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锋军,游奕军、神勇军四军,共计两万六千多人。驻守崇德。同时又命李宝率船队南下,与广南的水军汇合。
布置好了防御之后,赵眘亲自到德寿宫,参见太上皇赵构,请赵构尽快离开临安。
赵构听完之吞,沉默了一会儿,才道:“难到不能重新在与金人议和吗?”
赵眘摇了摇头,道:“事以至此,太上以为金人还会与我大宋重开议和之路吗?”
赵构轻轻叹了一口气,他自然也知道,即使是议和,也必须是有实力做为资本的。当年绍兴议和能够成功,全赖于在绍兴十年、十一年大宋连续两年挫败金人的南侵,使金国觉得无力消灭南宋,才决议与宋议和的。而现在的局面,很明显金国是想一举灭掉大宋,现在已经兵临城下,在这个情况下去与金国谈议和,只会落得靖康年间,二帝被虏,国破家亡的下场。
因此赵构点点头,道:“你打算什么时候离开临安?”
赵眘道:“儿臣虽然无能,却也知道‘天子死社稷’即为大宋之君,当死守临安,决不退后一步。若是侥幸守住临安,则是大宋气数未尽,太祖太宗皇帝庇护。趟若守不住临安,城破之时,儿臣便以死殉国,以告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
赵构一怔,道:“什么?”
赵眘接着道:“只是儿臣死不足惜,但为了延续大宋皇脉,请太上与太子尽快离开临安,幸驾潭州,暂避一时。若时儿臣以身殉国,则请太上下旨,立太子为君,我大宋二百余年,一向以仁治天下,必当天佑大宋,命不当绝,必然还有返回临安的时候。”
赵构一时之间也无言以对。赵眘起身给赵构跪下,道:“儿臣感念太上厚爱,恐怕今生将无以为报,只求来生报达,只请太上早作准备,离开临安。”说着对赵构连拜四拜,然后起身离开了德寿宫。
从德寿宫出来,赵昚发现,一连下了好几天的秋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久违的阳光也从乌云背后露出头来。当回到自已的宫中,韩彦直已经赶来,向赵昚报告,杨炎已经赶回临安了。赵昚一听,心中大喜,急忙下旨,转召杨炎入对。
原来接到临安的调令之后,杨炎把大军留在广南,慢慢准备,自巳带着刘复武和马军司选锋军先行赶回临安,在半路上接到了催他速回的使者,这才知道金军己经从海上突袭,李宝兵败的消息,因此杨炎立刻下令急行,一天一夜,赶路三百五十多里,累死战马二十多匹,终于赶回到临安,但全军早己累得人困马乏,疲惫不堪。杨炎刚到临安,刚安顿好人马,连府都没回,就径直被人带到宫中,风尘仆仆去面见赵眘。
见礼己毕之后,赵眘赐杨炎平身。看着眼前这个只有二十出头年纪的青年人,但现在大宋的命运至少有一半是掌握在他手里,赵眘心里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自从杨炎成名以来,虽然闹过一回大闹公堂,劫走人犯的事情,但总体来说,对大宋还是十分忠心,尽职尽责,所建立的功绩远远超过他现有的年纪正常的表现。这一次也是他率先预知金军将会从海上突击大宋,而且在大宋最危机的时候,又马不停蹄赶回临安,从他满身泥浆,脸上未抹尽的灰尘就可以看出,是多么急切的赶回临安,因此赵眘心里也感觉颇为欣慰。
但正因为这份远远超越正常年纪的能力和功绩,使赵眘心里却总像堵着一块疙瘩,化解不开。如果还是太平盛世到也罢了,但现在偏偏就快到了宋室大乱的时候,乱世往往更容易出枭雄,无论杨炎本心愿不愿意做枭雄,但不可否认,杨炎现在确实有成为枭雄的能力和实力。
赵眘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自己能安排的都已经安排好了,以后的事情,就不是自己所能预料和控制的了,大宋是否还有气数,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赵眘轻轻咳了一声,道:“杨炎,现在的情况你都知道了吧。”
杨炎道:“回禀陛下,以前的情况,传令的使臣都告之微臣,只是不知现在局势又有什么新变化。”
赵眘苦笑了一声,道:“金军己在嘉兴府的长江入海口靠岸,据今天才收到的消息,这支金军是由完颜长之率领,现在已经攻取了平江府和嘉兴府,现在正从嘉兴府进攻崇德,刘宝和魏胜已经率军回援,而海州、楚州、高邮军、扬州、镇江府都以失守,金军己经在镇江渡过长江,一路南下,沿太湖进攻湖州。局势就是这样了。”
杨炎也大吃一惊,没想到才短短几天,局势就变成这样,连镇江府也失守了。他当然不知道镇江府是朝廷故意放弃的,不过现在也不是询问详情的时候,立刻道:“请问陛下,现在朝廷是怎样安排抵挡金军的。”
赵眘道:“朕以命刘宝、魏胜驻军湖州,阻挡从镇江府南下的金军,又命永安公主驻军崇德,抵抗完颜长之。”
杨炎全身一震,“啊”了一声,道:“永安公主?”
