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那雨从此就再也没有停息,受新疆东移冷空气和西安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自8月26日至10月6日,整整40天,渭河流域一直暴雨,洪水猛涨。
渭河发怒了——这条全长818公里,流经陕西省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等地13。5万平方公里的黄河第一大支流,这条被陕西人骄傲地誉为母亲河的大 河失去了“母亲”的慈祥温顺,她夹砂裹石,一路咆哮着朝黄河狂奔而去。近年来,由于三门峡水库高水位发电运行,潼关高程居高不下,造成河床淤积抬升,河槽 变浅,流量锐减,导致渭河不畅,洪水倒灌南山支流,造成多处决口。
据不完全统计;仅前3次洪峰过境;渭南市地段上的渭河共出现险情825处;其中决口10处;裂缝260处;坍塌240处;渗漏12处;散浸61处。渭河支 流也发生5处决口重大险情;大荔、潼关、华县等县的渭河堤段出现4处漏洞、管涌、塌陷等险情。华县石堤河桥垮塌;罗纹河大堤再次决口;蓄积在华县的4亿立 方洪水漫过大华公路东泄入华阴。漕孟支堤、罗纹河东堤、方山河西堤、石堤河东堤相继出现决口;石堤河以东、大华公路以西120平方公里的二华夹槽一片汪 洋。
当地的报纸、电视惊呼:华阴告急! 华县告急!渭南市区告急!
沿渭河的临渭区、华县、华阴、大荔、潼关五个县(市、区)立即紧急撤离。据当地报纸载:8月27日夜;335米高程以下的50多个村庄;28万群众在县、 乡干部的督促下开始撤离。部队的军车、厂矿单位的汽车、老百姓的农用车、手扶拖拉机;还有护送老弱病残的救护车;来往穿梭在拥挤的乡间小道上;昔日宁静的 渭河两岸彻夜灯光闪烁;喇叭嘶鸣。
渭河洪水逼迫数十万群众有生以来第一次逃离家园,被转移到靠东地势较高的村庄、学校或厂矿单位临时居住。
临潼西庆屯村;当最后一车群众离开村庄时;咆哮的水头离他们仅有5米;汽车被大水追赶着仓皇逃离。
自黄河上有了三门峡水库以来,水灾已一次次这样祸患库区移民。
1989年4月19日;渭河水倒流;淹没华阴农田4500多亩;五合乡500多间房屋被冲倒。20日继续涨水;淹没北社乡农田2500亩。
1992年8月9日至15日;黄、渭、洛三河相继发生4次洪水。共计携带泥沙5。08亿吨;约有40%滞留渭南市境内。受灾人口达28。5万人;损坏房屋 1。47万间;倒塌房屋0。82万间。成灾面积55万亩;毁坏耕地33万亩。
1998年渭河发生3次洪水。全市有594个自然村、34万人遭受洪涝灾害。损坏房屋5499间;倒塌房屋2295间。淹死牲畜102头。损坏水利设施 86处。毁坏道路、渠道、输电线路、通讯线路243。11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4亿元……
年复一年的水灾,唯有羊年水患带给库区移民损失更为惨烈深重——渭南市有6个县(市、区)的55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56。91万人;成灾人口 54。87万人;120万亩农作物受灾绝收;倒塌房屋27。5万间;形成危房36。5万间。全市共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4。89万人(次),24。89万人 无家可归。损坏机井7256眼、抽水站12座、桥涵17座、堤防98。7公里、公路120。06公里、输电线路295。4公里;造成危漏校舍195 所;20个乡镇卫生院被淹;182所学校的4。9万名学生无法入学上课。其中库区30。2万亩土地被淹;35。19万人受灾;18万群众家产损失殆尽。直 接经济损失高达23亿元;相当于渭南全市两年半的财政收入。
“03”洪灾中,移民再次承受“舍小家,保大家”的巨大牺牲。
当渭河的特大洪峰导致多条支流的大坝相继决口,4亿立方米洪水涌入华县境内沿河的7个乡镇,并蔓延至华县城郊时,渭河溢出的洪水也威胁着渭南市区的安全。 为了确保华县、渭南两城的安全,将洪水泄向渭河下游华阴市渭河滩的高家、罗西等11个移民村成了唯一的选择。
华县与华阴毗邻的方山河(南山支流)的一段河堤被选择为泄洪口。有移民回忆说:泄洪时,华县境内的4亿立方米洪水犹如发怒的吼狮,自西向东奔腾倾泻,滚滚 而去。华阴市渭河滩的移民区顷刻间变成汪洋一片。
一个叫郗新继的村民目睹了从华县倾泻而来的滔滔洪水。他告诉记者:我当时没跑赢洪水,只好爬上房顶上站着,那水快得很,呼呼就过来了,村里的房子轰隆隆、 轰隆隆倒个不停,眼看着就倒完了……
