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国家文物局将根据国际公约,在道义上进行呼吁和追索,希望其返还。对于追回方式,宋新潮表示,首先不希望通过拍卖,其次要尊重收藏家的意愿。
在已经回归的5只兽首中,除了猪首以外,其他4只都是通过拍卖形式回归的,最后一只马首的价格比前三只的总和还多。马首于1989年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81万英镑成交。而到了2007年,澳门赌王何鸿燊要用6910万港元才能将其拍得。这纯粹是有关商人恶意炒作的结果
宋新潮呼吁,海内外媒体不要炒作此事,炒作的结果,是让那些利用中国老百姓爱国热情投机赚钱的商人获利。
为防止借拍卖之机炒作、哄抬被劫掠文物价格的行为,国家文物局于2008年11月就发布了《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文物行政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劝阻我境内的博物馆及其相关机构和个人参与竞拍、购买任何被盗或非法出口的中国文物。
国家文物局表示,不赞成国内各博物馆购买这类非法流失出境的中国文物,而是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的法律框架和原则,依靠国际合作,依法追索。
国家文物局:加强引导海外珍贵文物回流四措施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国家文物局将从四个方面加强引导海外珍贵文物回流:
首先,在积极追索历史上流失文物的同时,做好国内现有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把好国门,防止出现新的文物流失。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特别是不断完善关于打击盗窃、盗掘和走私的国内法规体系。使我们开展国际文物追索时,具备更加有力的国内法规支撑和依据。
第三,进一步加大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调查工作力度,支持国内专业机构投入更多的经费和人员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包括圆明园流失文物在内的专题研究,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全面收集、整理和研究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有关情况,准确掌握流失文物的基本面貌和重点文物的翔实信息,为文物追索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和研究平台。
第二章 兵分三路大行动(4)
第四,积极地通过外交努力和国际合作,加快解决历史上流失文物的返还问题。
名称:青铜器象尊
年代:殷商晚期
收藏地: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名称:虎卣
年代:商代晚期
收藏地:法国池努奇博物馆名称:圆明园鎏金佛塔
年代:清
收藏地:法国枫丹白露宫
反对拍卖,民间在行动
文物怎能商业炒作
法国《解放报》一篇由其驻北京记者撰写的文章称,在中国有强大的声音认为,当初铜兽首被掠夺已经是国耻,任由这些被掠夺的中国文物在法国被公然拍卖,就是“双重国耻”,因此中国才会有越来越高涨的要求阻止拍卖甚至有要求归还铜兽首的声音。
圆明园管理处新闻发言人宗天亮表示,圆明园一直不主张文物进入拍卖。一是文物拍卖价格虚高,像这次的价格高达2亿元人民币,不是一般机构或个人能承受得起的。二是圆明园的历史文物有着它本身的文化内涵,一旦被当作“挣钱机器”进入拍卖程序,则文物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将被淡化。宗天亮说,“但是文物流失海外多年,一些机构在海外进行拍卖,圆明园管理处也无法阻止。还是希望文物能回归祖国。”
面对圆明园兽首铜像拍卖价格成倍翻高,如今要突破亿元的价格,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榆表示,兽首的价格应回归文物本身的价值。2000年首批3件兽首回归有其特殊性,其身价还包含了爱国的感情价值。从文物本身的角度看,这个价格已经到了上限。既然是文物,就应根据它的历史、科技及艺术价值衡量它的经济价值。
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榆
不拍卖是前提,也是底限
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表示,坚决抵制圆明园兽首铜像的拍卖,以维护中国流失文物的主权尊严。他们强调,不拍卖是前提,也是底限,“圆明园”绝对不能变成一个商标,并要避免兽首铜像在商业拍卖的层面上过多炒作和渲染,导致流失文物拍卖成为普遍认可的商业惯例。
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锋表示,圆明园兽首铜像是历史上中国文物流失的见证,一方面我们尊重拍卖公司的商业规则和收藏市场的运作机制,尤其是此次拍卖将用于公益目的,无可厚非;另一方面,拍卖战争劫掠的文物,于情于理都不能接受。
