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类进化为直立动物之后,颈部僵硬似乎就成为人体的通病,颈部肌肉也容易因为保持同一个姿势太久、疲劳、精神紧张以及脊椎异常等原因,造成气血不顺而发生酸痛。此外,眼镜配戴不良和牙齿咬合不正,手部酸痛无力也都可能引起颈部僵硬或疼痛。而有这类症状的人通常会出现中指与无名指靠得很近或贴在一起的情况。
● 四指按压点
●平日保养
经常按摩上述两处四指点,按摩三焦经循行部位(可参见第15页图);每日按摩两手的无名指和尾指,并进行颈部关节运动。但在运动中不能大旋转颈部,尤其是老人家更应缓和地进行锻炼,以免造成头晕或椎间盘磨损。
肩周炎
一名50多岁的妇女因为长期照顾瘫痪的老母亲,积劳成疾,一直被肩周炎所困扰。到医院检查,医生却找不出原因何在。到处求医未果之后,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我这里看病。当她摊开双手给我看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她的病根在哪里了。
气血不足,其实是可以从手掌上看出来的。而这位妇女手背上的骨头明显可见,很显然她是因为气不足而导致肩周炎。
从手背上看,她的手部后三指指缝都相当窄,表明大肠经、三焦经和小肠经存在问题。她自己也说她的肠胃功能不佳,吸收不良,经常有手脚无力感觉。
而且她平时早餐除了喝果汁之外,不吃其他食物,也不常喝水。正因为此,她的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等三条经络的气全部不足。
找到症结所在,我给她施以相应的调理,并辅以手脚关节运动,没过多久,她就跟我说情况已经明显好转。
肩周炎又叫五十肩。之所以名为五十肩,主要是大部分的患者年纪都在五十岁以上,但随着环境压力增加,三四十岁罹患五十肩的大有人在。
若从运动医学来看,通常罹患五十肩的人的肩关节都没有问题,而是周围肌肉、筋等僵硬,导致压迫肩关节或引起收缩而疼痛。
若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五十肩患者通常是因为气血不足,特别是小肠经(沿着颈部、肩部、手臂外侧走到小指)、三焦经(沿着颈部、肩部、手臂内侧走到中指)和大肠经(沿着颈部、肩部、手臂内侧走到食指)循行不顺畅,导致肩膀无力而产生。
●四指按压点
●平日保养
经常按揉上述四指点,手掌经常做握紧放开的动作,经常运动肩颈关节以及手肘和膝关节。平常也可以沿着肩膀、手臂、手肘、手掌一一按摩;或者也可到中药房买艾草条,以“灸”的方式熏上述四指点,有极佳的补气功效。
。 想看书来
面部(1)
眼睛疲劳
在临床治疗中,我曾经遇过一位30多岁的科技工程人员,他的食指因为长期按鼠标而出现僵硬酸麻现象,手腕也有计算机族身上常见的腕管综合征。
最严重的是,每天一到下午四五点,他的眼睛便开始干涩模糊,撑不到下班就想要逃走。经过四指点的按摩理疗之后,很快有了明显改善,但我也提醒他,平日必须多多保养食指,因为食指为大肠经循行路径,大肠经又与主眼睛功能的肝经互相影响,食指僵硬酸麻,肝经自然不通畅,眼睛当然会模糊不舒服了。
另外有一位50多岁的男士,从30多岁就有肾脏方面的疾病,加上从事工程工作,长时间熬夜喝酒,作息不正常,因此才50多岁,就因为糖尿病导致眼睛几近失明。
他刚开始求诊时,必须由家人搀扶。许多医生都告诉他,他的眼睛只会越来越恶化,改善的概率微乎其微,因此他对于接受治疗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但是每次予以针灸和补气理疗之后,他的眼睛能见度就会进步一点,他的信心不断增加。(其实人体的自愈能力是很神奇的,即使是被判为不可逆的重症,只要自己不放弃,积极配合治疗,都有复原的希望。)
理疗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发际上缘四指幅处有一整条的结晶,而且膝盖也有严重退化的现象。因此,我也提醒他要经常走动,多多运动下半身,如此才能增进治疗效果。
十多次的治疗之后,他的眼睛虽然仍然无法达到一般人的视力,但是很明显地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并且还在持续进步中。
拜文明所赐,眼睛疲劳已经成为现代人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中医说肝开窍于目,肝胆相照,肝经又与大肠经相互影响,因此眼睛(内部)的问题大多来自肝经和胆经气血不足,也来自大肠功能不佳。
患者常常会有流眼泪或是眼睛干涩、酸痛,或是视线模糊等症状,偶尔也会引起肩颈酸痛或是头痛等毛病。
● 四指按压点
●平日保养
忘加强下半身的肌耐力训练,特别是膝盖退化的人,往往会影响肝、脾、肾等经络,连带往上影响眼睛功能。平日可多多步行、站桩或蹲马步,以强化下半身的气血循环。
耳鸣眩晕
有一天,家族的一位大哥突然剧烈呕吐,站也站不稳,一站起来就感觉天花板一百八十度旋转。旁人见状全都吓坏了,以为他年纪轻轻就中风了。后来发现他是眩晕,就医并补充营养之后慢慢痊愈,家人才松了一口气。
