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财富史钢:金钱的秘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人财富史钢:金钱的秘密-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因就是为了要找一个现成的例子解释清楚道与术的区别,何心隐虽然聪明,奈何他所得的不过是术,虽然纵横天下睥睨江湖,甚至还可以先知先觉的预言自己的生死,但终究他不谙大道,最终还是逃不过死劫。
  

金钱的传奇时代(2)
而得道之人,如孔子,如孟子,他们生逢于乱世之间,那年代最不稀罕的就是人命了,但孔子硬是活到八十三,孟子也精神抖擞的活到七十四,甚至连权贵豪族都对他们趋礼下拜,尊之为父奉之为师,这就是古人最渴望的水火不浸,权难不及的人生境界了。
  这样一来我们就明白了,如果一定要从功能上给道和术做一个区分的话,那么结论就是:
  道是本源,术是枝节。
  术源于道,道成于术。
  如果你获得道,那么你不仅会有一个好的开始,也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如果你只得到术,那么你只能得到一个好的开始,却未必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这就是吕不韦和陶朱公等人的区别了。
  吕不韦和陶朱公、子贡及白圭同样有一个好的开始,但四人中唯有吕不韦遭受到了杀身之劫。
  这是因为术是一种功利性的直线式思维,而道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思想,所以术可用而不可恃。
  可是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不要说道久已失传,就连术对于我们来说都隔膜得很。许多人终其一生徘徊在愚笨的境界之中,那怕谁给他一线术的希望,那他也会牢牢的抓住。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有必要说一说吕不韦的钱之术。
  ? 味于道者惑于术
  味于道者惑其术,味于术者失其道。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上,金钱与财富都是有着明显区别的,财富是我们生存的本原,什么叫本原?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够失掉的东西,财政政策中失去本原的货币政策就是通货膨胀……钱不值钱了。
  为什么钱会不值钱呢?
  因为钱本来就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只不过我们出门不可能背着两仓库稻谷,再赶着八百头牛,用车子拉上两座矿山里还没开采出来的矿石赶路。原始社会时代的人们倒是可以这么搞,因为他们的财富也许就不过是一只陶土罐,拿手一拎,就全家出门来了。
  可是随着财富的外延越来越扩大,象仓库里的稻米、田里的牛群和正在开采中的矿山就没办法随身携带了。
  这样就带来了交易上的麻烦。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东西替代家里的财物。
  这个替代物就是金钱了。
  在金钱刚刚发明的早期,只要你拿出一堆金子,大家一看,哇塞,这是两仓库稻米,你再拿出一堆金子,大家一看,又哇塞一声:这是两百头肥牛。你再拿出第三堆金子,大家一看,又叫一声哇塞,原来你还有两座金矿。这样的话一切就一目了然了,你再也不需要跟别人费太多的口舌。
  假如全世界的财富就是两仓库稻米、两百头肥牛和两座金矿的话,那么全世界的金子就应该整好是你刚刚拿出来的那三堆。
  但是如果你突然又拿出来第四堆金子,情形又会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
  金子贬值了!
  除非你已经又发现了第三座金矿,然后再搞来第四堆金子,这样世界上的经济发展才能够平衡。
  这事听起来非常的简单,但操作起来,却是非常的麻烦。
  麻烦就麻烦在,金钱虽然从最初的开始是与财富有着一对一的指向关系和对应关系的,但一旦这玩艺儿自行其是,它的规律就很快取财富而代之。
  你有一堆金子,用来换了一仓库稻米,然后你再用这仓库稻米和别人换一座矿山,再把矿山兑现成金子,结果却得到了两堆金子,这个就是最早的运用金钱之术生财的法则了……交换行为的发生不再是为了获取生存资源,而是为了获取差价。
  从古到今地球上的聪明人就是这么一个玩法,过去玩的是稻米和矿山,现在玩的还是这些东西,还包括了同时在不同的国家货币之间中的交换行为,这个叫汇市,以及期货期指等等花样。
  花样繁多,这个就是金钱之术。
  但是,一旦金钱的范围覆盖到整个世界,加入到全球经济中的区域越来越大,财富的种类超出了人类控制之后,财富之道就有些搞不懂了,有谁足够聪明能够列出来全世界所有财富的名称和数量呢?任何统计都会有所余漏。
   txt小说上传分享

金钱的传奇时代(3)
而金钱这东西相对于数目繁多的财富来说,就简单得多了。
  一块金子,可以用来换一只高跟鞋,也可以用来一盆牛奶,还可以换一条汪汪乱叫的狗。只要有了这块钱子在手里,我们基本上就不必再去为财富的种类和名目发愁了。
  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金钱之术渐成大道,而古老的财富之道,却越来越变得没有意义。
  最早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是聪明人。
  比如说吕不韦,他就是一个聪明人。
  而最早明白这个道理的国家,就能够在列强争雄中迅速的脱颖而出。
  比如说大秦帝国。
  一旦最聪明的人和最聪明的国家走到一起的时候,那就标志着这个世界的权力领域将要重新划分。
  ? 金钱思维与财富思维的区别
  大秦帝国为什么能够一统天下呢?
