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做手术,医生说现在的医学还不是很发达,做不了,再说象这种后天受损的心脏暂时还无法去修复,只有靠以后的营养和调节了。
抱着大哥回家,妈妈暗自垂泪,只有更加精心的照顾他了。他经常一晚上都哭闹不止,妈妈就抱着他在地上转,一直到天亮。所以大哥比他那些同龄人都显得小,很瘦很瘦,却也那样的长大了。我太太最心疼我大哥了,临死的时候还拉着我妈妈的手叮咛:以后要多疼他一些,别再动不动就打他了,咱这娃的命苦啊。看到我妈妈点头,才放心的闭上了眼睛。
所以在我懂事了以后,记忆最深的就是大哥那单薄的身体,和微微有些青紫的嘴唇。所以,那个时候身体强壮的二哥成了经常背我的人,而大哥就是帮我提鞋的人。二哥他无论干什么都得背着我,记得有一次他背我出去,却将我放在一边,自己和他的那些小伙伴们玩滚铁环。看他们玩的兴高采烈,完全把我忘记了,我喊了几声哥哥,都没人理我。我就生气了,拿出了我的杀手锏:开始大哭。
这一招很管用的,哥哥最怕我哭,赶紧扔下铁环跑过来哄我,不和那些小朋友玩了。回到家以后,我还觉得不解恨,就把哥哥给妈妈告了。妈妈很生气,二话不说,拿起扫帚就打,并且警告:以后不管玩啥都得把你妹妹背上,要不操心我打你!傻傻的我看着哥哥挨打,反而觉得很高兴,调皮的冲着他直乐,大大的眼睛扑闪扑闪的盯着他,意思就是说:妈妈就是疼我,看你以后还敢不敢欺负我。恨的二哥抬起手就要打我,吓的我赶紧抱住头,哥却舍不得,手高高的抬起,又轻轻的放下。
这以后,二哥无论玩什么都把我背着不放下来。这样玩起来很不得劲,渐渐地就没有人再找二哥玩了,因为有了我的拖累,二哥的童年过的很不快乐。他不能和其他的男孩子一样,上树去掏鸟窝,下河里去捉鱼,到后面的山上去打麻雀,摘野果,捉迷藏了。毕竟是男孩子,还是很贪玩的,有时候实在眼谗的不行了,就塞给我一本小人书,并一再保证他只去玩一会,马上就回来。就和那些小伙伴去玩打弹珠,滚铁环,用硬纸叠面包玩,常常是一玩就忘了时间,而我就陶醉在那些小人书里,也就忘了他说的话。我能静静的看一下午,他就能尽兴的玩一下午。
那时候,二哥为了能玩,就买了很多的小人书让我看。虽然这样,他还是失去了很多玩的机会,性格也变的越来越内向了。6岁的我,看了很多的小人书,认识了很多的字,渐渐的向往起上学来。有时候看着那些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孩子们,就目光呆呆的,直到他们走的很远再也看不见,才把眼光收回来。有一天中午二哥放学早,我就缠着他背我去村里的一个老师办的幼儿班里去听课。
我们站在门外,我静静的听着,那些孩子正在学:“a,o,e。”老师一遍一遍的教,我就默默的一遍一遍的在心里跟着念,我就那样痴痴的看着听着,直到妈妈喊我们回家吃饭,二哥背着我往回走,我依然不舍的一次又一次回头去看,那朗朗的读书声,那些孩子的笑声,老师亲切的讲课声,就那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哥的声音将我从那个教室里拉回来,哥说:“妹,放心。到时候哥背你去上学。”哥那坚定的声音和那些画面一起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未完待续。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章 为上学而苦练
五
为上学而苦练
从那里回来以后就和妈妈闹,哭着也要去上学了。妈妈看着我的样子,也心疼啊,就答应我去学校问问。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期待,等着妈妈带来的好的消息。可等来的结果却是,学校不收我!我天真的问为什么?妈妈说,学校暂时还不能接受我这样的学生。我一再的缠着妈妈问为什么?
