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遇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遇重生-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时能占点锦绣地盘那自然是最好的,要是占不了多少锦绣地盘,能劫掠大量物资回去,也是妙事一桩,如此幸事,何乐而不为?反正依大周的情况,是没有足够的财政收入,能支撑他们的军队,跟乌族开战了,大周的绵羊士兵们总不能饿着肚子跟他们交战,对他们是最大的利好。
    是年十一月末,乌族立国,称金乌,素合自立为金乌皇帝,兴二十万可以一敌百强悍乌族勇士,举兵南侵。
    而此时的京城,还并不知道这些,他们还在为南方暴乱烦恼,正准备派兵过去镇压,然后立贤派和立长派觉得这是个挣声望的好时候,争着想让自己人去镇压,吵成了一团。
    对这些熟悉至极的宗俊卿并未参与,只每日按时上下班,对怎么处理这场乱局,重活一世早就知道该怎么做,况且在这一世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处理,而且有信心比上一世处理的更好,只是现在他还不是首辅,这些事还轮不到他管,所以他自然只能老老实实上班。
    过了年,宗俊卿在三年一考核的过程中,因表现优异,升四品内阁学士。
    不久,已经十八岁的宗五郎娶妻。
    宗五郎的妻室,也是由镇国公确定的,刚好闻百翎也不想插手宗五郎的亲事,免得将来夫妻关系好也就算了,夫妻关系不好,要骂是自己没帮他娶一门好亲了。
    宗五郎的妻室跟闻百翎一样,也不是什么大来头,免得来头太大皇帝不喜,所以只是书香门第,家里做着清贵的翰林学士。
    宗五奶奶为人如何闻百翎如今关心大周局势——宗俊卿平常经常跟闻百翎说起这些事,所以闻百翎对大周局势的了解,不比那些朝臣少——也没心情了解,不过看样子是个不太爱说话、比较内向的姑娘,初次见面,闻百翎送了她些首饰做见面礼也就完事了。
    而朝廷上,这会儿乌族大举入侵的消息才搁到了御案前,战事不利、让乌族占了好几个城的消息,让元鼎帝特别冒火,对着朝臣大发雷霆,说他们内政处理不了,到处暴乱;外事也处理不好,处处被人攻打,于是内忧外患之下,生气的元鼎帝将首辅频频更换,重量级官员更因拿不出好主意,而被元鼎帝罢免或贬斥,当然也有不少,是元鼎帝早就看不顺眼之人,趁着这次的事,让对方出主意,出不了好主意就借机整下去的,元鼎帝可不是什么善与之辈。
    而宗俊卿的官位,在上头重量级官员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火速窜升,先是出任刑部侍郎,后因奏对得当,出任兵部尚书,接着,没人可用(有些人是立贤派或立长派的,元鼎帝不想用)的元鼎帝,宣布由现年二十六岁的宗俊卿接掌首辅一职,平内乱,却外敌。
    要换了平常时候,肯定有很多人反对,但因这会儿内忧外患,烂摊子一大堆,所以没人吭声,都打着等宗俊卿摆平一切事情后,再挟众轰他下来,摘他桃子的想法,在他们想来,宗俊卿年纪到底较轻,就算事情摆平了,到底根基不稳,到时要轰他下来肯定容易的多。
    而元鼎帝之所以用宗俊卿,则是因为他看宗家中立,比较可信,再看宗俊卿行事可靠,这才让他上台的,当然也有宗俊卿年轻好控制的想法。
    虽然朝廷上各个老狐狸都是做着这个打算,但外面不知道情况的人看宗俊卿年仅二十六就成了首辅,一开始都有些懵,但清醒过来后就恭贺声不断了,宗家门前再一次车水马龙。
    不光外人有些懵,便是闻百翎都有些懵。
    她是知道宗俊卿能干,但是真没想到宗俊卿能在这么年纪轻轻就能做一国首辅,这位置相当于前世的总理好不好,二十六岁的总理,她想都不敢想,就算按这个时代的平均寿命,二十六岁都算过了人生一半了,但这放在前世,也就相当于四十岁左右吧,四十岁左右就当上了总理,那也是很年轻啊!虽然她知道国外有四十岁左右做一国首脑的,但在华国一直没有,如此,看着宗俊卿坐上了这位置,自然觉得有点懵。
    “夫君,这差事可不好摆平啊,你真要领命接下来吗?”闻百翎担心地道。
    自从南方连月暴雨引起暴乱后,经常与宗俊卿讨论大周情况的闻百翎自然知道大周眼下危机四伏,跟历史上很多王朝亡国或国势因此衰弱很像,都是内部暴乱加外部入侵,导致轻则王朝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重则亡国灭种,更朝迭代,所以闻百翎很担心宗俊卿别操碎了心,却也没能挽回大局,徒让他被沉重的国事折磨的殚精竭虑,那可不是她想看到的,高官厚禄固然让人看了心喜,但对闻百翎来说,唯愿家人平安,要是以后宗俊卿也像镇国公那样,因为操心朝事而头痛难忍,她宁愿他不当这个收拾烂摊子的什么首辅,她可不是那种只看到首辅光鲜一面,看不到人家辛苦一面的傻子。

