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遇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遇重生-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在意她是不是退亲的。
    “万一他不退呢?”许姨娘道。
    毕竟侯府顾及脸面,只怕不会这样做的。
    “要是听说侯府分家了,我被赶了出来,要地位没地位,要嫁妆没嫁妆,肯定会退的,毕竟我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好处,他肯定不想要我,到时好选个有钱有势的。”闻三娘道。
    这年头女人想嫁有钱有势的男人,男人其实何尝不是呢?
    “……王府也不见得就好啊,姨娘听说仁郡王爷快四十岁了,你跟着他还不知道怎样呢,到时要真被退亲了,另选个人家就是了。”许姨娘道。
    “被退亲的人,能找到什么好的,还不如去王府拼搏一番,我也不求怎样,只求有个孩子,到时有了儿子,到了年龄,就能封个镇国中尉,好歹也是四品了,将来跟儿子分府居住,不比大奶奶她们差。”闻三娘道。
    按时下的宗室分封规矩,郡王选侍的儿子,封四品镇国中尉,品级虽然在上层不够看,但至少也是中层水平,毕竟将来闻大郎要继承了爵位,不过是个子爵,也是四品,可不就是像闻三娘说的,不比闻大奶奶差。
    那仁郡王府一向子孙兴盛,闻三娘看了,仁郡王有名份的妃妾,都有子女,想来仁郡王是个生育力强盛的人,不用担心嫁过去之后没个子女傍身。
    综合这两点,她才想着要过去做选侍的,要不是看他子女繁盛,她也不想嫁过去做选侍,免得没有子女,晚景凄凉,那就不如嫁人做正妻了,毕竟嫁人做正妻,除非丈夫不行,要不然多少会保证正妻有子女的,不像做人小妾,可没这方面的保证。
    许姨娘被闻三娘的话打动了,想着要真退亲了,的确不好找亲事,也许,嫁进王府真是不错的选择,于是便叹了口气,没再劝闻三娘了。
    闻三娘因为丁丽萍的蔑视不快,那边闻七娘也是一肚子火的回了三房,她生母白姨娘看她不高兴,便问是什么事。
    闻七娘便把丁丽萍看不起她的表现说了,白姨娘听了,不由怒道:“一个乡巴佬也好意思看不起侯府千金?她算个什么东西!”然后又安慰闻七娘道:“姑娘不用担心,姑娘比她生的好看,出身也比她高,将来定能嫁个地位高的,到时她给你提鞋都不配。”
    闻七娘的确生的不错,因为白姨娘生的不错。
    而由于白姨娘生的不错,自然相当得闻三老爷喜爱,而她又是个颇有些野心的,因此可不像许姨娘等姨娘那样老实,不安分的很,惹的闻三夫人极度不喜,万幸闻三夫人有两个嫡子,地位稳固的很,所以她虽得宠,却也蹦达不了什么,要不然换成她有两个儿子,闻三夫人没儿子,她还得宠,那闻三夫人真没活路了。
    白姨娘的话算是说到闻七娘心里去了,说的她心里熨帖不已,当下便稍稍消了些气,不由冷哼了声,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到时一定要嫁个好的,气死她。”
    丁丽萍要知道闻七娘这样想,估计要笑话她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要说闻三娘上一世是由于退亲才混的惨的,属于外力缘故,不是闻三娘自己作死的,那闻七娘就纯属自己作死了。
    要说想嫁个好的丈夫气死她,这志气倒是好的,前提是,你倒是嫁啊,别继承了你姨娘的衣钵,去**别人的丈夫,当个小妾抬进去啊,那样你丈夫再好,你不过是个小妾,还不像闻三娘想的,给王爷给妃妾,有品级,是那种普通人妾室,没品级,那样,你嫁的再好又有什么好威风的?难道别人会瞧得起你吗?
