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国学开讲: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家讲坛国学开讲: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比如有些女孩子,把晚上出席晚会穿的露背礼服穿到办公室去,毫无疑问谁都不会觉得合适。反过来也是这样,比如朋友聚会,大家高高兴兴,很轻松,到钱柜里去K歌,你突然打着一个领结,穿着个燕尾服去了,大家会认为你是在这里工作的,做服务生有这个要求,总之觉得你很奇怪。而一个人如果穿衣服和自己的身份相吻合,会给大家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大家会认为你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你非常明白自己的身份,那也意味着你对自己这个身份底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尽哪些责任,都比较清楚,说明你头脑比较清醒。如果你乱穿,穿的跟自己身份不相符,大家要么觉得你这个人心太野,要么觉得你这个人有妄想,要么觉得你脑子不清楚,这都不好。
  “下称家”,过去是有等级制度的,比如谁能穿绸缎衣服、丝绸衣服?当了官的,有功名的人才能穿。你是商人,就算是亿万富翁都不许穿的。到了很晚期,中国传统社会乱了才可以穿。比如,一个女孩子,谁可以穿红颜色的鞋子?绣花鞋,现在谁都可以穿,到百货公司买一双,红的,我还一只脚红的一只脚绿的呢。古代妇女一定是自己的丈夫有秀才以上功名,才可以穿;你不穿,别人不会觉得你谦虚,会觉得你很怪。如果一个女人明明知道自己丈夫不是秀才,却穿一双红鞋子,重者要被告官,要究办的,轻者觉得你疯了。过去的女性,谁能够穿红的裙子?也有讲究的,一定要是夫人、太太。但今天我们当然没必要有这种等级观念,只要和自己的家庭情况比较吻合,还是应该纳入我们的考虑当中的。比如如果父母收入比较高,或者家庭条件比较好,那么孩子穿衣服稍微好一点,只要和你的身份相符,那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经济状况不允许,你却拼命要找贵的、很好看的、很华丽的衣服穿,这毫无疑问是不妥的。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现在有好多这样的故事,因为虚荣,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条件,但是非要这么大方,完全不顾实际情况,要华贵,引发出多少社会问题。所以我们今天还是应该提倡《弟子规》里边“衣贵洁,不贵华”这样一个原则;“上循分,下称家”,我们结合现代社会的一些特点来考虑,把传统当中好的部分继承下来,还是值得我们遵守的。
  我们平时讲,衣食住行,《弟子规》前面这个部分讲的是怎么穿衣服,衣服应该怎么穿,应该怎么放。接下来毫无疑问,就要讲到食的部分。在吃饭的时候,有什么讲究?有什么规矩?应该避免什么?这个请大家听下一讲。
   txt小说上传分享

谨之二(1)
今天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的饮食习惯。在中国古代,这个问题同样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那么,古人所说的饮食习惯是指什么?和今天家长关注的是不是一回事?在培养孩子饮食习惯的问题上,父母又应该注意哪些呢?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弟子规》在讲完了穿衣应该注意的细节后,接着告诉孩子吃饭时应该遵守的规矩。在中国古代,人们非常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而这也正是今天的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那么,古人所说的饮食习惯是指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弟子规》中有哪些规定?在培养孩子饮食习惯的问题上,父母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弟子规》讲:“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于喝的、吃的,不要挑三拣四,“食适可”,食够量就可以,“勿过则”,不要过分。这是根据《论语·学而》的君子食无求饱讲的。《论语》里讲的君子食无求饱的字面意思是君子吃够就行了,不要撑着,实际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适可,不要过量。《弟子规》接着《论语》往下讲,这就牵涉到我们对传统饮食观的一些认识。
  我们也许会提出疑问,《论语》里边记载孔子的态度好像不太一样,他对大家说,君子食无求饱,你们够吃就行了,但自己却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孔子怎么自己很讲究啊?《论语·乡党》里讲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一段话讲的是什么呢?
