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鬼谷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读鬼谷子-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洳挤煞畹却胧刑逑至怂嵌宰匀簧拿鞯淖非蟆

曹操版十面埋伏
曹操版十面埋伏

  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后,整顿军马,北渡黄河,直追袁绍。袁绍不甘心失败,为报仇雪耻,又纠集河北四州之兵,至仓亭扎寨,准备与曹操决一死战。袁、曹两军对峙,各布阵势,第一次交锋,曹军徐晃部将史涣就死于袁绍第三子袁尚的利箭之下。

  曹操失去史涣一将,心中烦闷,说:“似这样对阵相互厮杀,何时是个了局?”

  谋士程昱献计道:“秦末楚汉相争,高祖皇帝运用十面埋伏之计,使项羽自刎身亡。我们何不效法?”

  曹操说:“愿你详细讲一讲。”

  程昱说:“将我军退至黄河边上,背水为阵,伏兵十队,引诱袁绍逼赶我军。”

  左右大惊道:“如此,我军岂不太危险了?”

  程昱笑道:“兵法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军无退路,必须死战,即可稳胜袁绍。”

  曹操采纳了程昱的计谋,将全军分列左右各五队。左列,一队夏侯惇,二队张辽,三队李典,四队乐进,五队夏侯渊;右列:一队曹洪,二队张郃,三队徐晃,四队于禁,五队高览。许褚为中军先锋,第二天,十队人马先行,埋伏在两侧。到了半夜,曹操同许褚率军前进,装着偷袭袁寨的样子。

  袁绍见状,笑道:“曹操这下子要喂鱼了。”尽发五寨人马,迎战许褚。许褚拨马撤退,袁绍驱军赶来,喊杀之声不绝。等到天亮,袁绍将许褚逼到河边。曹军已无退路,曹操大喊:“前有追兵,后是绝境,大家为什么不决一死战?”曹军听了,一齐奋力向前冲杀。许褚一马当先,挥刀斩杀袁军十来个将领。

  袁军大乱,只好撤退。退了一段路,几声“咚咚”战鼓响,左边夏侯渊、右边高览两支兵马冲出,袁绍带领三个儿子一个外甥,死命冲出一条血路。

  又跑了十来里,左边乐进、右边于禁杀出,杀得袁军尸横遍野。又跑了数里,左边李典、右边徐晃两支人马截杀过来,袁绍父子胆战心惊,奔入寨门,令军队埋锅造饭,正要吃时,左边张辽、右边张郃,径直前来冲寨。袁绍慌忙上马,率部奔向仓亭,人困马乏,正要休息。不料后面曹操率大军赶来,袁绍拼命逃离。正走间,右边曹洪、左边夏侯惇,挡住去路。袁绍大叫:“如果不拼死一战,我们都要给活捉了!”奋力冲杀一阵,侥幸逃出重围。

  袁绍抱住儿子们大哭一场,长叹道:“我经历战事数十次,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狼狈的!”说完,命令部将回各地整顿军务,自己带着袁尚到冀州养病去了。

  鬼谷子说:“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程昱为曹操献的“十面埋伏”之计,表面上看是效法楚汉相争的著名案例,实际上是根据袁绍报仇心切必然麻痹大意这一事实而设立的计谋,是典型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著名战例。 。。

曹操隔岸观火计
曹操隔岸观火计

  袁绍在仓亭被曹操大败后。去冀州养病,因为心情抑郁,终于得病身亡。

  临死前,他立小儿子袁尚为继承人,委任为大司马将军。曹操这时斗志昂扬。亲自率领大军前去*袁氏兄弟,意图一举平定河北。曹军势如破竹地攻克黎阳,很快便兵临冀州城下。袁尚、袁谭、袁熙、高于等带领四路人马合力坚守,曹军攻打多次不能奏效。

  这时,曹操心中不快,谋士郭嘉说:“袁绍废除长子继承权,立小儿子为头儿,兄弟及各死党之间的权力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急攻,他们会团结相救;我们缓攻,他们就会相互火并。还不如撤回军队到南面去进攻荆州刘表,等候他们袁氏兄弟之间的内江。他们内部发生事变,我们再一举而攻之,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平定河北。这个办法叫做‘隔岸观火’。”

  曹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留下贾诩守卫黎阳,曹洪守卫官渡,自率主力南征刘表去了。

