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吴云飞的声音带着兴奋的颤抖。
钱长友挠了挠头,心中思付,这么麻烦吗,瞅样子,自己明天不一定能启程回三源了。
不过,他还是爽快地答应,马上就往东宁边贸那边赶。
天擦黑的时候,钱长友和李志国,找到了东宁边贸收货的工作地点。
只见吴云飞他们三个人满脸是汗,帽子上都凝了一层厚厚的霜,而在眼前这个库房前,过磅地汽车络绎不绝,谢天宇的嗓子,更是喊得沙哑了。
刚一见面,谢天宇便抱怨道:“钱老板,你生意做得这么大,可不要舍不得增加人手啊,你看把我们累地。”
钱长友呵呵一笑,他忽然想起来前世看过的一部电影,名字似乎叫做黑社会,其中的那位十分贪财的杀手,在临死前仍然念念不忘的一句话。
于是,钱长友斩钉截铁地说道:“加钱!”
谢天宇顿时眉开眼笑起来,“这可是你主动说地,没人逼迫你。”
钱长友点了点头,“不过我现在没钱,得等卖完了这批货,我才能兑现承诺。”
既然到了工作现场,就不能光动嘴皮子不动手,这可是自己家的买卖,该身先士卒的时候,绝不能含糊。于是乎,钱长友也加入了忙忙碌碌地工作行列当中。
当他们最终把所有货物点清数量,安排入库后,打交道最多的那位东宁边贸的副总杨为民,不知道从那个办公室冒了出来。
只见他笑呵呵地凑到近前,“我说长友老弟,你们折腾的动静可不小啊,听说这还是第一批货物,看来,你会是十二月份货物吞吐量最大的客户了。”
钱长友一看,立刻明白了什么意思,这批货物过来,可不光是自己几个人忙活。光是报关手续,就够跑腿的了。因此,请客吃饭,在所难免。
与对方寒暄了一下,钱长友豪爽地说道:“杨总,带着你手下的兄弟,咱们一起出去撮一顿。”
杨为民连客气地推辞都没有,点了点人数,就在钱长友的带领下,驱车奔往当地一家有名的饭店。
一顿海吃海喝以后,杨为民倒也仗义,安排着,让钱长友他们一行人,当天夜里就住在了东宁边贸的招待所里。
要不说么,给自己干活,虽
力,但付出的辛劳,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因为想起来,范世豪派过来的那个经理,明天可能会到,于是第二天一大早,钱长友带着李志国又回到了绥芬河市里。
在招待所住处的等待时间里,钱长友和李志国说了一下,罗必成最近会帮着联系销售的事情。
李志国迟疑地问道:“长友,罗必成做事可靠么?”
钱长友呵呵一笑,“我当然更信任你们三个人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罗必成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生意,还是有一些门路的,让他跑跑销售,货款当场结清,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把这件事情沟通清楚后,钱长友又开始盘算起来目前手里有可能调集的资金,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这批货物。其处理任务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他们已经不可能有精力再去跑那些小地单笔生意,从而筹集现金了,还得靠钢材和尿素的销售预付款来支撑。
过了不长时间,忽然来了一位客人。但并非范世豪所说的那位经理,而是李志国当兵时的老连长李运宏。据他自我介绍。目前李运宏在红兴隆农垦分局下属的农场工作。这次来绥芬河,开了三辆东风车过来,打算买五十吨地尿素。
大家寒暄完毕,钱长友决定请李运宏和其他两位司机吃完午饭后,再去东宁边贸那边拉货。
有时候,事情往往都是朝一处凑。在他们将要离开招待所的时候,范世豪指派地那位经理也到了。
和三源市九鹿堂的范继信一样。来者态度恭谨,也是一位姓范的年轻人,叫做范继明,但在相貌上,却找不到两人之间有任何相似之处。这让钱长友心中微微地好奇了一下。
来的都是财神爷,钱长友特意找了一家做菜很有特色的饭馆招待众人。
当他们吃完饭后,急匆匆地赶到东宁边贸时。随行众人都被忙忙碌碌的宏大收货场面吓了一跳。只见二十多辆苏式载重汽车,装着钢材,浩浩荡荡地排在磅秤一侧。
这应该是第二批货,五百吨地钢材到了。
昨天请杨为民吃的那顿饭,联系感情地效果非常不错,有几位东宁边贸的工作人员,帮着吴云飞他们忙乎着。
李志国自豪地一挥手,对李运宏说道:“老连长,可惜你不捣动钢材,要不然的话,凭着我们的供货实力,肯定保证你赚得盆满钵溢。”
李运宏不无羡慕地笑了笑,“志国,当初你提前退伍的时候,大家还挺为你可惜地。现在看来,还是数你混得最风生水起,眼前的这些钢材,得多少吨啊?”
