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把“小沈阳”当盘菜
上网浏览,总见有不少人拿小沈阳说长道短,甚至一些学者也借着《不差钱》品头论足,有赞不绝口者,也有横加指责者,褒贬大不同,公婆各有理。窃以为,过头了。小沈阳以及《不差钱》还谈不上算是一个文化现象,不应该费那么多笔墨口水。
中国地域广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南北文化,东西民俗,从来就有差别。仅就口味说来,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已是作古的说法,现如今,南方人吃辣子,北方人好甜点,并不是稀罕事。众口难调,因为一出小品就一定要分出文化高低、趣味雅俗,不免有点儿太较真儿了。
其实,应该感谢那个中文名字和英文名字都叫小沈阳的纯爷们儿,他的机灵和滑稽让多少老少爷们、婶子大娘、姑娘小伙乐不可支,开怀大笑,尤其是在年底年初传来那么多金融危机沉闷信息的时辰,一个小沈阳让人忘了多少烦心事,这种心神安慰花多少钱能买回来?
文化人有文化人的毛病,眼高手低不说,还总爱指点江山,关键是还总说不到点子上。我也算是文化人,自我提醒要引以为戒。如果也要说说小沈阳,那就只说两句,一句是艺术贵在创新;二是身价儿变了,出场费高了,别忘合法缴税。切记!
手机通话给谁听
美国总统布什最讨厌的事之一就是开会时有人的手机响铃,因此,被通知开会内阁成员进会议室前都不会忘记把手机关闭。事实上,在一些国家,公众场合手机乱响铃已经被视为一种公害,一些人往往因为手机铃声响得不是时候而忙不迭地向人道歉。
与此相反,在中国,手机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财富的象征,更有人以此来显示身价。因此,在许多公众场合,诸如餐馆、影院、公交车上等,人们不仅要聆听各款手机的铃声,还要被迫听它的主人大嗓门的通话,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那些家长里短,事事非非的话语都硬往儿朵眼儿里灌。这样的经历相信许多人都有过。
有人可能不以为然,会指责笔者吃着井水还管着河水。其实不然,如果用手机的人真想让自己有身份涨身价并赢得别人的尊重,就应该做到不要以任何个人的私事而打扰他人。就手机而言,现在科技早已赋予它以特殊的功能,即通话者只需要用自己听得见的声音说话,对方就会清晰地听到,用得着那么大声嚷嚷么?
如今,由于*事业的迅猛发展,手机在品质不断提升的同时,价格却在逐步下降,手机持有者相当普遍,有没有手机已经没有人太当回事,倒是如何使用手机应该当回事对待了,因为,在一些特别的场合,手机成了噪音的同义词。科技的发展理应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
由手机噪音类推,在现时的社会中存在许多不文明的事例,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乘坐公交车挤上挤下,对残疾人不予照顾等等,这些本来是做人行事的ABC,遗憾的是进行了多年的文明扫盲仍然收效甚微,值得反思,所谓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这里不妨举一个洋人的例子。话说中国一家大报派驻法国巴黎的两名记者,轮换着在地铁车站总共站了一百个小时,他们的现场记录是在这一百个小时里,没有听到过一个人大声喊叫,更不要说吵架骂人了。在那人潮客流中,不管是显贵还是平民,都无言却一致遵循着一种无形的社会公德,同时也在彼此互相尊重。
文明是有距离的。国家与国家,文明程度的高低比富裕程度的高低更重要,换句话说,精神文明的贫困比物质文明的贫困更应该令人警省。而人与人最大最根本的差别不在于衣饰行头,更重要的是气质、修养。人比自轻然后人轻之,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自己看不起自己,就很难让别人看得起自己,不是有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穷得只剩下钱了。
文明是不能强迫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把自己的文明强加于别的国家或民族,但文明是可以输出输入的,中国的古代文明曾漂洋过海,其自身的发展也借鉴汲取了西方文明。如今,科技的交流使国人的生活日趋现代化,但是否也让现代文明紧紧伴随呢?
