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魂--华夏之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魂--华夏之刃-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后,姓邹的和姓屠的人祖先极有可能是蚩尤,因为蚩尤被杀后,其善民被迁到了邹屠之地,后为邹氏和屠氏。

  综合各种记述,原始社会晚期各部落间通过打仗、融合和迁徙等方式,进行了大规模的搅拌运动,最终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族人民在今后漫长的历史中也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进行了融合。也就是说,阁下您如果没有家谱,要真较起真来,您究竟是哪个民族的还真不好说呐。

  言归正传,炎黄二帝是华夏族即汉族的祖先,蚩尤是诸多少数民族的祖先,所以蚩尤完全有资格与炎黄二帝并称,因为中华民族不单单是汉族。炎黄子孙这个称号似乎不妥了。但是,据某些古籍记载,蚩尤姓姜,起于神农氏,与炎帝同宗,即与黄帝同宗……如果此说成立,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还是恰当的。

  除了民族渊源之外,蚩尤能与炎黄二帝并称的资本还在于九黎部的先进生产力,为中国古代文明做了重要贡献。

  蚩尤的贡献主要有:

  一、发明了谷物种植,开始由采集、渔牧和游牧向农业发展,苗族这个“苗”字就可能与育苗、移苗和壮苗有关;

  二、能够制出精美陶器,手工业开始发展;

  三、发明了金属冶炼和金属兵器的制造,使得九黎部成为炎黄时军事力量最强的部族;

  四、首创法规,发明刑法,后被黄帝集团效仿;

  似乎少了点,但每一个都是分量十足,足以证明蚩尤乃中华文明的伟大缔造者之一。

  蚩尤,最该被正名的神!

  末了,说最后一句,蚩尤原来不叫蚩尤,而叫尤或由,蚩是贬义词,后加的,不过随着时间流逝,两个字已经分不开了。

八 先蚕圣母——嫘祖
先讲个西方故事。

  公元前一世纪,凯撒的情人、埃及女王克利奥巴特拉(埃及艳后),穿着一种华丽的衣服引来了人们的关注,后来凯撒也穿着这种华丽的衣服去剧场看戏,剧院顿时沸腾起来,达官贵人翘首观望的不是凯撒,而是凯撒身上的衣服,因为这衣服实在是太华丽、太高档、太名贵了,这种衣服就是绸袍,他来自遥远的东方。这种绸袍的布料怎么卖?12两黄金一磅!令人咂舌。但贵族们仍然不惜重金进行购买。当时的罗马帝国进口丝绸,流失了大量的黄金。哲学家以此作为罗马帝国*的象征。此时的罗马人也开始幻想,神秘的东方一定遍地是金吧。这个神秘的东方被西方人称之为赛里斯,亦即丝国,就是当时强大的帝国——汉!那个时候,罗马只知道用重金购买丝绸,但不会制造,直到几百年后(约公元6世纪),才从东方引进了第一桶蚕虫,而此时,中国的养蚕制衣技术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直到今天,中国丝绸在世界上依然享有盛誉,而养蚕制衣的首创者是谁?答案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嫘祖。

  嫘祖,又作累祖,西陵氏之女,名王凤,黄帝元妃,生二子:一个是玄嚣,号青阳,其孙为帝喾;一个是昌意,其子为颛顼。

  嫘祖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很大贡献,最重要的是发明了养蚕技术,被称为先蚕娘娘,先蚕圣母,蚕神,西陵圣母,人文女祖,行神,道神,祖神,嫘姑,凤姐,蚕姑娘,凤姑娘,丝姑等,受到了后人的敬仰。

  相传,嫘祖生于二月十日,出生地为四川盐亭县(一说河南西平县),是彩凤投胎转世,自幼聪明。某天,嫘祖给父母采果子吃,发现了天虫(就是蚕)吐丝结茧,于是细心观察生长规律,最终首创了野蚕家养,又用丝制衣,使西陵氏人穿上了丝衣,后来被推举为西陵部落酋长。

  黄帝兴起,西陵族进献了丝帛给黄帝,黄帝看到后,想起当时的人还是夏天裹树叶,冬天穿兽皮的状态,感觉到这是一项重大发明,于是慕名去西陵访问嫘祖。来到西陵,嫘祖正在桑园养蚕,黄帝看到她身穿金色彩衣,闪着金光,显得十分轻柔、温和,又看到地上堆着一堆蚕茧,便问这是什么。嫘祖就给黄帝讲解了植桑养蚕和抽丝织绸的道理,黄帝从此对嫘祖十分仰慕。后来,两位就结成了夫妻,在嫘祖的带领下,加之嫫母发明了纺轮和织机,炎黄族人普及了育桑养蚕的技术,华夏族树叶兽皮的时代宣告结束。

