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勋张了张嘴,好像还要说什么,高建铭赶忙举杯道:“这里是酒宴,又不是谈公事的地方,现在是为全成太子接风,就不谈军务,不谈军务。”
第二天,李全成就要立刻起兵,到礼社江边去和宋军决战,高建铭想了一想,觉得现在也不能老在大理城里守着。这七八万士兵要吃饭,五百多头大象要喂料,交趾的几名主将还要好好供着,自己也耗不起啊。而且现在应该准备得差不多了,兵力充足,还有五百头战象,没有道理还躲在大理城里,还是早日出战,打败宋军才对。
不过上一次宋军的强悍给高建铭的印像太深刻了,因此他丝毫也不敢大意,尽起大理城中的所有人马,一起开赴到礼社江边去了。
※※※
其实交趾人马到达大理杨炎早就知道了,他本来就是在等着交趾的人马到达以后再开战,正要起兵去取大理城,没想到交趾和高氏联军居然会主动出击,正中杨炎的下怀,立刻招集大理诸将和各部的族长一齐议事。
“七万大军,五百头战象。”
这个数字在杨炎看来或许不算什么,但各部的族长一听之后都不禁变了颜色,心里都在暗暗盘算,宋军的胜算有几成,自巳如向保存实力。而刘建赫、刘仁先父子俩和大理诸将也吃惊不小,没想到交趾和高氏联军会出动这么庞大的军容,一个个都沉默不语,没有一个敢在叫嚷着出战了。
杨炎心里好笑,道:“各位尽管放心,敌军人数虽多,但我自有办法对付,而且对付敌人主要是我们宋军就行了,不会让各位参战。”
各部的族长听了,都松了一口气。但刘氏父子却紧张起来,只靠宋军就能对付交趾和高氏联军吗?杨炎有这把握吗?万一宋军失败,杨炎可以一走了之,但大理可就完了。不过刘建赫也知道,这些族长也是靠不住的,现在他手大还有大理军八千多人,当即道:“杨大人,我们大理军愿意听促大人调遣,与敌军决一死战。”
杨炎微微一笑,知道刘建赫是但心自己人少,怕敌不过交趾和高氏联军,道:“刘老将军请放心,大理军我自有安排,大家都回去做好准备,随时听我的调遣。”
交趾和高氏联军到达礼社江边大寨之后。一连三天,宋军毫无动静,也不出战。李全成有些按耐不住了,第四天立刻率领着人马,到宋军的大寨前挑战。
一见交趾和高氏联军出来挑战,宋军也从大寨中出来,列好阵式,准备迎战,刘仁先一直在杨炎的大营里,也跟着宋军一起出战。而各部的族长人马虽然都在东岸,但这时也都跑到这边来,躲在宋军的犬寨中观战,看着对面三百步以外,向两侧沿伸开敌人庞大的阵容,和高大的战象,这些族长心里都打开了鼓,纷纷打定了主意,一见情况不妙,就立刻带领人马撤走。
这时只见交趾军飞奔出来一骑,在离宋军大寨五十步远的距离停住了,杨炎见他是一个人,也没有让士兵放箭。
只见那将一举手中的大刀,道:“宋军听着,我是交趾大将韩义,你们可有人敢出来,和我决一死战的吗?”
杨炎看了觉得十分好笑,两军派将出来单打独斗只有在戏剧或是说书人那里才有,当然在混战中,两军主将也不是不会遇见,但像这样一员将主动出来挑战的,在现实的战场上还几乎没有。
这时韩义又道:“难道宋军里面都是胆小鬼吗?就浚右一个人敢出来和我决一死战吗?”