惨烈的洪灾场景留给移民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移民王某告诉记者:我在黄河滩跑了一辈子水,每次水来了我都跑,但从没见过那么大的水,11个被淹村庄的水深 普遍达到2米以上,最深处淹没达5米,农舍全都浸泡在洪水之中,我家2000多斤粮食都淹了,猪、牛、羊、鸡全漂到了村外,家里几十只鸡都被淹死了。
据媒体报道:在这次洪水中,仅华阴县华西镇罗西村就倒房71家。时年72岁的王世民老人在悲伤无奈中写下了一副对联:“洪水袭庄淹田全部完蛋,万物毁灭移 民悲苦泪流”。
几年过去了,村干部王富民提到从华县倾泻而来的洪水仍痛心疾首,“只要是到那里看过灾情的人,没有一个不掉眼泪的。移民返库后十多年来辛辛苦苦建起的房 子,就这样被毁于一旦。”
据村民们讲:2003年9月,华阴市的移民居住区遭淹没后,为了补偿移民蒙受的不应有的惨痛损失,国家民政部在当年底就向遭灾最严重的移民户下拨了 1737万元的泄洪补助款,并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尽快发给灾民。可3年过去了,这笔泄洪补助款却至今不见踪影……
47、“预谋”之罪
党和国家没有忘记灾民。
渭河洪灾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多次听取陕西领导人关于汛情灾情的汇报;了解关中洪水灾情,指挥抢险救灾。
10月1日;共和国在新实行的长休假中欢度她的54岁生日。这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却冒雨飞往渭南灾区。手擎一把雨伞,站在泥泞的堤坝上;温总理向南眺望 一望无际的淹没区;一脸凝重。他对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省长贾治邦说:“希望你们抓紧时间排水; 你们早一天把水排完;群众就能早一天播种;大家的精神状态就能早一天好起来。”
在研究抢险救灾的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严肃地说:“今天是国庆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该用什么方式过国庆节?心里想着群众的疾苦恐怕是过国庆节最好的方式。 旧社会为官还懂得‘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冻饥声’;这是白居易的两句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是郑板桥的两句诗。他们都是封建时代 的人物;但他们还懂得老百姓的疾苦。我们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时刻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在抢险现场,温总理对党政干部和受灾群众提出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把水赶紧排出去,排出去才能盖房,才能种地;第二件事呢,天冷了,得盖一间冬天能 够防寒的房子;第三件事,水排了以后,今年能把冬小麦种上,明年就有吃的了,夏粮就接上了。”
握着70多岁的康天恩老人的手,温总理含着泪水深情地说:“中央不会忘记你们,会帮助你们渡过难关的……”
帮助灾民渡难关的钱很快下拨——2003年年底,华阴市和渭南市政府提出了将受灾户搬迁到渭河设防标准在20年一遇洪水的高地异地安置的想法,请求国家 给予支助。随后,陕西省计委以“陕计农经'2003'964号”文件,向国家发改委呈报了《关于上报陕西省2003年洪水灾后重建首期应急工程修改建议计 划的报告》。国家发改委接到陕西省计委的《报告》后,于2004年3月以“急,发改农经'2004'224号”文件,批准对华阴市受灾最严重的3474户 灾民整体搬迁,异地安置的意见,向3474户灾民按每户1。7万元(其中1。5万元用于补助灾民建房,0。2万元用于公共设施建设),下拨了5906万元 的紧急灾后重建款,要求按“异地搬迁、群众自愿、建新拆旧、资金限量、达到防洪高程”的迁建安置原则实施,并规定这项工程的建设工期为2003年至 2004年。
“救灾如救火”。国家发改委在批复5906万元灾后重建款的“'2004'224号”文件的文号前面加了一个黑体的“急”字。可是,这笔款下拨两年半 后,华阴、渭南及陕西的官员们还在为重建选址、专款性质、专款去向等问题同灾民同媒体争来争去,并指责媒体将5906万元迁建专项资金与救灾款混为一谈, 报道中说建房款层层缩水的提法不确切。
