旻宁最终选择的吉日是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公历的1820年10月3日。
深秋的第一缕朝阳投向北京,顿时将紫禁城装点得金碧辉煌,金水桥下的御河水清澈碧绿。阵阵秋风拂过,疲惫的各级大小官员心情开朗起来,因嘉庆帝逝世而积郁于心底的哀戚之感一扫而光。
紫禁城一改终日忙碌的气氛,笼罩在庄严肃穆之中,清入关后第五次登基大典即将举行。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旻宁是清入关后第六代君主,怎么是第五次登基大典呢?
原来,旻宁的父亲嘉庆皇帝没举行登基大典。嘉庆当皇帝时,父亲乾隆还活着,乾隆搞了一次传位大典,把皇位直接传给了他。到道光登基之时,绵延不绝的大清国已经整整85年没举办过登基大典了。
朝廷里活着的人没有一个经历过登基大典,更不知如何举办。无奈之下,负责登基大典的礼臣们翻出尘封已久的档案,仔细查找,反复研究,方才确定了典礼的每一个细节。
午门外排列着皇帝大驾,驯象、仗马整齐侍立,太和门内外分列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乐队,太和殿前广场文武官员顶翎辉煌,按文东武西原则,分班肃立。在太和殿御座南正中案上,陈放着皇帝宝玺。大殿内外香炉里名贵香木轻烟缭绕,异香飘渺,仰望大殿,犹如天上宫阙。
已经穿上皇帝礼服的旻宁在内务府大臣、礼部堂官、内廷侍卫的簇拥下乘舆由北而来。此前,他身着孝服向嘉庆帝灵位行三跪九叩礼,又着龙袍向皇太后行礼。当乘舆行至保和殿时,嗣皇帝降舆,步至中和殿升座,首先接受领侍卫内大臣的叩拜。
礼部尚书在例行公事、检查全场准备情况后,至中和殿奏请嗣皇帝即位。旻宁在侍卫近臣的簇拥之下,缓步走向太和殿。
全场鸦雀无声,只有秋风拂动,旌旗猎猎……
改朝换代了!现场的所有人思绪万千……
但是,他们之中有谁能想到呢?中国历史即将随着他的脚步,进入晚清时期,进入跌宕起伏、剧烈变革的社会转型期。
旻宁入太和殿,升座,即皇帝位。
此时,殿前三声鸣鞭,五凤楼上钟鼓大作,鸣礼官高声赞道:“跪”!上自礼绝百僚的亲王、贝勒,下到六部九卿、科道翰詹各级官员,均屈立于太和殿前、旻宁脚下……
旻宁宣布:年号道光,以明年为道光元年。
道光帝成了中国这一艘大船的掌舵人,他踌躇满志,想一展宏图。他将带领中国走向何处呢?他能驾驭这条创伤累累的大船驶出暗礁密布的激流险滩,进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境界吗?
请看:遗诏风波。
二、遗诏风波(1)
“乾隆身世”是清宫疑案之一。乾隆皇帝究竟出生在哪里,是避暑山庄?还是雍和宫?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道光帝跟军机大臣围绕着这个问题各执一词,尖锐对立。这可不是学术上的探讨与争鸣,这是关系着皇室体面血统的大事。
“遗诏事件”是皇帝故意找茬,有意为之;还是军机大臣糊涂混蛋,把事情搞错?层层迷雾引发了此起彼伏的君臣博弈。最后,这幕闹剧以军机大臣彻底垮台剧终。一朝天子一朝臣啊!道光帝此举不仅成功改组了政府,还确立了新王朝的施政风格。一场宫廷政治风波将会给朝野上下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
道光登上皇帝宝座仅仅十天,朝堂上就发生了一场大风波,皇帝跟军机大臣翻脸了。一方义正词严,咄咄逼人;另一方满腹委屈,不甘示弱。双方对立的焦点是“乾隆皇帝到底出生在哪里”?结果自然是皇帝大获全胜,两位领班军机大臣被撵出了军机处。而乾隆皇帝到底出生在哪里呢?直到今天也没有搞明白。
其实,这场风波并不是为了搞清楚“乾隆皇帝的出生地”,而是道光皇帝对军机处的一次大改组,也可以说是对政府的一次改组。所谓“乾隆的出生地”问题,不过是个引子或借口。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新皇帝上台,先帝所用的大臣往往要被清洗撤换,严重点儿的恐怕身家不保。这就是古语所说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人们一般容易生出“世态炎凉”、“人走茶凉”之类的想法,其实,事情并非这样简单。
每个皇帝的执政风格不同,对大臣的要求自然不一样;而且,新皇帝上台之初豪情万丈,要做出一番事业,总要有一批善于领会、理解和执行的亲信。原来先帝使用的那帮暮气沉沉的大臣自然在淘汰之列,所以,上台之初的道光皇帝首先改组军机处也不足为怪。
为什么从军机处入手?
