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悄芄徽业降模还苣闶桥艿教煅幕故呛=恰
I、……
这是一个单项选择题,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一旦选错,就有被灭九族的危险。
在你死我亡的权力斗争中,在守孝和忠君不可兼得的时刻,一般人首先要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司马孚作为司马懿的亲兄弟,他不得不选择默许并支持哥哥谋反的行为了。
当司马家族取代曹家成为皇族,曹家已经不能够威胁司马家生存的时候,作为前朝的旧臣,他能够做的事情,也只能够为曹家争取更多的权益,表达自己的忠心,总比那些落井下石,一言不发的墙头草强百倍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要总是拿着道德的最高标准,去苛求一个人。
司马孚活的很苦恼,很矛盾。独特的身份,让他不得不站在谋反的阵营中;忠君的思想,让他虽位居晋朝臣子的最高位,却不以此为荣,反而以魏臣自居,为曹家争取更多的权益。
他应该算是一个被谋反的忠臣。
另外,通过拒绝司马炎赐给的陪葬品,也可以证明司马孚忠于魏朝的心思。
在司马孚死之后,司马炎下令,赐予司马孚专供王公贵族所用的棺木东园温明秘器。各项事宜的施行,全都按照汉代东平献王的先例。司马孚的家属仍遵照司马孚的遗意,凡是朝廷所供给的器具物品,一概不使用。
插播一段关于古代陪葬的事宜。古人相信人死以后,灵魂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墓葬是墓主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一切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办事。所以用器物、牲畜甚至活人陪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以活人陪葬,是古代丧葬常有的习俗。
用活人殉葬,是中国古代一项残忍野蛮的制度,秦汉以后有所收敛,往往代之以木俑、陶俑。秦汉以后就很少有人殉葬了。但到明代,人殉之风死灰复燃,明太祖朱元璋首开先例,明英宗结束了殉葬制度,后清代皇太极顺治时都存在殉葬,后康熙时才结束了封建时代的殉葬制度。
对于用活人殉葬的恶俗,诸多的古代学士都持反对态度。电影《孔子》让我们知道了孔子仁爱思想的另一面,孔夫子虽然倡导恢复周礼,但还是主张废除用人殉葬的恶习。不过在电影中委屈了一下漆思弓,被杜撰成了季氏的逃奴,成为孔子与公山狃关于废除人殉辩论的引子。
陪葬品的安放,要根据生前的政治级别来确定,否则有僭越的罪名,司马孚能够坚持不用司马炎赐给的王爷级别的器皿陪葬,这也能够说明他还是心向曹魏,做鬼也是做曹家的鬼,来报答曹魏对司马家的知遇之恩。
作为后人,即使古代的文字资料再详实,我们也不能正确判断古人真实的想法,所作出的判断都只是对古人片面的解读,我不知道在你们眼中,他的“I”选项会是什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过,相比司马孚的忠臣行为,有一个做的似乎比他更忠贞。
当曹芳被废,迁到了金墉城时,太宰中郎范粲则穿着孝服为他送行,哀伤之情使身边的人都被感动了。从那以后,范粲就称病不出门,装疯不说话,睡在自己的乘车上,脚不踩地,来表白自己不是晋国的子民。
子孙当中如果有婚姻的大事,家人总是悄悄与他商议,他如果表示同意,脸色就没有变化,如果不同意,睡卧就不安稳。他的儿子们也一起抛弃了学业,断绝人世间一切事情,在家里侍奉他的疾病,从来不走出他们居住的地区。
当司马炎即位后,下诏给范粲二千石俸禄让他养病,又赐给他一百匹缣帛。范粲的儿子们以父亲病重的缘故,推辞不敢接受。
不要认为他是在作秀,范粲总共三十六年没说话,在他八十四岁的时候,死在他睡卧的车子上,终身没有下地。
当自己不能够改变结局时,这也许是最强的无声抗议吧。
也许司马孚和范粲都是曹魏的忠臣,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司马炎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皇位,他会做些什么呢,来报答那些帮助自己圆梦的人呢?