渭南市政府的干部介绍说:洪灾后,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渭南、华阴两级市委、市政府为了发动群众生产自救,及时采取破堤泄洪、抽排积水等综合措施,较快地 排除了淹没区的积涝,有效降低了房舍的损毁,加之其他救灾措施的实施,灾民的生产生活秩序得到较快恢复,群众对异地迁建安置的想法也随之发生变化。除少数 倒塌房屋和严重危房户之外,大部分房屋整修后可以居住的受灾户,觉得异地搬迁仅靠国家补助难以建起新房,而且搬迁地与所耕种土地相距较远,生产生活不便, 不想搬迁。经渭南市和华阴市政府对2559户调查,愿意异地搬迁的仅占27%,与受灾之初全部要求搬迁的意见出现很大差异。为此,华阴市政府将群众意愿发 生变化的情况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了报告。
2004 年8月,省政府召开会议,决定本着群众自愿的原则,分期分批实施搬迁安置。省发改委随后批准了首批699户倒房、严重危房户的实施迁建安置方案,村台垫高 按平均2米控制,房屋按避水楼要求,二层楼地板高程按渭河20年一遇洪水加O.5米设计,并下达中央补助资金1188万元。
2004 年12月;这批资金拨付到华阴市财政局,华阴市财政局先后分三次拨付华阴市移民局250万元,剩余的938万元资金现在华阴市财政局国债专户。截至 2005年12月底,首批迁建工程完成投资217.5万元,其中用于村台等基础设施建设169.37万元;每户1。5万元建房补助资金,按迁建进度兑付 52户迁建户建房补助资金48.15万元。因此,不存在省、市、县(市)截留的问题。
灾民的说法却与此相差甚远,该市华西镇五华村的灾民王志文等人说,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中规定,灾民建房资金的管理必须公开、公正,资金的发放和用途要张榜公 布,接受灾民的监督。可是,华阴市政府却未照此办理,起初,他们对灾民建房资金严加保密,灾民对此款项一无所知,后来得知消息,便到华阴市移民局询问,对 方却矢口否认。2004年12月,灾民赴京上访,前去北京“领人”的华阴市聂郝礼副市长这才不得不向灾民承认确有其事,并向灾民承诺“回陕后马上兑现”。 但是,到了2005年7月份,华阴市领导“马上兑现”的承诺仍无一点进展与落实。
政府领导不关心灾民且接连欺骗灾民的恶劣作法惹恼了群众,2005年7月9日,1500多名灾民到华阴市政府上访。灾民们头顶烈日在市政府门口站了一天, 也没有一位领导出来接见。其间,灾民们到市政府办公楼接自来水解渴,但很快全楼停水;一些灾民想到办公楼的厕所方便,结果,楼内所有厕所也被锁上。
在华阴上访无果,1500余名受灾移民于2005年7月13日直奔陕西省政府上访,在西安造成了轩然大波。
在陕西省政府,前去“领人”的渭南市政府和华阴市政府的领导不得不承认国家拨款的事实,并承诺:“三个月内一定兑付迁建资金。”然而,到了三个月后的10 月份,此事却依然毫无进展,满怀希望的灾民又一次失望了。
事态再次变得复杂、紧张起来。10月22日,刘怀荣等56名灾民聚在了一起。据当时的参与者张雅丽、程本娃、钱春勤、陈满喜等人讲,“那天晚上,我们正在 刘怀荣家学十六届四中全会报告,准备学完后商量怎么处理这件事。正学着报告,警察来了,把我们都抓进了公安局。”
刘怀荣说:那天共抓了37人,当时还把华西镇华西村2组灾民李福琴、张波母子二人打成重伤。到了晚上;又抓走1人。
抓人的第二天,2000多名灾民去华阴市政府论理,要求释放被抓的灾民。领导统统回避了,“接待”灾民的是手持警棒、手铐的公安和武警。
冲突在短暂的对峙后爆发。
矛盾激化缘于警察打昏了一个名叫田淑兰的农妇。田淑兰家住北社乡土洛坊村八组,出事那年她刚满60岁。据她讲,她丈夫赵智民因参加移民代表会,在华西村被 华阴市公安局逮走,押进看守所。2005年10月23日,为了向政府讨个说法,把丈夫要回来,她去市政府上访。大约在九点左右,大批公安干警拦截上访群 众,一名警察骂她:“你跑到这儿揣巴来咧?”(注:揣巴——是陕西当地恶语骂人之方言)。田淑兰问警察:“你们为啥要逮我老汉(指丈夫)?” 警察没有好气地说:“你问我揣巴呢!”年已60岁田淑兰屡遭20来岁的警察辱骂,忍无可忍的她就和警察吵了起来。警察非常横,用警棒狠捅田淑兰,将其击倒 后,又对她猛踢一脚,使其昏倒在地。
警察打昏田淑兰,上访移民不依不饶,纷纷要求警察将田送到医院诊治,年轻警察却态度蛮横,声称自己在执行公务,再干扰他还会不客气。上访移民又想找市上领 导评理,但找了近两个小时都没有领导露面。
此事终于成了事态扩大的导火索,为了引起上级政府对此事的关注和受理,愤怒的上访灾民抬着田淑兰冲上西潼高速公路К29公里处拦车喊冤,将双向车道全部 堵塞,数百辆车停驶,致使这条国道干线中断4个小时,由此惊动了陕西省和中央有关领导。很快,渭南市及省政府有关领导先后赶到现场,200多武警也赶到了 现场——据原华阴市某领导透露:华阴市某领导在任期间两年三次对移民动武。10月23日,移民上高速路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