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之间的权钱色交易:调查组(全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二代之间的权钱色交易:调查组(全本)-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给她一点厉害看看。
  她不怕狠。你狠她比你更狠,越狠越有刺激。
  讲狠的人累了,她没有累。
  华楚天怀疑她有精神病,这种反复无常的举止只有更年期的女人才有,而她早过了更年期。
  毫无进展,只得放她。
  田淑琴走了,检察院上下得到解脱。
  桂为民批评华楚天无能。
  宁可挨批评也不愿再见到田淑琴,俗话说得好,好男不与恶女斗。
  桂为民问他下一步怎么办,他说移送法院审判。
  也只能这样。不过在审判之前地委必须拿个意见向省委汇报,看省委是什么态度。他让华楚天准备一个材料,他要在地委会上讲几句。
  所有的地委委员到齐后,他说,董作为的案子不能再拖了,要么结束“双规”,要么交检察院起诉……大家商量个意见。
  这等于说出了他自己的意见。
  刘祠更说:“董作为是省管干部,又当过地委一把手,现在我们讨论他的问题是否有越权的嫌疑?……我建议,这个问题由省委来决定。”
  没有人附和,也没有人反对。桂为民扫视了一下会场,十个地委委员脸部表情不一,似乎赞同刘祠更意见的占大多数。
  黄文洁开始发言。她是纪委书记,最有资格讲话:“刘祠更同志的意见我赞成,对董作为实行‘双规’的决定是由省委和省纪委作出的,解除‘双规’也得由作出决定的机关决定。另外,董作为的秘书高天泽我们也调查过,没有违纪问题,请求地委解除其‘双规’。”
  她的意见立即得到军分区司令员、政法委书记、宣传部长赞成。十一位地委委员已有五位赞同,如果还有一位附和,就等于同意。
  没有表明意见的地委委员中只有一个人可能投赞同票,那就是专员林汉水。
  这个时候不能沉默,林汉水说:“我赞成大家的意见。”他没有解释,言多必失。这样做也行,避免了主职干部的不和,又表明了自己态度。
  几人发言过后等于通过。
  桂为民想说反对也来不及了,少数服从多数是党的原则,不如顺水推舟讨好众人。他说:“既然大多数同志赞成交省纪委处理,那么地委就不再插手此事……黄文洁同志提出的解除高天泽的‘双规’问题,我看地委也用不着讨论,因为地委只管副县级以上干部,高天泽是科级干部,纪委自己有权决定……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党委部门要支持纪委办案,让纪委独立办案。还有检察院也是一样,检察机关也有独立办案的权力,地方党委无权干涉,这是宪法规定的……党大还是法大这个问题,我们一直解决不好,希望各位委员支持纪检、检察、法院独立行便职权,不要无端地干涉他们的正常工作……”
  散会。
  会后他让华楚天立即来见他。
  不是落实地委决定,而是要华楚天接管董作为案子。刚才强调检察院独立办案,目的就是要封住人口。
  不允许党委干涉检察机关办案并不等于他本人不能过问检察院工作,因为他是党的地方书记,过问检察院工作也等于是重视检察院工作。
  一个问题两个方面,看你怎么样做文章。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两个女人(1)
自责来得太晚。人在得势时都有些忘乎所以,现在想来做了不少坏事,说好听点是帮了倒忙。
  三十九
  董作为的案子一直没有结果让人产生种种联想。同情弱者是人的本能,许多人认为桂为民搞得有些过火,人家不当书记就算了,得饶人时且饶人,何必落井下石把人往死里整……甚至有人说桂为民心胸狭窄、恩将仇报、不得好死。
  桂为民气得咬牙切齿,说他抓董作为是顺应民心、为民除害,与恩将仇报沾不上边……他命令公安处吴处长把造谣的人给他抓起来。
  吴处长说谣言止于智者,这种事最好是不要管,任其自生自灭……桂为民想了想也觉得在理,于是提笔向省委写了一份报告,同时抄送省人大。
  报告是以南集地委的名义上报的,桂为民在报告中写道:
  经省地联合调查组调查,现已查明董作为在任南集地委书记期间,支持儿子董家垄断南集建筑市场,在工程发包中或明或暗打招呼,使其儿子轻易取得承包权,再转手承包,从*取高额利润。
