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藏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伏藏师- 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迫耍俊绷中偎疾坏闷浣猓纪吩街逶浇簟

    往更深一层想,是否每一个洞口内都有人闯入,汇集到这个巨大的“核”里来?目前,现场只有他跟原先生,未来会有更多人出现在这里吗?他们又都是从何处来?抱着何种目的而来?

    “林轩,不要乱闯,小心为妙。”原先生低声告诫。

    林轩远眺正前方,铁桥尽头也有一个不规则的洞口,黑魆魆的,仿佛藏着无限凶险。

    暂时来看,这里没有一丝生机,只有他们两个,面对着这个寂静的诡异铁架。

    “我到对面去看看——”林轩提议。

    原先生回应:“好,谨慎一点,这里的一切都有点捉摸不透,透着十足的古怪。”

    林轩缓缓起步,一边前行一边观察四周的情况。他坚信,一切绝对不是表面看来这样死气沉沉的,一定有着某种没发现的力量充斥四周,危险就藏在悄无声息的外表下面。现在他们看到的,正是大战前的寂静。

    他沿着铁桥到达了视野中那个洞口,在洞口稍稍驻足,侧耳谛听,确认洞内并没有什么异常动静,才缓步进去。

    洞口约有十米高、五米宽,但洞内却异常狭窄,收缩到五米高、三米宽,而且只走了三十米就到了尽头,前面的路被石壁挡住。

    以林轩的丰富经验,立刻看出,那石壁相当于一块古老的“断龙石”,是故意设计安放,用来阻挡洞口的。也就是说,石壁后面,一定还有更幽深的隧道。

    狭义来说,断龙石一般是设置在一些古墓之中,为了防止盗墓者进入墓室之内,会用一块巨大的石头将墓门给死死封住,这是古人运用“重力学”的最佳例证。封门的巨石就叫做“断龙石”,而这封死的门被称作“隔世门”,意思是——“外面的活人进不来,里面的死人也出不去,如同分隔开了两个世界一样。”

    林轩忽然觉得有些振奋,照他的想法,“断龙石”是人类智慧的思考结晶,如果“断龙石”出现在这里,至少证明它是由人类或其它接近人类的生物布置的,而不是外星生物、神鬼邪魔所设。

    如此一想,他突然松了口气,长期悬着的心也放下来。

    紧接着,他在石壁一角的阴暗处发现了一小堆腐朽的粉末。

    他蹲下去,凝神观察了一阵,猛地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那些竟然是动物骨骼朽化后剩下的东西。

    按照尸体解剖分析理论的验证,通常状况下,动物尸体**的速度受环境温度、死亡原因及个体体质影响极大。当存在有利于细菌的发育和繁殖的因素时,尸体**就快,否则减慢或停止。在温度2 5至35摄氏度、湿度适当和空气流通时,尸体**最快。

    实验证明,尸体在空气中、水中和埋在地下**程度相同所需时间的比例关系为1:2:8,这些数据说的是尸体的组织部分,而骨骼彻底腐烂一般来说需要上百年。

    令林轩感到无比震撼的,正是因为这些是“骨骼的粉末”,而不是一具白骨。所以,他能判断这些粉末的主人至少是在百年之前到达此地,而后被“断龙石”所困,孤独而亡。

    “这是动物的尸体还是人的尸体?”林轩苦笑。

    实际上,验明这个问题并不需要复杂的步骤,他凭肉眼就能分辨得一清二楚。……16814+d6su9h+10024777……>;
第三百二十八章 断龙石后面的乾坤
    那绝对是人类死亡后的遗骸粉末,因为林轩在组织内部早就接受过这方面的分辨力培训。

    林轩在那石壁上并未找到任何文字类的东西,在洞内转了两圈后,忽然灵机一动,走到骨灰旁边,轻轻地把粉末拂到一边去,立刻看到地面上被盖住的两行文字。

    那两句话是用古梵文写成的,第一句意思是“天地飞转”,第二句意思是“如梦方醒”。

    这应该是此人在临死前沾着自己的鲜血写下的,又加上骨灰的覆盖,所以百年来都未消失,依旧看得清清楚楚。。。

    “这是什么意思?”林轩不解。

    “天地飞转、如梦方醒”的表面意思是一个人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一朝顿悟,就像大梦醒来那样。

    那么,这个死去的人有什么样的追求?又面对外面那古怪的铁桥结构顿悟了什么?

