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三部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道三部曲-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樗耄嘶ㄕ疲矣挚吹搅艘淮卮匕撞硬拥幕ǎ馇对诼烫核频奶镆爸校鹑缫环匆獾乃獠攀钦嬲摹魍蚴骼婊ǹ亍:痛罅钠还ㄏ啾龋侄嗔思阜纸棵摹

  上午十点抵达杭州,我投宿在站前南侧的一个小旅社——江城旅馆。这是一座两层的老房子,接待我的是一位四十开外的‘老伙计’,他有问必答,殷勤周到。我忽然联想到,茅盾笔下的林老板,也许这位‘老伙计’,正是当年的‘小老板’吧。我要了个小单间,每天三元。寄存好物品,乘1路电车直奔湖滨。

  说来惭愧,我虽好几次路过杭州,因囊中羞涩,都没能游览湖光山色。听母亲讲,我小时候常来杭州,但我记忆已十分模糊了。直至读了‘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就有了一个遍游西湖的梦。而今我伫立在湖滨,望着远山近水,才有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感叹。

  沿着六公园北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过了断桥,步入白堤,堤两岸植满柳桃。我一个人踽踽而行,观赏桃红柳绿的美景,心头满怀诗情画意。

  夕阳时,我进入闻名的‘楼外楼’ 菜馆。要了一瓶‘绍兴加饭酒’,点了个‘西湖醋鱼’,还要了个‘西湖莼菜汤’。服务员问我:“醋鱼要大盘还是小盘。?”我顺口说:“要大盘”。服务员笑着说:“能吃得了吗?”我不假思索的答道:“行!”。端上来才使我大吃一惊,大盘足有尺许,盘中大鱼两斤以上,盘底衬有香菇、豌豆、竹笋,都是我喜食之物。酒足‘鱼饱’之后,我摸了摸钱夹,心想价格一定不菲,结帐还不到五块。带着几分醉意,又去湖滨踯躅良久,掌灯时分,我才回到旅舍。

  旅馆小院的葡萄架下,射进斑斑点点的碎金,又是个好天。昨晚睡了个好觉,晨起神清气爽,毕竟是在家乡母亲的怀抱中,心中分外踏实惬意。我换装一新;脚穿一双棕色皮鞋,下着毛料西裤,内穿兰格的的确良衬衫,外穿灰色卡其布两用衫,戴上新配的眼镜,一副新潮的打扮,较之其他游客和当地人,也毫不逊色了。

  我打算在杭州尽兴玩几天;一早乘车到少年宫广场,在此登上宝石山。石径布满苔藓,几无游人,两边高树修竹,倒有些冷寂。保叔塔已露颓残。在山顶揽胜,朝阳如血,早霞似锦,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草绿裙腰一道斜’的白堤,有如一条饰带,为西湖增色。

  信步到孤山。中山公园正举办‘杜鹃花展’,一盆盆红的、粉的、白的、紫的杜鹃花,开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记得小时候去春游,去扫墓,我最喜欢这俗称“满山红”的杜鹃花了。每次都采一大把回来,插在花瓶里,直至到枯黄才抛弃。

  从‘西冷印社’拐入‘放鹤亭’,我十分仰慕这位梅妻鹤子的老夫子。孤山麓东,十分幽静,我沿着小径缓缓而行,欣赏这人间美景。有不少男女学生,在此‘写生’。他们戴着“华东美术学院”的校徽,我不由的凑上前去,看他们作画,久久不愿离去。想当年,我小学毕业时,也曾想考“美院附中”,只因母亲反对,而没能如愿,成了一场春梦。如若当年坚持学画,也许我就成了他们中的一员,徜徉在西子湖畔了,想起来不免有几分遗憾。

  正在胡思乱想中,忽听一个女音,在我背后问:“同学,你是哪个系的?”我回头一看,正和她的目光相遇,觉得好生面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竟抓住了我的手;“你是方昊?”尘封在我心底的一根神经突然接通;“你是嫂子阿姐!?”她竟激动的两眼冒出泪光,一直没松手。拉我到一个僻静处;“我注意你好久了,怎么看怎么像方弘。你大哥近来好吗?你怎么会在这儿?”我百感交集,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她约我到她家坐坐,好好谈谈。她说:“我住在‘美院’教工宿舍三幢205号。”走出好远,她还扬着手,叮嘱我:“一定来啊!”

  从美院宿舍出来,晚风吹起我缕缕的头发,这次和大嫂阿姐的邂逅,令我心如止水。人生如梦,真是命运啊!‘嫂姐’,姓施名翌,她父亲是东阳有名的大律师,我们两家也算是世交。施翌和我大哥青梅竹马,一起考入“国立英士大学”。我大哥在法学院,她在美术学院。他俩一起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反*”的学生运动,不久我大哥就参加了革命。解放前夕,她全家去了台湾。施翌留了下来,一直痴情的在等我大哥。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可在我大哥向组织申请要求结婚时,没获批准,原因是她父亲去了台湾。无情棒打鸳鸯散,只能分道扬镳。这位阿姐终没能当上我的大嫂,但留给我一个‘嫂姐’ 的亲昵称呼。我忽然想起那‘跳海女人’, 心中升起个个疑团;新社会是‘婚姻自主、尊重*’ 吗?为什么在‘婚姻’ 上,有那么多政治上的清规戒律昵?