这要从中国的皇帝制度说起。中国的帝制创立于秦始皇,基本体制是皇帝之下设置宰相,总领百官,治理天下。也就是说,皇帝和文武百官之间隔着一个宰相,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相当大。打个比方讲,皇帝是法人代表,是董事长,宰相就是总经理。但是,这个董事长与总经理常常发生矛盾,董事长对总经理既不放权、也不放心,所以,明朝就废了宰相,这就成了董事长身兼总经理。
这样一来君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巩固。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什么弊——累。毫不夸张地说,从此皇帝就成了天底下最辛苦的人,每天必须研究几十道总共几万字的奏折,立即形成对策下发,每天还得召见几拨中央及地方官员,这对皇帝智力和精力的要求几乎达到了极限。繁重的工作无人可以分担,也没人敢分担;又没有人可以诉苦,皇帝就是累死也没人心疼,你给自家干活,你累你活该,找谁诉苦去?当然,皇帝若不想把国家治理好的话,另当别论。
累固然难以承受,但更严重的是即使累死也干不完。所以,明朝后来设立了专门辅助皇帝的机构——内阁,帮助皇帝做些决策。这样看来,内阁的一把手不就是不叫宰相的宰相了吗?对,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这么说,看来,明朝废宰相废得不彻底。比较而言,清朝做得较为彻底。
【国之军机,官之枢纽】
雍正七年(公历1729年)时,雍正帝借口对西北用兵,绕过内阁,设立了一个临时###的辅佐机构——军机处。实际上,从那时起,军机处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处,不是国家的正式衙门,举国上下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没有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官员归军机处领导,它仅为皇上服务,军机大臣只有六七个人,下有十几个军机章京,作为军机大臣的僚属,连个正式的官署都没有。军机大臣由皇帝从中央各部长官中指派,保留原来待遇,入军机处办事。为什么还保留原来的待遇呢?因为军机大臣本身不发俸禄,依然领取原来的俸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遗诏风波(2)
虽然说,军机处是临时机构,但直到宣统三年(公历1911年)才裁撤,存在达182年之久,大概是世界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临时”机构了。
为什么延续如此之久呢?
因为这个机构对维护皇权,保证国家机器顺畅运转太有利、太有必要了,皇帝离不开它。
军机大臣主要有两个职责:
1、替皇上写圣旨,然后下发各地执行,这个权力不小;
2、当皇上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可以提出建议,这个权力就更大了。由此可见,军机大臣直接影响或左右皇帝。
有了军机处,皇帝的工作量大大减轻,能够从日理万机中解脱出来了。
正因为军机处不是个正式衙门,所以,没有一般衙门的暮气;人少,反倒提高了办事效率;没有属官,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帮派势力,对抗皇权。
可见,军机处既可为皇上分劳,还不致威胁皇权,它既是皇权的工具,更依附于皇权而存在。
军机处没有官署,皇帝借给他一间半房,不够,后来又借了三间半,凑成五间。既然是借,当然不会把好房子借给它,军机处就设在紫禁城里的隆宗门东,乾清门西,一溜平房,紧挨着皇宫内廷的大墙。军机大臣昼夜值班,有些十万火急的军国大事,哪怕是半夜,也要请示皇帝,所以,军机处离皇帝的寝宫——养心殿和“天子正衙”——乾清宫都很近。
现在到故宫参观的人看了军机处旧址,无不大失所望,原来威名赫赫的军机处居然这般局促简陋!其实,前些年军机处还是个小卖店,大概五六年前,故宫才恢复了军机处的原貌。
军机处虽然是个临时机构,没有俸禄,甚至连办公地方也没有,但是军机大臣却是个炙手可热的职位,因为一旦成为军机大臣也就意味着成了皇帝的亲信,前途无量自不待言。虽然待遇不高,仍拿原任职务的俸禄,但哪省督抚进京敢不拜见军机大臣?天一热,各地官员纷纷奉上“冰敬”(降温费);天一凉,无数笔的“炭敬”(取暖费)入了腰包。
清朝的政治很特殊,中央官员地位的高低不是仅看品级,而是看他跟皇帝的关系远近。无疑,跟皇上最近的就是军机大臣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沟通皇帝与全国官员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时人们私底下也称首席军机大臣为“宰相”。