  ☆、第三三六章 宗俊卿的对策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皇上于危难中启用我,干的差了,处罚不会大,毕竟其他人也没干好,皇上知道情况,所以自然处罚不会大;干的好了,就能名留青史了,我当官不为别的,就像你说的,是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能名留青史,我就满足了,而现在,正是机会,所以就算困难重重,我也愿意接下这个担子,试试。为天地立心,为先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我的理想,眼下有这个机会,我希望我能做到。更何况,就算不为实现自己的抱负,单是看南方饥民遍地,北方生灵涂炭,我也不忍心看着千千万万百姓遭受那样的苦难,我也想救黎民于水火。”顿了顿,宗俊卿又笑着道:“况且我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还有你呢,你的才干不下于我,想来我要有什么难办的事,跟你商量商量,咱们两人一起想,肯定什么困难都能解决的。”
    闻百翎一开始听着他热血的话,只觉得心中不免激昂,到后面听宗俊卿提起自己,脸不由红了,嗔道:“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你这样说,倒要叫我不好意思了。”
    闻百翎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哪好意思在宗俊卿跟前卖弄,倒是宗俊卿,真是她见过的最杰出的人才,她不过凭着先进一步这个时代的知识,勉强能帮到宗俊卿一二罢了,要谈治国平天下,她可没那么大本领,就好像兵法人人都可以读,但不是谁读了就能成军事家一样,穿越者虽然知识面很广。但有知识,不代表就有治国的能力,要不然在现代时,有这能力,不照样能治国吗?还用得着穿越?所以她自然有自知之明,自然不会自吹自擂。
    倒是宗俊卿笑道:“这是我的真心话。”
    只有他知道,闻百翎懂多少东西。
    虽然上一世一开始他也挺奇怪的。闻百翎怎么懂那么多东西。她说她是看西洋书看来的,但是他真没发现闻百翎有这方面的书,这就让他觉得奇怪了。既然她是从书上看到的,总不至于那些书一本都没看到,所以他倾向于她向自己隐瞒了什么,当然。他想不到世界上还有穿越这种事,所以便猜测她懂的那些。是不是神仙梦授的,因怕跟自己这样说自己怪她胡言乱语,所以便伪托从书上看到的。
    别怪宗俊卿会想的这样有趣,这是有现实理论支持的——这时空倒不乏一些大诗人或道士等人。碰到过神仙梦授的情况,所以他才会那么想。
    上一世一开始闻百翎没展露这方面的能力,等她展露时。又是国家最危险的时候,所以宗俊卿用了她说的方法。并听她说是从书上看来的后,虽然觉得不太相信,但也没因此就对她产生什么不好的怀疑,毕竟那时两人都老夫老妻了,他都已经喜欢上闻百翎了,再加上人家是在帮他,又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所以宗俊卿自然不会把她当妖怪看,产生惧怕她之类的情绪。
    闻百翎没辜负他的信任,上一世一直都是低调的很,并未因懂得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而做了什么伤害他或别人的事。
    既然一生都值得信任,经过了一世,这一世他自然更不会把她往妖怪去想,然后想降妖伏魔那一套,这一世闻百翎像上一世一样,一直低调,说的很多东西,也是自己问她才说的,并未主动说什么奇奇怪怪的话,所以他有什么好怪她的,他可不是那些志怪话本里,利用了妖精为自己谋利,最后又将人出卖,让和尚或道士将人收了忘恩负义的人。
    闻百翎自然不知道宗俊卿脑洞大开,觉得她不是妖精转世就是神仙托梦,所以才知道那些他不知道的东西,这会儿听了宗俊卿的夸奖,因不好解释,便不由笑了笑,其实她也是看宗俊卿人不错,然后又是真心询问才说的,要换了个她觉得像志怪小说里那些忘恩负义的书生,她才不会说。
    “现在内忧外患,你打算怎么做?”闻百翎道。
    宗俊卿笑道:“内忧不难解决,主要是外患难解决。”
    “内忧好解决?你那天跟我说,约有十分之一的地方发生了暴乱,暴乱人口都有上千万了,这么大群的流民,只怕不好处理啊。”闻百翎道。