  因为大秦帝国的实力最强!
  这个是最标准的答案。
  但在当时列强虎视眈眈的情形之下,诸候国无不拼了老命的发展经济,那怎么发展到最后,大家的国力越来越差,差到了不象话的程度,而大秦帝国却越发展越肥胖呢?
  追究这个话题是非常有意思的,有意思就有意思在,我们会发现,事实上秦人始终在以一种金钱思维来考虑问题,而不是用财富的思维。
  那么财富的思维和金钱的思维有着什么区别呢?
  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就是农耕思维与商业思维的区别了。
  那么农耕思维与商业思维又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说起来很长很长,至少能写二十本书出来。这还没写出来的二十本书都非常的重要,认真看明白了这二十本书后,除了你没有时间去赚钱之外,几乎能够解决掉其它的所有问题。所以我们还是先别写这二十部浪费生命的书了,就在这里用几句话把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之间的差别说个清楚的好。
  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的区别,主要在于三点:
  第一:农耕文明的思维是静态的,而商业文明的思维则是动态的。
  这个区别不用解释大家也能够明白,农家耕作的田地里生长出来的作物是有一个限度的,你流再多的汗,受再多的累也无法突破这个增长的极限。而商业思维则不然,钱是流动的,不流动的钱是死钱,流动起来的钱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钱,而农田如果流动起来,那可就糟糕得很。所以一块地永远只是一块地,没办法变成两块,而一块钱在一个人手里可以当十块钱花,当了另一个人手里却连一角钱都不值,这个就是区别了。
  第二:农耕文明的思维是线性的,而商业文明的思维是非线性的。
  这个区别实质是世界上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根本性区别,什么叫线性思维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就是了。那么什么叫非线性思维呢?谷贱伤农,收成越好,亏本越多,这个就是商业思维了。这是因为农耕思维中,你的劳动成果就是最终的产品,所以一分耕耘一分汗水是绝对没错的。而商业文明中,你的劳动只不过是商品,到底这件商品值多少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按照货币的稀缺性规律,反正是你的劳动越多,就肯定的越不值钱,这事你生气也没用,规律比你强,你得服。
  第三:农耕思维是资源无限性的,而商业思维是资源有限性的。
  什么叫资源无限性的呢?举一个例子就能够说得清清楚楚,你弄一块地,早起晚睡,勤奋耕作,这辈子吃的基本上就够了,因为这块地的产出是无限的,就算是不长粮食也会长草。但如果你弄一堆钱,那就会坐吃山空,因为钱这东西数量是有限的,自己没有再生产能力,这就是资源有限与无限的区别了。
  这么分析起来是非常有意思的,有意思就有意思在,道理的叙述往往会掩盖事物的真相。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实际上农耕思维较为固定,讲究一个一言即出,驷马难追,季布一诺,千金不易。而商业性思维就比较功利,说了不算,算了不说,所以人们都知道商人〃狡滑〃,不是商人他非要狡滑不可,这么一个滑有什么可狡的?问题是,商人的生存模式与农人是有本质区别的,农人就算是做了点亏本的买卖,那也关系不大,最多不过是再比别人勤奋一点,让自己的庄稼长得比别人家的好一些,这点小损失总是能够捞回来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金钱的传奇时代(4)
但商人可就不成了,商人是靠了交换维持生存,如果总是做亏本的生意,那商人还活不活了?
  所以从最初一开始,商人的商业性思维就必然的会和农人的农业思维产生对撞。
  农人思维与商人思维之间的冲突模式在我们生活之中随处可见,农人……未必是指真正的农民,而是指具有着这种农业思维模式的人……农人最喜欢在随意聊天中为别人设置陷阱,三言两语引诱对方入套,脱口说出一句与对方不利的承诺来,这样一来农人就亢奋了起来,大叫大嚷着要求对方千金一诺,有句老话说得好:男子汉大丈夫,一口一个唾沫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认倒霉吧你,谁让你不小心乱讲话的呢?
