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亿万富翁的成长传奇:奋斗李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5岁亿万富翁的成长传奇:奋斗李想-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2005年的25倍。”这个时候,他的知名度还颇为局限。当时李想分析了市场格局:“像赛迪网、天极网属于行业型的,我们是面向最终用户的,我们前面最大的可能是‘太平洋’,剩下几家竞争力差不多,但是我们赚钱能力稍微差一点,所以我们把自己放在第三位,第二是‘中关村在线’。”
  几天之后的5月14日,央视的《对话》播出了围绕80后创业群体的节目,节目中包括Mysee直播网总裁高燃、北京爱航工业公司首席架构师茅侃侃,以及北京康盛创想CEO戴志康和他,这无疑引起了观众的兴趣。相对而言,“泡泡”的业务更成熟一些。李想发现,之后几个月内,他的故事出现在了超过200家媒体上,几乎每一天都有媒体进行报道。
  就知名度的命题,李想2007年6月在接受网站访谈的时候有一番话:“很重要的不是为了曝光而曝光,我们目的是非常明确的……过去的时候像惠普、索尼不会在我们上面做广告……我们品牌上升了一个很高的台阶,我们和其他的IT网站成了一个不相上下的网站,有些厂家愿意在我们上面投广告,愿意付这样的费用。或者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融资的价值又最少提高了一倍。”

第三章 创业初期的艰辛(5)
虽然此前,一直通过自身积累滚动发展,但是到2006年的时候,李想才开始计划融资,他希望投资方的介入能够使得公司在内控、财务、管理等方面得到提升,计划出让20%~25%的股份。
  2007年11月有消息称,“分众”以12亿人民币收购泡泡网。两家对此反应都颇大,李想表示,“12亿卖掉泡泡网的行为和卖国贼没什么区别”,这让网络编辑高兴不已,一个很好的标题。
  2008年6月27日,澳洲电讯宣布,收购皓辰传媒及泡泡网(PCPOP/Autohome)两家公司各55%股份,收购金额没有公布。随后李想表示,“我们已经提供了非常好的用户体验。澳洲电讯的广泛经验和资源将为我们的团队提供更强的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用户。”
  此后有消息称,澳洲电讯预付金额为760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496亿元),如年内两家公司业绩达到预期,将支付剩余少量现金。收购后的新业务仍计划在未来上市。此前的2006年8月,澳洲电讯曾经以254亿美元收购了搜房网51%的股份。到了2008年7月,表情轻松的李想在接受网站访谈时总结:“其实这两家是一个非常好的互补,因为泡泡网一直在个人消费领域努力拼搏,皓辰传媒在企业级客户里做得是最好的。另一方面,包括在销售经验方面他们比我们强很多。”当然他也点明了一点,“在澳洲电讯进来之前,我在公司原有的股份不到三分之一”。无疑,这不只是一个人的成功。
  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在问及现在“汽车之家”和泡泡网的营收时,李想透露,两个加在一起的收入每年会超过一个亿。到10月,皓辰传媒和泡泡网已完成合并,原皓辰传媒CEO王超出任新公司CEO,原泡泡网CEO李想出任新公司副总裁,之后将更多涉及到汽车平台业务。李想透露,两家公司的财报,明年才会合并在一起。
  说到这里所有人都会不禁问道,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李想的盈利模式说起来很简单,无非是靠内容和服务吸引用户,访问量大了以后,自然就有广告登门,但要真正做好这两点却得靠真功夫。
  李想说PCPOP网站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原创的,而不是别人的“拼盘”,身居中关村,让他们每天都能关注市场的最新动态,另外厂商也会把最新的产品拿来给他们测评,因此和别的网站比起来,他们的专业性特征明显,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另一方面,这些年市场消费行为也在发生变化。原先顾客要买一件商品,可能到电脑市场转上好几天,而现在更多的用户可以先在网上找到想要的东西,寻到一个便宜的价格,谁的网站专业性强,更新速度快,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眼球。
