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前来“解放军庙”纪念烈士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带着“经济利益”目的的眼光也瞄准了这里。最让曾恨难以接受的,是一些当地的“巫婆神汉”想要进驻到庙里,抽签算卦,借机敛财。“这些人就是想借解放军叔叔敛钱,心都黑了。”
她决定再为解放军烈士建一座正式的纪念碑和纪念馆,明确“解放军庙”的意义。她还要建一圈围墙,守护心中的圣地。
只是这一次,曾恨已经为建庙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建纪念碑的钱只能靠自己去“化缘”了。
曾恨再一次找到崇武老人会。龙西村原村支书刘以顺首先表示了支持,并带头捐款1000元。以此为例,老人会的成员们每人捐款1000元。在老人们的带动下,崇武镇几个村子的村民们纷纷解囊相助。
短短几天,曾恨筹集到了60万元。其时,整个崇武镇也不过只有6万人。
当时西沙湾刚刚准备开发,开发商不能容忍计划中的浴场被从中侵占,一辆铲车开到西沙湾,推倒了刚刚建好的围墙。
一向怯懦、柔弱的曾恨此次却爆发了。她用自己的身体挡在了铲车前。被强行拉开后,她知道自己的力量拦阻不住,就径直跑到镇政府告状。
一边是缅怀解放军烈士的纪念地,另一边是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海滨浴场,当地政府也很为难。而且,这座“解放军庙”没有任何建设手续,真要追究起来反倒成了“违法建筑”。后来还是当地政府出面斡旋,此次冲突的结果是不了了之。
此后,类似的事件又出现了几次,围墙被强行拆掉,又被倔强的曾恨请人建起。
一位海外华人捐赠的“军魂”碑
有一家开发商没来拆庙,却试图用另外一堵围墙把曾恨挤走:他们用围墙围起了西沙湾,准备开发惠女风情园,凡进入者皆需购买门票。
在西沙湾内守护着“解放军庙”的曾恨愤怒了。自己建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是要让群众能来祭奠先烈,即便后来成为旅游景点也从未收取费用,可现在,进入解放军烈士庙居然要购买惠女风情园的门票!
曾恨知道单凭自己对付不了开发商,于是开始上访。从镇里到县里,一直到福建省政府,最后,省政府出面要求开发商为解放军烈士庙单辟一条通道。
“非法建筑”终获认可(2)
这种矛盾冲突直到2002年才算结束。这一年,惠安县委县政府把“解放军庙”认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曾恨才算得到了一张保护伞。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人民有情!(1)
1997年,时任厦门市文化局副局长的叶芝华在媒体上看到了“解放军庙”的报道后,赶到崇武西沙湾。她听曾恨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她是叶飞的女儿。这片海滩上安息的、这座庙里奉祀的,是父亲的27位部下。
叶芝华马上把西沙湾的故事告诉了在北京的父亲。戎马一生的老将军热泪滚滚,慨叹:“人民有情!”叶飞将军拿起笔,在雪白的宣纸上挥毫题词:为了人民,死的光荣!
叶芝华把父亲的题词送到西沙湾。曾恨请来手艺精湛的石匠,把叶飞将军的题字镌刻在纪念碑上。
曾恨还专门给叶将军写了封信,希望老将军能帮着找到27烈士的姓名。老将军托女儿带话,本欲年底亲来庙中祭拜,无奈当时已是重病缠身。不久,将军辞世。
烈士原属的28军经过解放军的几次整编调整,已经从解放军序列中消失。这座“解放军庙”成了28军烈士永久的纪念,也成了原28军将士的牵挂。
曾担任过这支部队领导的将军们,从北京、兰州、陕西来到西沙湾,缅怀先烈。他们出资出力,为“解放军庙”修建了一座高耸的山门。青灰色的花岗岩牌坊上镌刻了行书楹联:
百姓有情万民敬英烈
军魂永在千秋镇海疆
在烈士纪念馆城墙型的墙体上,28军的后来人题写了8个大字:战士壮烈,惠女虔诚。
2007年,“解放军庙”的东侧开始了新的开发,建起了当地首个五星级度假村。
因为度假村的建设改变了道路走向,原本朝向东方的“解放军庙”大门需要改变位置。这次的开发商主动承担了重建大门的全部所需。这个大门比尚未拆迁的原大门还要宏伟。