  农人的狡滑就是这个样子的,说起来也只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未可厚非。
  但商人哪受得了农人这么胡来?
  所以商人发明了合同,用来对抗农人的狡滑。
  最早的合同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早期的合同与现在的合同没什么大的区别,都是商人实在受不了这种不同思维模式的碰撞,不得已而行的手段。
  总之,狡滑的农人遭遇到狡滑的商人,这世界上可就有乐子看了。
  比如说战国时期,就是这样一幕最狡滑的农人与最狡滑的商人相遭遇的热闹喜剧。
  ? 比商人更狡滑
  实际上说起来,战国时代的秦人比之于商人更要狡滑,他们是兼俱了农业思维中的狡黠成份与商业思维中的狡滑成份,这就让秦人在当时的名声显得非常不好。
  秦人狡滑的事情有很多,我们随便挑几件跟赚钱的商业思维相关系的,捎带着脚解释清楚商业思维的运行机理。
  在大商人吕不韦横空出世之前,先出世的是商人公孙鞅,也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公孙鞅。这位公孙鞅最早是在魏国混饭吃,还和魏国的太子私交甚密。当时魏国的相国叔孙痤最是欣赏商鞅,极力向魏王推荐商鞅,但是魏王却左看商鞅不顺眼,右看商鞅不顺眼,说什么就是不肯用商鞅。
  在叔孙痤临死之前,他最后做了一次努力,将商鞅推荐给魏王,并说:大王如果不用他,那就请杀了他,万万不可以把这样的人才留给别的国家……看看这个狗屁建议,典型的农业思维,一块地你不想种可以毁掉,别人也就无法耕作了。但一个人如果你不想用,就算是杀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只要智慧一旦产生,就会迅速的扩散开来,你杀再多的人也不管用的。不管怎么说,叔孙痤反正是依据他的老农民思维,向魏王提出了这个建议。当时魏王有口无心的应付了这老头两句;好好好,我听你的,不用商鞅就杀了他,好好好。
  然后叔孙痤又把商鞅找来,说:我做事,向来是先国家,后私友,现在我已经向国君建议杀了你,所以你快点跑吧,能跑多快就跑多快,千万别让国君杀了你才好。
  商鞅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听了叔孙痤的话后哈哈大笑,说:魏王既然不肯听你的话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我呢?甭担心,根本就不会有事……这就是金钱的无价值效用理论的实践与应用了,无价值的东西,人们是不会关心的。
  果然,魏王根本就没有理会商鞅,于是商鞅就跳槽去了秦国,他的商业思维与秦人一拍即合,秦人就派了他带兵前来攻打魏国,这边魏国慌了手脚,急忙派太子统兵迎战。
  看看对面统兵的是自己的老朋友,商鞅就动了感情,说;太子啊,还记得我们在魏国时的交情吗?那时候我们是多么的纯洁,又是多么的幸福啊……要不这样好了,咱们俩别打架了,你过来咱哥俩好好聊聊吧,罢息兵戈,也算是咱们为百姓做一点实事啊。
  魏太子的脑袋却是单纯得很,就乐颠颠的跑过去跟商鞅叙旧,不曾想老朋友商鞅却突然翻了脸皮,当场将魏太子拿下,然后驱兵大进,于是魏国大败,被迫迁都大梁以避秦之威势。
  商鞅在这里所表现的,就是最典型的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商业思维了,商业思维不重口头上的承诺,说出来的话就跟放屁一样,随风一吹,也就散了。可是农耕思维却恰恰相反,农耕思维拿合同当放屁,却最爱揪住别人的话头不放,所以农人思维在商人思维面前,那就是处处受制了。
  

金钱的传奇时代(5)
当时的列国几乎都被秦人这种说了不算的花样给玩过,所以秦人在当时的名誉很不好,人称虎狼之秦,背义之秦。
  但是农耕思维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侥幸的心态。
  商业思维的做事是利益型的,有选择的冒险……非线性的行为,并仔细对冒险行为的后果进行评估,而农耕思维则不考虑那么多,农耕思维不喜欢冒险,却是一种直线式的侥幸心态。非线性的冒险行为是一种投资,而直线式的侥幸心态却多是把成功的希望放在别人身上的一槌子买卖。
  大家可以用这个标准看一下自己,绝大多数赚不到钱的人,都有这种直线式的侥幸心态,而缺乏一种成熟的非线性的风险投资行为。
  直线思维的侥幸心态,就是虽然列国都知道秦人不是个东西,可还是不肯放弃幻想,历史上那位把屈原气得活活跳了江的楚怀王,就是这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