范继信也是满脸惊异之色,“钱先生,我六叔曾经跟我说过钢材的事情,可我还是没想到,你这里能有如此充沛地货源。哈尔滨也算是一个重工业城市,有不少钢材贸易公司,我回去后一定帮着联系一下。”
李运宏要的五十吨尿素,当场就用开来的汽车拉走,而范继信的那一百五十吨尿素,按照计划,采用铁路运输的方式。
当然。这一切都有东宁边贸的相关工作人员和李志国他们去忙乎。
在范继信的坚持下,他当天就乘火车返回哈尔滨了,钱长友也不强留,只是给范世豪打了个电话,向他通报了一下范继信来绥芬河情况。
范世豪的办事效率也非常地高,才一天多的功夫,就为他联系了一笔八百吨钢材的单子,并且叮嘱他做好接待这位商人的准备。
身边的事情这么多,钱长友为何时才能动身回三源市而头痛不已。
昨天通过段站长,从火车站定的卧铺票也退掉了。这年头,火车的卧铺票可是一个香饽饽,虚晃了一枪,钱长友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对方却豪爽地说道,他手里随时都有几个卧铺的机动名额,钱长友完全可以随到随走。
这就是肯下本送礼的好处啊,就算是在前世铁路得到大发展的时代,钱长友也从来没有享受到卧铺票源如此保证的待遇。
翻过天来,罗必成牛逼烘烘地领来两个人,说是牡丹江农垦分局的什么科长,要采购一百吨尿素。
钱长友虽然热情地招待了一下对方,但却没有亲自陪同,而是让李志国带着他们去东宁边贸提货。
晚上李志国回来的时候,他笑着说道:“长友,你不知道,今天罗必成咋咋呼呼地好烦人,结果,等他一看到那二十辆崭新的别拉斯载重车时,立刻哑火了。别瞧他自己吹嘘着做了多少年的生意,可还不一定有咱们一个月的规模大呢,牛逼个啥劲儿!”
………【第十七章 一秒钟几十万上下的憧憬】………
钱长友微微一笑,“人家罗必成牛逼烘烘是有资本的,这才两天吧,他就联系了一百吨的尿素销售量,而且价格也稍微高一些。不过,让罗必成到现场观摩一下,震撼震撼他也好,省得这个人以后尾巴翘上了天。”
李志国点了点头,“那倒也是。其实,我也挺佩服罗必成的,这个人反应特别快,能够十分机灵地利用时势,他当场就牛逼烘烘地对随行的那两个人说,看到没有,我们做的可都是大生意,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小商贩,跟我们做生意,货源和价格,都绝对有信誉。结果,那两人点头像小鸡啄米似的。”
钱长友也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这个罗必成,倒会造势,确实是一个做生意的好手。”
目前卖掉了几批尿素,大概有三百二十吨的样子,虽然从哈巴罗夫斯克商人茹科夫那里换来的四百吨尿素,还没有完全解决掉,但这几笔货款,再加上原有的资金,手头里可以调动的现金,已经有二十五万了。
离原计划向佳丽雅发货的时间还差一个多星期,钱长友打算趁着之前的间隙,先不急着回三源了,利用这笔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资金,从哈尔滨往绥芬河这边大规模地倒一次货,从而扩大一下本钱,然后再给佳丽雅发货。
估摸着,最好的情况。应该会完成发货量的四分之一。这样一来,自己也可以缓缓气,减轻一下压力。
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这批货物,还剩下最后地一千吨钢材,应该一天之内就可以到达。所以。钱长友打算把吴云飞抽出来,跟着自己去哈尔滨倒货。冯达发则留守东宁边贸,而李志国要坐镇绥芬河。这样,既不耽误接待范世豪介绍的那位钢材商人,也可以配合罗必成的销售活动。
钱长友心下思付,目前是创业过程中,资本急速扩张的最关键启动阶段。自己必须亲力亲为。他清醒地明白,现在自己的实力是非常地脆弱。一旦有一点儿小小的闪失,自己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况且,还有三个拖家带口地部下,满怀期望地追随着自己,钱长友为人为己。必须保证成功。这是他作为领头人,必须承担起来的责任。
还差四天,就到二十四节气的大雪了。但绥芬河入冬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雪,却迫不及待地来临。
所幸,这次大雪对铁路运输的影响不太大。钱长友带着吴云飞,冒着鹅毛大雪,乘着火车赶往哈尔滨。