有位60多岁的长辈因为长期耳鸣头晕选择提早退休,但是睡不好和容易操劳的习性,让他的症状始终挥之不去。因此,他开始靠安眠药助眠,只是药越吃症状越严重,最后不得不求助于我。在我给他实施了四指点的理疗之后,他的情况马上得到大幅改善,加上平日遵照医生建议服用适合个人剂量的葡萄糖胺,现在几乎不再犯病了。
经常耳鸣的人,通常都是气不足或是不通畅,导致耳内血液循环异常,严重的话,引起脑内血液循环异常,就会出现眩晕想吐的现象。
从经络来看,耳朵有小肠经、胆经、肾经以及三焦经通过,耳内功能不佳,象征这些经络气血循环都受到影响。因此容易耳鸣的人往往也伴有消化系统的毛病,常常会感到胆怯、畏惧、情绪容易紧张。特别遇到紧急状况或是压力大时,如果又睡不好、休息不够,肝胆劳累,眩晕症就会跟着发作了。
面部(2)
● 四指按压点
● 平日保养
多听轻柔音乐和缓心情,保持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照季节饮食,注意肠胃保健;可以利用艾草条以灸的方式补气(灸背部的肚脐对应点,即命门穴;肾俞穴和丹田,即关元穴)。尽量少吃安眠药,以免血液变酸导致气行不顺。
过敏性鼻炎
由于现代外在环境的骤变,不管是天气、空气还是日常生活所接触的物品,都潜藏着引发过敏性鼻炎的因子,所以鼻子过敏的人多如雨后春笋。
我个人也是一个“大过敏”,从小就有严重的鼻过敏现象。在台湾地区,容易因为霉菌或是尘螨而感到不适;在加拿大,则容易因为花粉而引发过敏。二三十年来,我几乎是天天起床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连平日讲话也都带着浓浓的鼻音。我也曾经长期服用抗组胺等药物,但结果是吃药才有效,药一停便又复发,症状始终没有彻底改善。
直到学习经络理疗之后,我才发现自己过敏的很大原因是气血阻塞,加上休息不够,终日因为失眠而精神恍惚,所以才会导致严重的过敏性鼻炎。
现在,我每天起床便开始按摩手肘关节下的四指点(即喙突穴,打喷嚏时肌肉用力最厉害之处,也是最易阻塞之处),另外再加喝一点温热开水,让气血循环更为畅通。至今,已经将近十年,我的过敏性鼻炎几乎很少再犯。即使偶感不适,应用相应的四指点的按摩也能立刻缓解。
一二十年前,有些医院耳鼻喉科或是小儿科经常高挂牌子,强调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众所周知,过敏性鼻炎或是其他的过敏都不是药物可以根治的,因此标榜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诊所也就越来越少了。
过敏症状通常是因为抗体为了保护身体,而对外界物质产生的激烈反应。过敏性鼻炎多半是因为鼻黏膜为了抵抗花粉、霉菌或是尘螨等外来物,因而引发流鼻涕或是打喷嚏等反应。西医的治疗方式往往是利用口服或是喷雾性药物予以脱敏,长期下来,不免有伤害肝肾以及造成鼻黏膜松软无法复原的副作用。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过敏是因为七情(精神紧张)、六欲(外在环境压力)、饮食不当以及过劳等原因引起,特别是关节淤塞的人,往往更易因为气不顺而导致过敏。
● 四指按压点
● 平日保养
保养方式以补气为主,应经常进行正确的深呼吸;多进行关节运动以及全身关节按摩,平日可多按摩上述两处四指点,特别是清晨起床或是感觉过敏发作时,按压手肘关节下四指点(即三焦经沿在线非正经穴位之喙突下四指点,见上图)可明显见效。
气喘
我的气喘病史长达二三十年,打从我出生几个月开始,父母就常常被我的气喘吓到。年幼时,每次打预防针,不消半个钟头,我便会开始气喘。甚至曾经因为气喘而呈现意识不清的状态,所幸当时有精通经络理疗学的舅舅在,硬是用穴位按摩的方法把我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之后的成长过程中,我偶尔也会因为外在环境引发气喘,状况始终不见好转。但是练了气功和学习经络理疗之后,靠着平日的保养和运动,气喘几乎不再找上我。
和过敏性鼻炎一样,气喘来自精神层面、饮食以及环境、气候等。此外,疫苗也是引发气喘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现今的孩子打的疫苗越来越多,不仅造成幼儿自体免疫能力下降,同时也造成越来越多气喘儿。
若是家中有孩童气喘发作,建议先不要紧张,搓揉或热敷大椎穴以及脊椎第十七节(即督脉之命门穴,大椎穴往下六个四指幅位置),加上按压定喘点(参见第74页),通常就会止喘了。
面部(3)
从中医角度来看,有气喘毛病的孩子通常造血能力比较差,掌管身体能源的肾经也较为虚弱,因此遇到外来物质时,便容易引发气喘,打了疫苗之后,也易因为肾虚而造成气喘。
● 四指按压点
● 平日保养
若没必要,尽量少给孩子打疫苗,特别是多种药剂混合的疫苗。平日多进行些舒缓的运动,例如关节体操等,并且不要在冷风中奔跑尖叫。早睡早起,好好吃早餐,空闲时可多多搓揉上述四指点。
打鼾
有一天,一位朋友在咨询经络理疗时,突然吞吞吐吐地问我:“晚上睡觉打鼾怎么办?”
