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难忘蜜月
公元2003年。春天。
我独自一人立在客厅,凝望着挂在墙上的题为《永恒》的水彩画:平静的大海,没有一丝波澜,没有一朵浪花。宁静,深邃,平和。
这是三年前丹送给保罗和我的新婚礼物,代表着他最真诚的祝福。
《永恒》的左边有张放大的照片:两个幸福的青年紧紧相拥在一起,他们的身后,是蜿蜒曲折历尽两千年沧桑的万里长城。不用说,那是保罗和我。
《永恒》的右边依然是我们的合影,我们的神情都有些凝重,我们的中间隔着海的女儿--丹麦的象征。
没有能在北京度完我们的蜜月,因为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北欧的丹麦。安徒生的童话是我心中永远的瑰宝,它给了我一个美好而充实的童年。而保罗说,《海的女儿》是他今生所看过的最动情,最凄美的文章。去哥本哈根拜访美人鱼是他多年的心愿。
我们的丹麦之旅是愉快的。正值秋天,走在丹麦广阔的乡间,风是柔和的,缓缓飘移的云朵中,显出明朗蔚蓝的天空,天地之间呈现出说不出的可爱。树叶闪耀着庄严的金黄,留有稻茬的田野上,白嘴鸦长声高叫,语调充满了欢欣。
从来没有如此悠闲如此美丽如此可爱的日子。玫瑰花里面亮着鲜红的野蔷薇子,接骨木上挂着串串沉重的黑果实,成熟的野栗子从壳里脱落下来。树林的深处,紫罗兰又开花了。
目所能及,无不美丽,使人在梦幻似的宁静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只有这样的景色,才能蕴育一颗最美的童心。
和保罗谈起《海的女儿》,保罗告诉我,他永远也不会原谅那个人间的王子。因为他竟不知晓小人鱼强烈的爱和巨大的牺牲。
保罗显得忿忿不平,我便微笑着摸摸他金色的头发:“但愿我们的爱不会是个悲剧。”
他却没有笑,深深凝视我片刻:“卡佳。但愿。”
一种莫名的寒意掠过我心。
回到巴黎已是深秋。
请了些朋友来我们的家,补办了个结婚PARTY,我的父母也来了,送来了一个很大的结婚蛋糕,上面用蓝色缀成“FOREVER”的字母图案。
“卡佳,保罗,我亲爱的的孩子,爱是永恒。我深深祝福你们!”母亲含着热泪拥抱了我们。
“爱,也是一种责任。”父亲拍拍保罗的肩。
“卡佳,你的幸福是我最大的快乐。”丹的眉间有着隐隐的不安和忧虑。
“你们一定会幸福的!”艾琳娜明朗的笑容间带着掩饰不住的快乐。
玛亚从香港赶回来向我道贺,一同前来的还有她的英国丈夫--好帅的小伙!
我的一些同仁也来了,带来了不少玫瑰和祝福。
保罗的几个朋友带来了香槟。
保罗的伯父伯母,也就是丹的父母也来了,因为保罗的父母在一次事故中不幸死去,对当时年少的保罗,他们担负着长者的责任。
不喜欢热热闹闹,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清清静静守着日子该有多好。然而终不能免俗。
很感动于真诚的祝福。小心翼翼切开蛋糕,把爱和欢乐,把感激和诚挚分给每一个人;一杯杯地斟满香槟,让祝福和美好充溢空间;打开音响,悠扬的舞曲响起来了,保罗请母亲跳舞,我和丹的父亲共舞,我父亲请的是玛亚,丹和他母亲共舞,玛亚的先生和艾琳娜共舞……
永远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公元2000年11月11日。永远。 。。
二:生日礼物
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切断了我沉醉的思绪。我跑到婴儿室,抱起了我心爱的卡尔。
有甜蜜的两人世界持续了一年之后,保罗和我都希望有个孩子,和我们血脉相承的孩子。
当我怀着卡尔时,我的身体很软弱,茉莉的香气让我晕眩,残阳抹在天际的红霞让我不安。最初的日子,我讨厌食物,讨厌声响。
保罗轻声细语地哄我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牛奶。他把我带到郊外,让我在田野中采摘花卉,让我在和煦的阳光下愉快地嬉戏,让我躺在如茵碧草上听施特劳斯的曲子……
后来,我们去海边散步,我们的孩子,该有大海般宽广的胸怀;我们在白雪皑皑的小山上打雪仗,我们的孩子,心灵应象白雪般纯净;在圣女贞德像前徘徊,是希望他勇敢;在拉瓦锡墓前驻足,是希望他充满智慧……
旖旎的日子里,我诵读着永恒的诗句,美的感受把我燃烧得炽热。我的孩子,应从我身上得到永不熄灭的热情。
每天夜间,当我用轻柔的手抚摸着腹中的孩子时,母亲的快乐和骄傲冲击着我的心田。
卡尔出生时,我整整折腾了一宿。撕心裂肺的痛苦使我明白母亲的伟大。我的额头上全是死亡的汗水。不,不是死亡,是生命!
