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不写新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记者不写新闻-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石的肾
2005年11月30日中午,“根本社区网”的CEO小娄及总编辑八分斋请我们报社的社区记者吃饭。
  席间,美女记者陈祺聊到她前天采访王石,神采飞扬。
  可以看出,陈祺是崇拜王石的。她说,她看到王石热了,*服了。王石脱下了深蓝色的粗布外套放在腿上。粗布外套的牌子标签不认识。质地很差,皱巴巴的。蓝白相间的衬衣比较平坦,但衣领已经发黄并且破损,裤子是那种土得掉渣的蓝色牛仔裤,袜子很像她小时候穿的2元5毛一双的非棉质袜,而鞋子也很丑陋。手表,是一个完全掉色的手表,让人感觉是垃圾堆里掩埋了很久的破烂。
  陈祺说,王石有其超人魅力一面,而且这种魅力是无可阻挡,必然会被世人知晓,被大部分人崇拜,被部分人膜拜的。他说话语气坚毅,吐词清晰,面带微笑,用词恰当,思维连贯有激情,照顾到每一位记者,普通话标准……
  一向八卦的女记刘半仙突然问道:王石身体怎么样?
  我知道,这话问得寓意深远。
  陈祺答,我觉得王石的肾有问题。
  陈祺的回答是有原因的。王石接受采访的3个小时里,他不停喝茶,估计喝了10多杯。其他人基本都上了厕所,还有人去了两三次,并且这些人喝的茶远少于王石。但是王石却坐得一动不动。于是,很多八卦的记者,尤其是女记者怀疑王石的肾有问题。
  我们桌上,有一个孕妇。她听完陈祺的讲述后,替王石愤愤不平:谁说王石肾不好?肾亏的人才总去厕所。
  (陈文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历史遗留问题是个什么问题?
2009年12月8日下午,在南山区西丽街道珠光村一所简陋的农民房里,钟家泉和他的多名工友坐在地上,身边摆放着数十张各类医院的检查报告和胸片。他们接过了耒阳籍老乡的接力棒,成为又一批为矽肺职业病鉴定奔波呐喊的农民工。在摄影同事的要求下,他们一个个*着上身挨个拍照记录,曾经坚挺的胸膛变得瘦弱不堪。
  采访间隙,将一包烟拆开分发给他们时,却全部被婉拒。钟家泉指着自己发黄的牙齿说,有着15年烟龄的他,因为尘肺,如今已经基本戒掉。爬个楼梯都会喘气,晚上睡觉不断咳嗽。半月前曾因为急性支气管炎,在医院挂水多天,深知那种三更盼着等天明的夜,是多么的难熬。
  怎么样(what),为什么(why),怎么办(how)?在几日的采访过程中,调查了解的全部几乎可以用这么三个词概括。从职业病防治院,到卫生部门,再到劳动部门,诚然各自都有难处和苦衷,但却不约而同地得出一个公认的回答:“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这句不可能被否认的废话,就像“这都是制度问题,我们无能为力”一样,正在成为一个解释原因的理由,一个推卸责任的借口。
  难,都难。《职业病防治法》白纸黑字,职业病防治院不可能冒着违法违规的风险擅自检查。深圳建筑工地多如牛毛,卫生监督所就算24小时轮轴转也查不过来。建筑农民工签合同率极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劳动监察要查得滴水不漏,无异于以一己之力对抗数十年的“潜规则”。更难的,自然是这些疲于奔命的农民工,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卖命十余年,却得如今下场。在采访车上,钟家泉一路上指着窗外大大小小的楼盘说,这是我盖的,那是我盖的。但现实却是,没有一家工地愿为他证明工作关系。就像《集结号》里的谷子地怒吼着“我为他们证明”一样,让人分外觉得世情冷暖,世态炎凉。
  耒阳的走了,张家界的又来了。当时历史背景和法制环境积累的弊病,在今天得以凸显,城市发展的代价竟需要他们个人来承担。集体要求做矽肺职业病鉴定并索赔的这批149名农民工,结果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中肯定会有一部分得不到他们想要的结果,悄然回家。历史遗留问题总要解决,因为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采访中,一名同行问我如何看待问题产生的原因。我竟然也叹了口气,不禁说了句:“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郭启明)
  

他们为何说起性话题来不脸红
2009年7月,采写《深圳90后的性与暴力》时,我遇到了一群深圳90后。初时,他们安静地坐在酒吧里,只喝饮料,寡言少语,与酒吧的氛围格格不入,都是乖乖牌,但当我把“性与暴力”这个问题抛出去以后,所获回应之热烈远远超乎想象。
  这是一群单纯的孩子,陌生人只要表露出足够的诚恳就能获得他们同样坦率的回应;这也是一群对性的认知度远远超出家长想象的孩子,家长们羞于启齿的生理信息早被孩子们多年前经由网络、小说等各种渠道一一攻克。对于性话题,他们心照不宣,在家长面前避而不谈。
  不谈是因为常常不被理解,因为家长刻意将性标注成带电的樊篱、禁忌的话题,一触碰必有强烈反弹。受访一学生称因看A片被家长狂抽80多个耳光,现在终于遇到可以交谈的成人(记者),发现同龄人外还有一个成人群体愿意与之交流时,孩子们敞开心扉掏心掏肺也就可以理解了。采访结束后,孩子们对这场交流的评价是,“有趣!从来没有大人会跟我们谈性方面的话题”。对此,我们是不是该反省一下?孩子与我们平等交流的机会,是不是太少了?
