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人成才的障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反思:中国人成才的障碍-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选择专业方向(2)
之后,L回到自己的高中母校———重庆市长寿中学学习,随后参加高考,以644分的高分实现了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愿望。“兜了5年的圈子,现在能如愿以偿地开始学建筑,我很幸运。”L坚持认为,过去的5年不是遗憾,相反,那是自己的一笔财富:“除了学习成绩外,我锻炼了能力,增加了社会阅历,多结交了朋友;作为一名工科学生,我的思维也变得更加缜密严谨……”
  像L这样经过一番曲折才找到自己喜欢并适合的专业,其实是很正常的。对一个专业的真正了解往往是在对这个专业有了更深入的接触之后,这确实需要一个过程。国外的中小学采取课程广博的教学理念,正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多接触和深入了解各种专业乃至各种职业,并不断地排除那些了解了之后就不再喜欢的专业,以便最终能把自己的专业兴趣集中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上。相较之,在我国的高中阶段,除了高考科目,其他课程几乎不开,所以很少有学生能真正了解自己的专业兴趣和职业意向,因而导致了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
  从个人来看,兴趣也会随着人的年龄而不断变化,结果是有些以前有兴趣的事情变得没兴趣了,以前没兴趣的倒很可能成为新的兴趣中心。有的兴趣虽然能保持终生,但由于自身资质所限,或是无法以此维持生计的原因,则只能成为业余爱好。能够把兴趣同专业、职业结合为一体,成功的希望就很大。
  现在,我国大学在对待学生专业转换上尽管比以前要宽容,但仍然不如国外大学那样自由度大。在欧美高校里,学生转换专业甚至转换学校都非常普遍,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西方人认为学生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是学生的基本权利。在西方的高校,只要写明转系的原因,拿到原专业“同意放人”的签字以及新专业“同意接收”的签字就可以了。譬如在英国,只要说服学校相信你有能力读完要转去的系,学校随时可以放行。
  相比之下,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仅仅允许本专业成绩突出的学生适当转专业,而实际上更需要转专业的,却往往是那些对本专业实在没兴趣而不可能学出好成绩的学生。
  由于对多数学生来说转换专业还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致使很多选错专业的学生不得不将错就错。正是我国这种缺乏弹性的教育制度,使很多学生不仅要把自己的大学时光花费在这个不喜欢的专业上,而且要把今后的事业也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成功的角度看,对于那些所学专业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只是勉强学的人,最终是很难在这个专业上有大作为的。
  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是选择调整自己努力适应,还是选择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一般人考虑到高考难、换专业难,往往多是选择比较保险或代价最小的方案,即先勉强学完这个不喜欢的专业,然后为了改变专业去考研,或是选修第二专业,或是选择专业不对口的工作。这种曲线换专业的方式显然要付出两大成本,其一是大学四年的时间成本,其二是学习新专业不成功的风险成本。
  发达国家的学校多在中小学阶段即实施选修制度,这使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这个选修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自己真正兴趣的过程,最终的效果则是围绕自己的人生目标打下相对应的基础。
  高中毕业生在选择专业时的无知与盲目,导致大学所学专业并非自己所爱的普遍现象,是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忽视职业教育带来的必然结果。由于中小学阶段省略了很多课程和社会实践,致使个人在面临专业选择时对专业和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我国高中毕业生对专业的陌生、大学生在大学毕业之际对职业的陌生,意味着我们培养的学生在专业和职业的发展上起步晚,因而必然导致在成功的道路上明显落在发达国家同龄人之后。
  尽管少年是生活在未来无限的潜力和可能中,可到了青年时期,一切因素都变成有限。从表面上看,我们在中小学阶段好像比别国的同龄人走得快,但可惜我们没有正确的目标,盲目地走在与成功无缘的道路上。也就是说,我们的很多孩子在中小学乃至大学阶段都是在成功的阶梯上奋力攀登,但却在大学毕业时才发现梯子搭错了墙。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选择专业方向(3)
如果上完大学才想到原有的专业不适合自己而要换专业再读大学,从时间看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或者说是一种高成本的付出。这也显示出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根本性缺陷:没有让学生在选择专业之前掌握一种最重要的本领,即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