欲知详情如何,且听下节分解。
第四章 得道的皇帝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司马炎很高兴,基本上没费吹灰之力,就坐上了龙椅,自己圆了几代人的皇帝梦,为了显示自己当家做主人了,把国号该为大晋,自此,中国历史上有多了一个王朝。
把原来的咸熙年号改为泰始,寓意着新王朝否极泰来,一切从新开始。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自己梦想成真,当然也没有忘了也做皇帝梦的爷爷、父辈们,于是就封爷爷司马懿为宣帝,伯父司马师为景帝,父亲司马昭为文帝,让他们在九泉之下也圆皇帝梦。
自己当皇帝了,自然不会忘了自家的兄弟爷们,于是开始大封司马家族为王,从爷爷辈到兄弟辈,一共封了27个王。
一个叔祖父司马孚,食邑40000户,拜为太宰(为了避讳司马师,把太师改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为帝国名义上的总司令。
6个亲叔叔,食邑10000户不等,持节,都督各地诸军事。
3个亲兄弟,食邑5000户不等,持节,都督各地诸军事。
17个同族的叔伯和兄弟,食邑3000户不等。
司马炎一口气封这么多的王爷,不单单是为了让自家的兄弟过把王爷的瘾,是为了防止重蹈曹魏的覆辙。
想当年,曹丕为了确保自己的嫡传子孙世代当皇帝,对其他的曹氏宗亲进行了刻意的打压,王爷们都变成了高级囚犯。皇室宗亲虽封王却无统兵权,只带有一百多个老弱残兵,而且活动区域不得超出三十里,无诏不得进京,宗王之间不得互相往来。曹丕又害怕宗王久居一地,勾结地方,对抗中央,便频频改换宗王的封地,有时候走在半路上,新的封地诏书又下来了。
曹氏宗亲实力的极度衰弱,结果当司马家篡权的时候,没有一个曹姓王爷能够起兵维护自家的江山,眼睁睁看着大好河山拱手让人。
所以,司马炎大封司马氏为王,一是为了保卫司马家的天下,拱卫皇权;二是对抗强大的士族阶级(对士族阶级不了解的同志,可以看一下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三是感谢司马家族做出的贡献。因为,司马炎明白今天的皇位,早在祖父司马懿和父辈司马昭、司马师两代人的手中即已完成,司马懿的许多子弟为此事都付出了许多辛劳,这个人情债不能够不还。
历史很喜欢开玩笑,封王的目的本来是是为了对抗那些士族中的野心家,防止他们黏贴自己的登机之路。后来的“八王之乱”却证明,野心家都是自家的兄弟,保卫皇帝政权的确是那些被防范的士族。
其实,对于司马炎这样的野心家来讲,谋朝篡位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每个野心家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当自己成为王爷、相国的时候,朝廷给自己再多的赏赐和荣誉称号,那些也只是量的变化,如果没有质的改变,就很难满足自己的野心。
权力斗争是此消彼长的的过程,他不能够保证司马家能够长期强盛下去,曹家没有翻盘的机会,曹家一旦翻盘,即使早已在在九泉之下,恐怕也也不得安宁吧。
而且自己还算英武,面对的孤儿寡母却很孱弱,轻而易举搞定的事情,还是先下手为强的好,当皇帝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如果自己不做,心里肯定不平衡。
从浅显的道理去讲,名分虽然是一个看不见的东西,但是人人都想要,如同现在的小三,即使享受超老婆的待遇,不是依然想被扶正吗?
同样,司马炎即使享受和皇帝一样的待遇,他依然会想把自己扶正,以后干什么都可以名正言顺了,就如同听别人叫自己“爹”和“干爹”,感觉就是不一样啊。
安抚好了自家人,那些帮自己打江山的属下会得到什么?
那谁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呢?