    农民起义一开始,大都是农民没吃的举起义旗,但慢慢的,就会有想建功立业的人加入进来,看着动乱,意图趁乱,看看有没有那个机会,来个“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些人的目标既然是逐鹿天下,可不像刚开始的那些灾民好摆平,普通灾民,只要赈好了灾,一般就会散了,好比十年前津州大灾,就是因为朝廷处置得当,聚起来的灾民只暴乱了一小会儿,看粮食源源不断地进来了,有吃的了,就散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没发生灾变,大周的百姓跟华国的百姓一样,都是只要能活的下去,就不会造反的,但眼下,有这些热心功名的人搅在里面,他们会裹挟着百姓,朝着改朝换代方向狂奔的,有了这种终极目标,想让这个暴乱大军散了,可就不是件容易事了,让他们自然散去太难,便是镇压,估计都要花很长时间的,而这会儿金乌国可还在北边进攻呢,内乱要一时没平息,分分钟北边就要出大事了,而大周,根本没那个本事,支持双头作战,正因闻百翎明白这些,所以自然担心。
    宗俊卿笑道:“内乱还刚起,这会儿只要有粮食赈灾,再加上派几员我所知道的战斗力还算不错的大将守住城池,就能慢慢平息。老百姓听说有大量粮食,城又难攻,就不会那么拼命了,毕竟只要能活下来,谁愿意拼命呢。”
    前世他可没26岁就成了首辅,原因很简单,因为前世他中进士要晚三年,升官自然也慢些,所以是过了一年,朝中形势越来越恶化,他才升任首辅的,当时形势比现在险恶多了,他也挺了下来,这会儿形势要好,他又准备充分,哪还会让暴乱持续太长时间。
    这会儿内乱还刚起,那些有心逐鹿的人也还是新手上路,不是战场老手,好对付些,所以只要一边派几员稍微还过的去的大将守城,不让新的城池有失;一边派人赈灾将暴乱军团中的流民吸引走,剩下的人散了也就罢了,要是看没多少人追随了,还苦苦做着逐鹿天下的美梦,多不是真正的灾民,而是热衷功名权势的人,对这些人,要是好言相劝还不散了的话,那就只好镇压了,总不能跟对方耗下去,耗下去的时间越久,北方被屠戮的百姓可就要越多了。
    “好了,这关键来了,你哪来的粮食?今年没收成,朝廷还要对外开战,需要军粮,哪来余粮赈灾?”闻百翎道。
    宗俊卿笑道:“放心,宁州有一群肥羊,家里粮食、盐铁、银两成山,全抄了,北边的军饷有了,南边的粮食有了。”
    闻百翎想起宗俊卿曾跟她说过,宁州黑心商人跟金乌国交易粮食、盐铁、情报的事,这时听宗俊卿这样说,不由悟了,道:“杀大户,而且杀的还是那种卖国贼,既能得资源,又相当于重创金乌后勤,倒是个一举两得的主意。”
    宗俊卿看闻百翎一点就明白,当下便笑道:“对,就是这个道理。”
    他就爱闻百翎这种一点就明白的,这样一起谈起国家大事,才有意思。
    跟外人交谈,他不放心别人,有些话不好说的太清楚,所以谈起来不免束手束脚的,但因相信闻百翎,所以他俩人往往是畅所欲言,每次谈起来兴头都高的很。
    闻百翎看他果然是胸有成竹的,不由放下心来,道:“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之后的发展果然像宗俊卿说的那样。
    宗俊卿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立马调派了前世经过确认,打金乌可能能力不足,但守城抵御流民进攻还算行的大将,前往各地守城,以免乱军地盘进一步扩大。
    在稳住局势后,宗俊卿便腾出手来,派人将宁州几大卖国商人详细情况上报朝廷,奏请对这些卖国商人抄家灭族,以告北边被屠戮百姓的在天之灵。
    元鼎帝接到这个情报,看有那么多卖国商人卖盐铁粮食给金乌,还给他们送情报,以致让金乌兵肥马壮,将大周百姓杀了个血流成河,不由气的差点眼前发黑,立马下旨,将这些商人全抄了家,家产全没入国库,粮食运去赈灾。
    于是困扰前几个首辅的钱粮问题瞬间迎刃而解,让元鼎帝也不免当着众朝臣的面,直赞宗俊卿是“朕之子房、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
    南边的暴乱平息,宗俊卿自然知道不可能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但他也同样知道,有了粮食和大将,局势会慢慢稳定下来,想来不出一年,南边暴乱必然能平定,所以他现在的任务,就是阻止金乌进一步攻占城池。
    而这,就要启用贺峻了。

  ☆、第三三七章 身死

贺峻在这一世,同样因在边关名声越来越大,被元鼎帝调回了内地为官,此时正因跟那些官员虚与委蛇,做的非常不耐烦呢。
    元鼎帝听宗俊卿提到了贺峻,有些犹豫,这几年可没少听有关贺峻的风言风语,说他文韬武略,智谋过人,深受边关将士信赖。
    以前因乌族只是袭扰,所以元鼎帝看他势大,倒敢将他调回内地,现在乌族已连夺几城,杀了不少人,这会儿要还不听宗俊卿的话,将贺峻放出来,到时死的人太多,又怕在史书上留下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