  而戏剧性的后续是,受访学生子路的妈妈致电记者,见报当天,她的手机都被打爆了。亲朋好友都问:你家子路怎么会出现在这个专题上?子路一向乖巧优秀啊!子路妈妈也颇焦虑,认为将女儿的图片放得太大太清晰,今后就业,用人单位发现子路的照片与“深圳90后的性与暴力”这一标题存在关联,会造成不良影响。
  谈论性、暴力话题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吗?事实上,所有接受我们访谈的90后,全都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其中不乏中考成绩698分的尖子生,还有留学海外的模范生。为什么不少60后、70后保守派会将性话题与坏孩子画等号?性是健康自然的事,因为我们先入为主地妖魔化了它,才使得它有了太多负面色彩。家长认为对孩子不谈性是一种保护,其实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坦然地谈论、尊重孩子的观点、与他们平等交流才是更与时俱进的保护手段。所以,对待90后,我们也需要一次认知和判断上的刷新。
  但很多成人要说,明明才十几岁的孩子,怎么说起性话题来不脸红?我们当年递个小纸条都有犯罪感。但是,成人有没有按照20年前的生活方式要求自己?如果是,那大家应该砸掉电脑、关掉手机、扔掉汽车,再来要求现在的90后谈性色变,好吗?要知道,在当下的环境下,好孩子不是对性充满无知,而是能够健康阳光地看待性问题。
  不过,要改变保守人士的观点确实是个浩瀚工程,充满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所以,我们对于子路妈妈的担忧,表示充分的理解。在此必须为这位忧虑的妈妈做个澄清:子路所讲述的均是自己对性的认知和听说的案例,绝非案例中的主人公。事实上,这个落落大方的小姑娘在访谈中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拒绝婚前性行为”的观点,成为家长引导匮乏下形成正确性意识观的特例。
  (王相明)
   。 想看书来

保密
我也差一点成为“泄密者”。当然不光我一个人,还有相当一大批的深圳市民都要“共襄此举”。让我事后诸葛亮的是前两天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2009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情况的事情,本来对于普通老百姓,公布的那些数字像是非洲人的面孔一样让人往往弄不清哪个是哪个,反倒是一条花絮抢占了不少眼球。当天路透记者质疑,发布会当天北京的一家报纸上已经把要公布的GDP等各项数据全都提前透露,对此国家统计局负责人也是一脸严肃,称对此次泄密将进行严肃查处。
  看到这几个数字觉得眼熟,回来一翻资料发现里面有点门道。前段时间深圳举办了一场见怪不怪的论坛,本来无啥新意,但在分析目前经济是否回暖的形势时,这位北京来的专家一张嘴接连报出几个数字,包括二季度GDP增长率、上半年GDP等。两相对照发现,实际上这个“秘密”,早就提前了半个周就*了。不过庆幸的是,本来可以成为全国首个“泄密”来源的媒体,却由于当天版面紧张,这部分的数据恰巧被编辑一锅端给删掉了,也少了事后的诸多麻烦。
  “泄密”,这个多少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词语,在近段时间却成了热门。央视主持人方静,卷入的正是“泄密门”;引起中澳两国高度关注的铁矿石谈判,澳方员工被以“泄密”为由带走调查。当然,对于损害国家利益、违反法律规定的泄密行为,自然应该交由司法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但如果以GDP数据提前半天时间让老百姓知道,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也算是泄密,当然,这会严重拉下当天发布会的收视率,从某些部门来看自然“着实可恨”。
  经济学家不可能、也没有本事是一个预言家,否则1929年大萧条、石油危机、次贷危机等统统不该发生。但这些在周末忙着四处走穴演讲的经济学家,居然能让自己讲稿中出现的数据与统计局后来公布的数据一模一样。在对统计局领导声称要严查充满关注和期待的同时,也难免让人私下揣测会不会又是不了了之。毕竟能够提早拿到这些数据的人,绝对不会是你我这样的平头百姓,何况咱们拿到也没什么意义。再者,统计数据屡屡提前出现在媒体上已经不是新鲜事,只不过之前国内媒体往往是搭台唱戏,现在来了个国外记者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对于这些“国外媒体”我们当然要义正词严。
