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齐共事也好互相配合一些。
这一系列的人事安排都表明,赵眘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还是尽力在为杨炎制造良好的条件,以方便他这一次平定南方的行动。因为这一次出征南方,对于大宋来说是绝对不能够有半点闪失了。
这四路人马到了临安之后,杨炎立刻把四名统制加上曹勋,高震聚集在一齐,互相先见个面,熟悉一下。他和曹勋,高震,刘复武,张师颜都是重新相见,这时自然是十分欢喜。先互相叙述了一下分别之后的各人情况,然后杨炎也把这一次自己到广南的经过,以及和摩尼教的几次战斗的经过都向六个人说了一遍。
他们六个人一直都在宋金的交界地方驻守,即使是马军司的刘复武,周方义,陈东也是驻扎在建康府,接到了调令之后,知道是去平定摩尼教的叛乱,不过对于这场叛乱的情况,背景,条件,困难并没有太深刻的了解。听杨炎一说,才有一个初步的印像。
刘复武道:“我在建康府里也只是听说这一次摩尼教的叛乱声势浩大,却没想到现在整个广西几乎都被他们占领了。”
张师颜也道:“想不到连吴节使也平定不了南方,听大人这么一说我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看来这一次我们去南方可不能大意啊。”
曹勋看了看他们,道:“放心吧,这一次是杨指挥领军去平定南方,他一定有办法来平定叛乱的。”
杨炎点点头,道:“我只是把南方初步的情况向你介绍一下,等我们去了广南之后,还会根据当地的情况,做进一步了解,总之这一次去南方平乱,绝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次在临安可能还会停留十五到二十天。”顿了一顿又道:“各位都是远路来的,曹,高两位副都统留一下,其他人就先回去休息一下,三天之后都把人马带到校场来集合,我要亲自检阅人马。”
周方义,陈东,张师颜三人都退下了,只有刘复武走到了门口,又转了回去,似乎有话要说,但欲言又止。杨炎见了,笑道:“刘复武,你还有什么事吗?”
刘复武施了一礼,有些尴尬道:“大人,现在陈亦超也在选锋军中,是选锋军的正将。”
杨炎怔了一怔,他当然知道,自己和严蕊的那一场官司就是从陈亦超到临安府告他开始的,想不到陈亦超现在就在选锋军中,杨炎头脑中突然闪出了“冤家路窄”这四个字来。
曹勋和高震一听陈亦超心里就有气,因为杨炎被免职的事情他们早就听说过,别的事情他们可以不理,但杨炎的事自然不能置知不理,经过了多方面的打听之后,终于也了解了一个大概,知道事情就是由陈亦超引起来的,自然不会对陈亦超有好印像,一听刘复武说陈亦超也在选锋军里,曹勋立刻就道:“哈,哈,原来这小子也在这里,这回可不能饶了他。”
第二百一十三章 誓师出发(二)
高震也道:“对,这回他犯到咱们手里来了,找个碴子也要教训教训他。给大哥出一口气。”
刘复武一脸尴尬站在哪里,不知说什么才好,杨炎苦笑着摆了摆手,道:“刘复武,你去告诉陈亦超,以前的事情就由它去吧,以后也不用再提了。他也算是一员勇将,这一次去广南平乱是为国家出力,会有他立功的机会。”
刘复武算是松了一口气,道:“多谢大人。”又施了一礼,这才走了。
杨炎又转头对曹勋和高震道:“你们以后不许无故去找陈亦超的麻烦,这一次去平南方可不是儿戏,如果我们自己内部都不团结,那么还怎么能平定南方呢?”
高震点点头,道:“大哥,我们明白了,刚才我们是说笑话,你放心吧,我们会顾全大局的。”
曹勋道:“就是,大哥,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吗?”
杨炎点点头,道:“那就好,这一次平定南方首先要做的就是严肃军纪,如果军纪不严,凭什么去平定南方。我单独留下你们俩就是要告诉你们,这一次平乱你们两个是我的副手,我不在的时候,你们可以代我发号施令,因此你们两人更要严格自律,否则何以服众。如果被我发现你们俩有讳抗军纪的地方,我会加倍惩罚,绝不会轻饶。”
曹勋道:“大哥你放心吧,我们跟着你一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是知道轻重的。”
高震也道:“对,要是我们两犯了军法,大哥你就尽管处置吧。”
杨炎点点头,道:“我知道你们也是明白人,只是提醒你们一下。”接着杨炎又从桌案上拿了两个长卷递给他们,道:“这是广南的地图,和目前宋军摩尼教军的分布情况,你们拿回去仔细看看。”
两人接过了长卷,却还不走,只是看着杨炎。杨炎到有些奇怪,道:“怎么?你们俩还有什么事吗?”
曹勋凑到杨炎跟前,有点神秘的道:“大哥,听说这一次皇上派了永宁公主来当监军,这是真的吗?”