宋军阵中一阵喧哗,凌翔道:“大人,让我去应战吧。”
杨炎点点头,凌翔的武功不在自己之下,而且这一年多的征战,凌翔的骑术也十分精熟,由他出战在合适不过了,道:“你去吧。”
凌翔双腿一夹战马,冲了出来。韩义哈哈大笑,学足戏台上所表演,一横大刀,大喝道:“来将通名,老子刀下不斩无名之辈。”
这一年多以来,凌翔也经历过了不少战场,但也没有见过这样打仗的,没好气道:“少费话,要战更战。”
韩义见了立刻催开战马,高举大刀,向凌翔冲了过来。两马相交的时候,凌翔手中的长剑一挥,韩义顿时觉得眼花缭乱,尽是剑影,不知该如何招架。两马错身而过的时候,韩义口喷鲜血,一头从战马上栽倒了下来。
凌翔策马回阵,宋军阵中一阵欢呼。李全成却一脸阴霾,韩义是交趾军中一员猛将,居然在宋将面见一个回合也没走过,就战死了,确实令李全成没有意料到。
这时黎玄德道:“太子,不要和宋军纠缠了,直接放象军出战吧。”
李全成点点头,道:“象军出战。”
随着李全成这一声令下,黎玄德一挥手中的令旗,交趾和高氏联军的五百头战象一齐出动。无数的庞然大物开始迈开四条腿,向宋军的阵列冲了过来。粗壮如柱石一般的象腿击踏在大地上,扬起了浓雾一样的烟尘,发出如同闷雷似的声音。脚底下的大地开始令人不快地摇动起来。
第三百五十二章 战象(七)
随着李全成这一声令下,黎玄德一挥手中的令旗,交趾和高氏联军的五百头战象一齐出动。无数的庞然大物开始迈开四条腿,向宋军的阵列冲了过来。粗壮如柱石一般的象腿击踏在大地上,扬起了浓雾一样的烟尘,发出如同闷雷似的声音。脚底下的大地开始令人不快地摇动起来。
每只象背上有四名士兵,其中一人付责操控大象,一人是弓箭手,付责远程攻击,另两人各持一支长达两丈的长矛,付责近战。而象群的后面,跟着的是交趾和高氏联军的士兵,等待着宋军的阵式被大象冲跨之后,继续扩大战果。
这是交趾惯用的战术,先用大象去冲击敌军,将敌军的阵式冲散,然后再由步军上去收拾残局。凭着这一战术,这几年交趾对西南诸国屡战屡胜。因此李全成、黎玄德和交趾诸将也坚信,宋军也和其他军及一样,绝对挡不住象军的冲击。
尽管这段时间以来,宋军在大营中一直和大象有过接触,对大象也并不感到好奇,但现在在战场上见到象军,仍然感到了震憾。只见无数座白色肉山,踏着轰然的脚步向宋军逼近,不时发出“昂、昂”的象嘶声,虽然阵式杂乱无章,声势确实惊人。出征大理的宋军大都是身经百战的士军,其中也不泛选锋军这样,与金国最精锐的镁浮图对阵的俱甲骑军。但也从来没有见过那一支军队有象军这样压到一切的气势,既使是铁浮图,也是望尘莫及的。
这样高建铭在后阵看着象军冲向宋军的气势,也信心十足。甚至有一点后悔,当初早该用上自己那三百战象,说不定早已经打败了宋军。
这时象军冲到离宋军两百步左右,杨炎点点头,对魏昌道:“魏监丞,开始吧。”
魏昌一挥手中的旗帜,只见宋军搬出百十个一人多高,粗细不一的大木桶来,放在宋军阵前,然后搬出十个,平方在地上,每隔三丈一个,一字排开正对着冲过来所象群。
魏昌又一挥旗大喝一声:“点火。”
药捻点燃,只听“轰、轰、轰、轰……”的几声巨响,随即喷出浓密的烟雾,夹杂着呛人的硫磺火硝气味,在浓烟中只听“嗖、嗖、嗖、嗖……”尖锐而密集的箭矢破空声响彻不绝,无数的箭矢从木桶中喷射而出,带着一蓬火焰,以远胜于普通弓箭的强劲力道,向正在朝宋军突进的象插进去。
象群的突进慢下来了。它们巨大的身躯在这密集发射的箭矢中跟本无法躲避,尤其是冲在最前面的战象,连同象背上的士兵,一下子就被数十支箭矢贯穿,鲜血直流。既使是这样的庞大大物,也曾受不住这样突如其来的密集打击,冲在最前方的十几头巨象发出仿佛撕裂大气般的惨叫声,顿时砰然倒地,发出了动摇地轴般的响声,地上瞬时堆起了十几座小小的肉山。
跟在后面的象群稍好一些,但也有不少巨象都中了好几箭,箭矢深深射入巨象的肉体中,虽然还不至于立刻丧命,但巨裂的疼痛感使巨象发狂,不在听从士兵们的指挥,仰起了那比人腿还粗的长鼻子,四只脚用力地践踏着大地,疯狂地咆哮,象背上的士兵们被抛到地上,被大象的身体和腿所挤压,一但被粗壮的象腿踏个正着,立刻皮开肉绽、骨骼俱裂。不幸的士兵们发出的撕心裂肺惨叫声,顿时响彻云霄。
宋军用的正是魏昌和孙伟一齐制造出来的“火龙出水筒”这一次平定广南,杨炎一共带来了一百个“火龙出水简”,其中三百支装的十个,二百支装的三十个,一百支装的六十个。这种靠火药推动射出的箭矢,力道远远强于普通的弓箭,最远可以达到四百余步,只是准度太差,一但发射出去只能听天由命,不过用于对付这种密集的象群简直再好也不过了。
而且杨炎还怕力道不够,因此要等到象群突进到离宋军两百步以内才发射。而且只用了十个一百支装的“火龙出水简”,打算先看一看用后的效果,结果一用之下,威力惊人,连杨炎也不曾预料。立刻命令魏昌开始发射第二轮。
这时宋军的第二波打击又开始,这一次是五个二百支装和十个一百支的“火龙出水简”一起发射,随着一连串发射的巨响,比上一轮密集了一倍的箭矢带出强劲的力道,又一次向象群迎面射来,一瞬间又有数十头巨象身上插满箭矢,无力倒了下来,有的还在地上痛苦的翻滚着,愤努的咆哮变成了无助的悲鸣。仿佛如在恶梦中的光景中充满了血腥味。
紧接着又是第三波的打击。刚才还不可一世,仿佛无可阻挡的象群突进,在受到宋军连续三轮的打击之后,倒下的战象超过了百头,而且至少还有数十头战象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只是苟延残喘。剩下的战象有的还继续向宋军冲去,但也有的已经调转了象头,开始回撤。还有不少战象发疯般的在象群中乱冲乱撞,本来就杂乱无章的阵式,这时更是一遍混乱。
李全成、黎玄德、高建铭、高建勋等人看得目瞪口呆,谁曾想到,寄于了厚望的象军还没等冲到宋军的阵前就已经被打得溃不成军。宋军用的是什么武器,竟有这么大的威力,连战象也挡不住。李全成只觉心底升起了一股冷气,和宋军作战,有胜算吗?
