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心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爱在心中-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序
感谢您选择了我,感谢您来这里解读我的心语。。。。。。

  我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生育我的父亲和母亲,赐予了我生命;我的祖父,怀抱着我历尽艰辛乞讨来沈;养育我的父亲和母亲,把我养大成人;我的亲人,无微不至地照料我;我的老师,给予我文化知识;我的朋友,给予我关怀和友谊;医护人员,为我去腐固新,治疗伤痛;我的妻子,是你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给了我一个身心健康的儿郎;还是你陪护我走过了九千多个日夜;我的儿郎,是你给了我天伦之乐;我们的党和国家给予我们的好政策;还有阳光雨露和所有的一切,使我衣食无忧生存到今天。。。。。。为了感谢这所有的一切,我写下了*《爱在心中》。。。。。。  

  人生百味回味无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和思念也日益加深,何况我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呢!多情只被无情恼,我明知此意却又总是情不自禁。真可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23岁,是每个人风华正茂的时期。对我而言那是一道分界线,把我所有的一切分的是一清二楚。随着我肢体的改变,所有的一切也随之而变。痛苦、失落;消沉、伤悲。。。。。。自己扪心自问:“生为何故?。。。。。。”

  带着疑问时常漫步街头岸边,心想:“运河,浑河;汽车,火车就在眼前,倒不如死了干净!”亲人朋友;同学同事和领导极力地安慰劝导,使我找回了自我。使我懂得:艰难地活着比轻易地死去更需要勇气。而活着又有多么的美好。。。。。。

  “一生辛苦只为闲,求得闲来鬓已衰。”时光如流水,任何神通广大的人也无法阻挡。健全的人忙忙碌碌觉得很疲惫,一旦闲下来时,却又无所适从寂寞难耐。我不论是独自漫步在院里,还是呆置在家中,那千丝万缕的往事,犹如大海的波涛拍打着我的心岸。。。。。。

  直到新世纪的钟声敲响时,才使我猛然的醒悟:将到不惑之年的人了,只知教导孩子“寸金难买寸光阴。”轮到自己怎么就当局则迷了呢?一番冥思苦想后,我感到:再不能稀里糊涂混日子了,应当不断地充实自己做点有意的事。可一失去双手的人又能做什么?想想自己所走过的路,每当到了艰难困苦时,总会有亲朋好友的帮扶,对于他们应当回报。可在我认为:金钱和物质都太俗了!而那样做也是对他们爱意的亵渎,何况我不是个富有者。唯有用我情真意切的残笔(臂)来颂扬他们,赞美他们!也好圆了我多年的梦。

  万事开头难,书到用时方恨少,书的主题是什么?冥思苦想后我从心中感到:人生在世什么都可以少,就是不能缺少‘爱’!只有爱才有了人类和一切。人和爱就象那个‘人’字,人若是一撇,那‘爱’就是一捺。我们缺少那一笔都不能成为字。所有的爱,她们始终围绕在我们的身边,从古到今可歌可泣的爱数不胜数:卧冰取鱼是对母亲的爱;岳母刺字是对儿女的爱;伯牙摔琴是对挚友的爱;英台投墓是对恋人的爱;还有世界万物。。。。。。。

  我完整地来又将残缺地去,我将终生无悔。因为,我爱过。也被爱过。血浓于水的爱,她是永无休止的赞歌。所以,我的自传小说名曰:《爱在心中》。

  我不想成为什么作家,也写不出什么精美的词句和华丽的篇章,只有朴实无华的言语,向您叙述一个真实、凄惨而又甜美的故事。我的初衷就是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在我们的身边不光有邪恶和丑陋,更有正义和美好。我在这里所述的太少太少。用我残缺的身和完整的爱,来赞美这一切美好的人和事。

  
  
  我心依旧 

引 子

  在沈阳的城南有一座军营。这座大院在抗美援朝的年代就有了。院子坐南向北,紫红色大理石墙面上的军徽和“总参通信工程设计研究院”金色的大字格外地醒目。院里的建筑大部分是50年代初的苏联式。在楼与楼之间,草木苍翠,鲜花艳丽。简直就是一座美丽的花园。

  在这里您能看到:松树、柏树、桃树、杏树、丁香、迎春花和山葡萄等等。还有喷泉、月亮门、长廊和凉亭等景观。特别是在院子的中央有两棵高大的龙爪槐。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树上就会开满洁白的鲜花。她香溢四方,沁入心脾,会令你神清气爽。远远地你就会被她吸引过去,而又流连忘返。。。。。。这里就是我们的单位,我们的家。