妈妈的泪水就流了下来,说是学校不能收我这样不能走路的,什么也不能自理的学生。当时我的心里就升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对妈妈说:“放心,妈妈。我一定要站起来,自己走着去上学!”妈妈紧紧的抱住我,泣不成声。而我却没有流眼泪,心里有个坚定的信念悄悄的生长起来。
这个时候妈妈听人说针灸可以让神经恢复知觉,就又带着我开始了现在让我回忆起来还不寒而栗的针灸的旅程。细细长长的银针,一根又一根扎进我的脚上和腿上,大夫的手不停的将针轻轻地一点一点的往更深的地方扎进去,再慢慢地移动,每次都是两个小时。那个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忍下来的,只有7岁的我,从来不哭,那扎针的大夫总是一个劲的夸我。
私下对妈妈说,要想让我站起来,还要加上持之以恒的锻炼。首先是先让我靠自己的力量,靠墙站立,每天至少三个小时,可是刚开始软软的我怎么站的起来啊,大夫就教了一个办法:先用两个小凳子紧紧地夹住我的脚,然后用背的力量站直。这样的锻炼需要时间和耐心,那时候的妈妈一心想把我家的日子过到人前面去,经常起早贪黑的在地里忙,每天扎针的时间还是利用午休的时候去的,这样持久而需要耐心的锻炼怎么可能陪我熬下来呢?爸爸整天忙着村里的事,经常隔三岔五的到外地去出差,更没时间了,哥哥们还小。为此,妈妈愁死了。
这个时候,我大姨的二女儿,刚从学校毕业,暂时没工作,有一天来看我妈妈的时候,知道了这个情况,她就自告奋勇的接下了这个工作,充满信心的对我妈妈说:“姨,反正我现在也没事做,就让我来帮我妹。不管是花一年还是两年的时间,我一定让我妹站起来,自己走着去上学,你就放心吧。”
单一而艰苦的锻炼开始了。表姐长的胖胖的,双手很有劲,常常在我软的坐在地上的时候,一把抱起我,固定好我的脚,让我再一次站立。我一天天的在进步,我家的环境也在一天天的改变当中。爸爸在原来的瓦房前面的空院子上盖起了一溜四间的崭新的平房,然后在旁边的院子里开出了一块地,种上各种各样的花,用篱笆围住,一年四季都花团锦簇,花香袭人。
爸爸还为了我专门焊了一个铁架子,就是类似于体操运动员表演的那个双杠,我每天就扶着着它,来回的挪步走,加强了我的臂力也可以让我的腿在来回活动中更有劲。锻炼中的枯燥和乏味我不想再提,在这里我想提的是当我终于可以不再借用墙壁的力量而可以自己站立的时候,所有人投给我的赞赏的目光,让我小小的心里也觉得很骄傲,我终于不用再爬在地上,而是真正的挺起胸膛站起来了。
而接下来要面临的就是挪步走的问题了,我每天坚持在那个铁杠上来回的走上几个小时,慢慢的腿越来越有劲了,这个时候爸爸让人专门给我做了两个拐杖,初次用它的时候,那生硬的木头总是硌的我胳肢窝生疼生疼的,根本不敢用劲走。表姐扶着我,一步一步的走,我一次一次的跌到,表姐总是不厌其烦的将我扶起来,督促着我再来一次。
终于熟练的掌握它了,我高兴的拄着它到处走,向每一个人开心的笑。兴奋劲还没过去呢,却发现因为走的太勤,又太用力,胳肢窝被磨烂了,每走一步都钻心的疼,我忍着没有告诉任何人。却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因为衣服沾着血痂,一脱就沾着血,实在忍不住的疼,一个人偷偷的哭,不敢惊醒和我睡在一起的表姐。
直到妈妈给我洗衣服的时候才发现衣服上有血,就问我怎么回事。我支吾着不肯回答,妈妈就把带到房里,脱我的衣服,我一声呻吟,妈妈抬起我的胳膊看,胳肢窝已经被磨的血肉模糊了,妈妈就心疼了,责怪我:“傻丫头,都烂成这样了,还不吭声。”我傻傻的说:“我好不容易会走了,怕你知道后不准我走了。我还想去好多地方呢。”
妈妈揉着我的头发,溺爱的说:“那也得慢慢来啊,这几天就别走了,好好歇歇,等痂脱落了再走。”说完,把我抱到外间的炕上,暂时将我的拐杖没收了。这下,我真急了,好不容易可以走着去外面玩了,这下又该闷在家里了。这时,爸爸从外地出差回来,带回了一个半导体收音机。我好奇的看着它,问爸爸:“这个盒子是干什么用的呢?”
爸爸神秘的一笑,不回答我,只是将它放在桌子上,从它的后面拉出一根长长的线,然后打开,里面竟然神奇的飘出了声音。我立刻就爱不释手,夺过去抱在怀里,左看右看,想找出人的声音是从那里发出的,可是什么也找不到,就问爸爸:“这到底是什么啊?怎么里面会有人说话的声音啊?”