  除传统的广告收入外,去年李想又开拓出新的收费模式——渠道服务,换句话说,就是经销商在PCPOP网站上租摊位卖东西。“这笔账太好算了,在网站上,一个手机的流量顶得上卖场一半的流量,而这一半流量只光顾你一家,而且没有人员成本,一个摊位每个月6000~7000元,对经销商来说每天卖一台手机成本就够了,经销商何乐而不为?” 为了使收费更务实,下一步他们准备采取类似百度竞价排名的方式,也就是取消摊位费,按效果来收费。李想说:“我们会计算出多少个点击会产生一个购买量,平均下来一个点击多少钱,按实际点击量来收费,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只要访问量增加,我们的收入就能成比例增长。”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创业初期的艰辛(6)
眼下渠道的收入和广告收入还没法比,但李想坚信,再过两年渠道的收入就会大幅提升,和广告收入分庭抗礼。
  李想的另一个创举就是做一个汽车人。在2002年年底的时候,几个创业伙伴就想到了创办汽车网站;但是这个时候仅仅是一个想法,“泡泡”当时不足以支持这样一个设想。
  2003年,李想买了一辆蓝色的POLO,那个时候他还不会开车,车是让别人开回来的,后来将POLO下放给了还在上学的女友,换了宝马3系。在这个过程中,李想喜欢上了汽车。
  2005年的时候,遵循他对IT类网站的认识,2008年7月在IT业内的一项访谈类活动IT龙门阵上,他回顾说:“我觉得所有的汽车网站做得非常糟,所有的资讯都是从报纸和杂志上转载的,包括产品库都做得一塌糊涂。当然,2005年的时候,创办汽车网站的时机已经相对成熟。”
  最初的团队有10个人,其中有四名成员没有驾照。于是,李想安排他们去学习,之后这一团队的成员又开始拿场地赛驾照、拉力赛驾照。
  第一个网站名字叫“泡泡”,李想后来有了反思,虽然好记,但是给人不专业的味道,因此取第二家网站的名字非常仔细,“汽车之家”实际上部分也是从搜索的角度来考虑。“汽车之家”(autohomecn)于2005年6月1日正式开通。
  2008年7月,在艾瑞新营销年会上,李想表示:“我们两年的时间成为汽车类网站浏览量第一,包括所有汽车配置网站的第一名。”打开他的网站,“汽车之家”下面写着:“第一汽车互动媒体。”他谈了自己运营“汽车之家”的经验:“最开始的时候,你要获得非常优质的用户群,当获得优质的用户群的时候,其实互联网和其他的媒体最大的不同是互联网有一个非常好的口碑影响。”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了解用户,一定要把用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用户喜欢看的东西。”这显然是有所指的。他说:“很多家这样的汽车网站,在做一项测试,比如说绕桩的测试,其实跟用户什么关系都没有。还有的网站没有事儿讲汽车到底有几个气门,这根本不是用户想听的事情。客户关心的是这个车有一个架子,到底能放进去可乐,还是能放进脉动。”
  从他的分析看,汽车网站还属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领域,他表示在“汽车之家”之前,没有一家汽车网站在周六、周日更新,当然,这恰好是家庭为决策购车重要的访问时段,更重要的是连续地更新提升了媒体的可信赖度。
  李想无疑也借鉴了IT网站的经验,“我们就提出来要把每一个IT产品做成一个网站,”每一款手机,每一款汽车,他所谓的网站实际上指的是专题,他认为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是证券类网站,因为每一只股票都有一个对应的专题。“你去百度和Google搜任何一个车,我们的一定在前两名。”李想自信地说。
  2008年11月,李想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表示,“汽车网站的数量太多了,大部分都是垃圾。” 而当问及竞争对手的时候,他说:“最大的对手其实还是自己,如果非要算的话,应该是太平洋汽车网和爱卡汽车网。”
  不要低估这个年轻人的报负,在IT龙门阵互动环节中,他说:“在‘汽车之家’是惟一一个没有美女图片的网站,‘汽车之家’一张都没有,只要你做的产品够好,其实可以不需要这些东西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章 创业初期的艰辛(7)
专业成为垂直类网站的竞争门槛;就中国互联网企业而言,怎么保证自己的生存,做QQ、新浪、百度们做不了的事情呢?当然博客是个例外,第一,博客没有任何技术门槛可言。第二,门户网站有现成的用户和更强的执行力,所以博客专业网站注定没戏可唱。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没有什么创意是不能复制的。而对于互联网企业,真正可以建立壁垒的门槛只有两个,一个是技术门槛,一个是专业门槛。能够拥有技术门槛的企业很幸福,不过国内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不多,掰手指头数数也就包括百度在内的几家,以搜索网站为代表,复杂的数学算法和技术经验是个很大的门槛。
