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京兵-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宏军因此而荣获了一次三等功。

  当时下发的那个文件特有意思,开头是这样写的:由于许宏军同志一贯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贯严格要求自己,一贯什么什么的,反正我们的许宏军一下子由一个不怎么样的小少爷兵变成了一贯积极要求进步的好兵。

  你说这么好的一个兵怎么能不是党员呢?

  师政治部责令团政治部,团政治部把我们指导员给训了一顿,所以已经写了四年入党申请书,但被指导员认为还需要继续考验的许宏军的入党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我们全乐了,因为我们这些北京兵在指导员眼里都是不够入党资格的人,除了朱立民以外,我们那位来自苏南农村的指导员就没喜欢过一个北京兵。。 最好的txt下载网

14、
朱立民就是那个一贯积极要求进步的人,就是我们在新兵连就想害的那个人。

  虽说这小子一直很积极,可是他的入党也不是很顺利。

  因为他的表现自己很容易让别人看出来,而且他不太注意和周边的人搞好关系,只是一味地向领导靠拢,所以他的群众基础始终不太好,因此他也是在他积极努力了三年后才入的党,和我们李墨相比可是差远了。

  我们那个有时天才有时蠢才的李墨,当兵第二年就入了党。我曾经向他去取过经,他告诉我一个绝招。

  “你小子要经常向指导员汇报思想,没事就要向组织递交思想汇报,明白吗?”

  这也太难了,我可做不到李墨那样。

  他隔三差五的就去找他的指导员,对指导员:“俺现在又有活思想了,俺要向你汇报一下。”

  几次下来之后,吓得他们指导员见他就躲,实在躲不过了,他们指导员就会对他说:“我说李墨同志,你的活思想我都知道了。你看有那么多同志在要求进步呢,你不能总是占领导的时间啊,如果我天天和你谈,那么别的同志怎么?”

  李墨很聪明,他不再去烦指导员了,他开始不停的写思想汇报。

  他是什么文笔啊?那思想汇报写得简直可以和报纸上的相媲美了。

  人家李墨还能摸清他的领导们到底喜欢什么,比如这个喜欢写文章的兵,那个喜欢朴实的兵,那一个又喜欢爱劳动的兵。

  李墨是谁啊,人家能文能武,人家非常能吃苦,就这一点,朱立民就比不上啊。

  再说我吧,我一直属于那种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的人,而且我也没有摊上向许宏军那样的父母,要知道许宏军的入党申请书的原稿可是他老妈给他寄来的,人家老爸是部级,人家老妈是局级,那是什么高度啊?

  我一直有些迷糊,我可能也算是赶上好时候了,七四年起部队开始讲究正规化了,开始进行各项评比了。而我的技术始终是一流的,我对事故的判断力是非常出色的,再说我自己当时的目标也很简单,我是我们这一批兵里第一个明确表示愿意在部队干下去的一个北京兵,所以我也是我们这批兵中最早提干的一位。

  提干后指导员和我谈过一次话,提醒我做为一名干部而不是一名党员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 想看书来

15、
我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了,我就去找了几个写过入党申请书的人,可他们也说不清,于是我就去找了张杰。

  张杰就是不一样,上来给我列了个提纲,非常明确地告诉我要分几个部分,要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表明自己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

  我按张杰说的写好了入党申请书,并把它交给了我们的指导员。

  交完了以后我就在考虑怎么争取这个问题。

  我想到了我身边的党员们,想到了我的分队长,想到了张杰,想到了刘安康。

  他们都太崇高了,都是让我望尘莫及的人。

  所以我想到了李墨,所以我去找了李墨,但是我发现我也根本不可能做到他那一步。

  许宏军的事情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发现原来一个机会就可以改变一个人。

  那事对许宏军影响也是很积极的,因为他竟然有了想留在部队的打算了,他竟然想违背他父母的意志。他父母的意思是让他在部队锻炼几年就回北京,所以他一直没有表示要留下来。

  但是这次由于他的认真,由于他的负责,他挽救了一架飞机,他突然发现他想留下来了,他也想成为一名机械师了。

  和许宏军的转变相比,另一个北京兵夏东可是目标明确的一个人。

  他当了四年兵就正式要求复员了。

  “为什么?部队不好吗?”我问他。

  “不是不好,而是当兵只是我人生中的一个经历。”

  “怎么讲?”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没有人能当一辈子兵的。我爸说过,男孩子一定要当一次兵,这对他今后的人生很有好处。所以我来了,我正常服役了四年,我可以要求回北京了。”

  “怪了,你是从部队大院里出来的孩子,为什么第一个想走的会是你?”