  孔子讲的是祭祀时候的规矩,你在祭祖先、祭宗庙的时候,应该以这种态度,而不是讲自己平时吃的应该是这样。
  孔子实际上是那种对饮食不过分讲究的人,《论语·雍也》记载:“贤哉,回也。”这个大家都知道,说颜回非常贤良,身居陋巷,有一小笸箩饭,有一瓢水,他都觉得很快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不是一个对饮食挑挑拣拣的人。
  古人非常注意观察一个人的吃相。你吃东西的时候,能够反映出你的修养,反映出你的家教。这个人明明在开会,他却说这个人吃相很不好,南方话里,说这个人吃相很不好,是指这个人没教养,慢慢把吃饭等同于教养,而不局限于吃饭。古人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我给大家讲几个故事。唐代有一个文学家叫郑浣,这个人是进士出身,而且当过大官。他的生活很简朴,特别是对饮食绝对不挑挑拣拣。有一次,他的远房孙子从老家来找他,因为这个孙子是农民,没有见过世面,也不懂礼节,穿的衣服当然也很破。所以郑浣家里有很多人,包括仆人都嘲笑这个远房的孙子,只有郑浣没有。他觉得这个孙子很朴素,来自民间。郑浣问这个远房孙子,说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我有什么可以帮你?结果这个孙子就跟他讲,我常年在家乡种地,做老百姓,我想当一名县尉,这样我就可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郑浣一想,哦,你这个孩子还是蛮有上进心的,不错不错,我可以帮你试试。于是,郑浣就写了一封信,把他介绍给某一个地方的县令,看看能不能给他安排点工作。就在郑浣给他送行的那天晚上,郑浣请他吃饭,说为你送行,明天你要上路了。郑浣就观察这个远房孙子的吃相。那天吃的是蒸饼,郑浣突然发现这个孙子把这个饼的皮给撕了,掏里面的瓤吃。这一下,郑浣非常生气,就在旁边叹息,说:这个饼的皮和里面有什么区别啊?你居然有这样的毛病?如此奢侈浪费?你一点淳朴的习惯都没有,我看你在家乡务农,应该是很质朴的啊,一定懂得种庄稼的辛苦。没想到,你像纨绔子弟一样的浮华。这个远房孙子害怕了,一哆嗦,把手上剩下的那些皮通通给他远房爷爷递过去了。郑浣接过来,把他掏剩下来的皮全吃了。第二天郑浣就打发人把这个远房孙子送回家,认为他不堪重任。郑浣就是通过一个饮食的细节,来观察一个人。。 最好的txt下载网

谨之二(2)
古人认为,一个人对待饮食的态度,能够反映出他的品德和修养。因此在中国古代,人们往往通过饮食的细节来观察一个人。甚至有的皇帝,还会以此为标准,来考察皇位的继承人是否合格。
  据说,唐玄宗有一次和太子,即后来的唐肃宗吃饭。这一天御膳房准备了熟肉,有一只熟的羊腿,唐玄宗就叫太子把这只羊腿给切开。太子说,好,遵命,于是就把羊腿给切开,把肉给剔下来。剔完了以后,太子就用饼把手上的羊油给擦掉。这个时候,唐玄宗就在旁边观看,心想你居然这样啊?拿饼擦手啊?心里很愤怒。唐玄宗刚要发怒的时候,却发现太子把这个饼给吃下去了。唐玄宗一下转怒为喜:好孩子,懂得节约。于是就认定他是一个比较好的皇位继承人。
  中国人过去非常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现在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要让孩子形成营养结构比较完备的饮食习惯。比如有些孩子老吃快餐,什么肯德基、麦当劳等,我们觉得不行,你得吃点蔬菜,这是培养他的饮食习惯。比如孩子挑食,有些东西吃,有些东西不吃,我们说你的饮食要均衡。
  在中国传统当中,孩子的饮食习惯就是《弟子规》规定的这些。比如不要挑拣,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分。还有食不语,就是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这都是吃饭时的规矩,西方叫餐桌礼仪。但是中国传统有套规矩,比如孩子只能吃尊长放在你面前的菜,只能吃尊长夹到你碟子里的菜,站起来伸出筷子到远处那个碟子里夹菜,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会被认为非常失礼的。你也不能向同一碟菜连续伸三次筷子,你夹一筷子,好吃,再夹一筷子,好吃,再夹一筷子,好吃,但如果你的筷子第四次伸出去的话,长辈会用筷子把你的筷子敲掉,提醒你一下,意味着这顿饭你不要吃了,你应该反思一下。
  在现代人看来,古人的这套餐桌礼仪似乎已经过时。今天的家长,很少有人会要求孩子遵守这些规矩。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些规矩对于现代人已经没用了呢?如果孩子不懂这些规矩又会怎样呢?