    古梵文为印度雅利安语的早期名称,印度教经典《吠陀经》即用梵文写成,其语法和发音均被当作一种宗教礼仪而分毫不差地保存下来。。。更重要的是,19世纪时梵语成为重构印欧诸语言的关键语种。

    据印度典籍记载,是梵天创造了梵文字母及所有婆罗米系统字母,此事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能找到相同的记载。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记载: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

    唐代西明寺道世法师《法苑珠林》中记载: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卢,其书左行;少者苍颉,其书下行。

    假如一个人在临死前留下的遗言是用梵文写成,则可以近似地认定这个人来自印度。因为林轩找不到更多线索,所以无法判断遗骸骨灰的主人到底是谁。

    就在林轩苦思冥想的时候,原先生也到了洞中。

    看到那断龙石之后,原先生精神一振:“终于看到熟悉的人类知识范畴内的东西了。。。”

    林轩把地上的古梵语字迹告诉原先生,原先生越发激动:“我只要打开这断龙石,就能探索到更有用的知识了。”

    他在断龙石前来回走了几趟,最后停在右下角的位置,伸出双手,抚摸着石壁与山洞的交接处。

    “人类从春秋战国时代发明了机关埋伏这个领域,数千年来就一直使用并传承着。只有真正的巧手工匠,才能打造这种极其耗费脑力的东西,杀人于无形,干净利落地控制局面。。。但是,在另外一群人看来,逆向破解这种机关,才是最有意义的。而且,一切机关都是可逆的,只看你懂不懂其中的路数。”原先生说。

    他面向石壁,双掌按在那交接处一动不动,仿佛已经冻住。

    林轩明白,原先生是在使用一种很高深的“内力遥感”之术,极力探求眼睛看不到的东西。

    他不再开口,静待原先生的行动。第一时间更新

    “断龙石后面有什么?能通向哪里?是一条求生之路吗?”林轩脑中一直在紧张地构思答案。

    他发现了那两句古梵文遗言之后,思想变得更加混乱。人类语言经过了一个发明、提高、磨合、编纂的漫长过程。数百年来,任何形式的临终遗言都出现过,语言涵盖古今中外的大小语种。但是,还从未发现有人用古梵语留下提示。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唯一的原因就是那骸骨的主人生前经常使用这种语言,甚至是只懂这一种语言。

    “什么人平日就使用古梵语?肯定不是现代人,而是古代人。”林轩感叹,“看起来,要想获得线索,就得把外面所有的洞口过一遍才行。”

    铁桥连接的洞口极多,假如一个一个探查过去,所耗费的时间至少要数日之久。

    “成了!”原先生突然叫起来。

    林轩一惊,凝神细看,原先生的双手已经穿过了石壁缝隙。紧接着,断龙石内部出现了轧轧的绞索工作声。

    姜还是老的辣,普通人看来万难穿过的断龙石,最终还是被原先生觅得了下手良机。

    原先生起身,拉着林轩一起后退。

    “你觉得,断龙石后面应该有什么?”原先生问。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一条通向远方的隧道,就像我们经过的那条一样。”林轩回答。

    原先生摇摇头:“我不知道自己看得对不对,从断龙石的机关设置中可以看出,它在这里已经超过千年,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已经产生了衍生裂变。本来我想说它的历史有几千年,但是……如果有专业仪器的话,我们现场化验,它的历史就会回溯得更遥远。让我惊讶的是,既然断龙石的历史都这么久,外面那铁桥架子的历史呢?岂非得万年、十万年、百万年?一想起来,浑身就不寒而栗。林轩,我在想,如果我们揭起断龙石,释放的是张牙舞爪的妖怪该怎么办?”

    这样的例子史上不少,比如《天方夜谭》里《渔夫和魔鬼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代表——好心的渔夫捞起所罗门王封印的铜瓶,盲目拔掉塞子之后,导致了体型巨大、生性凶残的魔鬼再临人世,对着渔夫张牙舞爪,差点酿成大祸。

    “不会。”林轩低声安慰原先生。

    轧轧声连响了七八阵,最后断龙石终于缓慢地向上升起来。

    林轩俯身,由裂缝中向断龙石后面望着。

    当断龙石升起一尺之后,林轩看清了,后面露出的是山洞,地面没有灰尘与脚印,空荡荡的,没有任何可供查证之处。

    “没人,没有任何生物。”他告诉原先生。

    这种结果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山洞存在的历史太久,任何动物的生命都熬不过地球历史,在新陈代谢、生死轮回中化为乌有。