该基金将积极与拍卖方沟通,寻求双方都认可的合作方式,力争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2月24日,中国香港民建联一批成员到法国驻香港领事馆抗议,谴责法国佳士得拍卖两件中国圆明园兽首铜像
巴黎抗议拍卖活动持续三天
从法国时间的2009年2月24日清晨开始,位于巴黎塞纳河边的大皇宫外,就聚集了大批旅法华人的抗议队伍。按照计划,在北京时间26日深夜,这里将对两件圆明园文物进行拍卖。*民众表示,“抗议将于今日达到最大规模”。
“我们向当地政府合法申请了*,将连续三天在此进行抗议活动。希望能影响拍卖进程。”组织*的“四月之友”协会主要成员、中国留学生蔡印同说,当地很多留学生都紧急加入了这个*,其中还包括两名反对拍卖中国文物的法国人。
2月23—25日,中国旅法学生在大皇宫前进行抗议活动,散发圆明园的资料。李洹同学为这次活动申请了警局的许可“目前我们已经印制了5000份传单,已经发出了近2000份。”传单呼吁有关各方慎重考虑,本着尊重历史真相和文化价值的精神,归还流失海外的中国珍贵文物。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兵分三路大行动(5)
聚集在拍卖厅外的留学生表示,目前前来参加拍卖会的中国人大概有10多位,但很难估计他们是否会参与对两件圆明园文物的拍卖。
有旅法华人学者表示,文物追索的重要意义在于彰显中国话语权。“此次诉讼已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中国的声音,今后一些西方买家再想通过拍卖占有中国文物,不得不考虑他将面临的巨大政治风险。”
知识链接
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于2002年10月成立,隶属于由文化部主管的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是中国国内第一个以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圆明园猪首铜像就是在该基金的帮助下,回到祖国的。反对拍卖,律师在行动
律师们自觉行动起来
中华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天依律师事务所律师,圆明园海外追索文物律师团发起人王庆(左)和张生贵(右)法国佳士得拍卖鼠首、兔首铜像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中国民众的极大愤怒。
2009年1月16日,67名律师自发组成圆明园海外追索文物律师团(以下简称中国律师团),准备打跨国官司,在法国对两兽首的收藏者和佳士得拍卖行提出诉讼,阻止拍卖、追索国宝。这是中国国内首次以律师团发起诉讼的方式追索海外流失文物。
中国律师团向圆明园管理方及文物专家、法律专家发出了传唤状的征求意见稿,要求拍卖公司停止拍卖,并要求收藏者返还被盗走的圆明园兽首。此后又有数十名律师加入此项行动。
据中国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介绍,法国当地不少华侨都和他联络,表示愿意提供帮助。法国全法*、法国法律与经济理事会也表示将派人组成工作组协助他们的工作。
刘洋说,得到拍卖消息后,他呼吁律师组团起诉,拿起法律武器向法国追索国宝。2007年,刘洋曾起诉一个美国人以讨要龙门石窟的佛首,洛阳中级法院已经立案。
据悉,中国律师团搜集了世界上5起类似的案例,其中4起胜诉,只有1起败诉。
中国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右)在法国
由近百人组成的追讨律师团,一举一动也备受瞩目。
针对法国佳士得将在2009年2月25日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兽首铜像一事,中国律师团表示,如果佳士得拍卖行不撤拍这两件文物,中国律师团将在法国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联合国1972年通过了关于非法进出口和转移文化财产所有权的公约。它主要涉及的是在一国境内被偷盗然后走私出去的一些文物必须归还原来所有国。但是对于我们这次涉及到的一百多年以前的这些文物,目前国际法上还没有达成一个很明确的有效的国际法规则来约束。
不过,根据刘洋的理解,中法两国都加入了《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该公约有规定,被盗文物的拥有者应该归还该被盗物,并且没有时间限制。
参加中国律师团的律师,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放弃了繁忙的日常工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追讨国宝的行动中,他们不拿任何报酬,但是还是面临一个不能不正视的现实难题,那就是经费问题。在中国律师团成立之初,本案所涉及的高额诉讼费以及法院审判需要支付的补偿金都没有着落。
后来,一家房地产公司表示愿意出资40万元支持追索行动,刘洋所在的北京天依律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愿意为中国律师团解决赴法诉讼的其他费用,中国律师团的工作才得以继续。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兵分三路大行动(6)