笔者曾自封为“教育救国论者”,以为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发展是强国富民之本。但如今很愿意接受这样一个新论点,就是经济发展必然促进社会进步,生活改善,同时提升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但愿如此。
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
“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据说是小平先生说过的一句话。猜想大意应该是不要杞人忧天。自京城来的一位书友说出另一层意思: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民间的说法最干脆:不要咸吃罗卜淡操心。
想一想也是,如今世界变化快,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也算是为社会做贡献。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助,这也是社会所提倡的。
书友问:责任是什么?我茫然,因为我过去对此的认识似乎全过时了。书友说,责任是扯淡!这么一说,我更弄不明白责任是什么了。也许这就对了。不过有一点儿不会错,那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少去想或不去想什么天塌不塌地陷不陷,所谓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爱谁谁,别太当回事儿,特别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哎呦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 想看书来
作家为何喜欢凌晨伏案写作
或许是自幼而有的作家理想一直魂牵梦绕,使我每每很是关注作家诗人的写作习惯,尤其是一些名家习惯于凌晨写作让我记忆深刻。不无巧合的是,当我决定写这篇博文的时候也恰是凌晨时分。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来,我总是在凌晨四点或五点醒来,虽睡眼惺忪,但思维却异常活跃,想企业管理事务,想闲杂人等,想大千世界,也想写写博文,但往往起床后却想不起来想过的种种,甚是遗憾。为了不再遗憾,就穿衣坐在电脑前敲起键盘,不仅想写下此时感受,还想找回一些从前的记忆……
在我的深层记忆中,曾对因创作《李自成》成名的作家姚雪垠十分感佩,印象最深的是他习惯于每天凌晨三时许起床写作。为了印证记忆,就谷歌和百度,还真是搜出一大串“佐证”。有一篇回忆文章说,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别人是在梦中被惊醒,而姚雪垠却正在伏案写作。直到进人80高龄以后,他依然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起床写作。姚雪垠自己这样说:“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后来比较顺利,我总是激励自己抓紧时间,克服困难,写下去!每天凌晨3时左右起床写作,多年来已成为我的习惯。我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人要耐得寂寞,耐得寂寞的人,就能勤学苦练,从而做出成绩来。人们也就会承认他、记住他。相反,耐不得寂寞的人,会心存浮躁,哗众取宠,热衷于出风头、赶时髦,不会有大的成就”。
还有一位作家是浩然,就是《金光大道》的作者,也是我记忆中甘于艰辛写作的人,但百度和谷歌没有给我更多的佐证,期盼博友相助。这里仅借浩然本人的一段话作为例证:“我今天四点钟就起床了,不敢再睡,很怕误了时间耽误大家。每到作家班的学员们来北京学习,我都想来看看大家。我老了,中国文学事业的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人可以老,但文学不能老,中国的文学更不能老”。
借着百度和谷歌,还找到一些习惯凌晨写作的“大腕”:
鲁迅先生白天会客,看书报,到了晚上就开始写作,常常是写到第二天的一两点钟。诗人艾青也喜欢在清晨写作,数学家陈景润习惯在凌晨三点起床投入工作。
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只是在早晨写作,他认为在早晨才能使人保持一种清醒的批判精神,在写作环境上则是随遇而安,纵使置身于炮火连天的战场,他也能专心写作。
法国作家福楼拜则是白天休息,夜里通宵写作。他书房里那盏绿罩的灯彻夜通明,他的窗口也就成为塞纳河上船夫的航标。巴尔扎克则更独特,他吃完饭就睡觉,而在午夜开始写作。难怪有的作家将书名取为《灯下集》、《月下集》、《书海夜航》、《燕山夜话》等等。
河北作家李祝尧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村夫情》,就是以农村大包干为背景写的。他为这部长篇小说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写作,8点钟还要跟正常人一样去上班。
不啻是作家,还有不少历史名人如华盛顿、拿破仑、康熙皇帝、曾国藩等都有三四点钟起床的习惯。