我的卡尔,有着玫瑰般娇嫩的肌肤,宝石般清澈的蓝眼睛和乌亮的头发。一个健康漂亮的男孩!
保罗说过,他要一个女孩,他会象公主般宠她,爱她。但当他看到他的儿子时,他兴奋得两眼都发直了。
2002年的盛夏,上帝把卡尔赐于我们,愿他在我们的爱和关怀下成长。
我怀中的卡尔在微笑,尽管他细长的睫毛上还凝着一滴晶莹的泪珠。这个生活在甜美,温馨和爱的世界中的孩子是多么幸福。他的外婆为他织了毛衣,帽子和鞋;他的教母艾琳娜特地为他制订了营养食谱;他的父母,更是每日为他忙个不停。
我轻轻拍着卡尔,哼着一支年代久远的摇篮曲。卡尔在我怀中逐渐睡去。小心地把他放在婴儿床上,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我走出他的房间。有人在敲门。
是个年轻的邮差,他给我一个邮包,我签了字刚想走进去,却见一个小男孩扬起鲜花向我奔来。他把鲜花和精致包装的一份礼物放在我手中。
我打开那层精致的纸,里面是本书,名为《心灵的深渊》。书的第一页夹着母亲的便条。
卡佳:
这是我送你的生日礼物。但并不仅仅送给你。请把它译成中文,为我们的同胞。
母字 3月12日
是的,今天是我的生日,三十岁的生日。
我打开邮包,那是套昂贵的骑马装,丹和艾琳娜送给我的礼物。在春意盎然的日子,骑马的确是十分惬意的享受。
打了电话给母亲,母亲说:“结婚后你浪费了太多的光阴。我想我得提醒你一下:生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享受。你需要做的事有很多。”
母亲的批评让我惭愧不已。
确实地,在婚姻的甜蜜漩涡中打转的我,已经不是原来那个雄心十足的我了。我迷失我自己了。
我长叹一声,接着给艾琳娜打了电话,谢谢他们的礼物和祝福。
当保罗的车在黄昏时分开进来时,我正专心读着《心灵的深渊》,丝毫没有注意。
“生日快乐,卡佳!”保罗把玫瑰和亲吻一同奉上。接着,他拿出一个精巧的蛋糕,点燃了红烛。火苗映红了他的脸庞。
我闭上眼睛,默默许愿:但愿人长久!随后一气吹灭了红烛。
笑意盈盈的保罗把一件浅蓝色的风衣披在我身上,仔细端详着我。
“我的卡佳永远是最迷人的!”
“谢谢你的礼物。”我吻了他。
四目相融中,我被保罗目光中深深的爱意所激动。爱情是多么美妙的东西啊!含着盈盈的泪花,我突然间强烈意 识到,保罗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没有他,我将活得很寂寞很无趣。
三:林枫绝笔
一连几天,我整个的身心都沉醉在《心灵的深渊》中。文章写的是一个拥有财富拥有地位的年轻少妇,生活在旁人羡慕眼光下的她,却有着一般人难以理喻的精神痛苦……人物的内心描写细腻而生动,应该是部很成功的小说。然而,我感受到迷茫和不解。
恰在此时,一封寄自柏林的挂号信送到我手上。无比惊讶的我,发现那竟是林枫的绝笔!
岑露:
收到我的信你一定很惊奇,但我已顾不上那么许多了。
又是春天了。河里的冰已开始融化,树叶儿也返青了。然而,这将是我生命中最后一个春天了。在这异国的土地上,我曾送走过十六个这样的春天。十六年来,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每一个流畅明快的夜晚,我的心总被沉重地压抑着,因为我是个中国人,因为我无法得到我梦想的一切。
我不知道你究竟对我是什么感情?是可怜?是同情?抑或是鄙视?我猜是后者。但无论是你还是丹,都没有真正了解过我。
我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是研究明史的学者,母亲是医生。从小他俩便对我有着很高的期望。不幸的是,*末期,父亲含冤死去,母亲悲哀过度,导致精神分裂症。这些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浓重的阴影。
靠自己的奋斗,八七年我来到法国,以后的事丹势必向你一一尽述,我也不愿重复。
我明白,我再也不能成为潘玉良了。近十年来,我的生活中已没有画笔和色板了。但我常常想起这些东西,这些寄托着青春和理想的东西。每每夜深人静时,我会独自凝视我曾经画过的一幅《扬帆》。对于青春,对于理想,我曾经作过怎样的努力啊!