意想不到的尴尬:没有原告
根据法国法律规定,原告需要与事实有利害关系,方能立案。中国律师团虽然成立了起来,但很快就出现了一个必须解决的尴尬难题:谁来当原告?由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原告人选,这就为后来的法院判决埋下了隐患。
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锋说,对于通过法律诉讼的途径来追索流失文物,我们实际上在2003年的时候,就跟美国的一些律师沟通过这个问题,后来也有中国的律师参与探讨。2007年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这一次中国律师团的首席律师刘洋,之后我们也有一些探讨。圆明园兽首拍卖的消息传出以后,刘洋也有一些动作,包括组建律师团诉诸法律,期间我们也有沟通。
2009年1月10日的时候,在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支持下,专门召开了一个抢救流失海外文物的法理研讨会,当时出席这个法理研讨会的有专门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法学家,大学的教授,也包括刘洋,当时就通过法律诉讼的途径来追索流失文物所涉及的一些技术性问题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像原告是谁?被告是谁?法律依据是什么?证据在哪里?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牛宪锋指出,法律诉讼是比较严谨的程序,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非常严谨,准备必须非常充分,这样才能够在法庭上站得住脚。
关于原告这个问题,最早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和刘洋也有一个沟通,刘洋认为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是合适的原告之一,但并不是最合适的。
牛宪锋说,最合适的原告应该是圆明园。但圆明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个人角度来讲,对于中国律师团的行动当然支持。“但说实话,毕竟现在文物在私人手上,而文物又不是这个人抢劫的,让他免费归还的可能性有多大?”作为12件生肖兽首铜像的拥有者,圆明园管理处为什么不作为原告提起诉讼?李兴锋表示,律师团当然希望圆明园能够参与到追索行动中,“我们和圆明园管理处沟通了若干次,但他们表示不出面、不参与”。
后来考虑了另外一个原告,叫爱新觉罗宗亲会。但很多法学界的人士,还有很多媒体的记者始终对此有不同看法,对其担当原告的身份存在质疑,认为爱新觉罗宗亲会作为原告的身份不能成立。
就走法律途径追索圆明园兽首一案,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律师曾经提出了两个最核心的问题:其一,从法律层面上来讲,如何定性?圆明园兽首的的确确是被战争掠夺的,但这个定性在法律文件上能不能站得住脚?其二,实际上最好还是不要一下子直接进入法律诉讼的环节,通过外交层面的途径进行外交协调,由政府出面应当是最合适的。
勉为其难的原告:爱新觉罗宗亲会
在圆明园管理处、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等均未出任原告的情况下,中国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主动找到了新觉罗宗亲会会长爱新觉罗·州迪,希望爱新觉罗宗亲会能够出面作为原告进行诉讼,因为当年的圆明园是皇家园林,国宝铜兽首当年属于皇家所有。
清皇室后裔,爱新觉罗宗亲会会长爱新觉罗·州迪
经过考虑之后,州迪答应了刘洋的要求。州迪表示:“我只是觉得,能够将国宝追回来,对中华民族是很有好处的,所以就答应下来,并且在1月份就将律师要求的授权书发给了他们。”
第二章 兵分三路大行动(7)
对于外界质疑清朝皇室后裔作为原告身份是否合适这一问题,州迪则强调说,铜兽首归还中国后,肯定是属于国家所有,爱新觉罗家族绝对不会将国宝居为己有。
在法国原定的代理律师,即法国的那位不愿暴露姓名的自愿作为本案代理人的大律师,因对爱新觉罗宗亲会作为本案原告信心不足,宣布退出代理。不可否认的是,爱新觉罗宗亲会作为本案原告的理由也确实不太充分。
法国友人,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主席高美斯
为了增大胜诉的把握,中国律师团不得不重新选择原告。经过一番周折,中国律师团终于联系到了一个看起来更为合适的原告,那就是由法国友人贝尔纳·高美斯(Bernard Gomez)组建的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这个协会在通过法律程序替中国追讨文物方面,已经有过成功的经验。
一个法国人说:我要替中国人告状
佳士得坚持公开拍卖中国文物,为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