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学习时间对于备考阶段的王岭来说相当宝贵,于是他建议父母把见面时间改在周六早上七点,但母亲担心儿子每天要学到很晚,早上起那么早会影响休息,“可是他说,这个时间不能变,要是晚点起来,不知不觉一上午的学习时间就没有了,定七点就是七点。”
给孩子生活的动力和热情(6)
说到这,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智力因素就不重要么,王红的回答是:智力因素也很重要,开发孩子的智力是父母的主要责任之一,不仅仅是教孩子识字、背古诗、学外语,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能力,父母给予孩子的不是金子,而是点石成金的能力。“平时带他出去,每走过一段路,我就会问他刚才看到了什么,这就是对观察力的培养。或者去亲戚家玩,回来我就会问他感受到了什么,孩子小的时候对能力方面的开发我们做了很多。”
对能力的培养,就是坚持不懈地训练,在这方面非智力因素发挥了绝大部分的作用,“王岭的智力因素比较好,但是他的非智力因素也非常好,有的时候在家学习累了,我让他睡一会,他总让我帮忙看时间,到时间就叫他起床,很有毅力。”上中学时,老师也经常在家长会上表扬王岭的自控能力强:“下课时候出去踢球满身是汗,进教室五分钟就能恢复状态,进入状态特别快。”
当被问及有什么独特的学习方法时,王岭送给我们两句话——集中精力以提高效率,历练精神以克服压力——话虽简短,却字字珠玑。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即使对于某些智力水平较高的人,也没有所谓的捷径,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仍然需要不断地磨练意志、历练精神。
家庭教育无大事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影子,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或多或少的印记。行文至此,让我们把目光重新投向王岭的父亲、母亲,来探究孩子成长的奥秘。
1974年,王在新和王红高中毕业之后双双进入工厂学徒,有了夜大之后两个人又重新拾起书本,王在新选择了辽宁大学中文专业,王红则先是读了辽宁大学哲学专业,之后又读了沈阳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1980年,也就是入学的当年,两人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第二年的春夏之交就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那就是王岭。虽然喜事连连,但来自工作、学业、生活上的多重压力让夫妻俩着实分身乏术,“常常是我先去上课,他在家带孩子,然后我回来换他,他再骑车去上课。”1983年,国家恢复了社会招聘,夫妻俩参加人事局的统一考试被重新录用,王红成为了一名政治老师,王在新则进入了政府机关。
“我们俩的一生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奋斗进取的过程,在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中就灌输了这个思想,对孩子的要求也很严格。”
在家庭教育方面,父亲王在新属于那种原则上的事从不含糊的严父。王岭上初中时,有一次要参加外语过级考试,班上一个同学有一本书对这个考试非常有帮助,王岭向他借但是没有借到,情急之下趁那个同学不注意把书拿回了家。“拿来之后儿子就让我给复印,说第二天再给人家拿回去,当时我也觉得这事不太好,但是既然孩子拿回来了就复印一下吧,明天再送回去,也就没当什么大事。”此时,在屋里的父亲听到了娘俩的对话,二话不说,冲出屋来,一拍桌子说道:“王红,你要是给他复印了你会后悔一辈子,绝对不能印,把书马上送回去。能不能通过考试不在这一本书,就算它真那么重要,也不能这么做,坚决不能给他复印。”父亲的坚持给了王红很大的触动,最后,夫妻俩联系到了那位学生的家长,并亲自把书送了过去。面对星夜赶来的夫妻二人,对方家长非常惊讶:“你们两口子太较真了,不就是一本书么,复印一下就复印一下吧。”
这就是父亲王在新,原则上的事,说不行就不行。
对于王在新来说,在孩子培养过程中没有大事,都是看似无关痛痒的小事,但在小事上一定要把好关。母亲王红回忆起去冰峪沟旅游时发生的一件事:翻越了几座山坳的一家三口已经满头大汗,看到河滩边有可以出租的马匹,母亲建议给儿子租一匹代步,王在新则坚决反对,“不让孩子骑马,有能力就坚持走,这叫锻炼。”“我感觉父亲的作用有时候是母亲所替代不了的,我在一些认识上还有浅显的地方。”王红最后总结道。
给孩子生活的动力和热情(7)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复印一本书、骑一次马都算不得什么大事,但孩子的品行却正是在这些小事中逐渐形成的,“很多家长总说自己没有时间管孩子,或者说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管不好孩子,我觉得教育孩子实际上不需要有多高的文化,非常简单,一点也不深奥,只要你扎扎实实从日常小事做起。”