道光继位之初,接收了他父亲嘉庆皇帝军机处的原班人马。嘉庆在位时,也曾经豪情万丈,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再来一个“康乾盛世”。虽然勤于治理,但嘉庆治国无方,越忙活,效果越差,加之年龄不饶人,精力越来越不济,最后也就懈怠了。于是就用了这班“泥瓦匠”军机大臣,帮他和稀泥,东涂涂,西抹抹,粉饰太平。
道光继承大统后,此时的首席军机大臣托津已经66岁,二把手戴均元已有75岁高龄。道光帝多大年纪呢?39岁。君臣之间年龄悬殊,隔着好几条“代沟”。而且这样一班人能力不大,脾气却不小,经常倚老卖老,对新皇帝也没做到毕恭毕敬。所以,道光帝意识到军机处得换换血了,这些人非调换不可。再说,皇帝都更新了,军机大臣也不能亘古不变啊。
但是,撤换军机大臣终究不是件小事,他们那一个人不是位高权重、根深脉长,不是想撤就撤,撤就撤得了的。要想撤得漂亮,总得言之成理。这个理由去哪里找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二、遗诏风波(3)
出乎意料的是,道光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在登基大典举行完的第十天,嘉庆二十五年九月初七,道光就抓住了“遗诏事件”,以此大做文章,从而成功撤换领班军机大臣。
按照惯例,每位皇帝驾崩后,都要以他的名义发布一道“遗诏”,以示对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期望。说是“遗诏”,实际上是新皇帝命军机大臣以先皇的口吻拟定的。
嘉庆皇帝死后,道光皇帝命军机大臣拟嘉庆遗诏。因为嘉庆死在避暑山庄,故遗诏中免不了提及此地,其中遗诏中有这样一句话:“况避暑山庄为皇考降生之地”。所谓“皇考”就是皇帝已故的父亲,这里的“皇考”指的是嘉庆的父亲乾隆,此话的意思是乾隆皇帝生于避暑山庄。起草者的用意无非是以此烘托该地的神圣气氛,却无意间触及了一个异常敏感的问题——乾隆皇帝到底生在哪里?是嘉庆遗诏中所提到的避暑山庄吗?
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是翰林院编修刘凤诰。《遗诏》经道光皇帝批准颁告天下,文武百官都没挑出什么毛病,一切顺顺溜溜。可问题就偏偏出现了。一个在诺大的京城,官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七品芝麻官——翰林院编修刘凤诰开始发问了,他又怎么会有如此的洞察力呢?
原来,清朝每个新皇帝上台后,都要主持编写前一任皇帝的《实录》,记载先帝言行功业,以备借鉴和纪念。在二十多年前的嘉庆初年,刘凤诰参加了编纂乾隆皇帝的《实录》,最早发现了关于乾隆皇帝出生地的分歧。当时,人们多认为乾隆皇帝生于避暑山庄,不少歌颂避暑山庄的诗都曾提到这一点。刘凤诰一整理史料才知道,乾隆皇帝自称生于雍和宫,且在自己的诗集中就说过三次。
相当矛盾!一个人不能有两个出生地啊!于是,刘凤诰将此矛盾上交,将球踢给了嘉庆皇帝,请他圣裁。到底是避暑山庄还是雍和宫,请嘉庆皇帝选一个。
嘉庆皇帝也感到意外,他原来也以为父皇生于避暑山庄,并且嘉庆也写过这样内容的诗歌。翰林院编修刘凤诰把乾隆诗集中自称出生在雍和宫的地方都夹上黄签,呈送嘉庆审阅。嘉庆皇帝一看既然父亲自己说生于雍和宫,那就雍和宫吧,于是《乾隆实录》中采用了乾隆出生于雍和宫的说法。
可以说,嘉庆皇帝根本没有重视这一问题,也没有予以解决,因为《乾隆实录》虽然采用了生于雍和宫的说法,但《实录》只抄写五部,放于紫禁城、圆明园、沈阳故宫等地,别说老百姓不能看,就连军机大臣一般也无权查看,而对社会上流传的乾隆生于避暑山庄的说法并未加以禁止、纠正,甚至连嘉庆公开发行的《诗集》中关于乾隆生于避暑山庄的说法也未作调整修改。君臣都没拿这个问题当回事,时间一长也就淡忘了。但是,如今《嘉庆遗诏》重提乾隆皇帝出生在避暑山庄,这轻松一笔又翻出了陈年老账。
【陈年老账,新祸根源】
对于乾隆皇帝出生地的分歧,刘凤诰最清楚不过了。他之所以最终下定决心举报这一问题,还在于他与此时主持军机处的托津有着较深的过节。
刘凤诰是个才子,字写得好,文章漂亮,殿试中过探花。但是一副名士派,架子大,又好饮,经常耍酒疯,人缘、口碑都不大好。嘉庆十四年他主持浙江乡试(考选举人的考试),受人之托,将两位考生安排在相邻的位置,为什么要安排在一起呢?说是互相照应,实际上就是作弊。为此被人告发,经审理,判了流刑(流放之刑)。 。 想看书来
二、遗诏风波(4)
关于把刘凤诰流放到哪里,这里面有个小插曲:嘉庆本来已经定了把刘凤诰流放新疆伊犁,不知道谁在嘉庆皇帝跟前嚼舌头,说近些年新疆不比从前了,发展得不错,经济搞得好,风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