爸爸说:“这叫收音机。人提前把话录好,放在这里,然后打开它就能听到了。”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将它拿在手里反复的看,觉得好神奇啊,怎么这个小小的盒子就能把人的声音放出来啊。那个时候的收音机只能听一个台,每天听着那纯正的普通话:观众朋友们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为您播音。那声音或甜美,或磁性,或低沉,或宽广,每天陪着我,打发着我枯燥的练习走路的时间。
每天下午四点的时候,总会有个甜美的声音从那个盒子里传出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朋友们,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这个节目是我最喜欢的节目,我可以听到很多的故事,我每次都听的入迷,给我带来了开心和喜悦。那个时候的广播别人家里还没有,我每次都把它当宝贝一样的跟别人炫耀,那些孩子为了能听广播,都来讨好我,每到这个时候就是我最得意的时候。
哥哥是男孩子,喜欢听评书连播,我就和他一起听,也是听的津津有味,听着里面那惟妙惟肖的模仿的声音,总是能带给人无尽的遐想。《岳飞传》,《杨家将》,《隋堂英雄传》,《七侠五义》,这些故事让我们听的如痴如醉,时光就这样溜走,没有上学的日子,是那样的幸福而单纯,那些苦难似乎已经过去,幸福仿佛就要来了,它在远方向我招手,我满怀欣喜的向它走去,完全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未完待续
第六章 终于上学了
六
终于学会走路了;可以上学了,可是上学却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又容易的。上学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谁也无法去预料,妈妈总是用担忧的眼光看着我。拗不过我的再次请求,对我提了个要求,必须用一个拐杖走着去上学。好胜的我答应了,这个时候,爸爸又要去出差了,我最喜欢爸爸出差了,因为每次回来都会带好多的礼物给我,在他临走的时候我对他说:“等你回来,我一定拄着一个拐杖到村口去接你。”爸爸捏捏我的脸蛋,又揉揉我的头发,说:“爸相信,我家丫头可是个说到做到的好丫头。那爸可就要快点回来,好想看到那一幕啊。”
爸走了,我带着这个小小的诺言,为了我能早一天上学;为了能早一天只用一个拐杖走路;更加艰苦的练习着。那段艰苦的日子,是我的表姐,日夜的陪着我,鼓励着我,而就在我逐步甩掉双拐,学会了用一个拐杖走路的时候,正准备全力甩掉所有拐杖的时候,她却要离开我了。家里给她定了婚事,她就快要结婚了,不能再陪我继续锻炼了,失去了姐姐的鼓励和帮助,我也渐渐的懒惰起来,自从姐姐走后,我就再也没信心去练习了,能用一个拐杖走路我已经很满足了,所以一直到我长大,一直到我去世的那一天我都是用一个拐杖走路的。
而当时,让我最兴奋,最期待的就是每天晚上扳着手指头算爸回来的日子,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我撑着一个拐杖,早早的来到了村口,等着爸爸。远远的就看见爸爸那伟岸的身影慢慢的走过来,我举起手,向爸爸使劲的摇着,爸爸也看到了我。看到我真的甩掉了一支拐杖,高兴的朝我竖起了大拇指,然后把身上背的东西全交给了和我一起来的哥哥和妈妈,就把我背起来往家走去。
回到家,我就迫不急待的打开了那装的满满的大包小包,有漂亮的文具盒,可爱的发夹,好看的衣服,爸爸疼爱的看着我,说:“都是给你买的,喜欢不?”我点点头,开心极了,把那些衣服抱进房里,不停的就换上了。一个粉红色的外套,一条天蓝色的毛绒裤子,还有一个粉红色的发夹,我喜欢极了,穿在身上就舍不得脱。
爸爸这次去,还带来一个更大的好消息,他去上海的一个生产电视的厂家,说好了以厂价给我们队上一户分一台14寸的彩色电视机,不用社员掏一分钱,全是用我们的农村的特产换的,我们生产队在爸爸的带领下富裕的很快,更是第一个看上彩色电视机的队,别的队只有羡慕的份。
这个东西更让我觉得神奇了,不但有声音还有人,那个时候我们国产的电视剧还很少,所以香港的电视剧就占据了荧屏。《霍元甲》,《射雕英雄传》,《上海滩》,《陈真》,《万水千山总是情》,这些电视剧风靡了当时,尤其是香港的武打片,让我们看的如痴如醉。那个时候有的电视剧电视台还没放,这个时候爸爸又买了录象机,而且又能借到很多紧俏的录象带,《侠客行》,《鹿鼎记》等等,到了夏天的时候,就把电视机和录象机搬到门口,一边乘凉,一边就围满了看电视的人。几乎每天晚上,门口就挤满了人,全都看的目不转睛,鸦雀无声,看到精彩处还忍不住的鼓掌,或是为剧中的人物担心。
尤其是《射雕英雄传》,那个时候电视还没放呢,是爸爸借来的录象带。那精彩的剧情;跌宕起伏的情节;更是让人达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满脑子就想着接下来该演什么了。周围的邻居们;每天早早的从地里回来,匆匆的吃完饭,就拿上个小凳子,来到我家,以便占到个好位置。如果停电了,就象心里放着个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