杨炎也知道这事是瞒不住的,点点头,道:“是啊,怎么了?”
高震也靠近过来道:“她们不是有个什么惊燕军吗?这一次永宁公主会不会带惊燕军去南方呢?”
杨炎笑道:“这个我可就不知道了,不过我想肯定会带一部份去的,因为都是女兵,一路上也好照应公主一些。你们问这个干什么?”
曹勋呵呵笑道:“大哥,你能不能去和永宁公主说一声,如果她要带惊燕军去的话,看看能不能把张文珠带上。”
高震赶紧道:“还有韩照静,把她也带上吧。”
杨炎这才明白这两个家伙想的是什幺,瞪了两人一眼,没好气道:“你们以为这次去南方是干什么?是游山玩水还是谈情说爱?”
曹勋立刻叫起天屈来了,道:“大哥,这可就是你不对了,上一次选征黑阳山的时候,她们俩不是也跟着去了吗?不是很好吗?这一次让她们俩一齐去又有什么不好的。”
这一下到把杨炎给说的怔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高震也道:“大哥你现在已经有了流苏妹妹,又收了严蕊姑娘,还和公主订了亲,算起来可以有了三房夫人,我们俩可还是光棍一条,你是我们的大哥,可也要为我们的终生大事考虑考虑,这一次去南方,把她们俩带上,其实也是一举两得啊。叛乱平了,我们两人的事也可以解决了。”
杨炎被他们俩说的哭笑不得,不过想想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曹勋,高震,张文珠,韩照静四个人年岁相当,也确实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而且出身人品,家世也都还算般配。虽然说曹勋和高震的祖上都是大宋的开国功臣,但毕境年代久远,到了他们这一代已经没有什么荫恩了。不过他们两人现在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建功立业的,这么年轻就但任了统制一级的中级武将,在大宋历史上也不多见。
韩照静的祖父是大宋名将韩世忠,父亲韩彦直现在是知枢密院事自不必说,就是张文珠家虽然没有什么人在朝中担任要职,但也是循王张俊的孙女,家世都不一般。不过她们也都算是出身将门,和曹勋,高震两人正好般配得上。而且杨炎也知道在远征黑阳山的时候,四个人其实相处得也还不错。张文珠,韩照静和杨炎也算有些亲戚关系,曹勋,高震也是杨炎多年相交的好弟兄,凭心而论,这两门亲事如果能够做得成,到也是两桩好事。
因此杨炎点点头,道:“好吧,我明天就去惊燕军那边去看看,成与不成到时候再说。”
就在这时,一个差役走进大堂,道:“禀报指挥使大人,现在外面有辛弃疾辛大人,在门外求见大人。”
杨炎一听辛弃疾已经到了临安,十分高兴,因为军队都到齐了,正有一大堆军务事宜需要人处理,这此事情都不是杨炎善长的,因此辛弃疾回来的到真是时候,忙道:“我亲自去门口迎接他。”说着,领着曹勋和高震出来。
来到马军司衙门门口,就看见辛弃疾正和另一个人一起在门口等着。杨炎走上前去施礼道:“辛先生,你总算来了。”
辛弃疾忙道:“杨指挥,怎敢劳大人亲自出门相迎。弃疾参见大人。”说着给杨炎深施一礼。他接到圣旨,知道这一次自己出任广南西路提刑点狱兼静江府制置使司首席参政,其实就是管理军政事务,作杨炎平定南方的副手,而且杨炎现在已经就任了待卫马军司的副都指挥使,他才刚到临安,还没有正式任职,按宋朝官场的规距,杨炎是无须亲自出去接他,因此辛弃疾一见杨炎出来,立刻以下属见上司的礼仪和杨炎相见。
杨炎忙拦住他,道:“辛先生,你太见外了,我们可是老朋友了,如果是公事面上你这样官职称呼就算了,私下里可千万不要这么客气,也不要称什么指挥。”
辛弃疾也是性格直爽之人,见他说得真诚,也不客气,笑道:“即是子昊如此说,那么弃疾就从命了,只是子昊也不要称弃疾什么先生。到也显得见外面。”然后又向曹勋和高震打了个招呼。
杨炎也笑了起来,道:“这些不是说话的地方,请幼安兄进去说话。”
又看了看随辛弃疾一齐来的那人,只见此人年纪也不大,似乎还此辛弃疾小二三岁,作文士打份,中等身材,双目之中透射出异样光芒。显示出才气高迈的样子。想着他和辛弃疾一起来的,想必也不是普通人,便问道:“幼安兄,这位先生是谁?”
