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白芒点组成的巨大光球,向普风投射过去。
普风的双拳猛击而出,轰在由银点组成闪烁不休的光球上。光球猛然爆炸开来,变成潮水卷般的剑雨,一浪接一浪往普风冲击狂涌。拳剑在空中刹那间交换了千百多击。
独孤痴的长剑每一部分均可变成制敌的武器,无论是剑锋、剑柄,剑身、剑刀,都能以令人想不到的方式,向普风展开密如骤雨、无隙不入、水银泻地般的近身攻击。而普风的双手也化为拳、掌、指、勾、爪等形态,每一击都能够从各种意想不到的角度,毫无偏差的击中剑锋。
双方都已经全力展施,各自的奇招迭出。以快对快,其间没有半丝迟滞,而攻守两方,均是随心所欲的此攻彼守,无论独孤痴的长剑如何变化,普风的双手总能击在剑尖上;同样的无论双手怎样急缓难分,长剑亦可及时阻截。
由其是在狭小的空间里,以惊人高速闪挪腾移,紧凑激厉却又不失从容大度,仿佛两人是在对奕,根本不是再作生死搏斗一般。
只听“轰”的一声,两船分开,两人又回复隔远对峙之势,独孤痴的长剑已经收回到鞘内,而普凡笉负双手,就像从没有动过手。
观战的众人这才全都缓过一囗气来,这时赵月如的手已经紧紧和杨炎的手握在一齐,两人对视一眼,都能感觉到对方的手心里己全是汗水。
就在这时,两条小舟又转调过头来,两位绝顶的高手再一次对面而持。
独孤痴的长剑还在鞘内,在舟中微侧身站立,身子略向前倾,左手执剑鞘,剑柄微斜向上举,右手五指伸开下垂至身前,长剑虽未出鞘,却已经生出一股庞大无匹的气势,紧罩敌手,所有的人都明白,等长剑再出鞘时,将是无坚不摧,轰天动地般的骇人攻势。
普风仍保持两手负后,正面而立的姿态,但全身袍袖无风自动,双目异芒电闪,须眉瞩张,整个人的形态变得威猛无俦,是自动手以来从未见过的凌厉。气势与独孤疾相比,也毫不逊色。
任谁都知道,在两人再次交手的一刻,都将会毫无保留的全力出手,务要击垮对方,也就是这一战结局分晓的到来。
而这时风势更猛,积云盖顶,几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海水如同沸腾一般,以两人为核心,向四周翻滚开来,两人周围的海面竟然陷下去一般。天空则轰鸣之声不绝,电打雷击,明灭不休,还没有开始交手,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威势。
只看得杨炎和赵月如都汗水涔涔,几乎都没有勇气再看下去。独孤痴对他们有传艺之恩,两人已经把他视为师长,而普风虽是敌对,但胸襟、见识、气度却都令人拆服,在杨炎和赵月如心里,实在不愿意看到他中间的任何一人在这一战中丧命。
其实不仅仅是他们,连金军船上的四大弟子,完颜长之、完颜陈和尚等人也都在期望,这一战就到此为此,不要再继续下去了。
但两艘小舟又一次开动,向对方行驶而去。
“呛!”的一声,长剑出鞘。
一切已经无法用一个快字来形容了,用眼睛几乎都已经无法看清,就在人们听到长剑出鞘时发出龙呤般震耳的破空声时,长剑早己离鞘而出,到了独孤痴的手中,化作厉闪电光般的长虹,划过三丈的虚空,向普风直刺击去,威势骇人至极即使是远在两百步以外观战的人,也能够感受到这一剑击出时庞大而可怕的强劲气势和惊人压力,仿佛周遭所有的气流和生气都被这惊天一剑吸个一丝不剩,整个海面上一切的生机都以尽绝,只剩下死亡和肃杀的骇人情景。
要应付如此一剑,只有硬拼一途。即使高明如普风亦别无选择。
只见普风的双手十指如莲花绽放一样,变化出各种不同的形态,迎上独孤痴这一往无还的霸道一剑。这似进似退、欲上欲下,施出玄奥莫测的手法,作出千变万化的动作,就在敌刃正面交锋的一刻积聚至爆发的巅峰,个中神妙变化,实在难以形容。
“蓬”的一声。
就在双方的各出奇谋,施尽浑身解数之后,普风的双掌近乎神迹般夹中独孤痴的剑锋,抵住了独孤痴这必杀的一剑。
时间仿佛凝止不动,两大高手的身形竟在空中停顿住了,并没有下坠。
原来在普风的双掌夹住独孤痴剑锋的一瞬,两人已经以内气交锋无数遍,然而奇妙的是,内劲循环不休地在掌剑交击中在两人经脉间运转着,达到了一个绝对的平衡,把他们固定在虚空处。如果有一个力所不隶,多用一分或是少用一分,都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其中的玄奥精奇神妙难测就连两人都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而这时两人头顶的乌云忽然出现一个圆形的大口,并且再不断的扩大着,金色的阳光从洞中射下,照射到固定在空中的两个人身上,看起来仿佛员金光浴身,绚烂无比。
两人对互相对视了一眼,忽然同时放声大笑起来。