  据统计,其儿子董家在董作为任南集地委书记的五年期间,共承包工程二十六项,几乎揽括了地直机关新建楼房,获得黑色收入无法统计。不仅如此,董作为还与潘露霞关系暧昧,收受潘的好处费,帮其套取南集地直房改资金两百多万用于潘露霞的房地产开发。事发后,潘露霞携款潜逃,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八十多万元。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董作为已完全丧失了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权利及义务,完全蜕化变质成*分子。在调查过程中,省、地纪委领导同志先后找其谈话,希望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可是他不仅不认识错误,还执迷不悟百般狡辩……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省委,撤销董作为省人大代表资格,将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邓中康看完报告后只在自己名字上打了一个圈,并签上年月日。此举的意思是代表他看了,知道这回事。
  文件传到江山仁的案头,他想写几句话,见省委书记没有明确意见,也只在传阅件上打个圈。
  党政一把手都是这个态度,上行下效,省委常委都打圈。
  有一个人不能打圈,那就是纪委书记耿力全。他是承办人,这件事由他分管落实,如果再打圈就等于搁浅……耿力全找到邓中康,问他是什么意见。
  邓中康说:“这种事党委还是不要过早干预好,等司法机关查清问题、核实清楚后省委再开会决定。”
  耿力全如获至宝,在常委传阅件上签字:经请示邓书记,董作为一案等司法机关查清问题、核实清楚后再作研究。 
  这就是意见,等于是同意了南集地委的意见。
  王嘉驹通过人大的渠道看到南集地委的报告,他感到震惊,难道董作为真是传说中的那种人?他不信,董作为在他心目中是老实人……
  可如今白纸黑字,他不信也不行……
  他在传阅件上签字:按法律程序办理。
  董作为被免去省人大代表资格,立即转捕。
  与此同时,高天泽也转捕。
  华楚天将两案合并一案,将两人同时转到同心县看守所囚禁。
  四十
  董作为、高天泽同时逮捕的消息像春雷一样在南集上空迅速炸开。
  高妈接到消息比别人慢了半拍。她一边流泪一边收拾东西,临走时才告诉女儿高天明,说她要去南集看她舅舅和弟弟。
  高天明赶紧给妹妹打电话,叫她到长途汽车站接妈。
  高天亮接到母亲,说舅舅及哥哥不在南集在同心,叫妈妈先回去,她会抽空去看舅舅及哥哥。 。。

两个女人(2)
不行,她必须亲自去,并且马上就去。
  高天亮问妈妈知道同心在什么地方吗,高妈说不知道,但是可以问,就是讨饭也要讨到同心县城。
  见妈妈态度已定,高天亮不再劝说,带着妈妈来到售票窗口,买了一张去同心的汽车票,并给妈妈一千块钱。
  高妈拿出十元零花钱放进口袋,其他钱用手袱裹紧放在贴身内衣上。上车后她怕小偷行窃,手护内衣口袋一动不动。 
  四个小时后到达目的地。高妈下车后四处打听关人的地方。她不知道关人的地方该叫看守所还是拘留所。
  没有人正面看她,也没有人把她的话当真,不是把她当讨饭打发就是把她当成神经病看待。
  有一个小青年愿意带路。她感激不已,一个劲地说:“总算遇上好人,总算遇上好人……”
  话还没说完,小青年要带路费——不多,十元。
  讲价两元;最后五元成交。
  小青年把她带到一个拐角处便不见了。
  她以为小青年在*方便,于是也跟着进去。
  *小姐问她是洗头还是找人。她说找人。*小姐以为是哪位姐妹的母亲来看望女儿,便帮她引见。
  可都不是她要找的人。
  *小姐好急又好笑,问她有什么事。
  她才把刚才的事讲出来。
  *小姐动了恻隐之心。
  都是乡下人,乡下人要帮乡下人。可是她也不知道看守所在什么地方,其他人也是一样。正在为难时,*小姐突然想到她最近结识的一个情人,便打电话叫他来。
  不一会儿来了一位染黄头发的青年。
  *小姐说她姑母要到关人的地方去,要他送一脚。
  黄发青年见过世面,知道关人地方就是看守所,便径直把高妈送到看守所大门前。
  高妈急着往里赶,不想有人问她:“干什么的?” 
  这才看清有一名解放军战士拿着一把冲锋枪站在门口。
  不是解放军,是武警。
  看见寒气逼人的刺刀,高妈意识到——昔日几百万人尊重的弟弟,如今被当作无产阶级专政对象关押在高墙内。
  “同志,我要见董书记。”高妈战战兢兢地讲。
  “什么董书记……有没有条子?”战士问。
  “什么条子?”她反问战士。 
  就是接见证或是某个领导写的字条,否则不准见。
  高妈当然没有。
  没有就不准进。
  她一个劲地央求战士,让她进去与亲人见上一面。
  纪律不允许。 
  但是她不松气,还是拼命地求人。
  没有用。
  她累了,就坐在地上边哭边求。眼泪哭干也没有人理睬。
  换岗了,来了一位新战士。
  她又开始央求。结果还是一样。
  又换岗了,又来一位新面孔。
  她再次央求。都是一样的结果。她就不相信没有人同情她。
  夜幕降临,又来了一名新战士。这位战士长得像儿子高天泽,她有成功的预感。
  “同志,”她试探着上前,“我……” 
  “不准超越警戒线。”高妈的话没说完就被战士严厉地呵斥。
  高妈往脚下看,原来这条红线是警戒线。她往后退了一步,退出红线外继续央求。
  武警战士说:“我知道您的请求,您还是回去吧!”
