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点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点子王- 第4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人从在农具厂院子里打赌后,王玉龙在集市上为公社食堂买菜割肉时,曾遇见过赵海两次。那两次,王玉龙也都是这样,表现得十分热情。

    第一次,王玉龙热热络络地和赵海说了几句话后,就邀请赵海到公社食堂去。王玉龙说,中午请赵海吃饭,又说食堂的饭菜,尽着赵海挑样吃。赵海婉言拒绝了。赵海觉着,两人的关系,还到不了那种地步。

    第二次,王玉龙还是执意要请赵海吃饭,赵海推脱说家里有事,要赶快回去,再次拒绝了他。

    今天是赵海在白龙镇集市上第三次遇到王玉龙。当王玉龙又邀请赵海吃午饭时,赵海终于答应了。王玉龙大喜过望,立即加买了几样猪下货,带着赵海,大步流星地进了公社大院。

    赵海答应吃请,和王玉龙的坚持不懈有关系,可更重要的是,赵海想借机改善改善自己的生活。

    赵海被重生后清汤寡水的饭食折腾草鸡了!虽然他能偶尔在孙小胖家里蹭点鱼虾野味解解馋,可毕竟难和前世在大酒店里当保安那三年的生活相比啊!此时赵世友作为一个大队的公有会会长,其家庭生活水平,即便和赵海前世的农村老家比,也决不在一个档次上啊!

    这个时候的华国比较落后,而偏远农村,就更落后了。三家村因为有三宝,比起五龙县的绝大部分村庄来,百姓的生活,还算殷实。白面馒头一年里吃不上几顿,苞米面饼子也不多见,可地瓜和地瓜干,大人孩子们起码还能管饱。

    华国农村这种缺盐少酱的清贫生活,确实让重生后的赵海感到难耐,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要考上大学、走出三家村的决心。

    赵海跟着王玉龙走进白龙公社食堂时,离开饭的时间还有一个半多小时。王玉龙一边和赵海天南地北地瞎扯,一边麻利地给他做了四个荤素小菜。

    熘肝尖,爆腰花,蒜泥茄子,葱花炒鸡蛋——王玉龙的厨师手艺,岂是王翠花和吕丽所能比?就是心灵手巧的孙长才,也无非会清炖个鳖汤、油炸个小鲫鱼、爆炒个小河虾而已。

    这王玉龙随手做出的四个小菜,那可是色香味型俱全啊!赵海看着,就咕嘟咕嘟地咽起口水来。

    看到赵海眼勾勾的样子,王玉龙裂开嘴笑,说:“赵海,快点吃吧,等会儿公社干部们就来领饭了,别叫他们看见。嘿嘿,食堂里不方便,要不,王哥会给你弄点酒喝的。”

    赵海也不客气,拿起一双筷子,端着盘子,就站在食堂的锅灶旁边,呼噜呼噜地吃了起来。

    风扫残云,四盘菜,被赵海几分钟内,就扒到了肚子里。抹抹嘴角,拍拍肚子,赵海不好意思地笑道:“王哥做的菜就是好吃!看看我,也没顾得你,都给吃光了呢!”

    王玉龙摸摸自己的光脑袋,嘿嘿笑着说:“吃光了好!吃光了好!!你看我,天天在油水里浸着,都成了肥猪头了。嘿嘿,武功也因为胖而下降了!”

    看到赵海吃光了自己做的菜,王玉龙十分高兴,他一边哼着小调,一边和赵海聊天,一边还手脚不闲地做起食堂的饭菜来。他让赵海等一等他,等他住会儿发完了饭,有事情求赵海。

    赵海问他有什么事,王玉龙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等会儿我有了空闲,你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赵海好奇,多问了几遍,王玉龙就老实交代了:“赵海,我发完饭后,咱找个没人的地方,你指点指点我武功吧?我知道金钟罩自己是不能学了,可其它的功夫呢?你教我一手两手吧!”

    赵海摇摇头,实话实说地道:“王哥,我不骗你,除去金钟罩和跟着赵力学的一点粗浅的梅花螳螂拳外,我别的功夫都不会呀!”

    王玉龙哪里能信?他也不多话,说:“赵海,你不想当我师父,可咱们饭后切磋切磋总行吧?到时候,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我在对打中偷偷艺吧!”

    王玉龙说到这个份上,赵海自然也不好再推辞,他答应王玉龙发完了饭,就和他“切磋切磋”。
第三十七章 抄袭《班主任》(下)
    在小赵海的记忆中,时事政治,是一片空白。而赵海重生不久,虽然开始认真复习高中的课文了,可他对重生前华国的领导人,还是所知甚少。

    看到郑美芳激动难耐的样子,赵海憋不住问到:“五婶,你在华京市长大,又毕业于华国第一大学华京大学的附中,也许,你见过几个新闻里说的这些国家领导人吧?”