就在这时,普风双掌一放,松开了独孤痴的长剑。独孤痴也收剑回鞘。两人同时从空中落下,跌入了大海中。
这时乌云己消散殆尽,海面上又恢复了风平浪静。两边的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命令水手开船,向两人落海的地方驶去。
但双方的大船还没有驶到,两人已经从海中爬上自己的小艇。
普风双掌合什,何独孤痴深施一礼,道:“贫僧从此回寺,闭关苦修,日后如能再有所成就,全拜此战所赐,在此谢过独孤兄了。”
独孤痴也躬身一揖,道:“大师不用说客气话,今日能得与大师放手一战,在下从此也再无遗憾。以后可以寄居山林,了渡其生了。”
第九卷 图治
第六百六十章 新朝气像
大宋建业二年(1171年)二月。
新年过后,万物复苏,虽是乍暖还寒,但依旧挡不住春意融融。而在金军退兵和两王争位之后,又经过了近半年的时间,大宋终于从战乱之中,又恢复了平安稳定的局面。开春之后,百姓们纷纷锄地翻犁,栽秧播种,希望今年能够有一个好的收成。
虽然与靖康(1136—1137年)、建炎(1137—1140年)年间大宋所经历的战乱相比,这一次的规模和时间要小得许多,然而这一次大宋所面临的危机,丝毫也不逊色于以前的战乱。
在只有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不仅有金军入侵,两京俱失的危急局势,而且大宋前后竟换了四位皇帝,甚至在近九个月的时间中,出而两君并立,日月双悬的局面。如果是在以前的任何时间,都极有可能演变成五代时期那种数十年群雄割拒,战乱不断的乱世局面。
而大宋不仅没有出现分裂割据,反而能够有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重新恢复了国家的统一,不但还击退了金军,而且逼金国签订了一份基本对等的和约,不能不说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情,天下的有识之士也无不为之松了一囗气。
新皇帝赵忱虽然年轻,但也因此坐稳了君位。而且还因为与以前几位皇帝相比,少有的坚定主战决心,以极定都在建康的积极进取姿态,在和谈中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都赢得大部份朝臣和士大夫们的好评。有不少人甚至私下里在对天祷告,庆贺大宋终于出了一位有做为的明君,收复失地,还都东京,似乎都有希望了。
天下安定之后,自然要论功行赏。赵忱先追赠父亲赵觉为淮安昭王,尊母亲周氏为皇太后,赵月如和赵倩如也晋升为长公主。
朝中的大臣中,陈俊卿、梁克家乃为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史浩、洪适依旧为参知政事。韩彦直也由知枢密院事正式升任枢密使,刘珙也同知枢密院事升任枢密副使,这六位大臣同为执政大臣。其他六部九卿也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只是每人都相应升了一级。
而这一次击败金军,武将立功极多。因此所受的封赏也较多。几位独当一面,立下大功的武将中,杨沂中领武胜、崇信、昭化三镇节度使,加少傅,赠开府仪同三司,仍为殿前司都指挥使。李显忠领宣德、保宁二镇节度使,赠开府仪同三司,爵位晋升至卫国公,出任两淮招抚使,守卫两淮边境。李宝领宁海、宁江两镇节度使,加封太尉,爵位晋升至郑国公,出任荆湖北路兼京西路招抚使,主持长江中游的防御。陈敏转忠武军节度使,爵位祁阳县开国公,仍为马军司都指挥使。戚方为天德军节度使,晋升为步军司都指挥使。王炎乃为四川宣抚使,主管西北的防御。
其他将领中毕再遇受封武冈军承宣使,孟宗政受封为汉阳军承宣使,曹勋、高震都受封中侍大夫,刘复武、张师颜受封为中卫大夫、李公佐、齐大柱、魏郊、杨巨源、李好义、周宏等人也都各有封赏,并且分派到各地去驻守。
而杨炎也由清远军节度使转为崇宁军节度使,爵位也由武昌县开国候晋升为武昌县开国公,并加了一个检校少保的虚衔,和一个左金吾卫上将军的虚衔。并且又赏给食邑六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同时还追任杨炎的父亲杨朝辉为安国军节度使、吴国公,母亲万如菊为吴国夫人。妻子流苏封为楚郡君,连同严蕊也为封庆元县君。
节度使虽然只是虚衔,但一般来说,一但受封之后,是不会轻易转镇的。而一但受任转镇节度使,是受封节度使之后的嘉奖,往往也被视为极大的荣耀。检校少保和左金吾卫上将军都是从二品虚衔,县开国公也是从二品爵位。
而右朝廷初定之后,马上又有一件大事情摆到朝廷面前。那就是援助大理复国的问题。