  不讲究餐桌的礼仪,不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长大以后或者进入社会跟别人交往的时候,确实很容易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比如大家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在座的有的是尊长,有的是领导,有的是师长,孩子一看到很远有个自己爱吃的菜,一下站起来,把那个菜撩过来放到自己跟前。你想想,如果我们跟这样一个人一起吃饭,你肯定不会觉得他懂礼貌。或者一桌子菜,他就盯着那一个菜吃,别的几个菜其他同事、朋友都在吃,他却连一筷子都不伸,因为他不懂得“勿拣择”的道理啊。那么会给大家留下一个什么印象?大家会觉得你这个人不合群,我们都能吃,怎么你不能吃呢?这就是从小没有养成“勿拣择”的习惯。
  现在的餐桌礼仪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浪费是非常严重的,在学生餐厅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半个馒头被扔掉,大半盘菜被倒掉。有的孩子买了一盘菜,尝了两口,可能觉得不合口,倒掉了马上再买。这种情况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我们不能把它当一件小事来看。如果从小不形成良好的习惯,将来会影响孩子的整体形象。
  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让孩子受益终生,可是在当今社会,拥有这个习惯的孩子却越来越少了。那么,要想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今天家长应该从何做起呢?

谨之二(3)
今天,孩子从小都是宝贝疙瘩,父母只问孩子你喜欢吃什么啊?你想吃点什么啊?爸爸妈妈给你去买,让他们从小生活在这样一种有绝对选择权的环境中。现在的孩子有几个会顾着老人,比如吃的时候有没有想着爷爷奶奶吃了没有,外公外婆吃了没有,爸爸妈妈吃了没有啊?好多家长有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实际上是不好的。比如,家长不吃,都忙着喂孩子,爷爷摇着拨浪鼓,奶奶举着布娃娃,爸爸端着碗,妈妈拿着勺,孩子吃饱了,大家才松口气,哎哟,天大的事情了了,然后再坐下来吃。这给孩子从小形成一个极不好的习惯,让他没有一个相互谦让的习惯,考虑在同一张餐桌上、同一个屋檐下别的尊长喜欢吃什么,想要吃什么?我是不是应该谦让点?我是不是应该关心一点?这种习惯没有养成。如果从小让孩子跟长辈在一张桌子上吃饭,那孩子会知道:哦,原来我爱吃的东西谁都爱吃啊,不是我一个人爱吃。原来我认为这个东西不好吃,怎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能吃啊!我是不是也尝一尝,我或许也能吃下去啊?如果我们有这样一种习惯,对孩子将来的成长实际上是有好处的。
  大家现在唯一不用担心的是《弟子规》里边的“食适可,勿过则”。为什么呢?因为现在许多年龄很小的孩子都在嚷着要减肥,比如我和朋友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一起吃饭:叔叔,我不吃。我问为什么?我减肥。
  《弟子规》讲:“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岁数还小的时候不能饮酒,喝酒醉了以后,那是最大的丑事。
  为什么《弟子规》会有这样的规定?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年纪小的时候,第一,你身体没有发育完备,所以你身体的结构对于酒精的抵抗能力是有限的。第二,自控能力差,除了身体以外,精神方面、意志方面的自控能力都较弱,而且有的时候,甚至是不知道自控的。那么一旦喝醉了,就很有可能做出一些让父母非常难堪,让家里客人非常难堪的事情,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也许还会做一些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尤其像我们现在读中学,特别是读高中的学生,血气方刚,在这个时候如果饮酒的话,会引发一些相当严重的后果。《弟子规》的考虑是非常非常周全的。
  现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有立法规定,不到哪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不能饮酒也不能买酒的。如果你到一个店里去,说我要买酒的话,营业员会根据你的年龄做出判断,如果那么小一个小孩子,说我来两斤酒,那是不能卖给他的。如果你卖酒给未成年人,也是违法的。这样一些规定充分表明,从对孩子们负责的角度讲,全社会都有责任,而这种责任甚至要通过立法来保障。所以《弟子规》的这个规定毫无疑问,在今天依然是有效的。
  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弟子规》中“勿饮酒”的规定都同样适用,孩子们都必须遵守。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不是就可以随意饮酒呢?成年人喝酒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对成年人或者青年人来讲,喝酒应该有一个度。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是很多的。
  酒池肉林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的,商代晚期的君主基本上都是一些淫暴好酒之徒,他们喝了酒之后,原来暴躁的脾气越来越厉害,干的坏事也越来越过分。为什么商朝的贵族喝酒特别容易喝出事情来?因为他的酒器是青铜器,青铜里面有铅,而一用青铜器装酒,铅的挥发更厉害。所以现在很多历史学家判断,商朝晚期这些喝酒无量的贵族基本上是铅中毒的。中毒后,他的意识就不会清醒。如果他的意识不会清醒,他对做出来的事情还谈得上负什么责任。

谨之二(4)
以酒误国的事情在中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