这位朋友的体型略胖,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加上工作性质必须时常动脑,因此偶尔还借助安眠药才能入睡。他说老婆常常抱怨他的鼾声,但事实上他自己也睡不好,即使睡眠时间足够,也感觉昏昏沉沉。
我教朋友如何进行睡前自我四指按摩。后来他夫人打电话来感谢我,说朋友打鼾的症状已经有明显改善,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增进不少。
确实,打鼾是许多人的烦恼,不过若认真论起,更困扰的往往是打鼾者的枕边人。
引起打鼾的原因很多,鼻炎、鼻塞、鼻窦炎、扁桃腺肥大、悬雍垂肥厚等都可能造成鼾声连连。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为鼻腔和口腔的机能退化、肌肉松垮,较易在夜晚高奏交响曲;肥胖者则容易因为扁桃腺肥大及口咽肥大,导致呼吸道受阻而在睡眠时鼾声大作。
要改善打鼾,首先就是要先学会放松,外加改变生活习惯。有两处四指点可以放松身体,特别是头部最有效的地方。头部放松了,睡眠自然有好质量,也就不会再有如雷的鼾声了。
此外,睡前喝酒、抽烟、服用安眠药或是过于疲倦都可能导致喉部肌肉松弛,继而加入打鼾一族。
● 四指按压点
● 平日保养
多运动,特别是颈部关节运动,但禁忌三百六十度大旋转,可利用前后左右点颈来代替;避免在睡前饮酒、抽烟、服用安眠药,或是白天过于疲累。体型肥胖者,应控制体重,运动是最有效且健康的减肥方式。
咳嗽
我曾经在临床上遇到一位60多岁的妇女,她长期为咳嗽而苦,只要一吹到风,很容易就会咳嗽。严重的时候,仿佛五脏六腑都要咳出来似的。
这位妇女抱怨自己常常在快天亮时咳醒,而且只要开始进入秋季,症状也会变得严重。根据我的观察,她的咳嗽夹杂浓浓的痰音,很明显是因为肺湿,因此当凌晨三点至五点,身体血液流注到肺经时,她便开始排山倒海地咳,连带造成睡眠质量不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四指点经络理疗之后,该妇女的症状明显改善,她很开心地向我道谢。但是我却认为要感谢的是她自己,因为她是个相当勤奋的患者,除了学习利用四指点止咳化痰,同时也非常认真地于每日睡前进行乳房根部下按摩,因此才能收到暖肺功效,改善凌晨咳嗽的症状。
咳嗽是身体的一种防卫作用,多半是因为气管或是支气管受到刺激而引起,偶尔也可能是因为心脏病或是肺部疾病。
若从经络来看,咳嗽常是因为“肠燥肺湿”(亦即身体水分代谢不正常,使水分聚集过多于肺,肺自然以咳嗽方式来疏导,此时与肺经互为表里的大肠经水分就会不足),肺经(呼吸道系统)有痰,调理时必须从大肠经调起。
此外,咳嗽也跟季节变化有关。特别是秋天气候干燥,肺经很容易在此时受到刺激,因而引发咳嗽或是痰多等症状,因此养生之道也常提醒我们秋季润肺的重要性,尤其是老人家更应注意。
面部(4)
● 四指按压点
● 平日保养
经常按摩运动大肠经经过的部位;睡前可将双手搓热,再搓揉两侧乳房根部下方;秋季可配合个人体质多食用润肺食物,例如梨、橄榄、洛神、苹果等具滋润功效的食物,另外可配合季节与五行的方法,比如吃蒸或生花生来培土(脾胃)生金(肺)。
牙痛
有一回参观展览时,巧遇一位朋友及其友人。朋友见到我喜出望外,急急忙忙地问我:“牙痛怎么处理?”原来是她的那位友人从前一天晚上开始牙痛,时好时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