  嫘祖除了是一位发明家外,还是一位颇识大体,大爱无私的贤妻圣母。在其做西陵酋长的时候,发生过几次小部落叛乱,嫘祖主张恩威并用、攻心为上,最终平定叛乱;她提倡婚娶相媒,逐步终止了群婚、乱婚和抢婚等落后风俗;她辅助黄帝,不尚杀伐,安抚战败后的蚩尤部族,使之没遭到灭族的结局;她主张部族之间和谐相处、共存共荣,对民族融合做出了贡献;她教子有方,不溺爱子女,将长子青阳降居江水(岷江),次子昌意降居若水(雅砻江),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练,最终使其后颛顼和帝喾成为了明君圣贤;她终身为推广育桑养蚕制衣技术奔走劳碌,最后在南巡的途中(衡山道)逝世,因此被人们拜为道神、行神和祖神,亦即旅游者的保护神。嫘祖虽贵为“国母”却没享过清福,一生为民,无私奉献了自己的光与热,不愧为中华民族人文之母,是中华民族一位伟大的母亲,是华夏妇女历代崇拜的母仪。

  历代对嫘祖多有祭拜,武则天就为其作过诗。当代更有不少名人到嫘祖故里四川盐亭或河南西平进行敬祭和题词,中国多地都有在农历二月初十举办先蚕节的习俗,同时海峡两岸、各国华人也开展了对嫘祖文化的学术研讨。2007年11月,“中国嫘祖文化之乡”、“中国嫘祖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嫘祖故里河南西平隆重举行。四匾同挂一处,实属罕见。

  除了中国对嫘祖十分敬仰外,韩国也对嫘祖十分崇拜,他们也有先蚕节,以纪念嫘祖。1993年3月韩国东亚日报报道:“已经停止了85年的先蚕节享先蚕大礼,现已恢复。”足见嫘祖的影响力之大。

  女娲,是传说的人类之母,神话色彩过浓;嫘祖,被称为中华民族之母,当之无愧。

九 造字圣人——仓颉
当今的中国学生有一门必修的科目,叫做“鹦哥立誓”,啥玩意?一种语言。某些人疯狂地学英语学到了如痴如醉、废寝忘食、炉火纯青、走火入魔的状态,但写汉语作文却是“卷面如画,一时不知所云”。真不知道该说点啥好。

  如果专门要对汉字进行一番研究,写个几百万字的书当不成问题,篇幅有限这里只说一些结论。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地球人都知道。

  汉字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字,并且仍然在被广泛使用中。比汉字古老的几种文字如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早就消亡了。

  汉字的读音最全面,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汉语诗是最美的诗。西方人学汉语的难处之一就是那舌头到汉语面前总是不听使唤。

  汉字写起来最美,书法艺术举世无双,横排竖排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从右边念从左边念想怎么念就怎么念,真是想怎么变就怎么变,拉丁语拼来拼去就是那么多字母,再变也变不出花样来。

  汉字最好认,意思最好懂。象形、会意、形声字在汉字中占有大部分的比例,很多字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根据构字法猜出它的含义和读音。而英文词很多词意思虽相关,但写法却一点关系都没有,必须死记硬背。

  在中国,我们的启蒙教育的教材有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2500年前的《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仍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而英文,甭说上千年,就是三四百年前的,只有专家才能看懂。

  虽然我们也有文言文,不学习是不懂的,但依然有很多我们还会用到,如成语。成语绝大多数成于古代,言简意赅地表达一些意思。成语一般为四个字,可谓短小精悍,但用英文翻译就难了,四个中国字往往要产生一堆英文词。

  当然,汉字也有缺点,最大的缺点不是不好写(我只认为繁体字不好写),而是在计数和理科公式上表达起来太繁琐,例如*数字十个数字的组合千变万化,也占不了多少空间,打个比方,自然数1234567891,用汉字要这么写: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六万七千八百九十一,要是来个物理公式,那就更难了。当然,英文也好不到哪去,上面那个数字写起来还不如汉语呢。所以,这两种语言必须借助符号和*数字,这里就体现了*数字(印度人发明的)和拉丁字母的价值所在。

  好了,说了半天怎么都是汉字啊?仓颉怎么还不出场?好,马上。

  仓颉,也称苍颉,父系为伏羲氏,姓风,母系为史皇氏。仓颉之母名侯冈,是史皇氏部落的一位女首领,相传其先祖为燧人氏。仓颉为史皇氏人。

  仓颉于正月二十四生在洛水衙邑(今陕西渭南市白水县东南),生有双瞳四目(虞舜、项羽也是)从小就聪明好学。相传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派他去管理牲口的数目和食物的多少。仓颉首先采用结绳计数的方法,但数目因为有增有减,解结非常麻烦,于是仓颉改打结为打圈,通过往圈里放贝壳的方法来计数,这一招还挺管用,用了挺长一段时间。后来黄帝看他表现很好,就让他去管理祭祀次数,狩猎分配,人丁增减等很多事情,结果搞得仓颉忙得不可开交。