  果然,曹操撤军不久。长子袁谭不服死去父亲袁绍的安排,同袁尚为争夺继承人位置动起刀枪,互相残杀。袁谭打不过袁尚,便派人向曹操求救。曹操再次出兵北进,杀死袁谭,打败袁熙、袁尚,很快占领河北。

  袁熙、袁尚被打败,又逃往辽东投奔了公孙康。夏侯惇等人对曹操劝道:“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臣服。今两袁前去,如虎添翼,是个后患。不如乘胜追击,占领辽东。”

  曹操笑道:“不必麻烦诸位将军了。几天后,公孙康自会送来两袁的头颅。”诸将都不相信。没过几天,公孙康果然献来了两袁的头颅。众人大惊,佩服曹操料事如神。曹操却说,“果然不出郭嘉所料!”

  原来,郭嘉前不久病死,死前曾写了封密信交给曹操,信中说:“两袁投奔公孙康,您切不要去进攻。因为公孙康一直忌怕袁家吞并辽东,二袁去投奔,他是心有疑虑的。如果丞相去进攻,公孙康就会借助二袁之力拼力抵抗,急切间攻不下来。如果暂时缓兵不动,公孙康与二袁必相火并,您就可以一举平定了。”

  大家见了郭嘉的亲笔信后,纷纷惊赞道:“这是又一次‘隔岸观火’!嘉真是天下奇才,可惜死得太早了。”曹操听了伤感不已。

曹操将计就计
曹操将计就计

  刘备到东吴联姻,偕夫人平安回到荆州,孙权以“招亲”为名谋取荆州的计划失败,十分恼怒,想兴兵进攻刘备,以报仇雪耻。谋士张昭劝阻道:“北面曹操日夜在想报赤壁之仇,只是怕我们同刘备同心合力,所以不敢轻率兴兵。今天主公如忍不住一时之忿,与刘备相互残杀,曹操一定乘虚进攻,东吴就危险了。”

  孙权说:“那么怎么办?”

  谋士顾雍献计道:“我看还是派人到许都去,推荐刘备为荆州牧。曹操知道后,认为我们两家十分团结,就不敢向我们东吴发动战争,而且刘备也不会怨恨主公。之后,再用反间什,唆使曹操、刘备相互吞并,我们就可以乘虚谋利,荆州就有可能为我所得。”

  孙权即派华歆带着奏表前往许都。

  曹操接见华歆后,手足无措,心情慌乱。谋士程昱说:“丞相在矢石交攻的时候,也未曾害怕过,今天听说刘备得了荆州,为什么就如此惊慌?”

  曹操说:“刘备是人中之龙,平生未曾得水。今天占领荆州,是困龙跃入大海,谁是他的对手?我怎么不心惊胆战呢?”

  程昱说:“丞相知道华歆的来意吗?”

  曹操说:“不太清楚。”

  程昱说:“孙权一直是忌恨刘备的,常常想发兵进攻他,只怕丞相乘虚袭击东吴,所以派华歆为大使,推荐刘备为荆州牧,这是安抚刘备,并断绝丞相‘渔翁得利’企图的手段啊!”

  曹操猛然醒悟:“对,对!”

  程昱说:“我有一个计策,让孙、刘之间自相火并,丞相可以乘虚谋利,将他们两家各个击破。”

  曹操大喜,急问:“什么计谋?”

  程昱说:“东吴最倚重的将领是周瑜。丞相向皇帝推荐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并留华歆于朝廷重用。这样,孙权、周瑜为得到南郡、江夏,一定会兴兵*刘备。我们乘虚进攻,不是很好吗?”

  曹操立即采纳程昱的建议,将孙权踢来的球踢了回去。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程昱所料,周瑜既然接受了南郡太守的任命,便向孙权提出兴兵夺回荆州的要求。自此,孙、刘两家又开始了争战。结果周瑜斗不过诸葛亮而活活气死。

  高手过招是不会按常规出牌的。孙权想尽办法也夺不回荆州,就把矛盾交给曹操,他举荐刘备为“荆州牧”,这简直就是在捅曹操的疮疤,想就此引起曹刘大战,自己坐山观虎斗。曹操何等聪明哪会上当,反而向皇帝推荐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又把矛盾交还给孙权。只有周瑜最不聪明,看不透这是高手在过招,一个小小的太守,就冲昏了头脑,白白搭上了一条性命。这个故事太精彩,简直把鬼谷子的“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演绎得淋漓尽致。 。。