    郑美芳听到赵海的问话,先是一愣,接着,才喃喃地道:“我那时候,是见过一些当时的领导人。像刚才播报的赵珏武、李学文等老人,我也有幸认识。唉,自从他们被罢官后,都有十八年没露面了吧?”

    说完,郑美芳就仿佛陷入了往事的回忆中,再也没对赵海说些什么。

    十八年前的老领导人露面了?在重大的会议上露面了??这情形,和前世新时期开始时何其相似啊!赵海隐隐地感到,华国的巨变,马上就要来到了,并且,还比自己构思的节奏快多了!看来,自己重生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有些保守了。

    “五婶,你说的赵珏武、李学文这几个老人,当年都是教育制度改革的反对派吧?他们就是因此而被罢了官、免了职?”赵海问到。

    郑美芳叹口气,说:“是啊!这两个老人,都很犟,认定的道理,别人很难说服他们。当年,他们确实是反对缩短教育年限,反对知青下乡,反对高中毕业三年后才能推荐上大学的新制度的。”

    赵海是这个世界的始作俑者,虽然他不清楚一些具体的人和事,可他对十八年前华国那场因教育制度改革而起的动荡,还是了然于胸的。

    当年,华国公有会王总会长设计出了那套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的新教育制度。可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新教育制度开始实行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先是新教育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展开了大辩论,随后,观点各异的年轻学生们也参入了。

    双方的冲突逐步白热化了,渐渐地,停课罢教等极端现象出现了。后来,双方又由斗嘴变成动手。拳头和脚不济事了,便拆下课桌板凳的木头腿儿当武器。砖头石块、钢筋铁棍、红缨枪和大砍刀等等也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更有甚者,一些热血沸腾、生性恶劣的学生,冲进军用仓库,抢去了一些长枪短炮,直接开始了生死搏斗。

    在那些与总会长意见相左的各级官员的暗地支持下,学生们越闹越烈,并且,由校园到社会,由一点到全面,最终,在全国的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大动乱。

    总会长见状,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借机向公有会内部的那些异己分子发出了宣战。结果,城市和农村的工人、农民、商贩、科技工作者、文学艺术家们等等所有国民都卷入进了动乱。

    一时间,华国从上到下,口号响亮,宣战书铺天盖地,短兵相接的战斗,此起彼伏。经此一闹,各行各业,几乎全部瘫痪。

    斗争的结果,自然是掌握着最高权力的总会长乱中取胜了。由此,在华国的现代史中,教育系统出现了十八年的高考空白。同时,词典中,也多出了两个新名词——知识青年和上山下乡。

    赵海随着郑美芳默默地听了半天华国新闻,直到收音机转到了国际新闻,郑美芳才回过神来,问赵海:“赵海,又遇到什么问题了?说出来我听听。”

    赵海从衣兜里将自己的作文本拿了出来,递给郑美芳,说:“五婶,我学着写了一篇小说,您给看看,提提意见。”

    “小说?赵海,你会写小说?你什么时候学的?我怎么不知道啊?”郑美芳接过赵海的作文本,诧异地问到。

    赵海装作不好意思的样子,低下头去,说:“五婶,我刚学着写没几天,哪里谈得上会写小说啊?”

    说完这句话,赵海心中就赶紧叨念到:“刘前辈啊,真的不好意思了!我经受不住名利的诱-惑,抄袭了您的大作,您看在我死了一次的份上,就原谅了我吧!”

    说真心话,赵海在刚开始计划拿前世的一些小说名作打天下的时候,心里确实曾不安过。他虽然知道,无论自己怎么抄袭,故乡那里,也决不会有人告发自己,可他,却总是感到不安。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嘛。现在,自己做了亏心事,自然就怕鬼叫门了。

    当然了,赵海也想过了,万事开头难,第一次抄袭剽窃,难免会这样,等以后这样的事干多了,也就麻木了,也就没有负罪感了。

    郑美芳翻开赵海递给她的作文本,轻声读了起来——“班主任——作者——赵海——

    “你愿意结识一个小流-氓、并且每天同他相处吗?我想,你肯定不愿意,甚至会嗔怪我何以提出这么一个荒唐的问题。

    “但是,在光明中学会支部办公室里,当黑瘦而结实的支部会长老曹,用信任的眼光望着初三3班班主任张俊石老师、换一种方式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时,张老师并不以为古怪荒唐,他只是极其严肃地考虑了一分钟左右,便断然回答说,好吧!我愿意认识认识他······”

    ······

    郑美芳读完了《班主任》的开头两段后,就不再出声读了。她勾下头,认真地看起小说的后半部分内容来。

    赵海静静地等待着。半个多小时后,郑美芳抬起头来,满脸的惊异,像是看一只史前动物似的,紧紧地盯着赵海问到:“赵海,这——这篇小说,真的是你写的?”