    而闻七娘,上一世就是到处**别人的丈夫,看哪个人的丈夫好就**,先是**闻百翎的丈夫镇国公世子宗俊卿,没成功,又**闻元娘的丈夫忠义侯世子庄大郎,这次成功倒是成功了,不过,无实权的没落伯爵小妾,还没有孩子,估计后半生比嫁给乡下土财主的闻三娘还要惨,这样的她,她要还瞧得起,那就怪了。
    ——虽然丁丽萍也在抢别人的姻缘,不过她可觉得自己比人家高贵多了,毕竟,她可是想去做妻的,可不是像闻七娘那样掉价,要去当人小妾的。
    刘氏生日后不久,这天闻大夫人就找到闻老夫人,说是要谈点事。
    闻老夫人看她是想私下谈,便让下人离开了。
    然后闻大夫人便道:“老太太,**奶马上要生产了,您看,等她生产了,是不是把家分了,让二房三房他们离开?要不然以后府里孩子越来越多,开支就要越来越大,还有四爷他们年纪越来越大,婚嫁也是一笔大开支,府里要负担不起了。还有,等年底,还要支付二房一笔三千两的宫中使费,这桩桩件件都是钱,但府里如今收入大减,哪有那么多钱开支,再这样下去,要当东西卖地了,可咱们有多少东西能当,有多少田地能卖,再这样搞下去,迟早坐吃山空,所以不能不分家了。”

  ☆、第二十九章 分家始

闻大夫人说的宫中使费是指供应闻二娘在宫里开支的事。
    闻元娘嫁了个门当户对的人家,闻二娘虽是二房嫡出,但因二房是庶出,且闻二老爷也没什么出息,所以想嫁个好的可不容易,偏那闻二老爷看了自己家的发家史,觉得闻家要再出一个太后,他什么都不用干,也能封侯爷了,到时权啊钱啊都有了,于是便财迷心窍地非要将闻二娘送进宫。
    闻二娘因是侯爷孙女,比平民女子进去的时候起点要高些,一进去就是才人,加上挺漂亮的,还算受宠,基本上是一年一升,如今已是婕妤。
    虽受宠,升的快,宫里的太监就不怎么敢像对高婕妤家人那样勒索,怕宠妃说给了皇帝听,皇帝将他们收拾了嘛,但勒索虽没有,但闻二娘也需要钱打点上下啊,所以这勒索是没了,却改成了闻二娘三五不时派太监出来要钱打点宫里,而这钱,闻老太爷临走前说了,不能全部由二房付,让公中每年也支援三千两,这就是公中一到年底就要给二房三千两的缘故了,因有族中人做见证,闻大夫人也不敢克扣,每年都是给三千两的,给的其他三房都觉不快。
    所以闻大夫人就想分家,分了家,他们二房的“娘娘”自己花钱供去,反正供出来了封爵得财的也是二房,又不会让她封爵,所以闻大夫人当然没兴趣帮他们供“娘娘”。
    闻大夫人没兴趣,闻老夫人自然更没兴趣了,帮闻二老爷那个庶子谋爵位?她疯了吗?所以这时一听闻大夫人诉苦,便盘算了起来。
    其实闻老夫人也早就想把家分了,毕竟两家人越来越多,闻老太爷临死前虽将他的私房和公中财产给几房人分了分,按理说几家人在府中不算吃白食的,但随着人口增多,特别是每年都有人婚嫁需要花大量的钱,他们分的那点家产就不够用了——试想,婚嫁要几千两银子,他们那点家产,每年哪有几千两收入,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她在帮那两个贱人养儿子,她自然不乐意了,当初老头子把私房和公中的财产不分嫡庶,让几家均分她就不高兴了,这会儿分了家还要吸她儿子们的血养他们,她就更不高兴了。所以这时听了闻大夫人的话,便道:“择日不如撞日,也不必等到**奶生了再分家,现在分就是了,也省的到时安排人照顾孩子过两天分家了又得把他们打发走,来回折腾没意思。”
    其实闻老夫人哪里是为那几个下人操心,闻老夫人虽然不是什么顶坏的人,但也没高尚到还会为几个下人的去留操心,她只是不想等**奶生了孩子后再分家罢了,毕竟等生了孩子,就会有一大笔开支,安排下人侍候、衣食住行就算了,还要像其他哥儿一样打金项圈、长命金锁等贵重饰物,闻老夫人等人还要有所表示,层层算下来,就算洗三满月等别人送礼也不见得能收回成本,毕竟别人送礼过来又不是白收的,也是要还酒席的,那样能剩下多少?所以还不如现在就将人打发走,到时顺带还能省下闻三娘那笔钱,毕竟如今李氏过世早已过了三个月,她再不发话让闻大夫人发嫁闻三娘就要有些不妥了,那样要等**奶生了再分家,可要又多一笔开支了,再加上年底给二房的宫中使费也是一笔支出,就是两笔支出了,而且还是两笔大支出,她想现在就分,主要也是考虑到这个,觉得现在分家是最合适的做法。
    闻大夫人听了闻老夫人的话后不由一怔,对闻老夫人说现在就分家她知道原因是什么,不过……
    “可是**奶有孕在身,搬家别累着了她。”
    她当然也盼望他们早走好多节省点开支,但又怕**奶别出事了,到时外面的舆论可要说是她这个伯母刻薄导致的了,她可不想被人那样说。
    闻老夫人听她这么说便道:“不用担心,你派人将二房的家布置好,**奶直接入住就行了,不需要劳累她,又怎么会出事?”