欲知详情如何,且听下节分解。
第五章 升天的小弟们
司马炎让家人高兴完了,接着开始了兑现以前对小弟们加官进爵的承诺了。
第一批,自然是那些跟随自己的爷爷和父辈打天下的老臣。
古代的官府机构机构设置一般分为军事、民政、监察三部分,但是等待做高位的人太多了,面对人多凳子少的难题,司马炎创造性的来了一个“八公”,就是把古代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加上汉代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再加上与太尉职权相同,以往并不同时设置的大司马、大将军混在一起,凑出八个高位,来保证大家都有位子可做。
封骠骑将军石苞为大司马,封乐陵公;
封太保郑冲为太傅、寿光公;
封太尉王祥为太保、睢陵公;
封丞相何曾为太尉、郎陵公;
封司空荀顗为临淮公;
封车骑将军陈骞为大将军,高平公;
“八公”的出现,是历史上鲜见的因人设官的典型,就是为了让这些退居二线的干部,有一个更光辉灿烂、更光宗耀祖的头衔。
“八公”基本上无事可做,而且年事已高,就过起了“杯水车薪”的日子,每天只需要在家里喝喝茶,月底就送来一车的金银财布帛工资。
第二批就是帮助自己登上皇位的资历稍低的权臣。
封镇北大将军卫瓘为菑阳公。
封尚书令裴秀为巨鹿公;
封侍中荀勖为济北公;
封御史大夫王沈为骠骑将军、博陵公;
在这批人中,此次受封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贾充了。
司马炎不会忘记父亲临死之前说的话,“真正知道你的人,是贾老先生啊!”更不会忘记没有贾充的力挺,现在的皇帝就是自己的弟弟了。虽然我今天封他为王,但是我不敢想,他当皇帝,会给自己什么待遇。
参与平叛三起亲曹势力*司马家族兵变中的两起,立功无数;在危难时刻,杀掉曹髦,这个功劳可不是一般的功劳,做了司马家都不敢做的事情;威逼曹奂禅位,让自己顺利登上皇位。
贾充所做的一切,虽然不能够说对司马炎有再生父母之恩,但这些足以让他从卫将军升为车骑将军,加封爵位为鲁公,连母亲也得到了封号,家族真是荣耀无比啊。
此次封赏,司马炎一个封了600多人为公侯,司马昭明白,没有这些老臣的辅佐,自己也许还要奋斗好多年,才能够登上今天的宝座。
在封完了有功之臣之后,对于原来那些文武官员,由于位子有限,于是每人上调了两个级别的工资,并实行高薪养廉,大幅度提高普通国家公务员的待遇;那些被曹魏废除的官员,也全部恢复在魏朝爵位和官位。
废除将领及州郡官吏纳人质于京师的制度。古代为了防止将领前线卖主,一般把将领的父母、老婆、孩子扣押在京城当人质,让将领在前线*玩命。如果前面将领卖主,那么皇帝只好将他的衣服全部烧了,让他一直裸奔下去。
对于一般官吏,谁家有了丧事,可以像大官一样,允许回家守孝3年。不像现在,清明节回家给父母上坟,有时都很费劲。
过了几天,可能司马炎感觉心里不是很踏实,两个级别的工资很难封住他们的嘴,又把自己的私房钱,宫里的奇珍异宝拿出来赏赐了这些官员。
为了进一步以德服人,司马炎下诏让已成为陈留王的曹奂载天子旌旗,行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称臣,给曹魏后人留足了面子。
赐刘禅子弟一人为驸马都尉,解除了对汉室子弟的禁锢,也许他们出仕做官。
这些措施不但缓和了朝廷内患,尤其是消除了已成为司马氏家族统治对象的曹氏家族心理上的恐惧;而且还安定了蜀汉人心,进而为赢得吴人的好感,为以后晋灭吴,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司马炎知道封赏只能够解决表明的问题,在门阀士族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只有将士族子弟纳入到公务员系统中,才会得到士族对朝廷的衷心支持。
首先,继续推行为士族子弟量身定做的公务员选举制度——“九品中正制”,让士族子弟人人有机会做官。
关于“九品中正制”,最早提出这个思想是东汉的班固,他将古今人物分九等,提出了人才的九品思想,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
由于当时还没有现在量化的考试标准,只能够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来当典型,根据自己的才能来评定级别。
一、上上圣人类:像伏羲、神农、皇帝、唐尧、周公、孔子等。
二、上中仁人类:女娲、比干、孟子等。
三、上下智人类:鲍叔牙、百里奚、子贡、范蠡等。
四、中上类:愚公、老子、伍子胥、勾践、商鞅等。
五、中中类:齐桓公、扁鹊、孙子、吕不韦,荆轲等。
六、中下类:吴起、苏秦、张仪、秦始皇等。
七、下上类:易牙、庞涓等。
八、下中类:夏桀、末喜、秦二世等
九、下下愚类:蚩尤、共工、后羿、商纣、妲己等。
这个标准也只是一个参考,里面人物的排序,现在的人物可能不理解,比如后羿排在下下愚类。
选拔制度的执行,是先在各郡设置中正,任中正者本身一般是九品中的二品即上中品,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据这些评论的标准,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
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上品类别却只有二,即上中品和上下品。上上品无人能得,那是留给圣人的位子,形同虚设,故二品实为最高品。
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中正评定的品第又称“乡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