  “一点都不怪,贾小兵。这四年里我认真思考过一个问题,我发现我不可能当将军,因为我不是那块料,所以我要重新设计我的人生。我要回北京,我要去读书,然后去找一个我喜欢的职业。你的明白?”

  夏东,一个平常不太爱说话的男孩,没想到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他其实是我们这批兵中第一个分清理想和现实的人,他后面的人生走得很平稳,他是我们中第一个住进别墅的人,他只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就成功地成为了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中的一员。 。 想看书来

16、
就在我们许宏军被标榜为一贯是个好兵后不久,认真算起来可能也就是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又看到一个文件。

  那是一份是通报批评许宏军的文件,开头几乎和几个月前我们看到的文件一样,只是在一贯的前面多了一个“不”字。

  不得不感叹文字的魅力,就加上这么一个字,意思全变了。

  许宏军从一个一贯坚持学习什么主义什么思想的好兵,从一个一贯严格要求自己的好兵,从一个一贯怎么样怎么样的先进人物,一下子成了一个一贯不坚持学习什么主义什么思想,一贯不严格要求自己,一贯不怎么样怎么样的影响恶劣并要严肃处理的落后分子。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许宏军在球场上和军械分队的一个哥们吵了起来,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嘛,吵着吵着就动起了手。

  虽说谁也没把谁怎么样,最多来了个他鼻子青了他脸肿了,可这可是在前线啊,这可是在部队啊,这影响可是太恶劣了。

  你说你们都是革命军人,你们竟然能为这么点小事就恶语相向拳脚相加,不严肃处理你们怎么教育大家啊?!

  于是乎,上级决定通报批评。

  于是乎,就出现了那篇和不久前差不多的文件,只是形式上差不多,内容却差很多。

  得,本来就要提干成为机械师的计划被搁置了,许宏军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并被要求写出一份认识深刻的检讨书。

  许宏军是谁啊?他哪受得了这些啊?

  他一拍桌子,把坐在他对面的指导员吓了一大跳。

  “明告诉你们吧,老子不赔你们玩了!”

  那年年底,许宏军复员了。

  夏东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走的,小少爷许宏军是赌气走的。

  其实原本他可以留下来的,其实原本他是可以做一个出色的机械师的。

17、
指导员,按照我们李墨的说法就是我们的“贵人”。

  “知道不,小贾。老书上说咱们这一生中啊,总会有贵人相助,现在能助你的就是指导员,你一定要和他搞好关系。”李墨对我说过。

  可是要想让我和我们这个指导员搞好关系可是不太容易。

  首先,这个指导员对业务好的机务人员很是有看法,而我就是那种每次业务考核评比都会取得名次的人。

  不知为何,那个时代总是有些人喜欢把专业和思想放在对立的位置上,认为专业好的人思想肯定会有问题。

  现在回想起来,这种认识也许就是当时那种对知识分子的歧视造成的。但是这种认识好像也并不全错,你想啊,一心不能二用,你如果把心思放在业务上了,那么政治学习好像是会受到影响的。

  关于学习能让人进步这一理论,好像是老人家特信奉的一条真理,他认为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事实证明他老人家的观点没错,可是这个观点到了我们指导员这里就变了味,他这类人认为老人家提倡的学习就是政治学习。

  有些政工干部总是认为业务学习是在和他们抢阵地,所以他们就理所应当地把业务好的那些人认为是一定没有好好学习政治,所以一定是需要多加改造的人。

  李墨还把贵人们分成好几类,比如有的贵人喜欢聪明的人,有的贵人喜欢笨点的人,有的贵人喜欢谦虚的人,有的贵人喜欢爱劳动的人,有的贵人喜欢艰苦朴素的人等等。

  我们当时的指导员就是那种喜欢谦虚的的人,喜欢不太聪明的人,喜欢艰苦朴素的人,喜欢爱劳动的人。

  说白了吧,他喜欢的还都是好人,可我偏偏不是那种好人。

  首先,我不太谦虚。说起来也怪我那个朋友张杰,他不是让我看了不少书吗?