    闻大夫人被闻老夫人说的动了心,暗道布置房子不费什么事,反正**奶要在府里生孩子的话她也要操心一番,一样的,而这个操心可比安排人照顾**奶让她愿意干多了,毕竟这是打发人走,是赚钱的事,她自然愿意做,于是听了闻老夫人的话后便同意了。
    说干就干,当下闻大夫人便派人将其他三房的人找了过来,准备说分家的事,这不,闻百翎也收到了这个通知。
    “小姐,老太太和大太太让您到前面去,说是要说分家的事呢。”立春进来跟闻百翎道。
    虽然有闻四老爷和刘氏在,分家不需要闻百翎说什么,都是他们事先商量好,把她叫过去旁听一下就行了,但到底还是要去现场当一下背景的,于是闻百翎听了便放下了手中正在绣的帕子,跟着立春过了去。
    去的时候发现正堂大厅早已坐满了人,上前见过闻老夫人后,便在四房区域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却正是闻六娘的身边。
    闻六娘看她来了,便捂着嘴低声笑道:“你看二房三房的人,好多脸色难看的。”
    这很正常,一些不想分家的人,听到了这个消息,肯定会脸色难看的。
    听闻老夫人派人说了分家的事,部分没太大利害关系的人还好一点,毕竟早有心理准备了,所以也不是太意外,当然也有部分人心情不好,好比正要生产、本来还打算在侯府举办洗三、满月宴等活动,也好隆重一点的闻**奶,看她都快生了,竟被人打发走了,心情肯定不好;又有闻三娘也满心苦涩——她想多点嫁妆,这下没希望了,另外平城侯府听到了消息,只怕肯定会退亲了,所以心情自然也不好。
    另有那些虽知道分家是常事,但想呆在侯府地位高些,还能接触更多较高层次的人,也许能碰到什么好机遇,另外在府里生活条件也好些,然后多花了钱大房四房也不会找他们要,想贪便宜的,也不想离开侯府,所以脸色也有些难看。
    因着不少人脸色难看,所以现场气氛不是太好。

  ☆、第三十章 分家末

闻百翎看闻六娘幸灾乐祸的样子,不由侧目,暗道真是够了,他们脸色不好,你有什么好幸灾乐祸的,到时老太太过世了,他们四房被大房赶出去,跟二房三房的下场不也差不多吗?别看着闻四老爷到时分的财产会比二房三房多些,但就闻四老爷那花钱的本事,到最后指不定还比二房三房混的惨些呢。
    更甭提四房还有个吸血鬼刘氏,她们出去后,刘氏是新家的女主人,说一不二,她们跟在她后面也会倒霉,所以就指望着老太太多活几年,在她们出嫁前不分家,这样在侯府的话,上下人多,刘氏顾着脸面,多少要收敛点,不像在新家因没人看着,更加肆无忌惮。要不然老太太死的快,她们还没嫁人就分家了,在刘氏手下,别说嫁妆了,只怕男方下的聘礼刘氏都会克扣,到时出嫁寒酸,没钱财傍身,娘家还不争气,夫家但凡极品点,就要被欺负死了,所以闻六娘有什么可幸灾乐祸的。
    闻六娘看闻百翎不搭理她,独自笑了会儿,感觉挺冷场的,便住了笑,暗地里撇了撇嘴,暗道闻百翎装什么清高啊,嫁妆都没了,又没了娘,比她还不如,毕竟她好歹生母还在,能照应点儿呢,以后还不知道会怎么受苦,所以清高什么呢,以后有哭的时候。
    跟她们坐一处的还有丁丽萍。
    虽然丁丽萍不是闻家的人,但她娘在,她就跟过来旁听了。
    丁丽萍自然知道二房三房会被赶出去的事,所以这也是进府以后一直不怎么跟他们来往的缘故,讨好人也是要花精力的啊,所以无关紧要的人,她当然就省省精力了,这时听说府里准备分家,那是一点惊讶都没有。
    因就在旁边,闻六娘跟闻百翎说的话,虽是低声的,但她也听见了,同样暗暗撇了撇嘴,表示不屑,不过她不是不屑闻百翎,而是不屑闻六娘,暗道闻六娘你好意思对闻百翎表示不屑,笑话二房三房,呵,人家上辈子是国公夫人,你呢,嫁了个火坑,也不看看自己那个样,也敢嘲笑别人。
    一时厅里众人心思各异,而分家也正式开始了。
    分家的事既提出来了,办起来也很麻利。
    当日闻老侯爷临死前,怕要是不将分家的事说清楚,等他死了,闻老夫人等人管着家,会将东西全转移了,到时二房三房分不到多少东西,所以便主持着将家分了。
    族产、祭田、上面给的爵位官庄等自然归闻大老爷所有,剩下的家产,闻老太爷便让四兄弟平分了——闻老太爷都怕自己死后二房三房分不到多少东西,所以赶在死前分家,从这就能看出来,闻老太爷对自己几个儿子,是不论嫡庶一样对待的,所以会让家产平分,而不是嫡庶有别,或者给哪个最喜欢的儿子财产多些也很正常。
    闻家就是在闻老侯爷手上发起来的——确切地说是在闻太后手上发起来的。
    闻家以前不过是普通人家,只因闻老侯爷的姐姐成了太后,才封的侯爷,之后因他们跟闻太后的关系,来拉关系的人不少,颇得了些钱财,这才发起家的,所以说是在闻老侯爷手上发起来的都有些不正确,其实是托了闻太后的福,别人送钱给他们用,他们才富贵起来的,所以在京中算是没什么根基的新贵,当然,新贵这种词是从褒义来讲的,贬义的话,大家私下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