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6年,即汉武帝太始元年,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因大赦天下而出狱,其出狱后给少卿任安写了一封书信,名曰《报任安书》,其中除了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样的名句外,另有几句话也十分有名,即“盖文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在这段话中,司马迁列举了七位在逆境中成就大事的伟人,用以表明自己忍辱负重、无论如何也要完成《史记》的心迹,令人赞叹。而其中第一位就是周文王姬昌。
言归正传,姬昌入羑里时已年近半百,他深知自己处境险恶,到处都是纣王眼线,所以言行举止十分谨慎,饭不多吃一口,话不多说一句,白天做苦役,晚上睡地窖。有人与之交谈时,他必先拜谢纣王不杀之恩,表现得十分虔诚。蹲在牢子里度日如年,总得找点事情打发时间,于是文王就专心致志玩起了八卦。
八卦,又名易,相传为伏羲氏首创,是中华科学和思想文化的源泉,其影响范围极其广泛,如天文学、哲学、医学、数学、军事、自然科学以及武学等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其虽然只以简单的图像符号表示事物,但却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融万物之理于其中,神奇而神秘。相传伏羲八卦所表现的内容尚不全面,有局限性,而且也比较散乱,文王将其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对其进行了规范化、系统化和条理化,使其趋于完善。文王八卦被后世称为《周易》(即易经),它逐渐成为了儒家和道家的必修课。鉴于本人不才,只知道关于它的一些最基本的常识,这里就不献丑了。
好了,我们再次言归正传。
虽然纣王无道,但是殷商的大臣中还是有不少好人的。如微子启、箕子、比干、商容、祖伊等,值得说明的是,《封神演义》中的闻仲、黄飞虎、李靖等人都是虚构的,您不要信以为真。
姬昌被拘羑里时,比干时不时就来探望他,当他看到姬昌条件艰苦、蓬头垢面、骨瘦如柴后,十分痛心,就连夜进谏纣王,说姬昌并无什么重大过错,而且他对纣王感恩戴德,十分虔诚,应当赦免出狱。此时纣王心情不错,听王叔比干一说,就决定放姬昌回国,但有个条件,让长子前来做人质,以免真的放虎归山。
姬昌长子以孝闻,闻讯后二话不说就去了朝歌做人质,负责给纣王喂马、驾车。纣王此时并没有立刻就放了姬昌,而是先留伯邑考在朝歌,看他表现如何。怎想,他表现很“糟”。
相传,伯邑考是个美男子,还会弹得一手好琴。纣王宠妃妲己见后顿生好感,就请求纣王让这个马夫教自己弹琴,纣王对妲己百依百顺,一口就答应了。结果,妲己要与伯邑考过夜,伯邑考誓死不从,妲己一怒之下诬告伯邑考调戏自己,使得纣王大怒,将伯邑考“烹为羹”。相传伯邑考死后变成了玉兔,陪嫦娥姐姐空守广寒宫。除此之外,伯邑考还是紫微星君。关于伯邑考的记载很少,《史记》只说到了他早死,并没有说怎么死的。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儿子有罪,其老子也好不到哪去。纣王就对人说“圣人当不食其子羹。”然后就命人将此人羹送给姬昌吃,结果得到暗示的文王竟将其吃了。纣王得知此事,哈哈大笑,从此便放松了警惕,不再搭理姬昌了。
姬昌依然被囚在羑里,没什么事干,就继续钻研八卦。
一晃姬昌已经在羑里住了七年,几乎快被纣王遗忘了。这时候比干密书西岐来救姬昌。相传文王四友,即太(大)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括)听说后,便设法找来了有莘氏美女(当和太姒有关),骊戎地区出产的文马(红鬃白身、目若黄金),有熊国生产的三十六匹好马(九驷),还有很多其他的奇珍异宝。他们通过贿赂纣王的宠臣费仲而将这些东西献给纣王。纣王见后大喜,说:“只美女这一项就能释放西伯了,何况还有那么多。”于是就赦免了姬昌,还赐给他弓箭斧钺,正式封他为西伯,为西部各诸侯的最高长官。末了还说了一句:“说你坏话的是崇侯虎啊。”此言一出,崇侯虎可要倒大霉了。
姬昌回国后,献出了洛水以西的土地,表现得十分恭敬,同时请求废除炮烙之刑,纣王准许。(注:《殷本纪》和《周本纪》在关于赐官和献地的时间顺序上发生了矛盾。)
七年的牢狱生活,除了完成了八卦,文王也完成了举兵伐商的伟大构想,而如今,是完成这个构想、为子报仇的时候了。
六 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姬昌之二
公元前1056年,五十六岁的西伯昌被纣王释放出狱。他一方面向纣王献地,请除炮烙酷刑,称自己为小邦周,称商为大邑商,表面上耽于游乐,以麻痹纣王;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生产,暗地练兵积粮,为伐商大计积蓄力量。但没过多久,西伯昌感到,似乎还缺些什么。
