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两勺汤来喝下,接着因为喉咙顺畅了,便忍不住舒爽地舒出两口气来,之后,又接着继续吃饭,不过,他这会子倒是把吃饭的速度给放慢了许多,因为肚子里已经不那么饿了,所以吃得也就不急了。
吃过早饭,刘长祥立马就回到院子里去做鸭笼子了,周穆迪和刘东元扛着锄头从柴房里出来,打算出去给菜地锄草。
“老头子,我和东元去东边那块菜地了!”周穆迪随意地朝刘长祥报备道。
刘长祥听见了,但没有吭声,也不打算要答话。他一个人默默地在编着竹条,神情也是丝毫没有反应。
“爹,我们出去了!”刘东元也习惯性地对刘长祥交代了一句,然后母子两个就出去了,出了门,离刘长祥远了,母子两个人又习惯地说笑起来,心情十分地松弛。
“娘,明天是十七号,又该去赶集了。”刘东元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既没有兴奋,也没有悲伤,只是一副平平淡淡的样子。
“现在竹篮子和竹筐确实是卖得不好,你也别再同你爹呛声,你爹那人脾气硬,认准了的死理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周穆迪和蔼可亲地教导着儿子。
“嗯。爹说的其实没错,赚钱不容易,我确实是不应当去小瞧那几个卖篮子的小钱的。而且,现在咱家又养了这么多的鸭子了,再卖几个竹篮子和筐筐正好补个零头,呵呵……”刘东元笑着说道,心里依旧十分乐观。
“你呀!这话可别当着你爹去说,也别说出去了,不然你爹又要骂你了!指不定这回就要骂你是眼界高了!再者,这养鸭子来不来钱还不知道呢!你这样说,叫别人听见了,还会以为这是个赚大钱的买卖呢!什么叫补个零头?咱家现在把钱凑在一起也聚不出一个零头来!”周穆迪连忙嗔怪着警告道。
“娘,我知道了,这话我再不说了。”刘东元赶忙认错,并且保证道,神情还是笑嘻嘻的。
周穆迪又嗔怪的笑着看了刘东元一眼,然后两人又把话题转到别的事情上面去了。
“娘,你是喜欢孙子,还是更喜欢孙女?”
“只要是亲的,我都喜欢!”
“呵呵……”
……
------题外话------
加油!加油!多多收藏!
第十三章 村里的手艺/赶集
中午,周穆迪和刘东元从菜地里干完活,又摘了菜在河边清洗好,再回家来的时候,刘长祥已经编完两个竹笼子了,不过木板笼子还没有开始做,因为现砍的树还太湿了,得晾晒几天,等去去湿气了,才好锯了来做木器。
周穆迪提着一篮子菜在进了院子后,直接就往厨房里去了。刘东元肩上扛着两把锄头,进门来先朝刘长祥唤了一声:“爹!”
“嗯。”刘长祥简单地答应了一声。
刘东元把锄头立放到墙边,然后从堂屋里拿了一条小板凳出来,坐在院子里和刘长祥一起,也拿起竹条来,一边看着刘长祥手中的动作,一边现学着怎么编竹笼子。刘长祥见儿子在看着自己的手学着,便特意把动作放慢了一些,一边自己编着,一边看一看儿子的手,看到有不对的地方,就出言提醒一下。
“错了。”刘长祥简短地说道,语气较为温和,一边放下自己手中的竹条,伸手去把儿子手中的接过来,做了一遍示范,然后再把竹条递给刘东元,看着他做一遍。
除了刘长祥偶尔出言提醒一下刘东元以外,父子两人再无别话,但是,此时两人编着笼子时,之间的气氛却是带着温馨的亲切。
下午,刘长祥带着刘东元继续在家里编鸡笼子和鸭笼子。因为刘长祥说:“多编几个鸡笼子,明天好一起挑去镇上卖。”为了赶明天的集市,徐素珍织布织得更快速、勤劳了,周穆迪也没有闲着,她在赶着做千层布鞋底和鞋面子,这些都是他们家要拿到镇上的集市上去卖钱的东西。
镇上的集市只开上午半天,所以要去赶集就得赶早。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吃了一顿比平常要早的早饭,然后刘长祥和刘东元就挑着箩筐、竹篮子、鸡笼子、鸭笼子、箢箕等物,另外箩筐里还放着几匹新的布匹和十来个小件的布鞋底和鞋面,以及二十多个鸡蛋。两人脚步疾快地随着同村的人群一起结伴、说笑着朝镇上赶。
“长祥,你家今天的东西不少啊!带这么多筐筐!”
“嗯。前面几回卖剩下了许多,这两天又赶着做了一些,摆在家里也是闲放着了,就一起都挑去卖,能卖几个是几个。”刘长祥对村邻的问话是有问必答,虽然话依旧说得简短、不多,但是比在自家的时候显得开朗了许多,同村邻说话的时候,脸上也会带上些许的笑意。
“唉!”村邻长叹一声,愁苦地说道:“这编筐筐的手艺是越来越没有用处了,上回我把挑去的筐筐又都挑回来了,孩子他娘指着我骂道:‘你整天编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又换不回两个钱来,还编什么啊?还不如趁早跟着我们娘儿几个学织布得了!’”