还记得王岭在给我们的问题回复中曾经提到的一段话:
父母给了我无私的理性的爱。从早期教育到留学东瀛,他们给了我这个时代父母能够给子女提供的最多、最好的机会。虽然不能用一两件事例说清楚,但都是父母的愿望、智慧和日常的点滴小事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一个全面发展的阳光男孩
思忖了很久才选定了这个小标题,似乎这样才能更完整、更贴切地表现我们的主人公。
王岭从小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四次被评为区优秀学生,两次被评为市优秀学生。两次被评为市希望之星,并获得了全国万名好少年的光荣称号。所写文章多次获奖并被收录成书。高中时期参加全国日语能力一级考试,获得沈阳赛区第一名;1998年在辽宁省中学生日语演讲比赛中取得佳绩,并多次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中取得好名次。
据王红讲,王岭在学习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不偏科,“在理科方面他虽然不是绝对的尖子学生,但他不偏科,只要不是特别难的题他都能做出来,而且文科方面语文、外语都很好。日语班的学生把日语作为一个特长来学,其他学科跟别的班一样进度,而且考试排名次也不算日语成绩,即便这样,在高三时的几次模拟考试里,他考过全年组第一、第二的好成绩。”在备战日本高考的那段日子里,本是理科生的王岭却选择了文科专业,虽然父母表示反对,但他对自己做了认真地分析:虽然理科不错,但是单科拿出来却不能跟那些参加国际竞赛的尖子生比,那些人才是将来理科方面的顶尖人才;而且自己的文科要比理科好,在这方面发展更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王岭以一番入情入理的剖析说服了父母。
时至今日,虽然王岭已经中学毕业多年,但老师们提起自己的爱徒仍然神采飞扬、赞誉有加。王岭初中时的班主任陆远老师说:“这个孩子说日语特别流利,每次考试都考不败,英语演讲、日语演讲、语文演讲,他都能给班里拿到好成绩,歌唱得也特别好,是个参加各类活动的活跃分子。”高中时代的班主任宋玉良老师说:“王岭对学习特别专心,有拼搏的韧劲,同学关系好,班长工作也比较周到,即使不去日本留学也是‘清华’、‘北大’的苗子。”
行文至此,我们产生了一种希望时光倒流的想法,去体验一下王岭读书时那个诱人的校园――挥汗如雨的苦读,激情彭湃的宣讲,情意深长的歌唱,与这样一位青年为友,相信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如今,身在东瀛的王岭正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展现着自己,并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理想。2003年4月,王岭荣获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授予的“高盛全球百名青年领袖”称号,并赴美交流。虽然只有五天的时间,但内容安排得相当充实,他为我们描述了那段经历:
最宝贵的经验是和来自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汇聚在纽约这个大都会,尽管种族、民族、国家、宗教、文化、社会背景等等都不相同,大家还是可以分享友谊,畅谈理想。
用目标为人生导航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目标的确立。”王红特意强调了这一点。审视王岭的成长轨迹,正是一个经过不懈奋斗逐步达成目标的过程。
母亲王红是一位明智的家长,她懂得在适当的时候为孩子助力,“王岭上小学的时候我就总去打听哪个中学比较好,非常重视这些,我总觉得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这是家长应尽的责任,你应该了解更多的信息,知道现在哪条路比较好走,比较适合自己的孩子,我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儿子。”于是,报考育才中学就成了王岭学习生涯中的第一个重要目标。小学五年级时,王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东北育才学校预备班,又经过一年的选拔,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正式进入东北育才学校日语特长班,成为日语班成立以来招收的第三批学生。
给孩子生活的动力和热情(8)
在预备班学习的一年时间里,王岭了解到东京大学,了解到这样一所世界知名学府的相关情况,于是,他萌生了报考东京大学的想法。升入中学后,随着学习的深入,这一目标变得愈加清晰,终于在2000年,王岭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荣获东北育才“大友太郎奖学金”,并于当年10月赴日本留学。
2001年3月,王岭以771分的成绩考取了东京大学法学部,而满分是800分,他的这个成绩创造了当时日本文科高考历史上的一个新记录。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按照惯例,东京大学法学部每年只招收一名私费留学生,可就在那一年却破格招收了两名留学生,一名是王岭,还有一名学生来自韩国,大王岭五岁,在日本学习多年,也非常优秀。在非此即彼的考量中,面对两名同样优秀的学生,校方做出了两全的选择。