由于远离聚居区,“解放军庙”的水电都非常不便。度假村开始建设后,又免费为“解放军庙”接通了水电。
曾恨说:“善行会有善报,解放军叔叔会保佑他们生意兴隆的。”
而今,“解放军庙”已经成为崇武当地的一道独特人文景观。离此不远的崇武古城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石头城,早已被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在这个景点的介绍中,都会附上“解放军庙”的位置和介绍。当地的旅行社,也把“解放军庙”作为“一日游”的景点之一。
虽然来参观、游览、纪念的人络绎不绝,但“解放军庙”从未收取过任何费用。如果有人在庙中的捐款箱中捐款,不计多少,曾恨都要给捐款人带上一份在解放军塑像前摆放过的烟和茶。这是当地的一个风俗,曾恨说,这些祭品会把解放军叔叔的保佑带给大家。
每年9月17日,烈士牺牲这一天,当地军民都要在庙里举行纪念活动;八一建军节、清明节等节日,当地离退休干部、青少年学生也不忘前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当地驻军在每年新兵入伍和老兵退伍时,也会到这里缅怀先烈。
人民有情!(2)
“解放军庙”从一个“不伦不类”的奇怪小庙,渐渐成了一方百姓崇敬的所在。曾恨用她的虔诚造就了一个传奇。
日复一日,潮起潮落,往事如烟。有些记忆或许已淡忘,真情却永久存在。矗立在西沙湾的“解放军庙”,伴着轻轻的涛声向人们倾诉着一段不泯的恩情,一段半个多世纪的感恩心路。
人民有情,烈士应有知。
北平1949:危城抉择(1)
李砚洪
58年前的今天,北平城外的人民解放军正在做着入城前的最后准备。
1949年1月31日中午12时30分,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的先头部队,列着整齐的队伍,意气风发地开进西直门。北平市民自发地涌上街头,欢呼雀跃迎接解放。而此前的1月22日,守城的傅作义部队已经陆续出城接受改编。
从1948年12月14日我人民解放军完成对北平的包围,到1949年1月22日和平解放协议公布,和平解决北平问题,让千年古都免遭战火损毁,让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以保障,一直是人民解放军努力的方向。而危城之内,很多人也面临他们人生中的抉择。
徐永昌问傅作义:“听说你去那边接头了?”
1948年底,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百万雄师已将北平围成了一个铁桶。
守城最高指挥官、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的动向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
他面临着一生也许是最难做出的抉择:拼死一战,无异以卵击石,而且北平这座千年古都、文化名城也将毁于战火,他将成为民族的千古罪人;和平交城,有损他作为“守城名将”的“名节”,而且与蒋介石政权决裂,这个决心并不好下……
围城之内,傅作义的抉择无疑对历史有着关键的影响。
1948年12月15日中午,蒋介石派遣的前军令部长、傅的老友徐永昌从南京飞抵北平。傅作义设宴款待,惯例的寒暄之后,徐永昌直入正题:“听说你去那边接头了?”
傅作义立刻正色道:“傅某作为党国大员,我怎么能不效忠党国呢?”
徐永昌向他转达了蒋介石的意思:为了和###持久作战,希望平津的国军分三路南撤。
“恐怕晚了吧?###已经团团围住,怎么能冲得出去呢?南撤只能加快被歼的命运。”傅作义的一句话就把他顶了回去。傅作义的婉言谢绝让徐永昌无话可说,只能回南京复命。
12月23日,蒋介石次子蒋纬国带着老头子的亲笔信飞到北平,并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等甜言蜜语迷惑傅作义。但是傅作义郑重地说:“我半生戎马,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只要对国家民族有利,对人民有利,个人得失何足道哉!”
