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容三娘才断定定是有人当日发现了慕容姑娘隐身之处,这才设下圈套,假借摩尼教名义栽赃嫁祸,想让我们与摩尼教拼个两败俱伤,他们好从中渔利。”
黄天赐闻听墨无畏讲完才说道:“若不是摩尼教所为,那该是哪个门派组织有如此实力呢?难道就一点线索也没有么”。墨无畏说道:“当时我也是这么问容三娘,容三娘当时便要我在留云居等候消息,她说她即管了此事,定要弄出个眉目来。就这样我又在那里等了一个多月。容三娘上个月初七又来留云居当时对我说,她派人在江宁府与方圆百里之内的客栈、酒肆、茶楼之中一一查问过,方才有些眉目,此事尚难确定,她怕公子等的心焦,故此让我先回来向你回报,她那边一有准确消息便遣人前来送信。”
司马直道:“容三娘可向你说起,究竟是什么线索”。墨无畏说道:“我也曾问过,但容三娘说此事涉及到的都是江湖中的成名人物,在没有查实之前不便透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南宫望对黄天赐说道:“公子你看这该如何处理”。黄天赐道:“待此间战事一了,我们便去江宁府,一定要找出主谋,为慕容老庄主一家报仇雪恨”。墨无畏说道:“公子,不知此间战事何时才能结束”。黄天赐说道:“这几日我看朝廷邸报说西夏已派和谈使者进京协商议和之事,一旦议和成功,战事不久就该结束了”。雷振虎说道:“待战事结束我们又不知会被派往何方任职,做这鸟官太受拘束,哪有从前自由,想做什么便做什么”。黄天赐沉吟片刻方才说道:“此事待战事一了,我自有计较”。接着又对墨无畏说道:“你这次出去半年有余,我们用缴获的金银在这里建了几座慈幼局,收养的三四百名孤儿,并从中挑选了三十余名天资聪慧的教他们习文练武,走我们一起去看看”。说完便与众人拉着墨无畏走出门去。
第六章 番使
墨无畏随众人来到后院,但见院子里有三十几名孩童,年纪大的不过十一二岁,小的也就八 九岁,正在随慕容婉晴在那里习练拳脚。慕容婉晴一见黄天赐与众人到来,忙走了过来,墨无畏上前见过礼。慕容婉晴突然见到墨无畏略感惊讶,忙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那边可有线索”。墨无畏便简单对慕容宛晴说了一遍。慕容宛晴听了不由满脸惆怅说道:“这么说不知要等到几时方才能找到真凶”。黄天赐怕在勾起慕容宛晴的丧亲之痛。忙把话题扯开对墨无畏说道:“墨兄,这些孩子都是因战争而父母亡故的孤儿,他们流落街头,晴儿见他们可怜,便让我收留了他们,没事便由南宫兄他们教些武艺,这里就数晴儿教的最用心。我想让他们都随了晴儿的姓你说可好”。墨无畏说道:“这有何不好,依我看这三十几名孩子便都由公子收做弟子好了”。慕容婉晴听墨无畏这么一说,高兴万分。南宫望等人也连声拍手叫好。
原来自慕容家被灭门之后,黄天赐心有歉疚,只道万马堂灭门惨案与自己有莫大关系,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慕容宛晴的叔叔一家自去辽北至今音讯全无,他怕慕容家从此断了香火,早有此想法,并曾与南宫望等人说过此事,南宫望等人也颇为赞同,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说出此事,今天刚好墨无畏回来,便趁此机会直接说了,众人见慕容宛晴如此高兴,便将此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不知不觉又过了两个多月,这一日黄天赐正在与慕容宛晴等人考教众弟子武功,忽然有人来报说朝廷特派议和使者已到了镇戎军,让黄天赐火速迎接。黄天赐一听不敢怠慢,忙与众人换了官服,前去迎接。
黄天赐刚带领众人走出知军衙门,迎面便碰到朝廷派往西夏的议和使者邵良佐与番使贺从勖等人,黄天赐忙走上前去说道:“邵使到镇戎怎么不早些派人通知,我也好带人出城迎接。这仓促之间岂不是让我失礼么”?邵良佐说道:“岂敢,岂敢,我知黄将军军务繁忙怎敢劳将军大驾,今日到此,我等略作休息明日便走。”黄天赐道:“久闻邵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一手文章写得是花团锦簇,又兼才通汉羌,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邵良佐听闻黄天赐如此夸奖自己心中也是高兴,连忙说道:“我哪里能和黄将军比,黄将军威名远播,声震塞外,在京中即便连黄口小儿也知将军大名”。这时只听见那番使双眼望天,冷哼一声,说道:“宋朝名将却是不少,好水川之任福,定川寨之葛怀敏俱是威名远播,声震塞外”。南宫望等人闻听脸上均现出怒意,便要发作。黄天赐忙丢了个眼色止住众人,把这一干使臣迎入军衙,命人奉上茶来。接着又令人去打扫馆驿,安排住处。黄天赐见有番使在场,不便深谈,只与邵良佐等人闲聊了一会。此时天已近午,黄天赐让人准备酒食招待众人,吃过午饭,这才将众人送回馆驿。