  做具备专业门槛的网站就是“泡泡”和“汽车之家”目前在做的事情。门户网站也在做IT频道,但是门户网站的编辑对于数字产品的了解和对于数字产品用户需求的满足,就肯定不如专业网站的编辑。所以,专业成为垂直类网站的竞争门槛。不过,专业网站之间各个都是红海,到头来,除了可以避免门户网站的侵蚀,保证自己的生存空间以外,还要面对专业网站之间看起来雷同的竞争,而雷同竞争背后的胜利者,一定是一个不按常规出牌且拥有超群执行力的团队。
  实际上,李想读懂了问题的关键,澳洲电讯控股之后,他在接受访谈时说:“在我看来以广告为主的垂直网站,你如果说它是IT,不如说是以广告为主的垂直业务网站。”
  他进一步指出:“在我看来其实只有三家在竞争。一个是澳洲电讯控股的部分,包括搜房,包括泡泡网、“汽车之家”,包括皓辰传媒,接下来是PConline,还有CNET,主要是这三家。”在谈到搜房的时候,他说:“现在看来澳洲电讯是有大智慧的,因为搜房这样的资源只有一个,拿走了就没有了,不是可以去复制的。”
  延续这个思路往下分析,实际上网络广告大部分来源于房产、汽车、IT和金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快速消费品广告。门户网站的综合性,使人们对这个问题看得比较模糊,当然广告主不会增加。
  不用李想提示,我们也能认识到一种趋势: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买汽车的人往往都上汽车网站,远远超过报纸杂志。在汽车厂商的调研当中,互联网变成所有来源的第一,远远超过电视,而且在这第一来源里面,其中几家网站占据垄断的位置。
  厂商的广告收入只是一部分,李想强调,经销商跟用户的沟通意识比想象中积极,卖保险、机油的,还有售后服务的,愿意为车主提供折扣。换句话说,汽车网站可以给用户提供很大的附加值,但关键在于,汽车网站在产业链中的重要位置。
  同IT一样,除去品牌广告之外,由于用户访问垂直网站的目的非常明确,因此流量转化成收入的比例很高。“汽车之家”还有一块虚拟网店的业务可以拓展,吸纳诸如4S店,或者卖场的经销商,李想也用B2B2C来概括。
  反过来说,李想一开始就十分适应运营这类网站。李想有一个定律:只要多做5%,就可以变成突出的和领先的。突出的和领先的所获得的结果和回报可能就是200%。
  李想要求在泡泡网发出的文章一定要比别的媒体先登发出来,哪怕就快几分钟,那就代表着你可能有无数的机会。不管是金钱还是知名度。“也许你就因此而多做功课、少睡了10分钟,但结果就是第二天所有的网站和论坛里都是你的文章。厂商的认可、广告投入就随之来到。”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创业初期的艰辛(8)
通过两个垂直网站的运营,李想对产品库有了“系统”的理解,举例来说,宝来有十几款车,很多网站会添十几次,其实,李想认为根本不必这样做。如果你能首先造一个发动机库、一个轮胎库就会出现某种关联,关联到相应的内容、价格、用户、经销商、论坛、用户,所有整个网站的结构就会非常的先进。他无疑是涉及了问题的关键,其实就一个检索型的应用来说,数据结构要比数据本身重要,数据结构、用户体验和数据采集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数据库使垂直网站间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接下来是城市覆盖,无论是房产还是汽车,最终人们必须接受就近的服务,同样基于当地环境的消费也是重要的。“汽车之家”计划到2009年年底覆盖35个城市,这也意味他们可以给厂商提供更具销售相关性的推广。当然,城市覆盖同时也是一种壁垒。
  2008年11月29日,在“2008易观新媒体营销年会”上,李想表示,明年是汽车业广告的最好机会,预计“汽车之家”将实现3位数的增长。他的说法或者让台下的听众耳目一新,乘用车增长已经放缓,作为媒体受到的影响更大,因为厂商在调整投放结构。
  李想的理由很普通,中国老百姓汽车需求是比较刚性的,老百姓会继续买车的。不过,他进一步指出:每次出现危机的时候往往是产业进行调整的时候。从泡泡网的经验看,当时最大转机是2003年非典时,“基本上IT网站一夜之间击倒了传统媒体”。 李想认为,自己创业时与现在的互联网创新环境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他说自己从一开始并非是搞技术的,所以只能是把互联网中的应用进行整合,从而给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其实整个国内企业的创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技术创新,一种是应用创新。在国外像Google那样的技术型成功公司很多,但是Google是最为成功的一个。因为搜索引擎的技术创新门槛高,所以一旦技术和用户体验结合在一起,公司成功的可能性就很高。而在国内互联网,技术型公司却很少,像“百度”也是以搜索为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