眉冷目的敌人,何况我并不认为我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沈清夕说话,扭头打算回去,“时候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沈清芳有片刻的茫然,看到沈清夕转身欲走的背影,突然出口叫住她,“三姐姐,你,你改日去看茹表姐的时候可否叫上我?你会治好茹表姐的,对吧?”
沈清夕没有回头,只是点了点头,继续走了。
ps:
家中的电脑网络仍没有修好,继续借别人的电脑更的,阿藜打电话到联通投诉,为什么偶的电脑上不去网,结果服务员告诉我,联通营业厅的维修员罢工了,再次崩溃,我的电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好啊?
亲们,看在阿藜四处借电脑,努力加更的份上,多多订阅,打赏吧,嘿嘿,遁走~~~~~~~~~~
第116章 平静
让订阅、打赏、粉红、点击、推荐神马都来的更猛烈些吧~~~
*************************************
自那日后,沈清芳虽然不像以前那样和她亲热相处,却也不会再冷嘲热讽,她们之间的相处变的淡淡的。
沈清夕虽然有些遗憾,却也知道强求不得,毕竟沈清芳心结深种,不是靠她一席话或一日两日能解开的。
两人倒是经常相约一起去张家的宅子里看张茹,为了方便为张茹看病,刑氏带着张茹住在了京都城中张家的一栋小宅子里,并没有回福田县。
张茹的情绪总是时好时坏,心情好些的时候就还愿意和沈清夕姐妹说说话,不好的时候就胡乱砸东西,说她好不了,大家都同情她,可怜她,她这样活着还不如死去。
刑氏只会搂着她抹泪,沈清芳每次都只是在张茹发完脾气后收拾残局,然后仍温柔的对张茹说话,这样的行径倒让沈清夕有些侧目。
相反,沈清夕对张茹就没有那么好的耐性,在张茹最后一次发完脾气后,她冷笑着说道:“你既然这么想去死,那就去死好了,真是好笑,我们同情你,怜悯你,你有什么好让我们值得同情怜悯的,你四肢健全,头脑清醒,殊不知这世上有多少人都是四肢不全,身体残缺,但却身残志坚,拖着残破的身体仍就成就一番事业,这样的人最是让人敬重,你不过是这些日子生了病看不见而已,又不是永远瞎了,你就这样自怨自艾,自甘堕落。也不值得别人同情,相反只会让别人看不起你而已。”
或许是这番话起了作用,张茹从此果然安静了许多,也很配合治疗,沈清夕每次去了都会给她针灸散去淤血,再配以活血化瘀的药汤服用,有时也会给她讲讲自己前世知道的张海迪等一些身残志坚的名人的故事。
张茹听完后总是淡淡的笑,“你不用安慰我,你是怕万一治不好我,我接受不了吧。你放心吧,我既然想通了,自然不会再像从前那样胡闹。”
沈清夕微窒。张茹不愧是张茹,说话还是这么不讨人喜欢,她确实存了这样的心思,她对自己的医术并没有完全的把握,主要是因为实践经验太少。因此她并没有阻止张家延请其他名医,相反,她还经常和张家请来的大夫讨论药方和治疗方案,这段日子,她受益匪浅。但她其实很怕万一治不好张茹,她会再次情绪崩溃。所以才会经常讲些励志的故事给她,希望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她。
张茹既然这样说了,沈清夕也就放下心来。只捡有趣的故事说给她听,甚至还给她讲还珠格格啊,镜花缘啊等前世自己记得的故事给她听,听的张茹和沈清芳又是稀奇,又是害羞。
“我以前只爱和五表妹说话。总觉得三表妹和四表妹都是庶出,心里有些看不上你们。现在才知道原来你们是这样有趣的人,看来我以前的想法有些错了,三表妹从哪儿听来这样稀奇的故事,可不敢说与外人听,让别人说我们不知羞,我们女儿家的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哪有像你说的那样私定终身的,真是太,太,太稀奇了。”终究没说出太没教养这个词来,可见张茹也是进步了的。
沈清芳却只是微笑不语,心里却是有些感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心里就是再中意顾照棠又如何,父亲和母亲都希望她嫁给张家表哥,她可能抗争的了?