待送走诸使,黄天赐便遣人召来南宫望与曲珍与他们如此这般的安排一翻,二人领命而去。黄天赐这才派人去请邵良佐,此时邵良佐刚回驿馆不久,见黄天赐使人来招,知道必有要事,便与来人一同来到知军衙门。黄天赐将他让了进来,双方落座寒暄已毕,这才步入正题。只听黄天赐说道:“邵使去见元昊,此行恐怕不会太顺利”。邵良佐闻言说道:“黄将军为何这样说”?黄天赐道:“刚刚我见那番使冷嘲热讽,桀骜不驯,浑没将我大宋放到眼里,使者如此可见那元昊态度也好不到哪里去”。 邵良佐说道:“却是如此,这次西夏虽派使前来和谈,但其国书却自称男邦泥定国兀卒曩霄,上书父大宋皇帝。却不称臣,而且文中言辞激烈颇无顺服之意。那使者如何能做得了元昊的主,万岁这才派我赴西夏商议和谈之事”。黄天赐说道:“若那元昊愿意臣服自然好,若不愿臣服,结果且会怎样”? 邵良佐苦笑说道:“若真是如此,只怕我要被羁留番邦,再难回国了”。黄天赐道:“我军新近制作了些火器,我稍后便要去操练军卒。邵使何不邀那番使一同前去阅军,那番使见到厉害,自会禀明元昊,使那元昊不敢轻举妄动”。 邵良佐一听心中大为高兴,说道:“若能如此最好,黄将军且去准备,我这就回馆驿邀那番使”。说完便告辞离去。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七章 阅军
黄天赐来到校军场,此时诸军皆已到齐,轻骑兵、重骑兵、弓手、步兵、火器营各列方阵,准备检阅。大约又过了一炷香时间,邵良佐与副使张士元、王正伦陪同番使贺从勖、李文贵等便已来到校军场,黄天赐便陪同众人检阅军队。但见诸军,军容整肃,盔甲鲜明,人精马壮。副将曲珍策马来到诸军前面,只见他令旗挥舞,众军嗬嗬连声,挥手扬戈,声音整齐划一,直冲霄汉。那番使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吼之声吃了一吓,他万没想到大宋竟有如此威武之师。紧接着众军又操演弓术、马术、诸多阵法。那番使贺从勖见宋军弓马娴熟,纵马射箭往往十中七八,控马之术实不在西夏精骑之下。又见阵容精妙,花样迭出,诸军如臂使指,毫无杂乱之态。心下不禁暗暗心惊,由衷称赞道:“镇戎诸军,军容强盛,若是在定川寨之战我军碰到这样一支虎狼之师,纵然能胜也必会损失惨重,无力再战。”邵良佐说道:“那时泾源一路是由王经略负责守备,而黄将军所率诸军却是在范经略手下当差,驻守在白豹城,自是不能应战,要不然自不会有定川寨之惨败”。 贺从勖闻听用手一指黄天赐对邵良佐悄声问道:“这黄将军可是率军夜袭白豹城的那人”? 邵良佐说道:“黄将军战功卓著,岂止单是白豹城一役,他还曾率手下精骑两千余人奇袭韦州,与你们所部精骑大小二十余战,无一败绩”。 贺从勖闻听不再言语,他实不敢相信那个令西夏军兵谈之色变的宋朝猛将竟然这么年轻。又见黄天赐形容俊美,身高不及八尺,怎么也不能把他与那屠杀西夏数万精兵,被西夏谓之魔王的人物联系到一起。
这时只见曲珍令旗挥舞,众军各自归队,少顷但见中军尽闪向两旁,诸军从后边推出五十辆投石车来,雷震天纵马驰出对曲珍说道:“霹雳投石车已准备完毕,敬请检阅。”但见曲珍令旗一挥,此刻一辆投石车越众而出,诸军远远退去。数名小校手持木靶飞奔向百米之外的沙丘,将那木靶遍插沙丘之上,这才退去。这时一名兵卒将一个尺许方圆的黝黑铁球放入那投石车中,四五名军卒将那投石车拉起,那名军卒这才点燃火折子,走到投石车前将一段火药索燃起便连忙退向一旁,但见药索,火星四射,嗤嗤有声,那四五名军卒忙将拉在手里的绳子一齐放开。只见那铁球弹射而出,瞬时之间,便落在百米之外的沙丘之上。片刻之间只听得沙丘之上霹雳一声巨响,火光四射,沙土飞扬,那数个木靶转瞬之间便被掀向空中,霎时四分五裂,木片纷飞半晌才落了下来。那番使只被震得双耳轰鸣,骑在马上摇摇欲坠,早已吓得面如土色,半晌方才清醒过来,口中说道:“那是何物竟有如此威力”。这时黄天赐方才说道:“此物便是霹雳车,攻城破寨,威力无比,我军已建造两百余辆。”说道这里长叹一声又道:“唉!!只是可惜啊”。 贺从勖见那霹雳车如此厉害,不禁问道:“可惜什么,难道这霹雳车还有破绽不成”。黄天赐傲然说道:“那到不是,我是说这次若与你们和谈成功,我大宋四海升平,这霹雳车便从此再无用武之地了,你说是不是很可惜”。 贺从勖闻言色变,催马向那沙丘驰去,但见那沙丘被炸出丈许方圆的一座大坑,木片、木屑四散在地,无一完整,心下大惊。再不敢生轻视之念。
