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触之不及……
拜托!这又不是小说故事好不好,需要人物鲜活,需要人物细腻,需要人物有血有肉吗?!作为一个上位者,特别是一个封建社会的上位者,需要的只是不断的美好自己,不断的神话自己,不断的把自己置于道德最高点,不断的让自己超脱于俗世!因为只有这样,那些“愚蠢”的百姓,才会打心底的畏惧你,仰视你,不敢违抗于你!
所以,当皇帝要自称为“天子”,自己是老天之子,这个位置是老天给我的,可不是你们这些普通人想抢就能抢到的,还是安安分分的在家里种田吧,不要幻想一些不现实的东西。
而且,不说像皇帝这般的神化,一些美化,极端化也是相当必要的。好比两个能力完全相当的将军,一个生平从未有过败绩,一个却是失败过,那么,这两人交手,正常情况下,都是那个零败绩的人继续零败绩!不为其他,就凭他生平无败绩这一点,就足以震慑住敌人,就足以给自己的士兵以绝对的信心。战争,士气是关键,此消彼长之下,又如何能不胜呢!
因为这种种原因,于是,如今在这曹营当中,身为主公的曹操,是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经常在死亡线上挣扎,几次三番都是被人救了性命的;而身为属下的郭嘉呢,却是一步步的走上生平全无败绩的极端化传奇化的发展。
当然,这也是现在郭嘉功高震主的缘由之一。不过,那也只是功高震主而已。真正导致矛盾变得更加尖锐的导火线,这时候却是毫无预兆的,突然爆发了。
江东小霸王孙策,当今天下最厉害的后起之秀,被刺客所袭,最终伤重,不治身亡!
于是,这也代表着,郭嘉的“预言”,应验了!
孙策之死,对整个天下造成的轰动,不可谓不小。天下诸侯,无论是曹操,袁绍,还是刘表,都一下子把注意力放到了江东来。当然,袁绍一时间还打不到江东这边的主意,最直接的相关者,还是刘表跟曹操。可惜,同样尴尬的是,刘表那边,因为曹操的挑拨,还在跟荆南那边交战呢,而曹操呢,又把兵力全部都聚集在北方同袁绍交战。一时间,好像都没人能管得到江东的事。
不过,如果真有魄力,真想打的话,这时候还是值得赌一把的!孙策一死,江东地区群龙无首,必然自乱阵脚。一旦派兵去攻,绝对会有人倒戈过来的,然后,这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只要操作妥当,一开始根本不需要发多少兵,就能把整个江东给拿下!
这也是广陵太守陈登,在孙策死后的第一时间,上书向曹操提出的战略建议。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等到江东局面重新稳定下来,可就再也没有这样的天赐良机了啊。以后,再要打江东的话,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估计会是现在打江东的十倍以上,相信以曹操的精明,以曹操的军事眼光,不会连这都看不到吧!
可惜,最终曹操还是以如今要全力应付袁绍为由,不宜再跟别人开战,没有孙策来骚扰已经算是万幸了,如此拒绝掉陈登的提议。
或许,曹操的理由是合情合理,但这种时候,聪明人都知道,那不过是曹操的表面借口而已。既然之前曹操都能去打刘备,那为什么现在就不愿意去打江东呢?相比起之前的刘备,如今的江东绝对好打的多吧。就如同陈登所言,根本不用太多的兵力,甚至不用什么大将,只需要曹操点个头,他陈登以一郡之力,估计都能慢慢的把江东一点点吞噬掉!
曹操,从来不是没有魄力之人,如果曹操真想打的话,两面作战又如何?曹操他是不会看不到这样的天赐良机的!因此,上面那不过是曹操的借口而已,是曹操为自己不想打而找的借口,真正的原因嘛,自然还是郭嘉。
哪怕现在孙策死了,曹操还是无法确定郭嘉到底跟江东有没有瓜葛,特别广陵太守陈登又是郭嘉的人,真同意陈登去打江东的话,到时候这江东打下来,到底是姓曹呢,还是姓郭呢?
第702章 四小投孙
特别在现在这个时期,郭嘉在民间已经逐渐被神化了,加上当初的天命之说,不少老百姓都认为郭嘉真的有天命在身,差点都要把郭嘉供起来拜了。而且,不仅是老百姓,连不少官员,也接二连三的去讨好郭嘉,认为跟郭嘉站在一起,绝对不会有错。还有,原本一些反对郭嘉的人,眼睁睁的看到孙策就这样被郭嘉给“咒死”,一时间也心生畏惧,在如今这个封建时代,这种事绝对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啊。所以一个个都变得安分起来,根本就不敢去惹郭嘉。
你说,在这样的氛围下,在这种无论是舆论还是潮流都不受控制的情况下,曹操还敢轻易让陈登去打江东吗?都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不如疏。可现在,无论是堵是疏,曹操什么都无法做,难道他还能下令让人不准议论郭嘉?