    “那么,我们刚才是多虑了?”原先生有些惭愧。

    “那不一定,人心隔肚皮,以后还不知道怎样,先过了第一步再说。”林轩替原先生打圆场。

    断龙石升到山洞的顶部,慢慢藏进石壁之中。

    林轩向前看,山洞幽深,目光所及,能看到一条长度在百米开外的直路。

    “走吧。”他大踏步走在前面。

    经过断龙石下面的时候,他特意抬头看了看那厚度超过六米的庞然大物。如此之重,不知道靠什么力量驱动,才造成了这种鬼斧神工般的阻隔控制?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ads……>;
第三百二十九章 多宝格迷宫
    最让林轩感到庆幸的,是在这个洞口之内并没有岩浆火海,而是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响。

    “还好,还好……”原先生低声叹息。

    “我在前面探路。”林轩说,随即大步向前。

    在前进过程中,他闻见一股奇怪的味道,类似于进入博物馆的古代物品展厅后的特殊感觉,似乎自己被许许多多年代久远的物品包围在中央,那些因时间沉淀、年轮流转而产生的陈旧感、年代感扑面而来。可是,这洞中偏偏是干干净净的,并没有任何古董、古物存在。第一时间更新

    “也许,到了尽头就见分晓了!”林轩这样安慰自己。

    百米距离,三分钟就能走完。当他站在那直路的拐角处,谨慎地放慢脚步,探头向左侧通道观察,却发现又是一条百米长的隧道,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继续前行。

    同样,这条隧道走完后,又出现了右转隧道,如此曲曲折折地反复了十五次,两人已经走出了接近两公里,仍然看不见隧道尽头。。。

    “林轩,这里似乎是一个迷宫。”原先生停步,不肯再向前走。

    “是一个多宝格结构的迷宫,但我们一路过来,并没有岔路,所以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安全的。”林轩回应。

    身在迷宫之中,最怕的是遇见难以选择的岔路口,一边是天堂,一边必定是地狱,不同的选择造成的结果有天壤之别。

    “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些隧道的构成遵循着一种渐进原则。。。”原先生抚摸着一侧的石壁。

    林轩点头,他同样能意识到,甬道内的地面、顶面及两侧石壁都不是水平或垂直的,而是始终保持一种偏转角度。总的来看,每一段隧道从起点至终点,都是采取了一种向内收的趋势。

    “就连空气也是这样。”林轩努力地挤出微笑。

    这是更微妙的一种感受,起点的空气含氧量高,终点的含氧量低,这就无形之中驱使他们期望快速通过拐弯处,进入下一段新的高含氧量旅程。

    这种独特的构造,可以算作是“渐进原则建筑”的一种。在古代,通常只有在规格极高的墓穴之中才会采用。

    林轩读过类似的资料,据古建筑专家估测,秦始皇陵墓中就有可能大量使用了这种设计。

    “渐进原则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老的奇门遁甲、五行八卦之术,内部原理相当玄奇,笼统说来,是能在不知不觉中克制盗墓者的灵魂,使其陷入被无限期催眠的状态,最终迷失在古墓之中,精力耗尽,无疾而终。

    “原先生,你在怀疑什么?”林轩直截了当地问。

    “我怀疑我们误入了不该来的地方,包括刚才,我就不应该开启那道断龙石。”原先生坦白回答,随即苦笑补充,“在我的前半生中,曾结识了天下最强的盗墓高手。他说过,盗墓是件很危险的事,一旦被墓穴中的负能量缠上,轻则阴气伤及肺腑,折寿夭亡,重则当场发疯,成为墓穴主人的殉葬品。第一时间更新”

    林轩想了想,微笑着问:“你说的昔日自称‘天下第一盗墓高手’的齐白吗?”

    原先生没有回答,只是注视林轩的脸,静待下文。

    林轩接着说下去:“如果这是墓穴,那么就证明是一条活路,因为死于断龙石的那人一定是从这里经过的。眼下我们没有退路,只有一个洞口一个洞口地找过去,直到找到我们想要的。第一时间更新”

    原先生欲言又止,拍打着石壁,发出“啪啪”的单调声音。

    “谁在那?”有一个声音从前方极远处传来。

    原先生一惊,迅速下蹲,身子紧贴石壁。

    林轩则快速贴到另一边石壁上,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

    既有人声,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