无计可施的蒋介石使出最后一招,发电报要求傅作义用一周时间把中央军嫡系13军少校以上的军官和武器运到南京。
对于北平解放的问题,当时中共华北局城市工作部的指示是:首先是把立足点放在武装夺取上,但也尽力争取傅作义起义。
为了便于对傅作义做工作,傅的同乡好友、大学教授、中共地下党员杜任之结识了傅的高参刘厚同老先生。刘是傅作义的老师,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前辈。傅、刘的关系很深。当年傅作义单枪匹马在奉军撤退时能够出任天津警备司令,蒋阎战争阎锡山逃走到大连后傅作义能够出任绥远省主席,后来傅作义脱离阎锡山转向蒋介石,皆因刘厚同这位高参在起作用。
。。
北平1949:危城抉择(2)
刘厚同在杜任之的影响下,向傅作义说明利害并转达了杜任之代表地下党和谈的意见。此后,杜任之在见不到傅作义的情况下,经常去见刘厚同,转达地下党的意见,了解傅作义的想法。在傅作义起义的过程中,刘厚同影响重大,被誉为“和平老人”。
作为另一条途径,中共华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刘仁指示,将傅作义的长女傅冬菊和女婿周毅之从天津《大公报》调到北平,通过地下党员傅冬菊了解掌握傅作义的各方面动态,劝她父亲不要跟蒋介石走。
研究平津战役20多年的北京卫戍区退休干部董世贵曾多次采访过傅冬菊,根据董世贵的采访记录,我们可以看见傅冬菊的谈话大意:
我父亲很认真地看共产党的书,像毛主席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论联合政府》、《论持久战》他看得很仔细。父亲三次问我是不是共产党员,为了保密,我都说不是。他其实是想跟共产党联络,探探虚实。他说能不能发一个电报给毛主席,我说试试吧,那当时我就很高兴了。1948年11月,我通过崔月犁同志,把父亲给毛泽东的电报发出了,电报的意思就说为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复兴,我不愿再打内仗了,因为依靠蒋介石来救国救民结果错了,现在他愿以共产党为中心来建设国家。
傅作义的神态、言谈、情绪变化,傅冬菊都及时、准确地了解清楚,然后,每天通过地下电台,向平津战役指挥部报告。解放后,当时中共北平地下党负责人刘仁谈到这些事情时,曾经转述了聂荣臻同志对情报工作的表扬:“聂司令员说,‘你们对傅作义的动态了解得可真清楚,在战场上,像这样迅速、准确地了解敌军最高指挥官的动态乃至情绪变化,在战争史上是罕见的。’”
傅作义命令参谋长:“你好好准备打仗吧,双方条件相距太远。”
事实上,就在徐永昌受老蒋派遣飞来北平游说傅作义的同一天,1948年12月15日,傅作义悄悄地派出了和谈代表。
这一天,设在蓟县孟家楼村的我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收到了驻守在西郊的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司令员贺晋年、政委陈仁麒发来的一份电报:
傅作义派两名代表(崔载之和李炳泉),携带电台和报务人员,一行五人乘一辆吉普车出了北平城,声称要到石家庄去找党中央谈判,被抑留于纵队司令部。我们与崔、李作了简短交谈,询问傅方谈判条件是什么?崔载之说:一、参加联合政府,军队由联合政府指挥;二、商定起义时间,并必须保密;三、要求我方停止战斗,双方谈判解决。李炳泉说,昨天晚上,傅作义又讲了三条:一、军队不要了;二、两军后撤,谈判缴械;三、由傅部发电缴械。对此,我们应作何处理,请指示。
北平1949:危城抉择(3)
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决定派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长苏静负责接待傅方代表。
12月16日一早,苏静和谈判助手王朝纲带着管理员、报务员、炊事员及一个战斗班,乘两辆马车,满载被褥、粮食以及锅碗瓢盆来到距蓟县城南8华里的八里庄,在村西周庆海家住了下来,准备第二天与傅方代表的第一次接触。
17日10时许,沿平榆公路自西驶来两辆汽车,前面一辆大卡车上是解放军一个全副武装的警卫班,后面跟着的是华北“剿总”的吉普车,坐着傅作义的谈判代表一行5人。
为首的傅方代表崔载之,40多岁,《平明日报》社长,跟在后边的李炳泉二十###岁,是华北“剿总”联络处处长李腾九的堂弟。苏静跟他们一一握手,到李炳泉时,李先自我介绍:“我叫李炳泉,是《平明日报》采访部主任。”接着压低声音说:“我是共产党员。”苏静惊喜参半,以一种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
这个时候,李炳泉是不是地下党员还无法确认。直到12月22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发电报给第五纵队司令员万毅,要他派人到北平西郊青龙桥接北平地下党负责人刘仁到孟家楼谈工作时,才证实李炳泉的确是中共正式党员。
初次接触只有3人,苏静代表解放军、崔载之代表傅作义、李炳泉受北平地下党派遣充当桥梁作用。
崔载之代表傅作义谈了三个条件:一、为了多搞一些蒋介石的大型飞机,请解放军放弃对南苑机场的控制;二、为了制约城内蒋系中央军,请解放军放出被围困在新保安的35军,部分解放军可以随35军进城;三、确定傅作义通电全国、宣布和平解决的时机,建议成立联合政府,傅参加联合政府,其部队交联合政府指挥。
19日上午,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将军来到八里庄,与傅方代表进行第一次正式会谈。在听了崔载之发言后,刘亚楼也谈了三点意见:一、通过谈判解决战事,我们赞成,但是傅先生必须丢掉幻想,解除华北“剿总”所辖部队的全部武装,这是和谈的前提,以任何形式保存武装的做法,我们绝不接受;二、发通电成立华北联合政府,目的在于傅先生及其军队参加联合政府,我们也绝不接受;三、可以给傅先生留两个军,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