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知道乾坤圈焦急去八先陵,也没和李四多啰嗦,举起碗来,脖子一仰,一大泥碗酒,便灌进了肚子里。
李四道:“别急,别急,慢慢喝!”
赵海对李四说:“大爷,听你说了八先陵和龙穴的故事,我想赶快吃完了饭,去山上看看呢!”
李四一边朝嘴里夹送着葱花炒鸡蛋,一边呜呜噜噜地道:“八先陵又不是华京城里的故宫,有什么看头?就是八个土堆,十五棵古柏,一片棘刺杂草嘛!”
赵海说:“既然风水大师给你们李家老祖宗选了那个地方,那地方,就一定有看头。饭后,大爷还是带着我去看看吧!”
“好好好,山里和家里都没什么活计,我也闲得慌,咱们喝完了酒,吃了饭,就去山上走一趟!”李四也不再多说,加快了喝酒的速度。
饭后,已过中午,太阳明晃晃的,**辣的,正是一天中最毒的时候。李四拿出两个麦秸草编的大草帽,让赵海和王玉珍戴上,领着他们出了门。
刚走到村后,小五就追了上来,吆喝着说:“爹,我也要去八先陵!”
小五光着头和脊梁,只穿着大裤衩子,手里拿着一支弹弓,说那柏树上乌鸦多,去打下两只来,让他娘给赵海和王玉珍炖了吃。
李四回头骂道:“小兔崽子,祖宗的守灵鸟你也敢打!你就不怕它们黑夜飞家里来,啄瞎你的眼啊?!”
小五梗着脖子道:“前几天,山猫和小牛俩一人打了一只呢!到现在,他们俩的眼,都好好的呢!”
山坡比较平缓,小路虽然蜿蜒,却并不难走,几百米的距离,在李四和小五爷俩的斗嘴中,很快就走完了。
到了近处,赵海看到,墓地并不是一个整片,而是依次的三片坡地。那三片坡地,一片比一片略高一些,在灌木野草的遮掩下,两片坡地之间,几乎看不出界限来。
首先来到脚前的,是最下面一片坡地中的一个长满了荆棘和野草的大土堆。这个土堆,独自占据了一片坡地。
上面的两片坡地中,转圈儿有七个小得多的土堆。它们衔接着大土堆的左右后方,和大土堆共同形成了一个大圆圈。
十五棵直径有一米多的高大柏树,环绕在大小土堆的外围,结成了一个更大的圆圈。
接近八先陵墓地的小路两旁,有一些约隐约现的石雕。牛啊,马啊,麒麟啊,狗啊,人啊等等,有的只露出了半截身子,有的躺倒在山坡上,有的掉头断腿的,残缺不全。
李四脸色黯然,指着大土堆对赵海说:“这就是俺李家太宗帝的坟墓。据老辈人说,起初,这是一座很大很气派的陵墓呢!唉,八百多年,风风雨雨,天灾**的,就剩下这个大土堆了!”
在大土堆外围转了一圈儿,李四又带着赵海和王玉珍顺着小路朝第二片坡地走去。
小五则蹦蹦跳跳地跑到那些古柏下,仰头找乌鸦去了。
第二片坡地的正中,有一处洼地,貌似一个干涸的池塘。那里,乱石裸露、没有绿色,和周围柏树林立、灌木丛生、杂草浓密的山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赵海冷眼看去,就觉着那地方特别怪异。
李四指着那低洼之地道:“那就是传说中的龙穴了。现在,它成了一眼干泉。”
走向前去,站在龙穴的边缘,赵海问乾坤圈道:“乾坤兄,你探测探测,看看这下面,到底埋没埋珍宝。”
乾坤圈没有回应,似是睡着了一般。
赵海再问:“乾坤兄,你倒是看看啊!那逃犯头目临死时说的话,不能是假的吧?”
隔了一会儿,才听乾坤圈激动地道:“哎呀赵海,那点珍宝算什么?这龙穴的深处,那一团浓郁的土灵气,才是无价之宝啊!”
“啊?!土灵气?乾坤兄,你是说这个地方,真的有土灵气啊?!”赵海也激动起来,也顾不得去问珍宝了。
毕竟,赵海现在热切地巴望着乾坤圈能有灵气吸纳,以便尽快恢复一些进攻修为啊!
乾坤圈哈哈大笑了几声,道:“我总算明白了!宇空大世界是你创造的,祖星啊蓝星啊都是你设置的,所以呢,你随便到一个地方,就能遇到好东西啊!”
赵海道:“乾坤兄,我可不是万能的上帝。伏灵不是说了吗?现在这个宇空大世界,只是在按我前世的架构大势发展,那些细枝末节,我哪里知道啊?”