  记得小学的时候写暑假公约、寒假公约之类的,老师往往让大家抄写“保守国家机密”,虽然到现在为止,我都不知道究竟有哪些国家机密居然连我都知道。从没有不透风的墙的角度来分析,保密义务不应该贯彻到以家长里短为乐的市井阶层。否则的话,难免有一天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张口骂领导是傻瓜,被单位开除,而理由就是“泄露公司机密”。
  (徐维强)
   。 想看书来

通货膨胀很凉,资产却很热
“通货膨胀很凉,资产却很热。”对专业的财经记者来说,这也许不是新概念,而对非专业财经记者而言,2009年10月31日,第一次听到某基金公司首席分析师用这句话做总结时,顿感眼前一亮,一堂普及宏观经济知识的讲座终于切中时下经济要点。
  后来,我上网搜索,发现类似的表述不算太多,经济学家成思危今年9月初在公开场合发表过类似观点。成思危认为,通胀预期已形成,要警惕资产泡沫破灭。说白了就是,现在股市和房市都很热,但通货膨胀好像没有来。如进一步阐述,则是银行放贷的钱太快,放贷的钱一部分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到股市和房市,导致资产过热。负面影响是,接下来通货膨胀,使百姓的现金贬值,实体企业家辛苦一年,赚了10%的利润,算上通货膨胀因素,等于没赚,还是直接投房市和股市来钱更快、更轻松,又导致资产过热。
  可通货膨胀到底会不会来?没有一个经济学家给一个肯定答复,政府也没站出来给百姓吃定心丸,这直接影响着百姓的心理、生活和理财行为,他们内心深处对这种不确定性都有隐隐的忧虑和不安。
  上周日,朋友A给我打电话,在电话里很惊讶地说,你知道梅林关口一楼盘二期开盘多少钱吗?“多少?”我问。“一期是一万一二,现在均价二万元了。”看了一年房的朋友显得有点焦急,想出手现在买房。由于朋友只有一套住房,手里有点钱的他总担心存款贬值。其实,从房价角度来说,这一年,他的存款至少缩水了50%,也难怪他焦急。
  还有一位朋友参加工作没几年,手里只有五六万元存款,也很焦虑。“房子买不起,炒股也不会,怎么办?”对这位朋友,我则建议她拿一两万元去学炒股、学理财。这样既不会因为不懂而大亏,但又参与了经济最热门的品种。只有参与了,你才有兴趣去学习、了解,也许你不一定能因此赚大钱、发大财,但也许会通过这个去关心、了解,知道中国的经济是怎么回事。我很认同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对于那些个在股市和房市赚得盆满钵满的大小富翁来说,除去内部消息等不当途径外,都是靠自己的能力与知识去改变了命运,风光无限的背后必定是无限的努力和学习。
  而对于朋友A,我个人观点是不主张追高买房,房子和黄金不是非买不可,涨上天,你不买,别人就赚不到你的钱。对于通货膨胀,我们要相信,中央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不会通过物价飞涨、纸币贬值等方式来掠夺百姓财富。
  (张小玲)
  

谈谈性,说说爱
虽然一直是电话联系,但通过声音,还是能感受到那位父亲的无奈和愤怒。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自爆16岁儿子染性病,对于这位家长来说,不知道需要多大的勇气。
  电视上还在讨论16岁少年*寻欢染性病的责任问题,有人将矛头指向管理部门,有人则指责家长教育不到位,评头论足的大多都是“见多识广”的成年人。加上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摸奶门”和“脱裤门”,更有80后给90后扣上了滥性和无知的帽子,不知道他们能否想起自己春潮涌动的那段经历,或者说是“多年媳妇熬成婆”,摆脱了被人说成是“堕落一代”的历史后,开始对下一代人指指点点。
  记忆中基本上从来没有人正儿八经地教育过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和解决自己的生理问题。初中的生物课上,一教室的少男少女,面对着老师大眼瞪小眼,男生一脸坏笑地望着课本上朴素的解剖图,女生两腮潮红,低头不语,结果生物老师颇为老练地来了一句,“这些内容你们自己看吧,我们来讲下一课。”讲的大家都知道,想知道的又不讲,正规的渠道没办法了解,只能通过其他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