  有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有40%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原因是选专业时,不知自己的真正兴趣,不知所选择的专业与自己是否相适应。专业选择的不当往往是由于盲目性或功利性,对于没兴趣的专业要做到学业出色很难,取得事业成功就更难。因此,最终结果是加大了事业成功的时间成本。
  恰当的专业选择是成功的基础
  美国科学家爱德华·阿德尔伯·多伊西因成功分离出维生素K并确立了化学结构,而获得194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多伊西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他曾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工程学院,后因成绩平平,转系去试读他所喜欢的应用科学院的生物化学专业。在这里,他才释放出自己的才华。
  多伊西出生于美国的严重经济危机期间,当时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但一些工程技术人员由于其不可或缺而工作都相对稳定。由此,多伊西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成为一个工程师。从多伊西的中学时代开始,他的父亲就严格要求他去学好学校规定的那些功课。但是多伊西爱好广泛,尤其对生物、化学和物理等方面的课外读物有着极大的兴趣,他还热爱哲学与伦理学方面的书籍。多伊西从小就有这样一种本领:既能把精力投注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又能对自己并不热衷的功课应付自如。所以在整个中学时代,多伊西保持着中等偏上的成绩水准,他的父亲对此情况也觉得颇为正常,对多伊西的兴趣爱好并不多做干涉。
  多伊西17岁那年考大学,尽管他热爱生物化学专业,但因父亲坚持己见,无奈报考了伊利诺伊大学的工程学院。但是,大学的功课应付起来却不像中学时代那样轻松自如,多伊西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只勉强达到每门及格。得知多伊西不喜欢学工科,在一位导师的过问下,多伊西如愿以偿转系去自己所喜欢的生物化学专业试读。
  伊利诺伊大学规定,转系生必须补修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多伊西凭借自己深厚的积淀,不仅没有补修,反而在考试中提出许多颇有见地的思想方法,成绩名列前茅,使众师生对他这个插班生刮目相看。
  年仅20岁多伊西就获得了学士学位,此后,他一边在哈佛医学院任助教之职,一边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两年后,他又以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很快成为生物化学界公认的后起之秀。25岁的多伊西开始在华盛顿大学任教,并进一步在哈佛大学攻读他的博士学位。仅用一年时间,他就通过了博士论文,成为一名有国际知名度的青年学者。此后,他一直不懈地进行着研究,并最终获得了生理学和医学的诺贝尔奖。
  从多伊西选专业的过程不难看到,兴趣是学业成就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兴趣才会有精力的投入和灵感的激发。当然,对于某些志向和兴趣不稳定的人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在不同的年龄会出现不同的兴趣,一个专业的学习年限还没完成就有了新的兴趣。对于这类定型较晚的人来说,其实不一定要转换专业。更何况,最容易成功的科学发现往往是在交叉领域和交叉学科。实际上,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往往是新知识结构的增长点,也是原创性发现的集合点。
  德国科学家伊文·内何是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他最初是学物理的,后来转向生物学研究,最后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他的经历说明,专业上的多次选择并不意味着是走弯路,多学科的背景更有利于成就大业,关键还是自身的兴趣与专业的投入。对于成功之路来说,无论干哪一行,有兴趣才能走得更远。
  波兰科学家罗德·霍夫曼是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当初在哈佛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将研究方向转为有机化学。他在康奈尔大学和伍德沃德教授一起,把简单但有效的对称性和成键理论用到协同反应中,被称为著名的“伍德沃德—霍夫曼规划”,作为现代有机化学和量子化学的重要成就,推动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和人工合成药物的应用。在1981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他又在兴趣的指引下开始了新的探索———对无机和有机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性研究。

2选择专业方向(4)