乾坤圈道:“嗯,看你也不像是装的。那么说,就是你的运气好了,瞎猫到处都能碰到死老鼠!”
“哎哎哎乾坤兄,别乱用成语!说我是只瞎猫倒没什么,可你不能不尊重你最喜欢的灵气啊!这些灵气,怎么能是死老鼠呢?”赵海心情大好,和乾坤圈开起了玩笑。
乾坤圈喜滋滋地道:“去年主人放假,我跟着他来蓝星转了个遍,却一丝灵气都没发现。可现在,跟了你,才过了蓝星历一年多,就相继发现了金灵气、水灵气和土灵气!”
“嗯——我的运气确实像你说的,真是太好了!乾坤兄,不知这个龙穴下的土灵气有多少啊?如果少,咱们就在这里住几天,你把它们都吸纳了。如果多,嘿嘿,那就要好好划算划算了!”
乾坤圈说过多次,在此时的蓝星上,灵气太罕见。既然碰巧又遇上了,那肯定要叫乾坤圈赶紧吸纳了。
乾坤圈道:“具体有多少,我还没仔细探测。不过这里的土灵气很纯净,吸纳修炼起来,事半功倍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 龙穴
小五缠在腰间的那块破被单子,飘落在门槛外。赵海看到,一个土黄色的**后影,消失在小菜园的尽头。
看起来,八先陵虽穷,但村子里的大人和孩子,对待外来的客人,却十分的热情。
见小五去提水了,李四对赵海和王玉珍说:“你们俩就在俺家里好好歇歇,吃了饭再走吧!”
赵海说:“大爷,那太不好意思了。等会儿,我们俩喝口水,就走。”
李四就道:“你们别看俺家一副穷样子,可吃的一点都不缺。别说你们在这里吃一顿饭,就是吃一年,我也不用出去借粮。”
赵海自己吃不吃饭倒无所谓,但总不能让王玉珍饿肚子。再说了,他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到八先陵墓地那里去看看,于是,客气了几句,就答应留下来吃饭。
光天化日之下,又有陌生的李四老两口在面前,王玉珍也不好意思像在昨晚走夜路时那样,靠在赵海身上了。她有点儿局促不安地站在屋子里,不知说什么才好。
眼见着王玉珍打了几个哈欠,眼皮似乎也瞪不起来了,赵海就劝她在李四家的土炕上先睡一觉。
赵海说:“玉珍,看样子吃早饭还得一阵子,你先在炕上歇一歇,睡一觉吧,等吃饭的时候,我再叫你。”
刚才小五去提水时说,跑着去那条河,也要两个时辰才能回来。而两个时辰,不就是四个小时吗?
李四也跟着赵海说:“是啊是啊!小清河离村子有二十多里路呢,那小兔崽子不在外面玩。来回小跑。两个时辰也回不来!”
接着。李四就告诉赵海和王玉珍说,村里人无论春夏秋冬,一天都只吃两顿饭。这早饭呢,要等日头快晌了才吃呢。
李四的老婆子拿着一只泥钵子,出了房门。眨眼,她回来了,手里的泥钵子,盛满了白花花的汁水。
原来。李四的老婆子怕王玉珍饿着肚子,睡不着觉,就出去挤了些羊奶来,给王玉珍喝。
王玉珍到底不是那些城市里长大的娇贵女孩,她没多矫情,也没嫌弃,接过泥钵子,咕咚咕咚地将羊奶喝了下去后,便倒头在那铺散发着尿臊味的大土炕上睡了过去。
赵海有乾坤圈护体,喝水吃饭睡觉对他来说。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他拿着李四递给他的一个木头墩子,坐在屋门外歇息。
李四和他老婆子倚着门框站着。陪赵海说闲话,等待小五提回水来给赵海和王玉珍洗脸、熬米汤、做早饭。
李四说,八先陵村,家家户户,都不缺吃的。这里地广人稀,山坡丘陵上,粮食产量虽然很低,可这里长一点,那里长一点,收起来,就多了。
还有,五大岭的山野沟壑里,到处都是野菜蘑菇野果子,随便弄点回家,就足够全家人吃一顿了。
这里更有一个好处是,不搞计划生育。村子和公社里,都没有负责计划生育的干部,旺县政府也懒得来管,于是,十五个村子里的人,都可以随便生孩子。
李四老两口生了五个儿子和一个闺女。闺女嫁人了,儿子死了一个,三个大的分了出去,在村东盖了房子单过。只剩下了十三岁的小五,和老两口一起生活。
村子里没有学校,而最近的有小学那个村子,隔着八先陵村有七十多里路。因此,八先陵村的人,大多数没上过学。
小五从六岁起,就开始放羊。家里的三只母羊,生产了小羊羔,就卖给其他村人。平日里,挤的羊奶,除去老两口和小五喝以外,大部分都送给那三家的孙子孙女喝了。
李四还告诉说,八先陵村比较小,只有二十七户,和一个生产小队差不多大,因此,也没分什么生产队,只挂着块八先陵大队的牌子。
这个袖珍大队,与五大岭的其它十四个村子,组成了五岭公社。
赵海想,这个五岭公社,大概是华国拥有集体土地最多的一个公社了。它所辖区域,比前世一些小国家都大多了!