所以,现在的曹操,只求一个稳定,只求一个不变,他不能再主动给郭嘉身上加任何光环了。要是再放任不管的发展下去,等到他曹操下次再面临什么失误之时,估计下面就会产生让郭嘉来带头领班的呼声了。说起来,曹操这时候反而更希望让郭嘉犯错,打破郭嘉的神话,如此才不会让矛盾继续极端化。
至于江东那边,哪怕现在只需要十分之一的消耗就能打下来又如何?如今孙策一死,曹操根本就不把江东放在眼里了。既然如此,哪怕未来要多消耗一点力,曹操也不在意,反正江东一地,已经几乎算得上是曹操统一天下的尾端。到时候,拿下江东,天下就算得上是一统了,既然如此的话,那曹操还用在乎什么消耗问题吗?
所以,出于各种考虑,曹操最终还是拒绝了陈登的提议。在现在这个时期,就安心对付一个袁绍就够了。
曹操不去打江东,而刘表不可能不想打,可惜,荆南的冲突未解决,加上荆州本土士族的干涉,刘表的愿望最终还是未能施行。于是乎,相当意外的,相当好笑的,江东地区,在孙策死后,在这个本该内忧外患的时候,最终却是一个外患都没有。
或许,这也是江东孙氏的运道,如此局面,都能安然度过来,简直仿佛是老天在背后帮他们一样。
……
扬州某处,这一日,
“走,我们立刻去投靠孙权!”江东四小生之步骘开口提议道。
“这种时候?”严畯惊讶的问道,要知道如今江东孙氏摇摇欲坠,孙权也不过是个比他们这些人都还小的小屁孩儿,很多人都不看好孙氏的前景。之前孙策那么强势的时候不去投靠,如今孙策死了才跑过去,这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虽然他们也明白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但抄底也是要看情况的啊,要是这只股一跌再跌,甚至最终公司都倒闭了,那你岂不是赔得血本无归?你兴冲冲地跑去跟人雪中送炭,结果最终碳用完了,对方冷死了,你自己也冷死了,这不是搞笑吗?什么笑话这么冷啊!
所以,步骘如今这根本就是在赌,而且赌得还挺大的。
“就是这种时候才有戏啊!孙权上位,新老交替,必然要扶持一批自己的亲信起来。我们跟他年龄相差不大,本身才能也不差,绝对比那些老古板好交流。而且,现在人心惶惶,不少人甚至抱有投奔他处的打算,我们在这种时候主动前去投靠,单是这种行为本身,就绝对会受到特别对待的吧!至于孙氏的未来问题,依我看,在外,无论曹操还是刘表,暂时都不会关心这边;而在内,有周瑜、张昭等人的支持,孙权的位置也是坐得稳的。从来没有像这么好的局面过,怎么能不把握好机会呢!我们这些年的游历学习和观望,为的是什么?为的还不是这一天!”步骘振奋人心的说道。
“这……”剩下三人都显得有些犹豫,毕竟这可是关乎自己整个未来人生的大事啊。特别是如今这个时期,北方的袁绍和曹操一个个都强势得不得了,哪怕这次孙氏挺过难关,最后可能也是被人吞并的命啊。如此一来,还有投靠孙氏的必要吗?
别看贾诩的经历好像很成功,但那是有先决条件的,贾诩先前作为张绣的谋士,如今到了曹操手下,之所以会受到重用,一是贾诩真正有才能,二是如今的局面曹操需要更多的人才,三是曹操想利用这么一个例子来诱导其他谋士的投靠。
可江东作为偏远地区,就如同前面曹操想的一样,等到曹操打江东的时候,都已经是要统一全国了。如此一来,到时候就算他们这些人学着如今贾诩一样,最终进入了曹营,那时候,对曹操而言,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曹操不再需要那么多人才了,而且大多数位置都被别人占了,他们几个届时还能有成长的机会吗?
所以啊,在这个袁绍势大的时候,现在跑去投靠曹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或许都要比投靠孙权要好。总而言之,风险这么大的事,由不得别人不犹豫。
“去还是不去?你们不去,那我就自己一个人去!”步骘坚定的说道,这个家伙,当初没有跟孙策、周瑜结拜成三兄弟,真是可惜了。至少,这三个人从某种方面来看,还是挺相近的。
“去!”诸葛瑾一咬牙,当先答应了下来,越是穷苦的孩子,越是想要拼一把。要不然的话,以后难道还真的要依靠妹妹来扶持这整个家族?