当我们请王岭为后辈学子介绍一下报考东京大学的经验时,他回答说:“由于各类程序最近两年来有所变更,我的经验已不足为鉴,但学习成绩优异,有自信心是考入‘东大’所必须的。”也许没有方法的方法才是最高境界,优异的成绩和充足的自信,相信王岭当年也是凭借着这些博得了东大的青睐。
认准了目标的王岭也是一个坚定的执行者,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他仍然只填报了一个志愿——东京大学法科大学院,并做好了万一落败第二年再考的准备。“当时法科大学院第二年招生,这个学制在中国还没有,美国和几个主要发达国家有,600个学生当中只有他是外国人,其余都是日本人。”克服了入学初期的不适应和巨大压力,2007年3月王岭顺利地从东京大学法科大学院毕业,获得法务博士学位。
对于已经取得法务博士学位的王岭来说,毕业之后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不成问题,但王岭有自己的打算,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取得日本律师资格。“如果他今年能考上,他有可能就是第一个拿到日本律师资的中国人。” 王红说。
在国外,律师这个职业意味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收入,在一次聊天中,王红问儿子:“儿子,是不是当了律师之后赚钱就多了?”王岭回答说:“妈,赚钱不是大事,要是能拿下律师资格,我要做一些大事。”虽然王岭并没有具体透露他所说“大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从他给我们的回复中,似乎可以读出些许意味:
如果拿到律师资格,我希望自己能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作为。第一是为在日华人提供法律服务,因为他们在日本社会是弱势群体,特别需要法律服务和帮助;第二是为中日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法律服务。
从东北育才中学到东京大学法学部,再到法科大学院,一直到律师资格考试,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王岭都为自己定下适宜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正如开篇那位博客主人所说:“他是一个生活在计划中的人,并非随遇而安,所以他不会缺少生活的动力和热情。”
爱情无国界
照片上的王岭绝对称得上帅气,自古以来,才子与佳人就是经典爱情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的主人公也不能免俗,但有些不同的是,这位“佳人”是一位日本姑娘。这样一段跨越国界的爱情究竟是如何萌芽的呢?
我们是在大学二年级时,由学生自治会组织去广岛参加和平###时结识的。当时通知的是在车站西门集合,我俩却都错误地来到了东门,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彼此都带着校徽,相认,相识,记错了大门,找对了人。女朋友的父母家人对我特别好,前几天,在他们给我父母的信中说,“在王岭的身上有着现代日本青年少有的诚实和孝顺。”
爱情的魅力可以跨越民族、文化的樊篱,而从上面的那段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正是这位中国青年身上所据有的优秀品质征服了对方的家长。2006年3月,这对日本夫妇还专程来到中国拜访了王岭的父母,而对方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中国家庭是如何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的。
给孩子生活的动力和热情(9)
母亲王红说,儿子在国外留学多年,但夫妻俩至今没有去日本探望过,今年十月份,他们准备去日本,一是看看儿子,更重要的是去拜访一下那位日本姑娘的父母,算是一次回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衷心希望这样的爱情能够历久弥新,并打破国别的概念,成为增进民族感情的桥梁。
世界上最难攀越的山;其实是自己(1)
小档案:
丛 林,男,1985年2月生人。
1991年入沈阳飞机制造厂小学。1997年考入东北育才学校优才教育实验班。2000年经学校推荐并通过考核,获得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和###提供的全额奖学金,赴新加坡华侨中学留学。2002年考入新加坡华中初级学院。2004年参加英国中学高级水平考试(A…level)获得满分全优的成绩。2005年考入哈佛大学,并获得每年46850美元的全额奖学金。
曾获得新加坡数学奥林匹克竞赛(SMO) 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