去年逃到交趾的高建铭率军杀回大理,杀死大理国君段兴智,四月大理遗臣在刘仁先的率领下,投奔到大宋,希望大宋能够才发救兵,征讨高建铭。但那时大宋尚自顾不暇,那里有空去管大理的闲事。刘仁先等大理遗臣只好在大宋暂时住下。后来刘仁先也加入宋军,跟随杨炎四外征战,也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大宋安定之后,因功受封为桂阳军承宣使。
而且杨炎、赵倩如都知道刘仁先和大理公主段燕珠本是一对爱侣,只是当初大理为了救大宋援助,将段燕珠送给当时还是太子的赵惇为妃,两人被硬生生拆散。只到赵惇死后,杨炎和赵倩如才打算设法让两人重合。告䜣赵忱之后,赵忱也深表同情,同意了他们的做法。
大宋安定之后,立刻就要办理两位先君的丧事,赵昚己被追谥为哲文神武成孝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然后又追谥赵惇为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庙号光宗。葬于永崇陵。在赵惇下葬之前,段燕珠假装服毒自尽,与赵惇合葬。其实暗中被救出,放出宫去,改换名姓,与刘仁先团聚。
然而在是否出兵帮助大理复国这一点上,大部分朝臣都认为目前大宋刚刚恢复,国力不足,而大理离建康府有万里之遥,钱粮供应,路途遥远,而高建铭背后还有交趾支持,这时并不宜出兵。有些大臣甚至认为,大理亡不亡国,与大宋本无关系,跟本就不该去管。少部份有远见的大臣,如陈俊卿、韩彦直、刘珙等人虽然认为大理是大宋的藩属,大宋有相救的义务,但至少也该等一两年之后,大宋的国力有所恢复,再出兵也不迟。
但只有杨炎一人坚持认为,大宋应该马上出兵,援助大理。原因在于,大理虽小,但却是位于支趾与吐蕃之间,在大宋西南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因为交趾与吐蕃素来对大宋的西南领土怀有野心,虎视眈眈,只是被大理分割开,无法形成有效的连盟。一但任大理被高建铭占领,就等于是将支趾与吐蕃接壤,很有可能形成支趾、大理、吐蕃的三国联盟,甚至是还可以加上西夏的四国联盟,那样一来大宋的西疆将永无宁日。
而高建铭虽然占居大理,但毕竟立足未稳,而且手下人马不多,只是一帮乌合之众,并不足为惧。大宋还有帮助大理复国的大义名份,又有刘仁先为向导,而且打退金军之后,宋军士气正盛,出川的人马,大部份也要回川驻守。因此杨炎认为,只用从回川的军队中,选拔出四五万精锐人马,可以在三五个月之内平定高建铭,恢复大理。
大宋虽然刚刚复国,但目前有广东沿海的市泊司关税收入支持,钱财暂时到并不缺乏,而且大理靠近四川,粮草供应也可以甴四川供给,也能减少路途消耗。同时现在出兵,正好可从避开炎夏,天时上也有利于大宋。
交趾这一次只是暗助高建铭,并没有直接出兵,可见是因为上一战交趾败得大惨,对大宋尚有恐惧,因此不敢名目张胆出兵大理,如果大宋出兵,交趾未必敢援救高建铭。因此大宋这时应该立刻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击败高建铭,以震慑交趾、吐蕃两国。
相反如果等到一二年之后,高建铭必会在大理站稳脚跟,而且也很有可能与交趾、吐蕃结成连盟,那时再出兵,可就来不及了。虽然现在大宋百废侍兴,但这样规模的用兵,还是支持得住的。因此那怕现在咬一咬牙,坚持再打一战,虽然苦于一时,却可以保证西南边境十数年的平安,也是值得的。
因为杨炎是第一次援助大理的主将,也曾与交趾人马交过战,因此众臣对他的意见都不敢轻视。听了杨炎的分晰之后,韩彦直和刘珙两位懂军事的正副枢密使,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赞同杨炎的决定。陈俊卿经过反复思考之后,也赞同了出兵。因此赵忱也立刻下旨,出兵帮助大理复国。
在出兵的主将人选,杨炎本来决定还是由自已亲自领军,去帮大理复国。但现在大宋刚刚安定,赵忱毕竟还年轻,也需要杨炎在身边才能安心。而杨沂中也认为,杨炎在复宋之战中,立下的战功太大,短期内还是留在建康府为好,不宜再领军出战。
同时杨炎还要和赵月如完婚,两人的婚事早己定下,只是因为金军入侵一拖再抢,如今赵月如已经年过二十四岁,在大宋来说,早己过了女子该成婚的年纪,实在不能再拖了。因此只能做罢。最后经过杨炎推荐,由毕再遇为主将,在溧水一战中受重伤伤愈的曹勋为副将,出兵大理。
这一次大战,川军一共调集了十二万大军,除去战死和留在江淮驻守的之外,返川的士兵共有约七万人,从中精选出四万五千人马,毕再遇原来的部将,刘仁先、章循、谢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