辛弃疾看了那年轻文士一眼,微微笑道:“这是在下知己好友,婺州永康人,姓陈名亮,字同甫。”
陈亮也向杨炎施礼,道:“陈亮参见杨指挥大人。”
杨炎忙又拦住道:“陈先生既是幼安兄的好友,那么也就不必客气。来,一齐进来说话吧。”
一行人走进衙门,因为不是办公事,因此杨炎直接把他们带到了后堂落座,差役献上茶来之后,陈亮才道:“这次请幼安兄带我来见大人,其实是我想要向大人表示谢意。”
杨炎怔了一怔,道:“谢我,我好像从未见过陈先生吧?陈先生有什么事情要谢我呢?”
陈亮微微一笑,道:“去年大人南下广南,在路上不是从强盗手中救下了谢元卿的商队,可有此事吗?”
杨炎点点头,道:“有这回事,陈先生也认识谢元卿吗?”
辛弃疾在一边笑道:“岂止是认识,谢元卿的胞妹,元秋姑娘就是同甫的未婚妻子。”
杨炎这才想起来,似乎是听谢元卿说过这件事情。谢元秋他是见过,确实是个美人,看陈亮器宇轩昂,人品不俗的样子,和谢元秋到是很般配。
原来这陈亮少负才气,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不到二十岁时,就尝考历代古人用兵成败之迹,著《酌古论》二十篇。即论列往昔,又针对现实,一时引起轰动。
当时婺州太守周葵看到《酌古论》,便以为天下奇才,称陈亮“他日必为国士也”遂引为座上客。隆兴元年,周葵任参知政事时,陈亮曾在周葵家中住过一段时间,每逢一般名公贵卿士大夫拜访周葵时,周葵都极力引介去见陈亮。
第二百一十四章 誓师出发(三)
虽然周葵只做了不到一年的参知政事就被罢职,但陈亮的名声己在临安传开了。后来常与朱熹,辛弃疾,吴儆,韩彦古,周必大,范仲艺,章森,刘过等人结交,往复唱和,相与上下其论。不过当时杨炎还在尚武院里读书,后来又从军戎边,因此并没有听说过陈亮的名字。
而在对金的态度上,陈亮也是力主恢复,因此和辛弃疾关系十分亲密。这一次陈亮本来是出外游学,到建康府去拜望辛弃疾,正好辛弃疾接到圣旨,回临安随杨炎一道去平定广南之乱,恰好陈亮也要回南方和谢元秋完婚,两人便结伴而行,一齐回到临安。而且陈亮也听说过杨炎的事情,对他颇感兴趣。而且杨炎又救过谢元卿一家。就请辛并疾为自己引见,辛弃疾一想今天去见杨炎,只是刚到临安,向他报到也没有什么公事,于是就带着陈亮一起来了。
陈亮道:“所以我自然要多谢大人救了我未婚妻子一家的性命了。”
杨炎摆摆手,道:“都是一些小事,我和谢元卿兄早就相识,也算是朋友,当时只好路过,见朋友有难,那有袖手傍观之理。不足挂齿,不足挂齿。而且后来我在广州的时候,谢兄也帮了我不少的忙,要不然只怕广州也就失守了。”
说到了广州,辛弃疾和陈亮也都十分关心。因为辛弃疾这次是协助杨炎平定南方的,而陈亮是因为谢元卿一家正在广州经商,前不久也听说广州发生激战,因此也十分关注。都向杨炎询问详细的情况。
杨炎也不隐瞒,便又将自已在广南的经过又详细对他们说了一遍,由其是说过守卫广州的经过,胜负几度易手,直到最后方才守住广州。这些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说得自然是细节详细,而且惊险万分。
听完之后,辛弃疾也不由感叹道:“子昊,如果不是你恰好去了广南,如今的局面还不知道会坏到什么地步。幸好朝庭这一次是任命你为制置使,总算是用对人了。”
陈亮也点点头道:“实不相瞒,当初我听到由大人出征平定南方的这个消息时,也难以致信,觉得大人实在过于年轻了,未必能够胜任。虽然幼安兄在我面前极力夸赞大人,但却还是有些半信半疑,刚才听了大人在广南的经历,才知道这一次算是朝廷算是知人善任了?”
杨炎对陈亮这样坦白到十分欣赏,道:“陈先生过讲了。”又对辛弃疾道:“幼安兄,你来的正是时候,各路人马都到齐了,我正好有一大堆军务不知怎么处理才好,你来了我就放心了。”
辛弃疾忙道:“有多少军务需要处理?我现在就开始处理。”
杨炎道:“这到也不忙,你们都刚到临安,先休息几天,三天以后我要在校场检阅全部人马,到那时正式开始整军备战。”
※※※
杨炎当然不知道,赵月如和赵倩如其实也在商量这一次去广南平乱的事情。赵眘的委任下达了之后,赵倩如也是又惊又喜,虽然不能马上和杨炎成婚,但这一次能和杨炎一起去广南至少也能够朝夕相处,总算不用再经受相思之苦了。赵月如和女兵们知道以后,都向赵倩如打趣。
不过说笑之后,却是商议正事。惊燕军成军至今,也有大半年了,目前总人数有八百三十七人,一百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