赵眘苦笑道:“朝中己无大将,只好让她带兵出战,所以你回来得正好,现在正是缺人之际,你看你现在应当去防守那一方合适呢?”
杨炎不加思索道:“崇德。”
“哦?”赵眘嘴角泛起了一丝晒笑,道:“为什么是崇德,而不是湖州呢?”
杨炎思索了一下,道:“湖州有刘都统和魏统制把守,两人都久经战场的宿将,应无大碍,因此臣应当去崇德驻守才对,何况进攻崇德的是完颜长之,此人的武功兵法过人,只有臣……”说到这里,杨炎停了下来,因为他发现再说下去,到是有自吹自擂之嫌了。
赵眘微微一笑,道:“就是这些原因吗?难道就再也没有别的原因了?”
杨炎怔了一怔,有些不明白赵眘这是什么意思。赵眘接着道:“你敢说这其中难道就没有六娘的缘吗?”
杨炎身子一颤,道:“陛下,这……”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赵眘见他瞠目结舌的样子,也忍不住大笑起来。杨炎隐隐感到似乎要有什么事情,但却又不敢想下去。其实他早就清楚自己对赵月如的感情,只不过他知道赵月如是皇室公主,婚姻是不由自己作主的,尤其是和赵倩如成亲之后,更是明白两人是注定今世无缘了,因此将这份感觉埋在心里,平时和赵倩如谈及赵月如的事,也尽力差开,不愿多谈。但却不明白现在赵眘为什么要把自己和赵月如扯到一起。
这时赵眘才止住笑声,又叹了一口气,道:“其实在你第二次去广南,九娘进宫辞行的时候,就把你们三个人之间的事情告诉皇后,皇后又转告给朕。希望朕能够成全你们,让你们有情人终成眷属。”说着赵眘又摇了摇头,道:“朕到是没有想到,你们三个之间竟会有这么复杂的事情,也真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朕这两个女儿偏偏都对你情有独衷呢?”
杨炎也不是脸皮薄的人,但这时也不禁觉得脸上发烧,连耳根都热了。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临危受命(二)
赵眘道:“朕虽然天子,但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有一个好的归宿,既然她钟情于你,朕又何不乐得成人之美呢?只是你能够答应朕,以后一定好好待她,绝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吗?”
杨炎只觉得心跳加速,也不知是喜还是惊,忽然跪倒在地,道:“臣一定不负陛下之言,终身敬爱永安公主。如有违返,必然……”
他还没有说完,就被赵眘打断,道:“发警就不用了,不过朕虽然答应你了,但六娘却还没有答应。当年朕本打算将六娘许嫁给虞公亮,六娘起初也是不愿,后来是虞公亮亲自去见六娘,也打动了她。所以这一次你也一样,自己到崇德去对六娘提吧。”说着拿起书案上的一块玉佩,递给杨炎。
杨炎只好苦笑着接过玉佩,上面刻着的是赵月如的生辰八字,知道刚才赵眘所说的其实只是和自己开个玩笑而已,毕竟公主的婚事,只能由皇帝说了算,自己是做不了主的。
其实当时赵眘听完谢皇后转述赵倩如的话之后,先是觉得荒唐之极,继而又是啼笑皆非,一个人怎么能娶两个公主呢,真是皇家的体面何在?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但后来静下心一想,又觉得到虽然有些失体面,但也不失为一个笼络杨炎的办法。
因为人生在世,除去一些性情古怪、或自命清高之士外,所好者无非就权、财、色这三样,如果是好权,自然是赵眘所不能容忍的,好在到目前为此,杨炎好像还并没有多大的权力欲望。至于财色二样,赵眘不但不会制止,反到会欢迎。南渡诸诸之中,吴价好色、张俊好财都是很著名的,而其他诸将,二样多少也都沾一点,唯有岳飞,既不贪财、也不好色,直至被害,始终如一。
只是杨炎也并不像好财的样子,只是保正自巳正常的开支也就行了。有好几次都将朝廷赏赐的财物散发给全军,这一次在广南,抄了程元州的家,和在大理所获的巨额财富也都如实上报给朝廷,自己也并没多拿一分。
不过女色方面,杨炎到似乎有那么一点意思,当初不是为了一个叫严蕊的风尘女子,弄得削职为民,差一点连驸马都当不上了,而且杨炎不知用什么方法,竟能得到赵倩如的允许,终于将严蕊收为姬妾。不过在赵眘看来,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证明杨炎还是有所欲求的,相反如果杨炎真的无所为欲,反而真正要令人但心了。
如果真能使杨炎始终保持对大宋的忠心,别说是两名公主,就是十名,二十名,赵眘认为也是值得的。也是公主的婚事往往也有笼络大臣的作用,何况现在看来,赵月如也是真的钟情于杨炎,既然是这样,赵眘索性也就顺水推舟,将赵月如也许嫁给杨炎。虽然有点损皇室的面子,但也是再所不惜了。
赵眘道:“一个人娶两个公主,只怕从古至今也没有过,好事都让你一个人占全了。六娘其实早己到了出嫁的年纪,只是听了九娘所说,朕才始终没有给她重选驸马,本来是想等你平定了南方,立下大功回来之后再提,至少朕也有理由挡群臣之口。只可惜现在的局势已经成了这个样子,早知如此,还不如早给你们办了婚事。”
杨炎道:“陛下放心,臣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力。”
赵昚点点头,道:“但愿你日后能如今日所言,尽心竭为扶佐太子,朕也就安心了。”
杨炎大惊,道:“陛下何出此言?”