相传,某个夜晚,姬昌做了一梦,梦见一只白额猛虎,肋生双翼,朝自己扑来。姬昌惊醒,唤来散宜生,让他解梦,结果散宜生说这是大吉之兆,所梦之物并非猛虎,而是飞熊。姬昌又占卜了一下,结果大吉。后来姬昌果然在访贤时遇到了大贤,此人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
又相传,姬昌要出去打猎,先自己算了一卦,结果得的是乾卦九五,即“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也就是《史记》所说的“猎物不是龙不是螭(chī 一种没有角的龙),不是虎不是熊,而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结果西伯出猎在渭河北岸遇到了姜子牙。
又相传,姜子牙早在姬昌入狱之前就归了周,姬昌出狱还是他的功劳呢。
三说哪个是真实版本,存在争议,学术界一般推崇第二种说法。但不管哪种说法,文王到渭水时,太公都是在钓鱼。
故事是这样的。
姬昌出狱当年某日,出猎于渭水北岸,遇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在河边钓鱼。求贤若渴的西伯发现这个老头十分奇怪,因为他的鱼钩是直的,上面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嘴里还在嘀咕:“愿者上钩,愿者上钩……”随行的大臣们以为这老头一定是老年痴呆,或是本来智商就有问题,都没怎么在乎他,唯独姬昌觉得此人是个奇人,便上去与之攀谈,结果发现此人学识渊博,目光远大。姬昌大喜,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太公即提出了“君以举贤为常,官以任贤为常,士以敬贤为常”这三常学说,提醒姬昌要重视人才。姬昌听了高兴异常,说道:“我先君太公(指古公亶父)曾经说过:‘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应该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很久了。”于是称吕尚(吕是封地,姜是祖姓)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姜尚被尊为太师。此时周文王五十六岁,姜太公七十二岁。
西伯得吕尚,如虎添翼。在姜子牙的辅助下,周国很快就比以前更加强盛。这时候,诸侯不忍纣王的残暴,纷纷叛商归周,有什么争端都要来请西伯裁决。当年,虞国人和芮国人(两国位于岐山与朝歌之间)发生争执不能决断,就一块儿来到周国,要请姬昌来裁决。但是到了周国后,他们发现周国种田的农夫互让田界,人们都有谦让长者的习惯,于是非常惭愧,还没等见到西伯就和好回去了。此事很快传到了各路诸侯的耳朵里,纷纷说道:“西伯恐怕就是承天命的君主吧。”于是诸侯们推举姬昌为“受命之王”。这一年依然是公元前1056年,即姬昌五十六岁之时。
公元前1055年,纣王对东夷用兵,姬昌趁机进攻殷商西北部、周国北部实力最为强劲的犬戎(今陕西武功、兴平一带,一说今山西凤翔一带)。犬戎是西北游牧民族的一支,曾在武丁时期被商朝军队击败而臣服于商,后经常奉商王命令攻打叛军,颇具实力。姬昌为解除攻商的后顾之忧,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攻打犬戎,最终取得了胜利。
公元前1054年,纣王还在攻打东夷,姬昌趁机领兵攻打密须,密须位于今甘肃灵台县,是甘肃境内最早的民族政权,实力不可小觑。周军经过艰苦奋战(具体过程不详)将其击败,彻底解除了西面和北面的后顾之忧。
公元前1053年,商朝“远征军”归国,疲惫不堪,姬昌趁机攻打耆(qí)(又称黎)国。耆国就是武乙时的旨方,殷商末年为殷西的内属国,位于今山西长治西南,是殷商的重要盟友之一,也是殷商的重要屏障。姬昌灭密须后,趁势东进,终于击败耆国。耆国被灭,商王朝失去了对西土的控制。
此时,纣王大臣祖伊闻讯,十分害怕,便进谏纣王,劝其当心,然而纣王狂妄自大,说:“我命在天,西伯昌能奈我何!(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回去后对微子启说,“纣不可谏矣。”导致微子启萌生去意。值得一提的是,《史记》在这里又出现了时间问题,《周本纪》和《宋微子世家》说祖伊是此时进谏的,而《殷本纪》说是次年姬昌灭邘国后才进谏的。
公元前1052年,姬昌伐邘国。邘地位于今河南沁阳西北,曾作为殷商的陪都,纣王时命鄂侯于此。后来鄂侯被害,其子孙逃往湖北鄂州一带定居,一说湖北省简称鄂即由此来。鄂侯后人逃走后,邘地被封与他人,作为朝歌的重要屏障。姬昌率大军最终将邘国拿下。姬昌拿下耆国和邘国,相当于剪除了殷商这只大鸟的两只翅膀,剩下的就是摧毁他的爪牙。