“呵呵……”不等那人把话说完,众人都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那人也不恼,还接着说道:“你们听听,这叫什么话啊?哪有汉子去织布的啊?”
另一个人大声地说道:“话倒是好话,现在织布还能赚几个钱,确实比编筐来的强,只是我们这些粗人都干惯粗活了,哪里还学得来织布那精细的活计啊?倒没得把家里的织布机给捣鼓坏了!呵呵……”
又有人笑着附和道:“织布我是不会,我也织不出布来,最后说不定能拧出一团麻花来!呵呵……”
“还麻花呢!到时候把线打成一团死结,你家婆娘不找你拼命才怪!哈哈……”众人笑道。
“哈哈……”
原本一个十分正经、平常的话头,最后却引出了这么一大番说笑来,偏偏过程中还十分自然,论起来,这都是因为有着极高的生活热情而导致的呢!
“信郎,你们家兄弟几个把那平板车的手艺琢磨出来了没有啊?”一人换了个话题,关心地问道。众人听见了,都立马变得安静起来,竖起耳朵来,抬起面庞,等着听回答。就连沉默寡言的刘长祥这回也在心里荡起了波涛,对这个问题也是十分地关注。
“呵呵……”被问话的那人未语先笑,毫不掩藏地说道:“这已经成功一小半了,就是那个轮子很难做得圆,我们看着别人推着的平板车那轮子长得溜圆、顺滑的,哪知道做起来竟然有那么难啊?我们现在还没有琢磨出来法子呢!大家伙若是有空,都来我家里瞧瞧,大家一起想想法子的话,肯定要比我们兄弟三个想得快!”
“行!今天下午就去。你说咱们村的老祖宗们怎么就没把那做平板车的手艺传下来呢?人家做平板车、做水桶、做木盆的,哪个不比我们这些编筐筐的来得强啊?”
“你一提起这做水桶的手艺我就好气!上回我心血来潮,也想自己做个水桶来使使,结果那水是哗哗地往外流着,一桶水才没一会儿的功夫就漏完了,我家婆娘是把我好一顿数落,现在都不准我再花时间来琢磨这些新东西了。”
“水桶我也做过,也和你差不多,也是个漏水的。”
“其实不止是这些木器活难做,就是那打石磨的我看着也是羡慕得很!你说那么硬的石头要打磨成圆溜溜的、还要溜光的,又要有一个下陷的凹槽,正中间还要凿出个不大不小的圆洞来,这些个事情我想都想不通。”
“你也别总羡慕别人的手艺!咱刘家村里编筐筐的手艺那也是让别人羡慕的呢!虽然会编筐筐的人很多,但那也不是人人都会的。上回我编了个巴掌大的小篮子拿去集市上卖,有个带孩子的妇人看着就喜欢得不得了,还说愿意出两个钱来跟我学做篮子,不过我没有同意!咱们这编筐筐的手艺可是要传给儿孙们吃饭的家伙,可是好几辈子人的饭碗呢!哪里就能因为几个钱就传给外人知道呢!那要是人人都知道这个编筐的手艺了,那我们刘家村的子子孙孙们哪里还赚得到钱、吃得饱饭呢?不说那些个外人,就是我自己家闺女我也不准她偷着学,这可是咱们村里人的饭碗,是大事!”
听了这番义正言辞的长话后,有的人赞同地附和,有的人沉默地叹息,大家心里念着的都还不只是眼前的清苦生活,还有那未来的子子孙孙们的生计问题。想得不可谓不长远,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题外话------
一定要记得收藏喔!本文正在奔向入V的路程中,有了大家的收藏,写文之路才能顺顺利利的!加油喔!