杨炎点了点头,对战果十分满意。这“火龙出水简”果然厉害,不过造价也高得吓人,一个一百支装的“火龙出水简”就高达四五百惯,而正百支装的“火龙出水简”造价按近千贯,杨炎一直还不舍得用。现在一下子就用出四十个“火龙出水简”,杨炎一挥手,让魏昌把其他的“火龙出水简”收好。然后对刘复武道:“我们也开始,出用象军。”
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复大理城(一)
只见宋军的前队忽然向左右分开,从营门中也冲出了数十头战象。
交趾和高氏联军每只战象上有四名士兵,而宋军的战象却不同,每只战象背上只有两名士兵,但却还有一张经过改进之后的床弩。
原来床弩经过了魏昌的改进之后,只用两个人就可以拉开,而且体积和重量都已经大大降低了,但仍然需要七八个人同时用力才能搬运行走,如果应用在野战中,仍然显得不够灵活,因此杨炎在平定广南的时候,只是在进攻贵州城时用过一次,并没有使用在野战中。
因为大象的优点和缺点几乎相当,而且大理一共才只有五十多头大象,在数量上也无法与交趾相比,也无法施行以战象对战象的战术。因此杨炎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把大象当作一种重要力量来应用于战争,其实杨炎看中的正是大象超强的负重力量,也只有这样的庞然大物才能负担起床弩的重量。
而且通过在临安对大象的深入观察,杨炎发现大象的速度并不差,只是在转向和灵活性方面不足,但这些弱点完全可以用其他兵种配合大象来弥补,于是更坚定了使用大象背负床弩的想法。
后来杨炎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魏昌,也立刻得到了魏昌的支持,魏昌经过了几次试验之后,终于成功的把床弩改装成了能够固定在大象背上使用,而且不仅能够左右转向,还能上下调整角度,同时还设置了两名操控床弩的士兵的位置,成为真正的象背弩。而且由于大象的体形庞大,床弩装在象背上可以高于士军甚至是骑军一大截,因此放置全军的背后使用也毫不受影响,并且可以跟得上全军前进后退的步伐,远比用八人来抬动床弩灵活。这样一来终于可以把床弩应用到野战中了。
前一段时间杨炎一直按兵不动,一方面是在等待交趾和高建铭集合人马,另一方面也是在训练大象作战。但这事情做得十分机密,不仅大理和各部不知道,连宋军营中知道的也不多。虽然许多士兵每天都看见大象进进出出,但根本不知道是在干什么?
不过由于这是首次使用象背弩,因此在战争一开始杨炎还不敢让象背弩军出战,只是把大象藏在大寨中。还是使用比较靠得住的“火龙出水筒”。不过现在经过了“火龙出水筒”的打击之后,交趾和高氏联军的象军已经一遍混乱,这时候可以试一试象背弩到底有多大作用了,于是杨炎下令,把象军放出来,投入到战场上。
一头一头庞然大物从宋军的大寨中冲出,立刻向交趾和高氏联军冲去,一边前进一边调整着阵式,虽然花了一些时间,还是分成了两排,间错分布,每头象横坚之间的距离是三到四丈,这样发射弩枪丝毫不受干扰。由于象军不是用来战斗的,因此大象与大象之间的空隙由宋军的步军填补,用来保护大象。而宋军的骑军分列在两侧,保护象军的侧翼。
象军一面前进,一面发射着弩枪。每架床弩一次可以发射出五支弩枪,一时间随着宋军的前进步伐,无数的弩枪带出了强劲的力道,发出可怕的“呜、呜”声,射向了交趾和高氏联军。
由于距离更近,而且床弩的准确度也远高于“火龙出水简”,而且由于床弩的力道更足,任凭大象的皮肉有多厚,一但命中,一支床弩足可以剌入象体内一二尺深。再强悍的身体也抵挡不住,几轮弩枪射出之后,又有近百头战象被弩枪惯穿,沉重的倒在地上。随后宋军的步军和骑军也冲了上来,刀和枪毫不留情的刺入还在挣扎的大象身体。
而残余的战象知道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