公元前1051年,姬昌终于来到了老仇人崇侯虎面前,十几年前正是由于他的出卖,使得姬昌有了七年的牢狱之灾,饱受折磨,痛失爱子,自己也差点死去。本来姬昌并不知情,在羑里时也一直把他当做兄弟,如果不是纣王的出卖,今日恐怕要并肩作战了。但是恶有恶报,要怪,你只有怪殷纣不义了。
崇侯虎所镇守的崇地,位于今陕西户县附近,是一处战略要地,其城墙高大而坚固,驻有重兵把守,是名副其实的殷商西大门。因此,在所有的殷商属国中,崇国的实力是最强的。西伯强攻三十天没有将其攻下,将士疲惫,军粮见缺。西伯惆怅,便与姜尚进行了谋划,最终决定采取以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战略。
西伯一面继续准备大量的攻城器械,调集部队,收集粮草,联合友邦,做好军事部署,一面宣布了崇侯虎六大罪状,即“茂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表示自己是为民伐崇,是替天行道,同时宣誓不会滥杀无辜、破坏房屋、抢夺财产、掳掠牲畜。崇地百姓本来就对崇侯虎不满,闻此誓词,纷纷表示支持周国伐崇,部分人还在城内制造混乱;而军士见状,也无战心,心想周军势大,又不见殷商援军到来,再撑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而且崇侯虎本来就不义,为其效死命不值得。随着这样想法的人的逐渐增多,崇军斗志逐渐被瓦解。终于在不久后,崇城被周军攻克。
崇侯虎被灭,殷商失去了锋利的牙齿,只剩下了一对爪子,这对爪子就是他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纣王果然认为自己是真命天子,周军将其羽翼一个个剪掉的过程中,他居然没做出一丝反应。
至此,剪商大业告成,之后,周朝又南扩至长江、汉水流域,形成了“天下三分有其二”的形势。周国控制了大半个天下,殷商彻底被孤立了起来。
不久后,为了更好地监视殷商的情况,姬昌命人营建了沣邑,并从岐山下迁都到沣(在今陕西长安县沣河西岸)。
一切准备完毕,就剩下最后一击了。但不幸的是,西伯姬昌在灭崇次年即公元前1050年病倒了。当其感到自己命不长久时,便招来了各个儿子和文武百官。他嘱咐姬发一定要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灭亡商朝;要尊姜子牙为师,称“尚父”,悉心听其指导。同时嘱咐周公、召公、毕公以及诸臣要尽心尽力辅佐姬发完成大业。在将诸事安排妥当后,西伯姬昌带着一点点的遗憾闭上了眼睛,享年六十二岁。
纵观姬昌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的一生。其10岁便担负起兴周大任,12岁就引兵出征。在其精心治理下,周国兵强国盛,诸侯归心。后遭小人出卖而进羑里,七年间又作出了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周易》。其在痛失爱子的时候能强忍住悲痛,可谓至刚。后又访得圣贤,谋划出剪商战略,并成功的用于实践,终于使“天下三分有其二”,为武王铺好了灭商之路,可谓雄武。周文王西伯姬昌,文治与武功并举,不愧圣王的美名。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七 承父业一战定乾坤——武王姬发
公元前1050年,即西伯昌称王第七年,文王病重,他召来众儿子和众大臣,嘱咐好身后事,然后带着些许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其死后,次子姬发即位,是为周武王。此时姬发47岁。
暂停一下,我们先来看本小说——《封神演义》。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姜子牙以及众神仙道人辅佐武王伐纣的故事,里面的妖魔鬼怪神仙道圣非常之多,他们的招数神奇诡异、高深莫测,法宝也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其中很多人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如姜子牙、苏妲己、申公豹、哪吒三兄弟、托塔李天王、二郎神杨戬、四大天王(魔家四将)、土行孙、雷震子,等等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慈航道人,他是昆仑十二仙之一,没有徒弟,是个男的,但他后来和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投奔了佛教,变成了女的,名字叫做观世音……
其实,《封神演义》中不光是各位法术高强的大仙道人神奇,不会法术的文王姬昌也很神奇,相传他一辈子生有99个儿子,算上雷震子正好是一百个。其中老大叫伯邑考,老二叫姬发。文王去世的时候是九十七岁,临死前对姜子牙说;“吾儿年幼……”按演义所描述,姬发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