“他娘的,干了!”卫旌也不由爆了一句粗口,真是有种拼命的觉悟啊。
步骘最终看向严畯。
“以后别再说我不是跟你们一家的!”严畯也是大声喝道。
“哈哈!好!相信我,这次我们绝对不会选错的!”步骘大笑。
这四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从这一刻起,终于走上了政途,必然会对这未来的天下,产生重要的影响。
……
却说许都这一边,曹操回到许都之后,按照之前郭嘉的提议,立刻就把车骑将军董承给抓了起来。然后,竟然就从董承自己的身上,搜出了那传说中的衣带诏来!也不知道董承是怎么想的,或许他认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或许他是不敢让如此重要的东西离开自己身边,也或许是方便一旦他跟某人谈好了就拿出来立刻让人签名。
当然,现在这种事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证据确凿,重要的是那衣带诏上的名字!
第703章 连坐
不得不说,董承绝对也是个坑队友的存在。你说,你们搞地下工作,想要造反的人,干嘛一个个还要留下名字啊。这岂不是一人栽了,被人顺藤摸瓜,所有人都要跟着一起悲剧,跟着一起送死陪葬?简直连给人当硬汉,给人当革命烈士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郭嘉也知道董承的想法,不就是信不过别人吗!毕竟这种事一旦暴露了可不得了,因此把大家全部绑在一起,荣辱与共,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如此一来,才能确保所有人都一条心。当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给后加入的人以信心。
因为搞这种地下组织,平时肯定是要尽量减少见面机会的。总不能时不时的就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聚一次会,每次有新伙伴加入了,也把大家全部召集过来,见个面,认识一下,拜托,这是相亲会还是光棍同盟啊?
所以,董承才搞了这么一个东西出来,每当有新同伴加入了,就把这东西拿给别人看,让人看看如今都有哪些哪些人加入了,如此一来,本来或许还胆战心惊的对方,信心一下子就会足了不少吧。
董承正是出于以上考虑,于是,他搞出了这么一个血书签名来,于是,董承现在也坑了所有的队友。而且,不仅如此。
董承:“曹操!你不得好死!”
曹操不在意的掏了掏耳朵,这些年骂他的人难道还少了吗。
董承:“曹操!你会遭报应的!”
曹操揉了揉鼻子,报应?或许吧,不过你这家伙至少是看不到了,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以后也说不了了,最好一次性说完比较好,免得留下遗憾嘛。
董承:“曹操!我恨吉平当时没能把你毒死啊!”
纳尼?!
这一下,曹操也不淡定了。本来,在吉平自杀以后,当初的那件事,已经成为了悬案,至少曹操根本无法确定,到底是背后有人指使吉平呢,还是吉平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爱国意志而独自行动。如今董承一说这话,曹操顿时就明白了,敢情吉平的事也是董承在背后啊!
董承心想,反正自己马上就要死了,而吉平也早就死了,这种事说出来也害不了其他人,那自然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就像他骂曹操的话一样。结果,董承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死之前的这句话,害死了他那身为贵妃的女儿。
没错,本来曹操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谋害董贵妃。毕竟在这个全力对付袁绍的关键时期,曹操也不想把矛盾太过于激化。曹操杀董承等人,或许还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反正曹操清除异己的事,已经不是做一次两次了。可一旦曹操动了皇室之人的话,这天下间的反响,必然会异常的激烈。像孔融这样本来算是中立派的,估计都会忍不住跳出来指责曹操。
这不仅对曹操的名声有害,同样还会造成内部的不稳。也正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顾忌,曹操一开始才从来没打算过要杀宫里的董贵妃,至少现在还不是动宫里人的时候。等到曹操打败袁绍以后,他估计就完全敢做出类似的事来了。
可是,曹操事先也完全没有想到,董承竟然在临死之前,把吉平的那件悬案给捅破了。于是,这也直接导致了,在董承死之后,曹操的怒气还未消。你说,董承本来就已经是死罪了,如今还又来一个死罪,难道还能把董承杀两次?如果这件事跟曹操无关那也还罢,可偏偏当初吉平差点就害死了曹操啊,曹操现在想起来都还后怕不已呢。
所以,曹操想来想去都不甘心,最终还是忍不住带人进宫,要杀了董承的女儿泄愤,不能全家都杀了,就留这一个,一定要斩草除根!
却说献帝在宫中,由于消息闭塞,还根本不知道外面董承已经“团灭”的事。突然间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容,献帝差点没吓尿。曹操难道真的要杀他?曹操难道真的敢杀他?
别看平日里献帝多么的信誓旦旦,认定曹操不敢动自己一根毫毛。可当曹操真的提着剑冲进宫里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