  院中有棵老槐树,

  度过五十多个冬夏,

  熬过半百个春秋。

  她的腰身不再挺拔,

  她的枝臂不见光华。

  风霜中没见她低头,

  雨雪中更不见她屈服。

  犹如苍龙的利爪,

  在碧空中腾舞。

  犹如巨大伞盖,

  遮挡骄阳苦雨。

  五月花儿展姿容,

  沁人芬方满院庭。

  暗暗把你来招唤,

  窃窃向你述衷情。

  流连之中鼻仰清新的气息,

  忘返之时沐浴欢快的神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1999年清明节的前一天。厚厚的云层布满了沈阳的天空。我们刚刚吃过早饭,院里派给我们的车就停在了楼前,那是一台黑色的伏尔加。我们嘱咐完儿子:“徐强,听姥姥的话!”并且与岳母告了别之后,我和爱人秀莲就匆匆地提着行李跑下楼来。

  秀莲给我打开了车门,我们先后钻进了车里。我们跟驾车的小战士寒暄了几句说:“给你添麻烦了。‘清明节’去‘回龙岗’的人多。所以,我们走这么早。谢谢你。啊!”

  小战士留着小平头,一字眉,大眼睛长的很清秀。他说:“你们别客气!我们不在乎早晚。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说着话,我们已经来到了大门口。我看了一眼熟悉的大门口,心里说:“再见!我可爱的大院。”

  我们出了大门往东,在南京街的路口转向南。还没有到早高峰的时间。所以,马路上的车还不多。车子跑的很顺畅,眨眼之间就滑到了大二环上。在大二环上车子跑的更加的快了。为了不打搅战士驾驶车,我们谁都没有再说话。我的眼睛注视着前方,心里可想着此行的目的。。。。。。

  我这个人大概与3有着不解之缘。3岁的时候,在3月里,我被同龄的小伙伴推到了小米粥锅里。13岁的时候,我在关里老家,差点没有掉进冰窟窿里。23岁的时候,我在单位变电所里,被“利剑”斩断了双手。。。。。。现在要办的事也是在一个月前的3月里决定的。。。。。。

  那是在孩子们开学以后的一个早晨,一夜未眠的我感到很疲倦。妻子秀莲坐起身来看看我说:“看你这一宿翻来翻去的折腾,让人也睡不踏实。你都想啥那?”

  我懒懒地回道:“没想啥!”

  “没想啥?看你那眼睛红的像兔子似的。我还不知道你!准是又想你写的那点东西。别做你的作家梦了!你还是消停点的好。咱们平平安安的就够啦!别作家没当成,倒把身子拖垮了。你遭罪我还得挨累。赶快再睡一会。”妻子说完下地忙着做早饭去了。

  眼睛是很难受,我重新合上了双眼。可是,大脑却不听指挥,乱得像涨潮的海面,此起彼伏无法平静。算了,还是做“气功”吧!我实际上并不会做气功。只是依照书上说的:“合目,舌舔上颚,气沉丹田。慢吸气,意念由会阴穴上提至百会穴。再缓缓地呼气,意念从百会穴下降至涌泉穴。往返八八六十四次。”做完之后使我消除了许多疲劳,神智也清爽了许多。

  我自己套好毛衣、毛裤,叠好了被子去洗漱。做饭的妻子问我:“咋!还是没睡着?”

  我说:“眯一会就行啦!”

  正在放桌子的岳母问道:“怎么,卫东没睡着觉啊?”

  我说:“啊!没怎么睡好!”

  岳母比我大15岁。83年就守了寡,在瓦房店乡下艰难度日。84年秀莲来沈阳,以后跟我结了婚。秀莲的两个弟弟相继到大连和瓦房店工作以后。岳母无依无靠就投奔到我们这里。她与我的母亲一样,都具有东北女人“刀子嘴,豆腐心”的特点。我对她和对我母亲一样,是敬而远之。

  岳母说:“是为孩子将来上学发愁啦吧?”

  我说:“不是!”

  我们一边吃早饭。一边聊着儿子学习的话题。这家里要是有学生在,那话题永远都是他们的。儿子徐强成绩一直很好。现在上小学5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考了:分,语文考了:98分,英语考了:100分。当我们看到他的成绩时,都感到很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妻子是里里外外一把手。照顾我操持家,还要早晚接送儿子上下学。当然,我也是没闲着。除了每天完成院里给我的任务,在院里巡视3次。再就是督促放学回来的儿子写作业。听写语文和英语,辅导数学题等等。

  在饭桌上我还是忍不住提醒儿子:“徐强,上学期过去了。这学期还得努力呀!”

  儿子答道:“知道啊!”

  岳母接着说:“管怎么样要好好学。以后考个好大学那多好!别像你大舅似的,明明考上了高中,就是不去念。到现在嘴上不说,可心里一定后悔。”

  徐强问:“他咋不念那?”

  他妈说:“还不是家里穷吗!”