  高妈说:“见不到董书记我就不回去。”
  战士看她固执,拿话唬她,不回去把她也关进来。
  她说求之不得,这样就能见到董书记。
  战士说不是关进眼前这个地方,而是关到其他地方去。
  这个不干。高妈说她没有犯法,凭什么关她。
  “现在你在犯法,犯的是妨碍公务罪,影响了我们值勤。”战士逗她。
  她说她没有影响他。
  你一言我一语,距离拉近了许多。高妈从挎包里拿出花生请客,不想带出一件东西。

两个女人(3)
战士不吃花生,提醒她东西掉了。
  是儿子的照片,她突生灵感,说不是她的东西而是他的照片。
  战士觉得好奇,明明看到是从她挎包里带出的,怎么变成自己的照片?他接过照片,还真是自己,但是他没有照过这张相?
  见他犹豫了,高妈把话挑明,说他手里的照片是她儿子,问他是不是跟他长得很像。
  “是的,”他把照片还给高妈,“你儿子在干什么?” 
  “我儿子是个好孩子,他从小就没有父亲,十几岁就参加工作,自学取得大学文凭,现在在地委办公室上班。”高妈讲。
  “既然你儿子在地委,为何不叫你儿子写张条子来找人?”战士问。
  “他现在也关在这里。”高妈说完后情不自禁地哭起来。
  战士不知所措。
  高妈说:“难道你不知道董书记和他的秘书关在这里?”
  听说过。军人的职责是站好岗放好哨,其他事最好不要打听。
  就在这个时候,看守所所长带着几名公安干警把高妈带走了。
  第二天站岗的武警战士又看见高妈。
  这次高妈不再提见人,只把两碗热气腾腾的红烧肉放在岗哨旁,请战士带进去给董书记和她儿子。 
  战士没有这个义务,当然不答应。
  高妈放下两碗红烧肉无奈地走了。
  此后每天,高妈都要来一次看守所,都要带来亲手做的饭菜,放在哨岗旁便走。
  刚开始哨兵感到莫名其妙,以后便清楚是怎么回事。
  真情总能打动人,望着这位默默无闻与世无争的老母亲,战士们终于帮她把菜传进了号子里。
  高妈就在看守所旁租了一间民房住了下来,每天的任务就是做饭——天不亮进城买菜,回来后弄菜,弄好后送进看守所。吃完中饭就帮主家干点农活或收拾院落。
  主家非常同情她,帮她拿主意。
  还是想见孩子和他舅舅。听主家讲过,在监狱里犯人都要挨打,挨牢霸的打……牢霸要多狠有多狠,犯人好吃的好穿的都要给牢霸,不然就是一顿毒打。
  她怕他们受苦,真想进去问一问情况。她请主家出主意,主家问她县里有没有熟人,有熟人可以打通关节进去。
  在同心县她是一抹黑,谁都不熟。
  主家不信,认为官官相通,没有不熟的道理。 
  怎奈她没跟儿子一起生活,儿子的活动圈她不熟悉。突然想起高天亮,也许女儿会清楚一些。
  乘早晨进城买菜之机打通高天亮的电话,问女儿同心这边有没有熟人。
  高天亮想了半天,突然想起同心县县长周日光。周日光当副县长那阵子,经常到哥哥的宿舍来聊天,还经常打电话向哥哥请安。哥哥不在家的日子多,高天亮接待过他多次……可以找他。
  高妈十分欢喜,命令女儿迅速赶到同心。
  母命不敢违,高天亮下午就到。
  母女相见后,随即去县政府找周日光县长。两人直闯县长办公室。
  秘书挡架,说县长在开会没有时间。
  高天亮却听到里屋周日光的声音,不顾秘书的劝阻,推门而入。
  周日光一惊,马上露出笑容:“哎哟,高老妹来了……”
  秘书见是熟人,忙递上矿泉水。
  高天亮快人快语,说母亲想见哥哥。不敢提董作为,知道这些人敏感。
  显然这已让周日光为难了。董作为、高天泽是南集通天要犯,他不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