在这个世界上,我活得已经够长了,整整三十四个年头,饱尝了世间的甜酸苦辣。唯一未得到的,便是人世的真情。记得多年前第一次见到你时,你眼睛中流露出来的真心的同情曾让我激动,虽然是那么短暂的一瞬。
昨夜,我又一次读了遍《拇指姑娘》,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泻下来。我自幼喜欢安徒生的童话,尤其是那篇《拇指姑娘》,它是我童年的安慰与快乐。然而现在的我,没有童年的纯真和梦幻,占据我心田的,是那过份的沧凉和无奈。生活在我眼中失去了光彩。大千世界中,我是如此一个苍白无用,可有可无的小人物。
仅仅牵挂的,是我那无依的母亲,寄居在二婶家中,是否能安养天年?上次堂弟林榕来信说:“伯母神志尚清,无奈身体虚弱无力。”我因为无法随侍母亲,心间常感不安。现在我已把所有衣物典当净尽,折成现钱,大致两万马克,全部寄给了我的母亲。假若你回到中国,我恳求你去北京看望我的母亲。
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的身体已随着莱茵河的水流飘到了很遥远的大海。而我的灵魂也会回到我的祖国,回到我的亲人身边。
请不要为我哀伤(假若我还值得你哀伤的话)。但我请求你,当你经过德国时,请你去莱茵河边,放上几朵郁金香。那是我最喜欢的花,因为拇指姑娘便是诞生在那花朵内的。从没有人送过我一朵郁金香,我对所有的人都隐藏着这种旁人看来可笑的感情。我说,我最喜欢火红的玫瑰,因为那代表爱情。事实上,我是不愿意玷污那圣洁的郁金香……
林枫于3月25日
信就这样结束了,信末附着林枫母亲的地址和堂弟林榕的电话。有几行字似被泪水浸渍过,不是太清楚。
我展开了那幅同时送达的《扬帆》。怎样气势豪迈的画啊:波涛翻卷,白浪滔天的茫茫大海上,一艘小小的帆船正乘风破浪,直驶而来。小小的白帆鼓足了风浪,那种气势自让人倾倒。旁有两行题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右下方是林枫的签章。
那幅画是装在箱内邮来的,有张纸:
“拜托岑露转交丹尼尔-休斯。谢谢!”
四:莱茵河畔的奇遇
穿过那片栎树林,我来到莱茵河的上游。我把我怀中抱着的大把大把金黄的郁金香,慢慢地慢慢地撒在河里,看着那美丽的花朵随着流水缓缓地缓缓地飘走……
在那一瞬间,我恍然明白了林枫为什么会喜欢郁金香,喜欢拇指姑娘。拇指姑娘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和磨难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童话是美丽的,生活是复杂的,人生是残酷的。如今陪伴林枫的,只在那静静的流水和朵朵飘流的郁金香……
林枫的死触动了我内心深处一根敏感的弦,让我感到浑身的颤栗和痛楚:“假如我们的国家如同欧洲般强盛,她会死在这儿吗?”
凝望着莱茵河的水流,我的思维有些麻木。这时,一只手轻轻地搭在我肩上,我蓦然一惊。回头而去,一个四十开外的中年男子正关切地望着我。他的眼睛,似鹰隼般的犀利,仿佛能看穿人的内心。
“年轻的女士。”他开口道,“你的眼睛里没有一星泪水,却盛满无以喻言的刻骨的哀痛,甚至仇恨。”
是的,我为林枫不幸生于当今之中国而哀痛,为她的死而仇视社会。虽然林枫于我并没太深的交情,可我还是愤怒。为什么一个天分很高的漂亮女孩会选择莱茵河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后归宿呢?
“为了你的丈夫,情人,还是朋友?”他很认真。
“为了我的一个同胞。一个星期前,她在这儿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仔细地审视着这个陌生人。他穿着一件浅灰色的长风衣,露出里面蓝色的羊毛衣领。有一个尖瘦的下巴,脸也瘦削,胡子刮得挺干净,加上高鼻,浓眉,利眼,显得特精神。他的眼睛深蓝色中带一点褐色,头上戴一顶礼帽。
“内森-兰格。愿意为您效劳。”他见我注意他,便摘下帽子,露出一头黑色的头发,同时彬彬有礼地伸出手。
“卡佳-岑-休斯。很荣幸认识您。”我把手伸给他,任他举到唇边。这不是个一般的人。我想。
“在人类所有的情感中,没有比死别更难以令人接受的了。阴阳隔界的揪心痛苦能摧毁最坚强的意志。你和死者的感情并不很深,你眼中流露的悲哀与痛苦并不仅仅是为了她,而是为了你内心深处另一种更为强烈的感情。”
“而那种感情,并不能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它可能会永远伴随着你。休斯夫人,能告诉我那种情感的来源吗?我兴许可以解除你的忧虑。相信我!”
他的声音不高,却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