阅军已毕,此时天色渐晚,黄天赐便命人将众位使者送到馆驿,这才令众军各归营帐。黄天赐率领众将刚回到知军衙门,还未进门。忽见里边快步奔出一名亲兵,见到黄天赐连忙说道:“将军,京城来使已在军衙等候将军多时,请将军快些进去吧”。黄天赐闻听不觉一愣,说道:“议和使者不是上午就已经到了么,这人又是那个。”那亲兵悄声说道:“我也不知,只是那使者说话尖声尖气,便似个女人一样,还带了十余名随从”。黄天赐暗思:“难道这人是宫中的宦官不成”。此时也无暇细想,忙与众人随那亲兵走了进去。
第八章 宦官
来人正是皇帝赵祯身边的宦官,名叫王承恩,此人官职虽不大,但却深得赵祯信任。原来番使走后,赵祯深恐邵良佐等使者在西夏境内碰到麻烦,便与太师吕夷简等人商议一翻,这才派王承恩前来。王承恩见到黄天赐,便将圣旨取出,当众宣旨,特加封黄天赐为一等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并令黄天赐挑选精干士卒,亲自带兵护送邵良佐等众使者入西夏和谈。黄天赐叩拜谢恩,接过圣旨。方才站起说道:“我亲自带兵护送邵良佐等使者原无问题,但这镇戎军乃是我大宋门户却叫何人守备”。王承恩说道:“黄爵爷要是问别的杂家可能不知,但这件事杂家却是知道的,杂家离京之际朝廷便已行文派原州知州景泰大人迁知镇戎,令曲珍仍为副将辅佐景大人。”黄天赐闻听不觉一呆说道:“原来朝廷早有安排,若是由景泰将军守镇戎却是不二人选”。王承恩说道:“黄爵爷若无事情,杂家这就告辞了”。黄天赐忙道:“此时天色已晚,王公公何必如此匆忙”。王承恩说道:“我还要向邵大人告之此事,故此不能相陪。”黄天赐道:“公公即到镇戎,我怎能不尽地主之谊,邵大人那里不如由我派人去通知一下,让他们来此处便好,公公远来辛苦,何必如此辛劳”。王承恩说道:“那就偏劳黄爵爷了,杂家这就偷个闲,这一路颠簸,却是有些倦乏”。
黄天赐忙命人带王承恩等人入后堂休息,稍后又命人去请邵良佐等人。 诸将这时已先后离去,黄天赐这才与南宫望等人商议一翻,最后决定由南宫望、雷振虎与慕容宛晴留下,在知军衙门附近寻一宅院,将手下弟子均迁了过去。由他三人每日教众弟子习文练武,传授武艺。慕容宛晴心下颇不愿意,刚刚与黄天赐相处不及半载,两人感情日深却又要分开,此时眼眶早已泛红,泪水在眼中只是打滚,只差落了下来。黄天赐只得好言劝慰,又与她说,此去和谈不比别的她去确实不便,并向慕容宛晴保证快则一月,慢则两月,定会返转回来。若两个月还没归来,可让南宫望陪着她一起去,这时慕容宛晴方才同意留下。黄天赐便令手下一十六名亲兵去准备行装,明日准备启程。又令司马直去通知亲卫队准备明日出发,待诸事分派完毕。邵良佐、张士元等人已经到来。
黄天赐忙令人准备酒席,又派人将王承恩等人请了过来。王承恩与邵良佐等人寒暄已毕,这才将朝廷派遣黄天赐带兵护送邵良佐、张士元等人到西夏和谈一事说了。邵良佐等人听到黄天赐将与众人同赴西夏,无不高兴。此时酒菜皆已备齐,黄天赐等人便纷纷入席,众人便推王承恩坐了主位,邵良佐知黄天赐新近被皇上封为一等开国子,且官职又比自己高了半级,便推他坐第二位,黄天赐一再谦逊最后还是由邵良佐坐了第二位,黄天赐坐了第三位,其余众人按品级纷纷落座。酒过三巡,王承恩说道:“杂家听说,塞外风光与我大宋颇为不同,很想与众位一起去看看,就是不知道方不方便”。黄天赐说道:“我曾几次带兵出塞,塞外大多是荒凉苦寒之地,黄沙千里,寸草不生,我们倒无不可,就是不知道王公公能不能受得了这份罪”。王承恩说道:“你们既然受的,杂家如何受不得”。 邵良佐毕竟久居官场,暗道:“王承恩不过是区区一个宦官,既是前来宣诏,如何敢自作主张,莫不是皇帝有意派他去西夏”。想到这里不由暗自一惊,忙道:“黄爵爷也是好意,不想让王公公受那塞外风沙之苦,既然王公公要去有何不可,有公公在这一路之上我等也不会寂寞”。黄天赐也道:“既然公公不畏旅途辛劳,明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