在谷歌上还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睡眠与健康:一定要早起,即使在冬天,也不可超过6点起床,春夏秋季尽量在5点之前起床,因为人在寅时(3点~5点)肺经旺的时候起床,能够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顺应阳气的舒长,来完成新陈代谢,肃降浊气,使肺气清,这样有助于养肺和顺应太阳的天势升起人体阳气,使人一天阳气充足,否则,就好像发动机,过了这段好时机就很难发动人体阳气,影响人的身心健康。&;not;
有一位企业集团的董事局主席讲道,举办企业骨干培训班,每一期五六百人,每天凌晨四点半起来上早课。看到毗邻的僧人每天四点起床,一年365天天天如此,多少年来年年如此,而且享受于此。
旁征博引,写到这里,已是清晨六时半还多18分,应该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王仁民与黄河碑林万古流芳
三天前浏览河南主流网媒时,看到黄河碑林开园仪式在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举行的消息,心底为之一振:啊!终于开园了!并欣欣然把这条消息以要闻转载到创意中原网,希望有更多的人分享这荣耀和骄傲。
我是1986年来到光明日报河南记者站工作的,记得到任不久就来到当时名为郑州黄河游览区即今天的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采访,也是专为采访黄河碑林和王仁民先生而来。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王仁民先生,一个高高个子、眉宇间镌刻着刚毅的人,一个被人视作为实现理想而忘乎一切的人。有报道他现今是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让我想起在离开河南出国前不多几个社会兼职中就有该研究会理事一职,想必王先生是想不起我这个下属了。
黄河碑林始建于1984年,到1986年时,仍有不少人对此举不以为然,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在许多媒体人看来却是可望又可及的壮举,并给予积极热情支持,口说不算,报道为凭,记得我也是写过一些文字的。
记得王先生一条腿有点儿残疾,但这一点儿不影响他的风风火火,为了寻求名人书法和书法名人,为了勒石刻碑,他不是跑了多少路,吃了多少苦,这在当时就感动着许多人,也正是许多被感动的人给予他许多支持和协助,实际上也早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丰碑!
如今,王先生可以感到欣慰了!黄河碑林矗立在黄河岸边,王仁民和他的同道创造了一个奇迹,为中华文化铸就一段辉煌。作为河南人,我为此深感骄傲和自豪,并鞠躬致谢王仁民先生,更愿以先生为榜样来做人做事。
附注:黄河碑林筹建于1984年,目前共征得稿件8000余件,勒石刻碑近1200通,荟萃了当代海内外专家学者、伟人、书法名家的手迹,其中包括陈云、薄一波、赵朴初、沙孟海、梁披云、林散之、邓拓、舒同、启功、沈鹏、张海、李铎、王学仲、谢瑞阶等。新落成的黄河碑林分东、西区,融景观园林艺术与书法瑰宝于一体。其中东区作为主区,建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炎黄二帝塑像西侧,分为“智者的思考”、“当代翰墨”、“友朋自远方”三大主题。“智者的思考”这部分是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书法碑刻。“当代翰墨”展示当代翰墨名家的作品,兼具少数民族的文字,体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友朋自远方”主要是国际友人、华侨的书法作品。
假期日志:第一天在家做什么
我曾是五一黄金周长假期的不以为然者,并写过博文表示己见。如今五一假期成为三天,还是有点儿找不着休假的感觉,想必是这些年来惯于忙碌,心理已成定势,甚或有点儿变异,尽管在农历春节期间患病时自己警告自己“悠着点”,但还是习惯成自然,看来天命难违。
今天是休假第一天,还是依照习惯早晨六时许就起床,办完卫生间的事儿并洗澡后,就打开电脑做“假期作业”——放假前特意发一期《东元简报》,给每一位员工布置了“假期作业”——先是下载昨日离开公司时发到邮箱里的文稿资料并存在桌面上,接着检视创意中原网,查看了昨日网管新发的“《河南创意产业概览》编务指南”,再查看几个重要栏目的文稿。还好,如常。
接下去,在记事本编写当日工作安排(这是惯例):1。思忖金水文化创意园平台建设方案文稿修订;2。构思一份调研报告提纲;3。查阅私人博客;4。收发电子邮件;5。检视创意中原网……写下如上几条就没有可写的了,忽然觉得真是休假了,因为平时总是要写下十几条甚或二十几条。
既来之,则安之,随遇而安,不再多想工作,包括前两项“思忖”和“构思”也干脆到明天再说,切实给自己放一天假,在电脑上浏览,以神游世界,随意再看上几页书报刊,也是悠哉游哉,心神轻松,可算是对“打工老仔”的一种奖赏,很是知足。
曾在公司例会上讲过多次,只要做上企业就不会轻松的日子,不得不去想也不得不想的许许多多的事情,顺心也好,逆境也罢,总有一颗秤砣在心口挂着,总有一把剑在头上悬着,再想想过去在机关、在报社的日子,那是神仙啊!
知足认命常乐。一本初衷而不思悔改,笃志敬业而奋然前行,本分做人,踏实工作,不存妄念,不抱幻想,仰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