第二节:事无常师
第二节:事无常师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笔者字面理解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世上富贵没有一个定式,任何事务也不会有固定不变遵循的规律;

  圣人无常与,无不与;

  所以圣人不会随便苟同别人,也不会不苟同别人;

  无所听,无不听;

  不会什么都听,也不会什么都不听;

  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

  按照事物的规律制定谋略,才是主要的。

  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

  合乎那里的条件就会脱离这里的条件,所以任何计谋不会两全其美,必然存在面向此而背离彼,面向彼而背离此。

  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气势而与之;

  把这个规律应用于治理天下、国家、家庭、自身,都要认真分析主观条件而制定相应的谋略而行之;

  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办法只有一个,先制定谋略,再用前面讲述的“飞箝”之术行之,必然从心所欲。

  笔者感悟

  鬼谷子用辩证法的哲学思想阐述了“事无常师”“谋无定谋”的道理。

  鬼谷子用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告诉我们,世界上追求富贵的方法是没有一个公式可以套用的,任何事务也不会有固定不变可以遵循的规律。也就是说,事物是变化的,人的认识也是变化的,要随着变化中的事物而变化。所以,大智慧的人是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但是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远离人群的。他们不会什么都听,也不会什么都不听,对有用的成分他们就吸收了,对无用的东西,他们就“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归根结底,就是要按照不断变化的事物规律制定应变谋略,谋略一定是与时俱进的、合乎规律的、切实可行的。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中国人认为富贵是有定势可依的,这个定势就是劳动,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财富,中国人不相信“天上会掉下一个林妹妹”,所以中国人常说“一分汗水,一分收获”,这就是“世无常贵”的深刻内涵。中国人不会死板的看问题,所以中国人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言论,中国人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事实胜于雄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等,这些都是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也就是鬼谷子的“事无常师”的哲学思想。

  任何事物,我们满足了那里的条件,就会脱离这里的条件;满足了这里的条件,就会脱离那里的条件。我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我们制定的任何谋略也不会两全其美,必然存在面向此而背离彼,面向彼而背离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要把正确的谋略用到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正确的对象,否则在高明的谋略也是纸上谈兵。把这个规律应用于治理天下、国家、家庭和修身上,都要认真分析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而制定相应的谋略才能行之有效。

  办法只有一个,先按照规律制定行之有效的谋略,再用前面讲述的“飞箝”之术行之,必然从心所欲。

  鬼谷子的“事无常师”“谋无定谋”的思想,还是强调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

  孔明令高翔假装运粮,驱驾木牛流马,往来于上方谷内。夏侯惠等,不时截杀,半月之间,连胜数阵。司马懿见蜀兵屡败,心中欢喜。

  一日,又擒到蜀兵数十人。司马懿唤至帐下问:“孔明今在何处?”俘虏告诉他:“诸葛丞相不在祁山,在上方谷西十里下营安住。今每日运粮屯于上方谷。”司马懿详细问完,即将众人放了。

  于是司马懿召集众将说:“孔明今不在祁山,在上方谷安营。你们明日,可一齐并力攻取祁山大寨。我自引兵来接应。”众将领命,各各准备出战。

  司马师说:“父亲为何要攻击诸葛亮后方?”司马懿说:“祁山是蜀人之根本,若见我兵攻打,各营必都会来救。我便去攻打上方谷烧他们的粮草,使其首尾不能相接,必大败。”司马师拜服。

  司马懿命令大军开拔,命令张虎、乐进各引五千兵,在后救应。

  诸葛亮正在山上,望见魏兵或三五千一行,或一二千一行,队伍纷纷,前后顾盼,料定必来取祁山大寨,于是密传令众将:“若司马懿亲自前来,你们便去劫司马懿大寨,夺了渭南。”众将各各听令。

  魏兵都奔祁山大寨而来,蜀兵四下一齐呐喊奔走,虚作救应之势。司马懿见蜀兵都去救祁山大寨,便引二子和中军护卫人马,杀奔上方谷而来。

  魏延在谷口只盼司马懿到来,忽见一枝魏兵杀到,魏延纵马向前一看,正是司马懿。魏延大喝一声:“司马懿休走!”舞刀相迎。司马懿挺枪接战。不上三个回合,魏延拨回马便败走,司马懿随后赶来。延只望七星旗处而走。懿见魏延只一人,军马又少,放心而追。令司马师在左,司马昭在右,司马懿居中,一齐攻杀。魏延引五百兵退入上方谷中。

  司马懿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