    赵海点点头,说:“是五婶,它是我用了四天的时间写出来的。”

    “啊——你——赵海,我真的想不到,你会写出这么好的小说来!”郑美芳脸上的惊异,变成了震骇。

    “五婶,你就通读了这么一遍,怎么敢肯定它是一篇呢?”赵海心中狂喜,嘴上却小心地问到。

    看来,无论是在哪个世界、哪个年代,人性都是相通的,人类的七情六欲,都是差不多的。小说引起了郑美芳的共鸣啊!在小说创作中,还有什么能比引起读者的共鸣更重要的东西呢?

    《班主任》这篇小说,表现的是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问题,它写了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班主任,是如何对待一个不-良青少年学生的。它显然超越了同时期的那些刻板枯燥、政-治说教味很浓的小说。

    郑美芳没有直接回答赵海的问话,她看着赵海的眼睛,轻声问到:“赵海,在这篇小说里,有你的影子吧?一个进过公安局的学生,一个喜欢打架斗殴、不爱学习的不-良少年——你——你写了你自己吧?”

    赵海低下头,也是轻声地回答到:“五婶,我觉着写自己熟悉的人和熟悉的事,比较顺手。”

    “哦,说得有道理!”郑美芳点点头,“等你走了,我会再认真地读它几遍的。现在我虽然粗粗读了这么一遍,可我能感觉到,你写的这篇小说,的确与众不同,是一篇难得的!”

    “五婶,如果你觉着它写得不错,那你可不可以帮我修改修改,找家刊物,投出去?”赵海试探着问郑美芳。

    赵海明白,以现在自己的身份来看,要想通过自由投稿来发表小说,难度比前世在起点网站签约那部玄幻小说还要大!而郑美芳是在华京市长大的,她有好多大城市的同学和朋友,她肯定能找到人帮忙的。俗话说,城里有人好做官,同理,若认识编辑部的人,那小说自然就容易发表啊!

    郑美芳沉吟了一下,道:“我觉着,这篇小说是,可就是不大合时宜啊!这小说中,有指点华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段落,编辑部的人敢发表它吗?”

    赵海道:“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呢,我已经写出来了,放在手里,也是放着,投到编辑部,不发表,也是放着。我想,不管结果如何,五婶还是帮我找家刊物,寄出去吧?”

    郑美芳再次沉吟了一下,道:“说得是!我这就琢磨琢磨看看,选一家文学刊物,找人试试去。”

    “那我先谢谢五婶了!时候不早了,我要回山里了。”赵海见目的已达到,便站起来,向郑美芳告辞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三十六章 抄袭《班主任》(上)
    天大亮了,生产队的社员们都吃了早饭,开始陆陆续续地上工了。赵海带着赵河,回到了三家村。

    赵家的大门,紧紧地闭着,赵河用双手拍打着它,高声叫到:“爸,妈,我回来了!爸妈,我回来了!!”

    院子里,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大门敞开,赵世友、吕丽、郑美芳、孙长才、赵力、孙小胖,以及小赵海的大爹大妈、二爹二妈等等十几个赵家人,一齐冲向大门。

    赵世友和吕丽,在度过了一个忐忑不安的白天后,到底没能憋住,夜里,他们把赵河被绑架、赵海前去五龙城营救她的事儿,告诉了亲近的人。于是,孙小胖和他的父母、以及赵力等等赵家人,都焦急地集合在了小赵海家,等待着消息。

    吕丽扑向赵河,一把抱住了她,呜呜呜地哭了起来。赵力接过赵海推着的大金鹿自行车后,赵世友红着眼睛,伸出双手,揽住了赵海的肩膀。

    赵河朝外推推吕丽,说:“妈,我瞌睡了,我要睡觉!”

    赵海也朝外推推赵世友,说:“爸,我也瞌睡了,我也要睡觉!”

    赵海和赵河,各自冲向自己的房间,爬到炕上,便蒙头大睡。

    午饭时,众人都各回各家了,吕丽、赵世友、赵力、孙小胖四人,在等着赵海和赵河醒过来吃饭。

    赵河仍在睡,发出猫儿似的鼾声。赵海醒了,下了炕,来到饭桌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