这个时期,国内的大城市,像前世那些产地、销地和集散地地专业批发市场倒是不乏一些,但还远远没有成气候。不过钱长友的供销渠道,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套路,所以虽然到了年底地销售旺季,他在进货方面,仍然还算是顺利。
这期间,正好认识了一位范继明在哈尔滨本地联系的客户。对方只要了一百吨钢材,相对于已经联系到别的客户,购货量不算太大,但这都是未来潜在的生意关系,钱长友还是非常认真地结交了一下。并且在他的邀请下,这位名叫张海龙地客户,一同随他乘火车回到了绥芬河。
总在哈尔滨和绥芬河这条线上跑,着实认识了几位在铁路上能够帮得上忙的朋友,不但货物走得及时,连人也能舒舒服服地坐着卧铺出发。
刚到绥芬河,罗必成就给钱长友送来一个惊喜。原来他前些天看到那二十辆崭新的别拉斯载重车后,也不知道罗必成怎么划拉地,居然在七台河煤矿那边联系到了两辆车的销路,价格也是中规中矩,二十万出头。就等钱长友回来点头同意,然后货主提货了。
为此,钱长友是真正地起了拉拢罗必成的心思。两辆别拉斯被提走后,钱长友特意增加了分成比例,给了他百分之三的货款当报酬。
罗必成这些天以来,从钱长友这里拿了将近一万五的销售分成,这对现在相比从前,穷了很多倍的罗必成来说,无异于是雪中送炭。可以说,双方之间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钱长友帮着张海龙,把那一百吨的钢材用火车皮发走的同时,他从哈尔滨贩过来的那批货,也毫无悬念地“倾销”在对面的俄罗斯小站上。
看着存折上的数字,钱长友暗自欣喜地感叹,只要抓住一个契机,所谓的投机倒把,真的会越倒越大,简直都他妈地让人上瘾。
但其中的辛劳也不胜言表,自己是有异能“圣光”的帮助,才能保持着过人的精力和体力,而李志国、吴云飞和冯达发三位正直壮年的部下,却都是满脸风霜的样子。或许,只有到年底结账的时候,给予超乎他们
回报时,自己才能够心安理得一些吧。
因为出乎意料地多卖了两辆别拉斯,所以钱长友有十足地把握,能够提前一些时间,给佳丽雅第一次发四分之一需求量的货。
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这次交易过程,虽然因为库里尼奇的关系,佳丽雅做了大量有益于钱长友的妥协,但钱长友绝对希望至少在场面上,把第一次交货做得漂亮些,以此夯实大家进一步合作的基础。
当钱长友打算再次回哈尔滨,正式为佳丽雅采购货物时,范世豪介绍的那位钢材商人,带着一个助手,如约而至。
钱长友只好先把吴云飞派出去打头站,而自己则留下来招待这位应该是他目前国内最大的财神爷,牛齐。
刚一照面,钱长友便从对方线条十足的举止中,断定这位比范世豪还要年轻一些的牛齐,是军人出身。锐利的眼神自不必说了,单单是和对方谈话时的那种言简意赅,就让钱长友颇为不适应。
很明显,即使都是军人出身,但李志国,以及他那位老连长李运宏,都远远没有牛齐身上军队的烙印重、影响深。或许,牛齐是出自军人的家庭吧,钱长友如是猜测。
可以说,虽然大家见面以后,兄弟相称,但牛齐的一脸严肃和沉默寡言,还是给钱长友增加了一些压力。
在牛齐的提议下,饭都没有吃,钱长友便让罗必成和自己一道,陪着牛齐,赶往东宁边贸。
当看到那些摆放整齐的一堆堆钢材时,牛齐岩石一般的脸上,才露出了一些笑模样。他拿着钱长友简略编写的钢材品种目录,一边对应着查看,一边不时地点头。
最后他说道:“钱老弟,你这里的钢材很不错,可以说是出乎了我的意料。现在我改变主意了,这里应该是一千九百吨的数量吧,我全包了。”
一听这话,还没等钱长友有所表示,旁边的罗必成便焦急地拽了一下钱长友,眼神中颇带哀求意味地连连示意。
钱长友稳了一下心神,微微笑道:“牛哥,实在不好意思,在你来之前,已经有四百吨钢材被人预订走了。所以呢,现在只剩下了一千五百吨。”
牛齐瞧了一眼罗必成,然后点头道:“好吧,一千五百吨就一千五百吨。不过,我原本只打算要八百吨的钢材,所以这次只带了一张两百万的银行本票,不能当场全额支付货款了。这样吧,我提高一下价格,你们负责所有的运输事项,余款在货到时结清。呵呵,钱老弟,你也可以借此机会,到沈阳去转转,我可以负责接待。”
因为中间有范世豪介绍的关系,钱长友没有丝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