维尔切克在普林斯顿大学念的是数学系,但对物理学也非常关注,当他与年轻的物理学教授戴维·格罗斯进行了交谈后,他的物理学家生涯也就开始了。1973年,22岁的维尔切克与32岁格罗斯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同一期杂志上,哈佛大学物理系24岁的研究生波利策也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在论文中独立地提出了夸克的“渐近自由”理论,这项研究成果使他们三人分享了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事实表明,跨学科的研究背景确实有利于开拓性的发现。独创往往来自于把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并构建出更新颖的组合,即具有把事物并置的能力。这种能力,意味着在探查不同领域之间隐含的共同性特征时,能感知到两个完全独立领域的相似之处。
  三位物理学家的专业选择
  朱棣文的选择
  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朱棣文是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从小绘画很好,他父亲由此认为他应该学建筑,但是朱棣文自己喜欢的是物理。父亲反对的理由是,“学物理是无法生存的”。朱棣文上高中时发现,有些思想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来证明,然后进行调试,他感到“这实在太有趣了,实验是最后的裁决者。”可是父母并不看好他的未来。朱棣文最终还是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了学物理,而他父亲当初肯定没想到儿子后来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此看来,很多时候,父母无法预知什么道路才真正适合自己的孩子。
  霍夫特的选择
  荷兰科学家杰拉尔杜斯·霍夫特是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霍夫特的父亲曾经很希望儿子能当工程师,可是霍夫特从小渴望当科学家,他想飞机轮船都有人发明了,当工程师没啥意思,而物理学的核子、原子没多少人懂,他觉得自己聪明,有能力了解那些一般人不懂的东西。因此,霍夫特选择了学物理。
  康奈尔的选择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埃里克·康奈尔教授是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康奈尔在回顾走过的道路时认为,即使在选择目标的过程中遇到挫折也不要太在意。康奈尔喜欢做有挑战的事情,他最初是学理科的,可上大学时中途休学,改学中文和东亚文化,还曾跑到台湾教英语。最终康奈尔还是回到了物理上,这是因为他发现自己还是更能胜任物理工作,而且这个挑战更大。
  成功的方向一般是既与自身条件相符又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投。如果喜欢打篮球,水平还挺高,可是个子太矮,那就只能放弃打篮球作为职业而只是作为业余爱好。如果长相身材过于欠佳,却喜欢表演,不如换点别的行业。其实自身的长短优劣是相对的,个子矮小而篮球打得好的人,球艺虽然暂时还能在学校里称王,以后却无法有大的发展。所以,能使未来有大发展的方面,并不一定是现在的长处,应该尽早寻找到自身有长远发展潜力的方面。
  完善自我的前提是要发现自我,尽早发现和培养兴趣,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加以发扬或弥补,清楚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遗憾的是,我国现在的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环境都没有给个体太多探索自己的机会。
  我国教育的缺陷带来的不仅是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也是个人生命资源的浪费。对于学生来说,中等教育阶段学校没能为学生提供了解自己专业兴趣的实践机会,高等教育阶段学校又没有给学生重新挑选和更换专业的机会,这些都无疑加大了个人成才、成功的成本。
  

3选择职业方向(1)
我国学生的职业探索期,没考上大学的多是从高中毕业开始,考上大学的则是从大学毕业开始。与发达国家的孩子相比,我们的职业探索期开始得太晚。
  盲目求职现象
  北森公司与新浪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开展的“第一次就业调查”的结果表明:33.2%的人是“先就业后择业”,1/3以上的人把第一份工作当成职业的跳板,而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是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大学生就业后1年内,有一半的人换了工作;两年内,有近3/4的人跳了槽。而且,在寻找第一份工作时,有24.6%的人完全没有考虑过职业规划问题,66.8%的人考虑过但不全面,只有8.6%的人比较充分地考虑了职业规划问题。
  许多人在失业、就业压力下,把“找到工作就行”作为最高指导原则,盲目就业。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和正在从事的工作没有什么关联,而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正在从事的工作也没有关联。”
  为了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需要进行未来职业规划,包括分析自身的性格、兴趣、知识结构和擅长等多方面的特点,弄清楚自己的兴趣和擅长之间的关系,还要区分自我期待、家庭期待和社会文化期待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的学校社会化过程缺乏对个体在环境适应、社会交往、独立意识、自立能力等方面的足够训练,而社会的实际生活又对个体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提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