沈清夕听来张茹的话只嘻嘻而笑,她讲这些故事一是给张茹解闷,二是希望沈清芳能认清现实,她这些日子经常进出张家,也见过张绍瑞几次,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差,相反在张茹出事后,他反而更成熟了些。
几个月下来,她和张茹、沈清芳的关系有了明显改善的时候,张茹的眼睛也初见成效,
有时甚至能看见影影绰绰的光影,刑氏欣喜若狂,更是日日都希望沈清夕过去。
转眼间就到了八月份,八月二十六是建安侯的嫡长女孟青儿嫁人的日子,八月二十三这日,大太太、二太太带着阖家女眷去添妆,建安侯府这几年一直和沈家的关系处的不错,尤其是沈家升了卫国公后。
到底是沈老太太的娘家,沈家也不好薄待了,因此两家的刻意之下,倒也真处的有几分亲热之意。
孟青儿一头青丝被反绾了上去,身穿红色斜开襟袍子,上面绣着点点梅花,衣襟和袖口滚着浅粉色的边,上面绣着缠枝梅,下面系着藕荷色的撒花百褶裙,腰间碧色腰带衬的其纤纤细腰盈盈不堪一握,显得更是楚楚动人。
“青儿姐姐真是漂亮,我们未来的姐夫真真是好福气呢。”沈清妙拉着孟青儿的手,上下打量着,打趣道。
闻沈清妙之语,孟青儿不禁双颊绯红,“清妙你也很漂亮啊。”
沈清妙笑嘻嘻的应了这话,沈清玥却娇俏的伸了伸舌头,“青儿姐姐这么漂亮,只是不知哪家公子好福气,能娶了姐姐这么好的人。”这是故意要闹孟青儿说出自己未来的夫婿。
沈清芳却接过话来;“是啊,谁这么有福气啊,青儿姐姐,呵呵。”
孟青儿听了更是羞的双脸通红,她的夫婿是是安平侯家的嫡次子,如今也在禁卫军中当差,她曾远远的看过一眼,长的眉目清朗,一表人才。
沈清夕心中却感慨万千,这算是盲婚哑嫁么?应该不算吧,青儿姐姐至少曾见过他一面,可是这样的婚事于她来说却是有些难以接受,性情脾性什么都不知就要同床共枕,相处一生,万一要是处的不好,岂不就是一辈子的代价。
“好了,好了,你们不要打趣青儿了,还不把你们小姐妹准备的礼物送与你青儿姐姐。”大太太见孟青儿脸红的要滴出血来,出面打圆场。
几人分别把自己早就备好的礼物送了出去,沈清歌给的是一个小巧的梨木镶螺钿七彩镜匣,沈清妙给的则是描金绞丝凤凰于飞的白玉镯,沈清夕给的是粉彩秋菊喜鹊登枝簪子,沈清芳的是雪青色绣梅花胭脂盒,沈清玥送的是嵌红宝石水晶项链。
建安侯夫人刘氏见她们小姐妹们热热闹闹的,就请了大太太、二太太、保国公夫人江氏去外头厅上坐着说话去了。
孟青儿一边道谢,一边让丫头们收了礼盒,登记造册,以便将来还情,几人说笑间,忽然听到外头丫头们的声音:“给赵姑娘请安,我们姑娘正和沈家几位姑娘在屋里呢。”
赵云冉?沈清夕一愣,自从上次她哭闹着说让太后给她赐婚,责怪沈清夕不早些透出消息给她后,就很少再踏足沈家,这个时候她怎么来了?
帘子一动,穿着月白色对襟长衫,浅红色绣如意云纹六幅罗裙的赵云冉迈了进来,见到屋里和乐融融的气氛,不由得一怔。
“赵姑娘可是有日子没见了。”孟青儿最先反应过来,上前见礼,其他人也随即跟着见礼。
赵云冉扯了扯嘴角,还了礼,说道:“这半年来,家母一直病着,我要照顾家母,所以出来的就少了些。”
沈清夕却发现赵云冉明显的清瘦了不少,人也变得有些憔悴,显得有些心事重重的。
赵云冉从后头跟着的丫鬟手中拿过一个楠木描金妆盒,打开,里头是一对绿莹莹的翡翠玉压裙,“青儿姐姐,小小礼物,请笑纳。”
她和孟青儿处的一向不错,这次要不是借着孟青儿出嫁添妆的事情,她还真的出不来,自上次她哭着回家后,向母亲开口请她去求太后,让太后为她和顾照棠赐婚,母亲本来答应的好好的,谁知父亲却斩钉截铁的告诉她:他不同意。
“为什么?”她一脸受伤的问父亲,在她的记忆中,父母都是最宠她,从小她说要什么,父母就没有不给的。
父亲沉吟片刻,才告诉她太后早就属意她嫁给庆亲王的嫡长子,只待她大一些就正式赐婚,庆亲王是先帝最小的儿子,当今皇上的幼弟,“你嫁过去就是世子妃,将来的亲王妃,这可是皇室宗妇,怎是一个外姓的国公夫人可以比的?”