  在施翌布置的十分雅致的房间里,我再次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她几乎一直看着我,弄的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她问了我家的情况,尤其是我大哥的情况,一点细节都不放过,她把我当成年轻时的大哥了。当她听说我母亲已去世时,禁不住抽泣起来,难过的说:“你妈待我亲生女儿一样,想不到这么早就去了天国,我连一点孝心都没尽到。”她让我回东阳祭扫父母陵墓时,替她鞠三个躬,多烧点纸。我问她为啥还住单身宿舍时,她苦笑着说:“我这一个人生活,不也挺好嘛。往事不堪回首,人强,强不过命啊。”

  她希望我常和她保持联系,我留下了地址。告辞时,她拿出一幅画;“这是我临摹郑板桥的‘竹石图’,捎给你大哥吧。”出门时,她拥抱了我,“小弟,不要忘了阿姐。”“你多保重!";

(16一116)
昨晚下了雨,葡萄架下的坑洼处积满了水,抬头望天,灰蒙蒙的。我来到西湖边,望着披着面纱似的 ‘烟雨西湖’,欣赏这空濛的迷人景色。

  我登上游船,第一站‘小瀛州三潭印月’;岛内九曲回桥、楼台亭榭、杨柳婆娑,宛若仙境。复至‘西山公园’,胜景是‘花港观鱼’;中有奇花异卉的‘牡丹园’,高大的塔松,紫藤缠绕的“长廊”。在花港只要投入面包屑,成百上千的金色鲤鱼,就会争相而来,济济抢食,真乃奇观也。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出园漫步苏堤;南风熏人,烟柳如画。暖风吹得游人醉,乐而忘返。忽见天外飞来一团乌云,狂风骤起。我急登一小游船,女船工憋红了脸,有如赛船般的划动木浆,刚到湖滨拢岸,豆大的雨点,倾泻而下。紧接着是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好一场暴风骤雨。

  躲进湖滨路边的‘朵云轩’避雨,正好有画展在此展出。其中有一幅(毛主席来到了双龙电站),是我中学恩师劳坚清所作。望着画面伟人的光辉形象和背景的熟悉山水,又勾起我种种酸涩的回忆…。

  雨过天晴,望着晚霞,在湖滨伫立良久。直到肚子咕咕叫,才去解放路吃了碗青菜面。天色已晚,我沿着延龄路逛商店,各种商品虽没有上海丰富,但没有工业卷之类的限制,我一口气买了八床线绨被面。售货员用疑惑的目光打量我;“你该不是搞投机倒把吧?”我向她作了解释。她才委婉地说:“一下子买这么多,要有麻烦的。”我感激的点点头。

  浙江素有‘美术工艺之乡’的美誉,我特别喜欢杭州的伞、扇、金石、丝绸等工艺品。在‘都锦生’买了六幅织锦画,特别对一幅(西湖全景图)爱不释手,咬咬牙,花五块钱买了下来。我买了一只竹篮,竹编的椭圆形筐,镶有红边,上有一只网袋,正好装我买的东西。回到旅馆,老伙计笑着说;“这么多东西,怎么带啊。”我无奈的摇摇头:“都是给同事们捎的,没办法。”“听说东北很冷,你怎么跑到那么远地方去?”我苦笑着答道:“还不是为了糊口嘛。”老伙计连连点头:“那是,那是。”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君枕亭上看潮头’,想起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满觉陇’。漫山遍野都是桂花树,可憾不是秋季,没有桂香。沿石阶进入虎跑泉,在‘定慧寺’,品茗‘龙井茶叶虎跑泉’的天下双绝。

  步行到钱塘江畔,登上‘月轮山’下的六和塔,极目远眺;钱塘江横贯南北,大桥、船帆、田野、房舍尽收眼底。但没有看到钱江潮。听说观潮要在中秋节前后。传说:梁山好汉武松、鲁智深曾在此修行,踏潮而去。

  一早乘车去‘灵隐’,这是游客必到之地。山门有一照壁,大书‘咫尺西天’过了桥,顿觉凉气扑面。洞天佛地,千年古刹,气势不凡。寺内古木参天,巍然大殿有‘灵鹫飞来’的额匾。寺前有‘飞来峰’,峰下有冷泉,泉边有‘冷泉亭’。入殿有‘如来佛’的巨像,佛像背后有大型群塑,各路神仙栩栩如生,蔚为壮观,虔诚的善男信女跪拜不迭。

  传奇中的济公活佛就圆寂于此,近代的李叔同在此出家当了和尚,成了“弘一大师”。解放前,母亲年年要到‘杭州灵隐’、‘舟山普陀’朝拜,常常带着少不更事的我。而今,母亲已作古,触景生情,唏嘘不已。