听李四讲,五岭公社的人,除去一个村子的外,其他人,相互间认识的不多。能认识的,几乎都是通婚的村民和他们的一些亲朋好友。
啦了一会儿闲话,赵海还从李四的话中得知,八先陵村只有一个公有会会员,那就是他李四!一个会员不能成立会支部,李四就被委任为大队长,成了八先陵村唯一的干部。
这也确实让赵海感到意外。他没想到,大清早撅着个粪篓子拾粪的老汉,竟然是大队长!
看看这个大队长的家,再看看他老两口的形象,赵海暗道,奶奶…的,这要是放在前世,叫那些贪官污吏们情何以堪啊!
时间就在李四的唠叨中一点一点地过去了。还真的是到了天快晌的时候,小五才赤身**地提着两个小瓦罐回来了。
小五没敢直接进屋,他探头朝土炕上睡着的王玉珍看了一眼,把两只瓦罐放在屋子门口,一溜烟地跑到屋后,从山楂树上拿下自己的那条大裤衩子,套上了屁股。
小五这次提水,看起来,在回来的路上,很是小心,两个小瓦罐里的水,都有半罐子多。只是,水有些浑浊,还漂浮着几根杂草。
据李四和小五说,那条远隔二十多里的小清河,实际上是一条山间小溪。
那条小溪的源头,是一个泉眼。夏天里,雨水多,小溪的水,足够八先陵村的人家取用。而冬天里,水流小,又容易结冰,提水就需要到更远的泉眼去了。
看着老婆子小心翼翼地倒水淘米、洗青菜,李四感叹道:“我像小五这么大时,村里吃水还不是这么难。那时候,八先陵的泉眼,还整天朝外冒水呢。”
赵海一听到八先陵的泉眼,就支起了耳朵,问到:“大爷,那泉眼后来怎么就干了呢?”
李四道:“听村里老辈人传下来的话说,那泉眼,其实是一个龙穴呢!”
在等待老婆子做饭的空闲时间里,李四对赵海说起了一个流传了九百年的龙穴故事。
九百年前,李四的老祖宗,那位在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李朝开国皇帝李泽民,刚刚一统天下,定都华京,就开始选地儿建造百年之后的地宫。
李泽民征召了一个举国闻名的风水大师,用了五年的时间,勘遍了大江南北,最终,选择了五大岭北岭的这座小山南坡。
风水大师认定了五大岭是一条大龙脉的所在,而北岭这座小山的向阳坡,就有一处龙穴。
经过李泽民的拍板同意,工匠们在风水大师的指挥下,开始在那处龙穴之上,开挖地宫的坑基。
就在地宫将要成型、工匠们准备铺地垒墙的时候,突然,它的中央位置,冒出了一股粗如水桶的黄色之气来!
那黄色之气,冲天而起,在高空中,浑似一条翻飞盘旋的黄色巨龙。
随着黄色之气的冒出,地宫的中央,又咕咕咕地窜起了水泡泡。眨眼的工夫,水泡泡变成了汹涌浊水,刚开基成型的地宫,很快地就被浑浊的水灌满了。
风水大师说是工匠们不小心破了龙穴之眼,李泽民一气之下,安排人,在月黑夜里,把那个风水大师和参入建造地宫的工匠们,统统地溺杀于地宫中。
随后,做这事的人,又将数百块大石头投入地宫中,再浇灌上铁砂铜汁,封堵住了朝外不断涌出的水。
龙穴被破,寝食难安的李泽民,犹豫了多年,终究还是没舍得放弃这块风水宝地。他在那龙穴附近,重新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地宫。
随后的二百年间,李家王朝的七位帝王,都在那龙穴周围,建造了自己的阴宅地府。八座陵墓,环绕着龙穴,成为了后人口中的八先陵。
不知是从哪一年开始的,龙穴又开始冒水了。只是,重新朝外冒出的水,不再是滔天的浑浊之水,而是清澈的涓涓细流。
久而久之,看守陵墓的李家后人,也忘记了那龙穴之中,曾经溺毙了几十人。他们开始把龙穴当成了一眼清泉,饮用起它的水来。
四十多年前,岛国向华国开战,岛**占领了华京城。一批又一批的岛**,想象着五大岭几十处皇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