赵云冉浑身冰凉,她自幼被娇养惯了,习惯了一切都按照她的意愿来,太后对她也是疼爱有加,她总以为将来她要嫁的人一定是自己中意的,选中的,现在父亲却告诉她,她的婚事早就被暗中确定下来,让她一瞬间觉得天都塌了下来,为何没有人问她的意愿?她的感情又怎么办?什么庆亲王世子,她不要。
她在家中又哭又闹,父亲都不为所动,后来见她实在闹的厉害了,怕传到宫中太后的耳朵里,索性将她禁足在家,让母亲拘着她,一禁足就是半年多。
这次她借着给孟青儿添妆,母亲又看她最近一直很乖巧,才派了身边得力的妈妈跟着一起出来的。
哼,以为这样她就会屈服了?她从小就倔,她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的,赵云冉心中冷笑,但现在还不是时机,她要等,等待机会的到来。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117章 惊变
赵云冉的到来打破了屋内和乐融融的气氛,沈清夕自上次知道赵云冉原来是因为顾照棠的关系才刻意和她们亲近的,再见到赵云冉心里也就有些不自然。
不过在孟青儿刻意的调和下,气氛在最初的尴尬过后又变得轻松起来,虽然这份轻松中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感觉,不过大体上这个添妆会还算愉快的过去了。
只是赵云冉待沈家几姐妹没有了最初刻意的亲热,对她们说话一直都是淡淡的,爱答不理的,倒让沈清夕松了口气,要是赵云冉还像以前那样亲热,她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从建安侯府用完午膳出来,转一条巷子就到了沈家和顾家所在的文正街上,路过顾府,江氏热情的邀请大太太和二太太去家里坐坐,保国公常年在边关镇守,顾照棠有没有其他兄弟姐妹,江氏平日里一个人在府里也闷的慌,大太太和二太太也未推辞,带着沈家几姐妹去了顾家。
“俗话说春困秋乏,这会子回到家也没什么事情,倒不如去你家耍会子,你们府上一向清净,不像我们,回到府里乱糟糟的一堆事情。”二太太笑道。
顾家人口简单,只保国公、顾照棠、江氏三个主子,本来就没有那么多事情,保国公又常年在边关,顾照棠平日里在宫里当差,江氏一个人在家更显得清静,不像卫国公府,少爷、姑娘们那么多人,今儿这个院子要添个摆设,明儿这个院子要换个物事,确实事情繁琐。
江氏却不禁感叹:“人口多代表着家族兴旺,不像我们这府里,成日里就我一个人,静的发慌。棠儿又忙着当差,何况他又是男孩子,不够细心,我越发闷的慌了,看今日孟家姑娘添妆及,我这心里就发酸,还是有个姑娘养在身边好啊,姑娘贴心呢。”
大太太听了这话知道江氏是有感而发, “前几日不是听你说皇上特旨让保国公今年过年时会回来吗?你也别担心,以后也是有机会的。再说棠哥儿也是个极孝顺的孩子,你以后有什么好担心的。”李氏本来想说让江氏赶紧调养一下身子,等保国公回来了。还是有机会再怀上的,毕竟江氏今年才三十出头,但这话却是不能当着自家姑娘的面说的,只能拍了拍江氏的手以示安慰。
“依照我看姐姐这话虽有一定道理,却也不全然对。熟不知姑娘养大了终究是人家的人,从这个角度看反不如儿子呢,儿子大了是要往家里娶人的,到时就有两人一起孝敬你了,姐姐要是一个人在家闷的慌,不妨赶紧给照棠娶个媳妇回来陪你。”二太太将话题转到了顾照棠身上。
提起儿子。江氏还是满意的,自家儿子身上并没有一些世家弟子不好的习气,相反因为经过边关的历练。儿子性格开朗活泼,却也稳重大方,“哎,说到娶亲却是一定要慎重的,我看你们家几个姑娘都是好的。不如与我们家一个做媳妇如何?”江氏半是认真半是玩笑的说道,一边说一边暗暗观察沈清夕的表情。
沈清夕和沈清妙都是定了亲的;沈清玥年龄又还太小。江氏这话自然是冲着沈清夕和沈清芳去的,沈清夕听了心里一动,想起上次大太太给自己的暗示,知道多半是自己了,脸色不由有些发红,心里却五味纷杂,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
沈清芳听了,心道果然上次照棠哥哥说订了亲是骗人的,如果他订了亲,顾伯母又怎么会出言试探母亲和大伯母,看来顾伯母是想在三姐姐和自己中挑一个了,想到此处,她不禁抬眼看向二太太,心中怦怦直跳,不知道母亲的想法是否改变了。
按说这话本不应该当着她们几个姑娘的面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