  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当时是很流行的,其实认真想起来这话不是没有道理。

  反正我当时除了那些世界名著之外,也看了不少马列的书,我发现老人家的思想是来源于马列主义的。

  这本来就是事实,但是这好像不应该是我这个层次人理解的事实。

  我应该是那种领导说什么就回答是什么的人,可我偏偏知道我的领导当时说的好像不完全对,而我又偏偏不是上海兵。

  如果我是上海兵,也许我不会把领导的错误指出来,我会在心里嘲笑他。

  可我是北京兵啊,我是喜欢出风头的,自以为是的北京兵。 。 想看书来

18、
由于我的爱显摆自己,我经常会和水平虽然不太高但却要指导我们的人发生一些争论,所以我就在他的心目中留下了一个不谦虚的印象,所以谦虚的人我算不上。

  既然不谦虚,那么我就该是那种比较骄傲的人。一般骄傲的人都是比较聪明的或是自以为比较聪明的人,所以那个不太聪明的人我也算不上。

  谈到艰苦朴素可就更要人命了,为此我经常会受到指导员的批评。

  “贾小兵啊,我知道你们家里不需要你的钱,可你就不能把钱存起来吗?你非要经常去买水果吃吗?你看看你,今天去老乡家买包杏,别天去老乡家买几个鸡蛋,咱们的地勤灶还不够好吗?你能不能发扬点艰苦朴素的精神啊?你已经是干部了,你要为当兵的做出榜样来你知道吗?”

  要知道老乡家的杏是揣一脚一毛钱的那种,鸡蛋也花不了几毛钱,而我每个月的工资有五十多块钱,我一个月花在这上面的钱不会越过二块钱,我怎么就不艰苦朴素了呢?

  可事实上,我在他的心目中就是那种不艰苦朴素的人。

  说起那个爱劳动我可真是想不通,据说劳动是最能让人好好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

  当时有个共识,那就是劳动好的人思想一定就好。

  我们的指导员来自农村,他打心眼里喜欢那些质朴的勤劳的会做农活的农村兵,我不是说他的喜好有什么问题,可是如果只把会做农活看成是爱劳动的唯一标准好像是不对的吧?!

  劳动有很多种啊,工人阶级也是劳动者啊,可他们不一定会做农活啊,难道上机床的人就不爱劳动了?

  “知足吧你,”万世辉对我说过,“好在他认为会下地干活就是爱劳动,如果他认为你必须是八级工匠才是爱劳动你可就死定了。”

  想想也是,农活还算是劳动中比较好掌握的一种技术。

  其实不一定,农活也是有讲究的,城市兵做农活怎么也达不到的农村兵的水平,所以我们经常要被我们的指导员批评几句,因为当时的劳动全是由指导员组织的。

  “你们这些城市兵们就是有小资产阶级思想,你们还总是看不起别人,你们到是说说看,一个连小麦和韭菜都分不清的人,能是一个爱劳动的人吗?”

19
这话我可不爱听了,我想不光是我不爱听,所有分不清小麦和韭菜的城市兵们都会不爱听的。

  难道这是一个标准吗?

  难道我们分不清那两样植物是犯了什么错吗?

  难道我们分不清谁是谁就代表我们不爱劳动吗?

  当时不高兴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可是当场就站出来反驳他的人却只有我一个。

  “指导员,你这话逻辑上有问题。分不分得清小麦和韭菜是一个经验问题,不是一个态度问题。分不分得清小麦和韭菜和爱不爱劳动没有什么因果关系的,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就分不清它们谁是谁,可是我很爱劳动。”

  他对着我发了会愣,然后冲我笑了笑,很有涵养地走了。

  第二天,我们机组被分配去做一项特殊的劳动,淘大粪。

  大爷的!

  接到命令后,我他妈的只有苦笑的份。

  谁让我多嘴,谁让我喜欢卖弄自己,谁让我标榜我是一个爱劳动的人,该!

  “头,你别掺和了,我们来吧。”

  我的两个兵真够哥们,他们全来自农村,这些活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算活。

  “那怎么行,祸是我闯的,对不住啊两位。”我对他们很是愧疚。

  “哪的话?我们是一个集体,你是我们的头。”小徐笑着说。

  “说真的,你可真给我们长脸。”爱抬杠的小马凑过来,“你说的那些话还真在理,别的兵都挺佩服你的。行了,你一边待着,指挥我们做就得了。”

  “就是,就这点活,我们俩足够了,你一掺和进来就乱了。”小徐附和道。

  我知道他们说的是真心话,他们都有他们的不足,可是他们仍旧是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