赵昚道:“这有什么可奇怪的,‘自古天子死社稷’,何况造成现在的局面,当初你上报朝廷,金人会从海上裳击大宋,朕却不以为然,若是早听你之言,局势也不至于此,因此朕亦难辞其咎。临安若破,朕自当以身殉国,绝不苟且偷身。而且太子已经成年,足可担付大任,只希望你能如事朕一般,扶佐太子,赶走金军,光复临安。”
杨炎道:“现在虽说情势危急,但并非无可挽回,臣有一策,可以挽救大宋,因此守城殉国,还请陛下三思。”
赵昚微微一笑,道:“你有何良策,不访说来听听。”
杨炎道:“臣现在广南尚有大军不下十余万之众,只是路程太远,而且人马调配尚须时日,只要能守住临安一个月,那怕只有十天,至少会有一万人马赶到临安,到那时临安之危自然可解。”
赵昚点点头,道:“未料胜,先预败,万一连十天以守不住,那该怎么办?”
杨炎道:“那时不妨先放弃临安与建康,退守江南路,固守隆兴府,待广南大军调齐之后,在与金人决战,则胜负未必可知。同时还可以调襄阳水军沿长江东下,广南水军北上,控制水路,切断金人的后路,待其粮尽援绝之时,可以一举破其全军。”
赵昚听了不禁大吃一惊,因为杨炎这番话与虞允文所说几乎完全一致,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道:“这话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
杨炎道:“正是,臣在回临安的一路上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已经留下命令,让曹勋高震两将,在一但临安有失,而广南大军没能及时赶到,则立刻驻军于隆兴府,准备在那里驻守备战,抵御金军。不过如果真到了那一步,还请陛下圣旨到隆兴府给他们,以显得名正言顺。”
赵昚道:“只是隆兴府城小人稀,而且离广南较远,为何要在那里抵御金军,潭州更靠近广南,而且城池较大,是不是退到潭州要更好一些。”
杨炎道:“隆兴府地处鄱阳湖南,仍是战略要地。江州御前驻军就在鄱阳湖以北,正好可以鄱阳湖为连,成犄角之势,并且还可以保护襄鄂一线御前驻军的则翼,力保长江以中不失,然后东连建昌军,建州至福州一线,可以抵抗金军继续南下。潭州虽然更靠近广南,可做临时行在,但却不是必争之地。如果在潭州驻守,只会给金军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从侧后方进攻襄鄂一线御前驻军,彻底控制长江。”
第四百一十八章 临危受命(三)
赵昚又道:“放弃了临安,为何连建康也要放弃?守住建康不正好也控制了长江吗?”
杨炎苦笑道:“不是臣不想守建康,只是建康、临安形如一体,一失皆失,一守皆守。如临安一但失守,朝廷退守江南路,则建康将陷入腹背受敌之中,想守也守不住。与其那样,不如暂实保存实力,将建康人马退守襄鄂一线,与广南大军配合,再共同对抗金军。”
赵昚点点头,先前虞允文推荐杨炎为抵击金军的总指挥,他还有些不大相信杨炎的能力,但现在看来,虞允文的推荐不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在抵抗金军的策略上,杨炎不仅和虞允文所想完全一致,而且在一些细节上,杨炎甚至比虞允文所想的还要合理,有这样见解的人,除了虞允文之外,大宋确实再找不出第三来。
于是赵昚点点头,道:“朕已经下旨,让李宝率临安的水军南下,与广南水军汇合,建康和隆兴府两处,朕也会马上按你的意思下旨,你远路赶回临安,先回去休息一夜,明天就赶去崇德吧,但切记千万不要呈匹夫之勇,一但不敌金军,还是尽早撤离,按你所言,退守隆兴府吧。”
杨炎心中一颤,虽然他刚才一时冲动,说出要守住临妥,但心里也清楚,目前金军已经突破了长江,想守住临安根本不可能,别说十天,能守住五天已经不错了。自己到了崇德,最多也就是多坚守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