  某一天,人们去狩猎,到一个三岔口时候,几个老人争辩起来,一人说向东,因为有羚羊;一人说向北,因为有鹿群;一人说向西,因为有老虎,要及时打死。他们是凭什么来判断的呢,仓颉一问,原来是地上野兽的脚印,于是仓颉猛然想到,脚印代表猛兽,我为什么不用符号代表东西?于是仓颉创造了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最后逐渐形成文字并进行了普及。

  传说,仓颉造好字后,人们都在学字,天帝怕他们忘了农时,于是下起了无数的谷米(天雨粟),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中谷雨的由来;人们学字后变得聪明了,致使魔鬼感到惊恐不安,黑夜跑到荒郊野外去哭泣(鬼夜吟)。

  以上造字过程只是其中一个版本,另一个版本是这样的。

  仓颉天生聪颖异常,广泛从民间搜集了各种图画文字并结合洛书(传为燧人氏作)上的符号文字创立了象形文字,刻在龟背上,还将其作为本族正统文字。第四代炎帝姜明听说后很恼火(嫉妒?),认为仓颉大逆不道(从何说起?),便派军队进行*。仓颉不服,率部迎战,结果把炎帝打跑,后趁势反击,攻占了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最后以阳武为都,自立为帝,号仓帝。此时仓颉三十岁,后执政四十二年,死后又传了四任。第五任仓帝时赶上黄帝入侵,仓颉五世被击败而投降,最后负责记录和整理历史典籍。

  这个版本要比第一版本更接近事实,因为汉字绝非一人造出的,最大的可能是,仓颉是汉字的搜集和整理者。但这个贡献就足以让他作为中国汉字始祖了。

  历代名人对仓颉多有拜谒,最著名的有寇准、孙殿英等。陕西白水县有座仓颉庙,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彭德怀、贺龙曾亲自瞻仰并下有“保护文物古迹,任何人不得随意破坏”命令。仓颉墓有很多处,至今仍在争议中。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 历宗玄帝——颛顼
颛顼,号高阳氏,昌意之子,而昌意是黄帝与嫘祖生的二儿子,亦即颛顼为黄帝和嫘祖的亲孙子。颛顼的母亲叫昌仆,蜀山氏女,一名女枢,感瑶光而生(又来了),生日为农历三月二十八。

  在具体介绍颛顼之前,先介绍一个人:少昊。

  前面提到,三皇五帝的说法很多,其中一种是:伏羲、神农和黄帝为三皇,这种说法的五帝之首为少昊,其他四个是颛顼、帝喾、尧和舜。这里少了女娲,多个少昊,少昊何许人也?

  少昊是远古时羲和部落的后裔,相传太阳之母就叫羲和,生了十个太阳,这种太阳三只翅膀四个脚,名四足金乌,后被后羿射死九个。这是神话,事实上羲和部落已被考证,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后来羲和部落发展为东夷族,以玄鸟为图腾(燕子,三足金乌原型)少昊就是东夷族首领的称呼,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人。第一代少昊自称是白帝之子启明星(金星)与皇娥的儿子,因修太昊(一种说法为伏羲,一种说法为羲和后代,东夷先祖)之法,取名为少昊。黄帝时的少昊名清,一说即黄帝长子玄嚣青阳氏,黄帝死后,少昊得帝位,成为天下共主。可见东夷与华夏此时已相融。少昊在位期间,天下安定,繁荣向上。此时颛顼的才能逐步显现出来,最后少昊传帝位与颛顼。少昊的儿子有好有坏,其中重成了春神,穷奇成了四凶之一。帝喾和尧代的皋陶、禹时的伯益都是少昊的后代。

  不过据《史记》载,少昊不在帝位。神话中的少昊为西方天帝,属金。

  少昊这个人就说到这里。

  相传,黄帝活了121岁,在位100年,这个问题以后再说。黄帝有子二十五个,其中十四个被分封得到了姓氏。黄帝去世的时候,可能玄嚣和昌意先走了一步(老爹在位太久),帝位就传到了受人拥戴的颛顼手里,这个类似于明太祖朱元璋越过朱标传给了朱允炆,因为朱标比重八兄先走了一步。

  据传,颛顼住在帝丘(今河南省濮阳附近)这个地方,此人十分聪明,在民众中德高望重。即位后任命重(相传为少昊之子,又称句芒,一说为伏羲之臣)为木正之官(春神、谷神、忙神);命黎(祝融,一说为女娲之臣)为火正之官(火神)。这两个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句芒定下了四季的划分和二十四节气,对原来的历法进行了改革,这个重要性无需多言。因为句芒的贡献,颛顼被后人推戴为历宗(有没有搞错?不过句芒得到了谷神的称号),战国秦献公时所订历法取名为“颛顼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