  在山门的‘天外天’餐馆,吃了一碗素面。回程时在‘岳坟’下车,殿内额匾书有‘气壮湖山’,殿内有岳飞身着戎装,正襟危坐的塑像。很多游客在“满江红”的碑刻前照相留念。岳王墓前,栅栏中有四位奸臣的跪像,唾痰狼藉,可鉴人心向背。偏殿内还有岳飞、于谦、张煌言史迹陈列,旨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回旅舍已是日落西山,老伙计迎上前来,满脸堆笑的交给我一封信,还说:“你姐来找过你。”我道了谢,回到房间。拆开信,是十分娟秀的字体:“昊弟;我回东阳奔丧去了。”落款是翌姐。短短一句,令我孤疑不解,心神不定。不知奔的谁的丧?我再也没了游兴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6一117)
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这个难忘的日子。暮色中,我到达了浙赣线上的一个小站——义镇。大哥接过我的行装,第一句话就是:“你终于回来了。”魂牵梦回是故乡,游子又回来了!

  义镇是义乌县的一个小镇,六一年大哥右派摘帽后,就在‘义镇中学’教书。这是一座乡村的初级中学,筑有泥坯的院墙,校舍为十几栋平房。校园内植有花木果树,种有蔬菜。虽然简陋,不失为乡镇的文化中心。      

  学校内有栋教工宿舍,大哥有一小房间,房内只有一桌一床,两把竹椅。进门有人叫我“叔”,一看是小侄方晟。三年前,奶奶去世后,他回到父亲身边,在镇上读小学。大嫂带着一子两女在离义镇五十里外的“大陈财税所”工作,他们离多聚少。

  晚餐在食堂打了几个菜,方晟又到镇上打来酒,买了几个烧饼,还有一包茴香豆。大哥兴致勃勃的说:“难得回来,来,干一杯家乡酒,走到哪里不发愁。就算给你接风了。”几杯酒下肚,大哥的话多了起来;他似乎过的挺知足,这一带正是他当年‘打游击’的地方,解放初还当过‘义镇区长’。而今虽然不再当官,但在相对稳定的乡村教师生涯中,工作省心轻松。

  大哥已近不惑之年,经受过生死考验,又当了十几年的官。虽然在那场反右斗争中落马,但对共产党的信仰,仍然忠贞不渝,痴心不改,还想东山再起。大哥说:“我正在积极工作,争取回归党的队伍。”这是老上级省委李书记,当年找他谈话时许诺的,恐怕是有些‘痴人说梦’吧。这个想法我没说出口,只是隐隐的觉得;他在政治仕途中,还是患有一厢情愿的幼稚病。

  第二天是‘义镇集市’,大哥没有课,就陪我到镇上转转。路上不少人跟他打招呼,有人喊他“方老师”,还有人喊他“方区长”,我不甚诧异。大哥说:“这里民风淳朴,受儒派影响深,很讲义气。地名‘义镇’就从此而来。”

  这是一个江南农村典型的小镇;镇中有一个‘大塘’,镇内有两条小街,黑瓦白墙的民居已有些斑驳,显示出时代的久远。各种鹅卵石、青石板铺就的石板路,磨出了历史的光辉。食品、农资等‘统购统销’物品,都囊括在国营的供销社中。但仍有地方色彩的小酒店、小吃铺、小货摊应运而生。

  每逢农历三六九,是农贸集市。附近的农民推着独轮车,挑着萝筐,提着竹篮,带着土特产,从四面八方涌入了集市交易。大哥说:“集市是南方农村的习俗。不管怎么改朝换代,在历史长河中,都这样沿袭下来了。” 他自嘲地说:“这些年,当了老百姓,才懂得为什么封建残余和资本主义尾巴很难消声匿迹的道理”。

  我打听了一下;一角钱四个鸡蛋,五分钱两个酥饼,上好的黄酒才二角五一斤。我忽然想起‘三年灾害’, 饿死人的岁月。支撑共和国大厦的脊梁,不正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艰苦勤俭的五亿农民吗! txt小说上传分享

(16一118)
礼拜六,大哥请了假,陪我回东阳老家。从“义镇”上火车不到半小时,就到了义乌火车站。这是个三等小站,只有慢车才停,却是东阳、磐安、永康等县的门户。

  义乌站旧貌依然;一个站台,一间兼卖票的候车室,还有一间行李房,刷了醒目的黄色。站前是一间间简陋的食宿店,还有一些小摊贩。我突然想起,那个五九年的夏天,母亲不就在这里送我上车的嘛。幕幕情景,犹如昨日,可真是物事人非了。

  我们在此转乘汽车去东阳。这是最后一班车,又是农忙季节,旅客不多,车开的很慢,不过三十八里地,却走了一个多小时。暮色中,西甑山正沐浴在惨淡的晚霞中,进城时,夜色已经降临了。

  我们“潜入”了家,开锁进门,一般霉味冲鼻而来。大哥说一个月前他还来过,可我的感觉,似乎许久没人居住了。简单的整理了一下床铺,我俩上街小吃,要了两个小菜,两斤黄酒。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