第十四章 村子里的情谊
赶了一个时辰的远路,说了一路的长话与短话,刘家村里的人一路作伴,路程里热热闹闹的。大家聊天的内容上至天上的天色,下到田里的稻子,时而说到家里的小孙子,时而又说到赚钱的路子,内容五花八门,笑声更是不断。
一群人来到镇上的时候,街道上的人群已经是呈熙熙攘攘的状态了,可见他们到得并不早。没有心思去留意街上的各种热闹,大家急急忙忙地在拥挤的人群里穿行而过,赶到了菜市场里,分别找到空位子,然后把自己带来的竹篮子、箩筐、箢箕、鞋底、布匹等物都摆出来,等着客人来问津。
刘长祥和刘东元两人是分开摆摊的,但隔得并没有多远。刘长祥面前摆着竹篮子、箩筐、箢箕、鸡笼子和鸡蛋,而布匹和鞋垫、鞋面子则是全部都归在刘东元的跟前卖着。这样的分配是着有十分正当的原因的,因为买东西的人大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买年轻媳妇做出来的布匹多过年老妇人做出来的布匹,其中的缘由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把布匹和鞋底等东西摆在刘东元那里,显然客人会觉得这些东西是刘东元的媳妇做的,刘东元是个年轻的小伙子,理所当然他的媳妇也是年轻的,那么这样的布匹和鞋底就会更受欢迎。
集市里吵吵闹闹的,充满了杂乱的声音,有时候可以听到“多少钱”、“太贵了”、“便宜”的字眼,刘长祥只关注于自己面前的小摊,神情严肃而认真,但刘东元却是眼睛到处看个不停,看看别人都在卖些什么?看看卖什么东西的货摊生意最红火?有时候,也朝自己父亲看一眼,看有没有卖出去东西。
和往常一样,被搁在箩筐上的徐素珍织出来的布匹是卖得最好、最快的。细密、齐整的布匹很得买东西的人的眼缘,经过几番讨价、还价之后,很快,带来的六匹布就全部都卖出去了。刘东元摸摸自己胸前的口袋,感觉到里面装着的铜钱,心情十分愉悦,还带着一些骄傲,为自己媳妇而骄傲。
今天的竹篮子等器物依然卖得不好,但刘家村里的人还是在耐心地等待着,直到集市快要散完了的时候,刘家村里的人才互相吆喝着,挑着担子聚到一起,又一道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去的路上,大家的心情有喜有忧,原因不必细说,自然是关于赚钱的多寡。心情不同,但大家伙儿的肚子是一样的,都带着些饥饿,所以这会子的脚步别提有多快了,大家都想快点儿赶回去吃中饭。可能是因为心情,也可能是因为挨着饿,还可能是因为着急赶路,所以回家的路途中,大家的谈笑声小了许多,话也说得少了。
刘长祥和刘东元回到家里的时候,周穆迪和徐素珍还都没有吃午饭,为的就是等刘长祥和刘东元回来一起吃饭。周穆迪算着时间,一会子之前才刚刚把饭菜都做好了,这会子饭菜都正在锅里用小火和热水保着温度呢!刘长祥和刘东元回到家,卸下肩膀上的担子之后,一家人赶不及去数钱,就先吃了饭。饭后,饭碗被推到一边,刘东元和刘长祥从里面衣裳的口袋里把今天赚到的钱迅速地掏了出来,轻轻地放到桌子上,周穆迪、刘长祥和刘东元三人一边数钱,一边说着集市上卖东西的情况,关于哪些东西卖得俏,价钱卖得高,哪些东西又没有人要?徐素珍没有参与大家的数钱和讨论,她吃完饭之后,就赶着回西屋里去织布了。伴着织布机的唧唧之声,堂屋里说话的声音显得相当地平和。
数完钱,说完话,刘长祥和刘东元就又开始做鸭笼子,周穆迪把今天赚到的钱拿着,小心地收进东屋里木床底下的罐子里。听到一阵“叮当”之声,周穆迪的心情既喜悦又失望,喜的是又有钱回来了,失望的是罐子里的钱还没有把罐子的底给覆盖上,还是太少了。
“祥叔!周婶子她在家吗?”
“在的,你进来坐!”刘长祥客气地回答道,脸上带着欢迎的笑意。
“海元嫂子!你怎么有空来了?”刘东元也客气地同客人打着招呼。
听着是村子里海元他媳妇的声音,周穆迪连忙小跑着往院子里赶。
“海元媳妇!快进来坐!”周穆迪的声音十分地热情。
“呵呵……婶子,您别客气,我家里还有事,今天就不坐了。我家池塘里的浮萍这两天长得多了,我家的鱼和鸭子都吃不完,我家海元就让我拿来给你家的鸭子吃。”年轻的小媳妇客气地说着,她的脚边放着一个桶子,里面装的正是刚从水里捞上来的新鲜浮萍。
周穆迪忍不住笑出了声来,满脸都是感激和喜悦,高兴地手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连忙道谢:“多谢你们了!多亏你们还想着我们!”
“周婶子别客气,浮萍这东西长得快,又不值钱,不过是我们的一点小心意罢了。”
周穆迪一边同那年轻的媳妇唠嗑了几句,一边把桶子里的浮萍倒到给鸭子盛食的食槽里,又去厨房里舀水把桶子壁上粘着的浮萍也冲洗干净了,然后把桶子还给那年轻的媳妇。将人送出院子的门,又走了好几步路,周穆迪才满脸喜悦地返回院子里来,朝屋檐下坐着的刘长祥父子两个笑着夸赞道:“难得海元和他媳妇想着咱们,这一大桶的浮萍可是能抵两大碗的谷子呢!可惜咱家没有池塘,不然也能多些浮萍来喂鸭子。”
周穆迪这话落下才没有一会儿,就又有一个妇人来给送浮萍了,周穆迪和那妇人关系十分熟稔,除了道谢,两人还拉了一会儿家常。
下午,家里有池塘的那几家都先后给周穆迪家的鸭子送来了浮萍和关心。这几天先是下雨,接着又是小小地晴朗了两天,所以池塘里的浮萍就跟发了疯似的,生长得可迅速了,厚厚地一层把整个水面都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