  岳母说:“我那时候告诉他:‘咱们贷款。等念下来就好啦!’可他不听呀!你们哪个听我的?”显然岳母心里又来气了。气的是儿女们不听她的话。丢了乡下的家。话题就此打住。

  秀莲做事情一贯是有板有眼的。什么事都爱打个提前量。一撂下饭碗,她就催促儿子抓紧时间:“到点了。徐强。”

  儿子挎上书包,穿上鞋。来一句:“爸,再见!姥,再见!”就冲出了家门。

  他们娘俩走了以后。岳母对我说:“你们徐强念书念得好。管怎么让他念完。以后上大学要是钱不够,他两个舅舅能帮你们。大不了,以后他们的孩子上学缺钱,你们再帮他们。”

  我说:“这个我倒是没愁的慌。就是一到了夜里,这脑子里就特别的乱。睡不着。”。。。。。。

  儿子所在的小学离家只有三站地。送儿子的秀莲来回骑自行车,一会就回来啦!我起身让她帮我穿戴好了去院里巡视。临出门妻子还嘱咐道:“别老瞎想!心不在焉的。”

  沈阳的3月,还是雪地连天的寒气逼人。出了家门,看到晴朗的天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顿时感到一身的轻松。往前一走,在雪地上觅食的雀儿们,“噗”地飞上了枝头,嘁嘁喳喳地叫个不停。仿佛在怨我:“为什么惊动我们?”

  冬天我在院里巡视不像夏天那样紧张。因为,人们在这个季节很少出门。特别是上班和上学的人们走了以后,院里基本上就见不了几个人。而且也没有花花草草怕孩子们弄坏。

  我围着院里转了三圈,看看没什么事。就来到大门口值班室,听那里值班的叔叔们唠嗑。大门口有9个退了休的老干部。一班三个人,三班倒。他们唠的嗑大多是“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的内容。再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时候也相互问问各自的生活。

  我经常到大门口和服务社。无论是到那,我都很少说话。在我心中坚信一条:“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除非是问我与他人隐私无干的事,我可以畅所欲言知无不答。

  服务社除了两个采买的是哥们,其余的全是娘子军。那里人多嘴杂,我尽量少去。大门口我倒是愿意来,可就是这“二手烟”实在是让我有点望而却步。16个平方的值班室,常常是有5、7、6个“烟囱”在冒烟。我又是个不吸烟的人。所以,在那挨到10点半就回家啦!

  到家时秀莲出去买菜去了。冬天无非是买一点鱼、肉、蛋。或者是油、盐、酱啥的。岳母帮我拉开大棉袄的拉链。我刚刚坐下歇一会,就听到外面有人在喊我“小飞!徐卫东!”

  “哎!”我连忙答应一声后,赶过去开门。

  门一开。我看到姑表哥站在门前。我问道:“三哥,过年好?”

  买菜去的秀莲也来到了门前。她一见表哥就问:“三哥,过年好呀?”

  表哥回道:“过年好?过年好?买菜去啦?”

  “啊!快进屋!”秀莲热情地让到。

  来的这位姑表哥,是老家我二姑家的老三。1米7的个瘦瘦的。两道浓眉下是一双虎目,刚毅的脸上显出了饱经风霜的痕迹。说话走高音。他在1974年初中毕业后,就来到了沈阳。先是跟随老乡们卖小鸡仔,闯遍了东三省。后来干上了家庭装修。辛辛苦苦20多年。在沈阳是白手起家,娶妻生子。现在住在城郊孤家子。三哥很爱看书,知书达礼,为人仗义。在我出工伤以后,帮着我照顾多病的父亲,帮着我为母亲送了葬。

  三哥让道:“女士优先!你先进。”

  秀莲连忙进了屋。回身把拖鞋放在三哥的脚边。

  三哥一边换鞋一边说:“这上楼来一看,原来的门堵死啦!把我还弄懵了。我还以为你们不住这了呢!”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秀莲跟她妈和我妈都一样,快人快语。她说:“这说明你来的少了。”

  三哥“嘿嘿”笑着说:“忙吗!咋!装修啦?”他边说边往里走。

  秀莲说:“你看看咋样?”

  我们家当时住的是过去的学员宿舍。那是53年的苏联式,3层楼坐东面西。我们家是二楼。两个18米的单间改得两居室。一间不动做了大房间;另一间一分为二,里边一半做小屋,外边一半做了厨房,在门边的一角有个1平米的厕所。以前是进了厨房再进屋。厕所的门正对着灶台和大屋的门。而且水泥地面已经是坑坑洼洼的了。

  两年前,我们在我同学徐小岭和他同志的帮助下,在大屋开了门,把原来外边的房门堵死做了水槽,厕所是推倒重来,扩大到了平米,把厕所门改为冲着小屋的墙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